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學習立方體模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三維學習立方體是歐洲學者費奧和博邁森提出的一個有效的學習立體模型.它反映的是管理技能中教與學的學習模式。因為此方法中含有實踐、交往、自主三方面的因素,正好可以構成一個正方體的八個頂點,所以被稱作三維學習立方體。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學習.還有助於我們對其它各類學習方法進行分析與比較。
三維學習立方體模型有三個軸,相對於空間中的坐標來說:
橫軸為實踐性。沿此軸越接近原點(A),則學習的內容越抽象化、概念化和理論化;離原點越遠,則學習內容越具體化、可操作化、越具有應用導向性。
縱軸為交往性。沿此軸越接近原點(A),則學習越是個人獨立進行、與同事、同學間隔離的;反之,離原點越遠,則學習中與同事、同學間相互交往討論越多,採用形式必須是有組織的,如可建立班組制進行學習。
立軸為自主性。沿此軸越接近原點(A),則學習越是在教師或教學參考書嚴密監控與指導下進行的;反之,離原點越遠,則無教師乃至書本指導而由學生自己去獨立摸索。
從實踐性、交流性與自主性三方面分析,尋找有效的管理教學方法。在企業開展培訓和開發活動中,多以H點學習模型為主。在培訓過程中應讓學員有更多的參與,使企業培訓必須強調實踐性, 使學員在接受培訓後能較快地將所學到的知識技能運用到工作中去。
八個結點A、 B、C、D、C、F、G、H正好代表了八種典型的教與學的模式。在此模型中,最值得關註的是位於坐標原點的A點和與之沿立方體對角線相對應的另一頂點H。
A模式的特征是結構式課堂講授,即教師要系統而又有條理地講解理論,學生聽、記。
H模式則相反,學習內容為某種實踐性很強的技巧,教師不參與或退居幕後, 由學生們自己相互切磋討論。
至於其它B、C、D、E、F、G六個點,從坐標圖上我們很容易理解了。比如說B點,即指實踐性很強,其餘兩方面很弱甚至沒有。 G點則是自主與實踐各占一半,而交往因素很微弱。遵循此三個維度,我們可以考查多種教學方法,比方說:案例討論課便是遵循H模式的.實驗性學習方法則側重於自主性的。
三維學習立方體模型可以檢驗一種學習方法是否有效,不過,由於管理者的具體情況不同,學習人員的素質差異,教學和培訓的內容不一.我們很難說明哪種模式最有效,只能根據具體情況找出最適合的模式。例如,A模式在傳授知識上效率甚高,而C模式則更利於學員能力的培養。而應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條件 等具體情況,也不排除採用幾個典型模型的混合運用的可能。
三維學習立方體模型可以有效地檢驗我們管理數學方法的效果,這個模型重要的地方在於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探索的方法,能讓人們從中學會根據自己的邏輯與現狀獨立地解決問題並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