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4个条目

三重人格結構學說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三重人格結構學說、“三部人格結構”說、三重人格

目錄

什麼是三重人格結構學說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20世紀20年代以後對他的早期理論進行了修正,提出了三重人格結構學說。

  這一理論的基本觀點是:人格由三部分構成——本我自我超我[1]

  在弗洛伊德看來,人格結構是一個動態的能量轉換過程,主要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牽制。在正常狀態下,這三個部分是統一的,三方處於一個能量平衡的狀態。當這三者失去平衡發生衝突時,即導致精神病和人格異常。[2]

三重人格結構學說的主要內容[2]

  在弗洛伊德的學說中,人格被視為從內部控制行為的一種心理機制,這種內部心理機制決定著一個人在一切給定情境中的行為特征或行為模式

  弗洛伊德在《自我與本我》,書中提出了“人格三重結構”學說,即本我、自我、超我三種心理髮展狀態。弗洛伊德認為擁有健康人格的人鳳毛麟角,大多數人物身上都存在著“人體三重結構”失衡的病態特征。

  本我(Id)

  本我處於大腦的最底層,即本能的我,“是最原始的、與生俱來的、無意識的結構部分。它由遺傳的本能(性本能)和欲望組成,肉體是它的能量來源”。

  根據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論”(弗洛伊德曾把人的大腦比作大海裡的冰山) ,本我是沒於海水中的碩大無比的主體部分,致使人們在無意識狀態下,不受任何外界影響,遵循著“快樂原則”來進行社會行為。它完全不懂什麼是價值,什麼是善惡和什麼是道德,只知道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價。

  自我(Ego)

  自我代表理性,它感受外界影響,滿足本能需求,在本我和現實環境中間發揮協調作用,按照“現實原則”活動。按照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論”,自我相當於處於海平面的那一部分,“它隨著海水的波動時而露出水面,時而沒入水面”,自我的存在就是為了協調或壓制人格結構中不被社會接受容忍的一面。

  超我(Superego)

  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是理想的自我,代表了社會倫理道德規範和要求,按照“至善原則”進行社會活動,強調社會影響大於個人快樂。超我由自我理想和良心或良知兩部分構成,自我理想外在表現為一種道德標準,因為長時間的道德規範教育而使人產生一種嚮往;良心則內化為自我的約束力,意味著在違反社會道德以後自身心理產生的自我譴責和懲罰,並努力向著道德倫理宣揚的那一面靠攏,自覺地為了至善至美而奮鬥。

  弗洛伊德認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繫。本我不顧現實,只要求滿足欲望,尋求快樂;超我按照道德準則對人的欲望和行為多加限制,而自我則活動於本我和超我之間,它以現實條件實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從超我的強制規則,它不僅必須尋找滿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還必須考慮到所尋找的事物不能違反超我的價值觀。因此,在人格的三方面中,自我扮演著難當的角色,一方面設法滿足本我對快樂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須使行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須強大能夠協調它們之間的衝突和矛盾,否則,人格結構就處於失衡狀態,導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弗洛伊德認為,完整的人格結構由三大系統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對一個心智健全的人而言,這三大系統是和諧統一的整體,它們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夠卓有成效地展開與外界環境的各種交往,以滿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實現人的崇高理想與目的。反之,如果人格的三大系統難以協調、相互衝突,人就會處於失常狀態,內外交困,活動效率也隨之降低,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雲揚. 從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結構學說探討Mayhew的精神追求歷程[J].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0
  2. 2.0 2.1 秦勇青. 《紅字》中的人格三重探析——自我、本我、超我[J]. 名作欣賞:學術版(下旬), 201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ly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三重人格結構學說"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