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转换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金融资产转换,是通过打破单一的信用放款,创造丰富的金融工具,来实现金融商品的供给对需求的有效性,即能够牵引资金要素的优化流动。
首先,转换政府的预算外筹资行为。目前,政府对资金的需求和准需求有“两条线”,一是向银行透支,二是干预银行贷款。这种融资方式在资金的使用上不透魄,无相应的监督约束力,尤其是地方下放投资方向的选择往往从局部市场考虑,投资决策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预期经济效果往往不能实现。转换方向是政府对资金的需求包括地方政府包揽的企业一律通过债券等形式面向社会公开筹资,实行国债多元化,增设短期国债的发行,对中长期国债采用附息债券,一年支付一次利息。对国家必保的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设施所需要的资金,主要通过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发行债券筹集。政府的金融行为受中央银行的监控,专业银行作为投资人的身份参与投资活动,从而使政府的经济行为接受全社会的监督、约束,以此来节制政府的投资冲动。
其次,转换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企业经济效益不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两点必须改变,一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关系;二是对企业自由筹资的限制。由于我国企业长期处于“父爱主义”的关怀之中,自由筹资的原动力不足,加之受种种政策的限制,加剧了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企业金融资产负债结构难以得到改善,导致企业对贷款的使用效益缺乏责任感,一方面产成品积压,债务链结长,效益差的企业拖住效益好的企业,整个企业的效益下降,另一方面银行贷款不断追加,信贷资金存量僵化。企业金融资产负债转换的着力点应放在:
(1)要从政策上明确鼓励和督促企业之间的赊销行为一律使用商业票据,使商业信用票据化,同时开放票据市场,从根本上消除三角债务链,促进企业搞活资金。
(2)企业融资方式摆脱单一间接金融的状况,面向全社会。这种融资方式的置换,使企业对资金的使用受社会公众监督,从而影响和制约其经营活动,促进企业增强资金时间意识、效益意识和偿债意识。对于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现在的做法是只准许一些效益好的企业发行,这是为了能保证证券的质量,但对预期收益确实好的技术改造项目,也可以发行债券,这样才能促进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第三,放大银行的金融资产转换功能。
(1)银行在金融资产转换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在推进金融资产转换方面,要打破现行单一的信用放款体制,实行贴现贷款、抵押贷款等多种贷款形式,使金融机构之问,银行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大部分以票据为依据,使票据的贴现、再贴现和抵押贷款成为主要的贷款形式。
(2)银行的金融机构自身开发金融商品,创造多种金融工具,满足不同层次的投资欲望。鉴于大额可转让存单可以为银行刨造稳定的资金来源,对投资者来说又不失其流动性,银行可大力发展此项业务,并建立有组织的大额存单转让市场。金融债券的发行条件和审批程序可适当放宽,扩大金融债券的使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