主動失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主動失業指大學畢業生特別是獨生子女大學生缺乏就業的內在緊迫性,他們以房產、高學歷、金錢為前提條件,在求職過程中以種種理由主動放棄就業。
一、主動失業者人數呈上升趨勢。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主動失業,雖然原因各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即主動選擇失業,其實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資格。
二、人員構成呈現多樣化。主動失業者里高學歷者占大多數。對企業而言,除非崗位特殊需要,企業一般都不需要高學歷人才。而高學歷者一旦不能正確評估自身價值就會接受不了高學歷低薪酬的心理落差,而主動放棄了一個個機會。另外啃老族、SOHO族在主動失業者中所占比例也比較大。
主要包括“瓦片族”、“啃老族”、“SOHO族”、“享樂族”等。
一、由於中國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施行計劃生育政策,在此之後出生的獨生子女,在贍養責任增大的同時,家庭財產,尤其是房產也開始相對集中。在北京,26歲左右的青年人平均擁有房產2.23套。“吃瓦片”成了青年人主動失業的保障之一。不過有時,即使沒有“瓦片”可“吃”,一些青年人也會選擇不工作,依賴父母生活。
二、重學歷不重學識是主動失業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我國高等教育體制與市場不接軌,片面追求學歷的弊端顯而易見,有了一本“沉甸甸”的高學歷文憑,卻找不到一份合適工作,如今高學歷者就業難趨勢已凸顯。專家分析得出:只追求學歷,而不追求學識,是高學歷失業最重要的原因。
三、高學歷者的職業預期與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錯位是造成知識性失業的另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