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去来器效应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飞去来器效应(boomerang effect),又叫飞镖效应、回旋镖效应
目录 |
飞去来器(也叫回力镖、飞去飞来器)是澳洲土著使用的一种抛出去又会重新回来的飞镖武器。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行为反应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现象,称为“飞去来器效应”,是指个体所作所为的结果反而使其受到损害的效应,心理学中引用它比喻人们工作的结果“适得其反”。这好比用力把飞去来器往一个方向掷,结果它却飞向了相反的方向。
原苏联心理学家纳季控什维制首先提出的。
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常会发生这种飞去来器效应,尤其在沟通中,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我们就说出现了飞去来器效应。
例如在宣传一种不能使人接受的观点时,假如宣传者对这种观点做出肯定的评价并竭力说服听众接受,其结果反而使听众越来越反感,使听众的信念朝着宣传的相反方向发展,距离宣传的观点更远,从而导致宣传工作的彻底失败。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看,飞去来器效应的心理机制表现在受众的认知偏差上。受众的认知偏差是指在受众的头脑中,不自觉地形成的对传者或对新闻信息的误解,从而导致对传者宣传意图的偏离。此处借喻情绪逆反的心理现象。[1]
又如为了把学习成绩提升上去,有些学生拼命加班加点和开夜车、搞题海战术和疲劳战术,弄得整天头昏脑胀的,毫无学习效率可言,结果考试成绩适得其反,一败涂地。又如有位教师拖堂引起的学生“情绪逆反”现象,情况是这样的:已是上午第四节课了。同学们都期望着教师能早点下课,最起码是按时下课,因为他们实在有点疲劳了。但是,化学教师还没有察觉到学生的心理反应,还一个劲地往下讲。下课铃声响了。他仍津津有味地讲着课。看得出来,这位教师是位认真负责的教师,干劲十足,毫不马虎。但学生听课的劲越来越差,开始还认真听讲,继而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最后交头接耳,传递纸片,甚至故意咳嗽,搬动桌椅,打哈欠,整个教室骚动起来。弄得这位教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多的飞去来器效应呢?其原因如下[2]:
一是目标与手段不协调一致。目标是我们行动反应后所要取得的东西,手段是我们实现目标的方式。目标与手段必须匹配,而且必须是最佳的匹配。上述几例“飞去来器效应”事实上就出在当事人把目标与手段相分离,只是把注意力盯在要达到的目标上,而忽视了手段的择优选取和最佳匹配的问题,以致手段与目标不匹配,因而引发了一系列中间反应,对实现目标起了干扰作用。
二是心厌引起的情绪逆反作用。常言道:“话不投机半句多。”也就是说,话不投机就会产生心厌现象,再加上强行灌输就更增加了厌烦情绪,以致情绪越来越向相反的方面发展。夫妻之间吵架,正在气头上,如果一方想对另一方解释,此时越解释越糟糕,因为他会认为你是在别有用心,你是在用计谋,而不是在陈述事实,因此,你越解释他越不爱听,越会来气,以致大闹一场。可见,话不投机须沉默,此时沉默就是金。
“飞去来器效应”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比如在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说教、老师对学生的指导、沟通时领导对下属的宣讲以及那些企业过度宣传引起反感的营销手段等。那么要如何避免这一现象?
沟通中的飞去来器效应[3]
有效沟通,必须要警惕沟通过程中的“飞去来器效应”。
首先,要学会为沟通目标匹配沟通方式。
要完成沟通的目标,就必须要采取与目标相对应的沟通方式。确切地说,有效的沟通方式就是“以对方喜欢的形式表达你想表达的内容”;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你送对方一个礼物,想让他接受就要学会包装,把你想送的东西放在对方喜欢的包装盒里。
其次,要选择适当的沟通时机。
沟通的最佳时机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有充足的时间,二是在适当的场合,三是对方当下的情绪状态良好。具备了这三个要素,再加上与目标相匹配的沟通方式,就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宣传中的飞去来器效应[4]
(1)搞报纸宣传工作要学点宣传心理学,研究读者的心理,以免引起某些不良的后果。
(2)搞报纸宣传工作,也应该重视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一个术语—定势。何谓定势?按照我们的理解,是指在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下,一个人对某种现象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要想改变它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就给报纸宣传工作提出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要想在某一间题上改变人们的某种看法和认识,对他们的意识和行为施加影响,必须首先弄清楚人们在这一问题上有哪些不同的态度、看法,其程度如何,通过什么样的宣传手段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3)作为大众传播,要想对更多的人施加影响( 包括不同观点的人),必须讲究文章的科学性。
(4)宣传中还有这样的情况,如一个集体中的多数人的看法,往往能影响其余的人。如果“集体”的意见是正确的,是个有利的因素,如果“集体”的意见不正确,就是一个不利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不能迁就落后的、错误的思想观点。
飞去来器在日常教育中有很大的消极作用。作为学校教师在做说服、导学等工作时,一定要防止这种效应的危害作用。因此,要注意运用如下几方面的导学育人对策:
首先,学校教师一定要杜绝事与愿违的傻事。不该说时坚决不说,不该强行灌注时坚决不去强行灌注,“不说倒还好,越说越糟糕”的傻事坚决不做,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轨迹,注意说服、劝解等的时机与场合,做时机相符的导学育人行为。因为,根据飞去来器效应的特点,情感的飞去来器在飞去时势急力强,此时根本无法拦截,硬要拦截,此时飞去来器的强大运动惯性,只会弄得大家两败俱伤。其实,飞去来器飞出去后到了一定时间,它自会折返,我们只要在运动弧线的“最远点”等着,以观察是否有使其不利于回归原点的因素,以便及时排除。例如前面这位化学老师,如果懂得飞去来器效应的特点,那么,他就不会拖堂,即使拖堂了,也会马上发现学生的情绪逆反现象,会即刻停止讲课,更不会因此抱怒学生不好好学习,更不会强行灌注,更不会心罚、体罚。因为他知道只要中止讲课,这些逆反心理与行为均会即刻消失,情感就会失而复原,重新回到喜欢化学老师上来。
其次,即使发生了飞去来器效应引起的情绪逆反现象,学校教师也不要惊慌,不必急于解决,更不能大发雷霆。因为惊慌无济于事,学生不会怜悯;急于解决,只会乱作一团,理不出头绪;大发雷霆,只能火上浇油,断绝情绪回归的通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如同上述那样,学校教师要在情绪回归路的最远处等着,以观察是否能沿着自然的态势在回归的通路上折回。如果能,学校领教师只要看着等着即可;如果不能,最好也不要自己亲自马上强劝,要进行冷处理,或找一个对方信任的教师去说服。这样,情感逆反的强度就会很快舒减,情感又会回到原来的水平上,有时还会比原来的更加深厚。
不就是南辕北辙的意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