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非平衡系统经济学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又称开放系统经济学,它以非平衡的开放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研究对象,根据系统一一结构——功能的科学观点,结合历史,考察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开放经济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形成有序经济结构的条件与特点,属于现代应用经济学科。其任务是形成一个发展进化的、稳定有序的、有活力的、良性循环的自组织功能经济结构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指导下,应用非平衡系统与经济学相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传统科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经济问题,由此形成特定的哲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对经济问题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所以,非平衡系统经济学是一门横跨现代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边缘学科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是80年代初由我国部分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经济理论工作者提出的。其理论渊源是本世纪60年代盛行的非平衡系统理论。随着科学的进步,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研究范围从平衡态推向远离平衡态,形成了认识非平衡态规律性的非平衡系统理论。目前,国际上研究非平衡系统理论的学派主要有三派;一是1969年以比利时的普列戈金为首的布鲁塞尔学派,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普列戈金本人因此获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二是1974年原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著名物理学家哈肯创立的协同学,它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三是原联邦德国柏林大学生物学家艾根于1977年提出的超循环理论,它解释了生物的演化和遗传变异的过程,为生命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远离平衡的开放的复杂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过程。研究目标是非平衡系统的组织结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学科研究中,发现了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系统(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当外界的条件变化达到某一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自动产生一种自组织现象,即由原来的无序状态,形成一种时空功能有序的结构。这一理论称为非平衡自组织理论,它是研究非平衡系统的基础理论。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正是以非平衡系统理论为基础来构筑自己的理论框架的。其主要内容是;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建立的耗散结构经济论:根据协同学原理建立的协同发展经济论,根据超循环理论建立的开放循环经济论:并综合形成了一般经济系统论生态经济论经济动力论经济理论。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一般经济系统论着重阐明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及保证整体功能的信息控制的原理。耗散结构经济论着重阐明开放系统引进的负熵流使平衡态向远离平衡态进化,而非平衡有序结构是由竞争作用的涨落触发形成的,其能量是由外界供;给的。这里,系统与环境的开放性和竞争规律作用得到/了科学的阐明,进而证明了实行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协同发展经济论着重从系统内部的稳定性上阐明协同作用的机制,从内部协同规律的作用证明了实行计划经济、加强管理和宏观决策控制的必要性。开放循环论揭示了经济发展必须符合循环规律,使经济系统具有良性循环功能,即系统内部的小循环要与系统外部的大循环衔接起来。系统内产生的物质应为别的系统有效地吸收,而不能阻碍和危及整个循环的进行。在这里,自组织规律为我们保证经济良性循环和经济结构具有生命力提供了科学认识。生态经济论阐明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即发展经济时应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经济动力论则阐明了经济系统发展的动力问题,这种动力来源于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的相互作用。动力观点为人们引导经济系统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科学认识。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是以以下八大原理作为自己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

  1.系统原理。系统是一个多因素、多部门相互作用的整体,整体是有目标的、有序的。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控制论的目的就是根据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对系统整体目标进行调节控制。

  2.开放原理。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与系统对环境的关系影响甚大。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能够不断吸收外界的物质、能量、信息来充实和发展自己。开放的观点能够引导人们注意环境的变化和环境对系统的约束及发展动态,以利于建立发展目标和提高系统的应变能力

  3.协同原理。系统对内要求各子系统围绕目标具有协同作用,以保证系统的整体性和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系统的协同性产生功能放大,增强了系统的竞争能力,使系统处于发展状态。因此,系统的协同性是系统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4.非平衡原理。从系统内部的组成看,多样性非均匀的非平衡系统由于内部结构的互补性、非线性和差异性,保证了系统处于动态的发展状态。非平衡的观点引导人们认识经济系统的运动状态,促使人们自觉地将静态的平衡系统改建成动态的非乎衡系统。

  5.良性循环原理。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外部表现,都以各种各样的循环表现出来,在循环过程中的物流、能流、信息流的流量和速率,反映系统的运行状态。从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系统维系的广泛性影响来考察,就能看出长期增长趋势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良性循环的观点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衔接起来,要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眼前效益与长远效益、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结合起来,使经济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的功能状态。

  6.信息原理。系统有序结构的形成,需有一定的信息,失去信息就是失去有序性。信息指导系统运行。所以,在经济系统的预测与决策中,信息的作用十分重要。由于信息是随时间的不可逆性不断生灭的,因此信息的时效性和处于生长点及变化点的时机识别是经济管理和控制的重要问题。

  7.自组织原理。由于人是社会的人,生产也是通过一定的群体和管理组织机构完成的。个人的作用和群体组织的作用紧密相联。自动组织起来的自组织,具有自适应、自调节、自繁殖的功能。因此,自组织观点会促使人们改革体制,使经济组织更具生命力。

  8.动力学原理。动力有系统外部的外动力和系统内部的内动力。同任何系统一样,经济系统的动力也是由外部竞争动力和内部协同动力推动的。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的应用范围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城市系统、农业系统、市场系统、人才教学系统等,其本身的理论拓延已涉及历史学、文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从其发展趋势看,有可能在我国逐步形成一种新的知识结构,以建立我国现代经济管理科学体系,并以它作为基础之一,发展成为内容更为广泛,更为全面的系统经济学。

  这门新创立的边缘经济学科目前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国内已经发表的主要论著有:1981年秦麟征编辑的《开放经济论文集》1982年周豹荣编写的《平衡系统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1987年5月胡传机、周豹荣等编写的《平衡经济学导论》;同年10月胡传机的专著们《平衡系统经济学》等。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尚需扩大这门学科的研究队伍,并提高其理论水平。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非平衡系统经济学"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