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文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财政文化的内涵应该是财政实践活动创造的精神财富,其外延包括财政思想、财政理念、财政信仰等。财政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而不是一种表象的文化,也就是说它是人类一切活动背后的东西,或者说是一切物质所体现的内涵。换言之,是财政活动中长期形成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体系,它蕴藏在一切财政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在财政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但不等于物质财富。
财政文化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财政思想。财政思想虽然是在财政实践中形成的,但反映的是财政实践的指导思想,是财政文化的主体。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丰富而珍贵的财政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孔子主张“政在节财”; 孟子认为“薄其税敛,民可使富”;苟况提出“节其流,开其源”;墨翟宣扬“官府实而财不散”,“官府实而万民富”,等等。封建社会随着财政内容的进一步丰富,财政活动进一步扩大,财政制度进一步健全,出现了众多的财政思想。如秦汊时期,贾谊有“贵粟论”,桑弘羊有“专卖论”,谷永有“薄收赋税、毋殚民财”论,毋将隆有关于国家与皇室财政“别公私’说,桓谭有“以工代赈”论,荀悦有田赋“中正”说。魏晋时期,傅玄有租税“至平”、“趣公”和“有常”论 周朗有反“计资而税”论, 贺琛有紧缩财政的倡议, 苏绰有“均赋役”议。唐宋时期,苏孝慈有反对“回易取利”说,刘晏有开辟商业新财源的理论,杜佑有反对“直取之于人”的理论,李珏有税与价格的理论,王禹偶有“山泽之利与民共之”的理论, 范仲淹有重商税的理论,欧阳修有国与商共利的理论, 王安石有“通天下之财”的理论, 叶适有以商富国论,朱熹有均赋税的理论。元明清时期,马端临有货币征课说,张居正有税役合一的理论,黄宗羲有轻税说,顾炎武有保护税源论,王夫之有否定农业单一税制论,王源有商税论,等等。
第二,财政原则。财政原则是人们在财政活动中形成的一定的规则,在一定时期成为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如周代有“量入为出”的原则,《礼记·王制》载:“制国用,量入以为出。”即以财政收入决定财政支出。西汉初年提出的“量出制入’的原则,《史记·平准书》载:“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即根据宫俸等费用制定支出数额,按照支出额征收赋税。唐代中期,明确制定了“量出制入”的法则:“凡百役之费,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制入。” 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量入为出”和“量出制入”两条原则,在各代根据情况的变化选择运用,或二者兼顾。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1953年编制我国第一个财政预算时,仍然以“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兼顾,取之合理,用之得当”为基本原则。直到现在,“量入为出”和“量出制入”不仅是中国财政活动的重要原则,而且也是西方财政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和长期运用。
第三,财政规律。规律是人们对客观必然的认识和总结,财政规律是对财政必然的认识和总结,是财政实践的升华。如中国古代提出的“收支平衡”,就是保障财政健康发展的规律,几千年来各个朝代按照“收支平衡”经邦理财,凡是遵守这一规律的,就国泰民安,反之则危急迭出。
第四,财政经验。财政经验是人们对财政实践成功原因的总结,反映了全体财政人的共同体验与普遍的认识。我国财政有几千年的历史,各个时期都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新中国财政六十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经验是极其珍贵的。如计划经济时期总结出的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建设规模与国力桕适应,积累与消费关系二、三、四制约线,欲速则不达等。改革开放以来,成功的经验更加丰富,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服务大局、促进发展;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等,这些都是我国财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财政理念。即人们在财政活动中的一种追求。如中国古代提倡“负担均平”,使每一个纳税人都能公平纳税。虽然在一定的时期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还做不到这一点,但却是追求的目标。在革命根据地时期,财政提出“合理负担”,由于具有这样的理念,在税收政策上便得到了体现,如钱多多出、钱少少出等规定。现在我们提出“为国理财,为民谋利”,成为新时期财政理念。
第六,财政价值观。价值观简单地说就是对人生、对社会、对事业的基本看法,追求与舍弃,支持与反对,都是由个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财政也有自己的价值观,如富国还是主张富民。春秋战国时期商鞅提出“国富民贫论”,主张国家首先要富裕,民众可以相对贫困,如此国家才有权威,民众才会归顺。封建社会王符提出“富国论”,李觏著有《富国策》,㈤都是以国家为主体。唯有王恽提出“富藏于民”,认为只有民众先富起来国家才能富强。现在仍然有“富国”与“富民”的不同认识,有的地方实行轻税,坚持“藏富于民”,有的地方能征且征,“藏富于国”,这实际是财政价值观的不同所致。除此还有“德本财末”、“重农抑商”、“重分配轻生产”、“重积蓄轻消费”等有关财政的价值观,这些今天看来不见得正确,现代的财政价值观要有新时代的持征,如“重视民生”、“追求绩效”等。财政价值观影响着财政工作和财政政策的发展取向,是财政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第七,财政风格。风格一般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色。但风格并不限于艺术作品上,而是反映在每个人、每个机关、每个行业等方面。人的风格是指其风范、气度、作风等,行业风格是指其诚信、缜密、效率等。财政的风格起码是实事求是、民主公平、公开透明,因为财政是民众的财政,而不是官僚财政,为民理财必须具有求实、民主、公开的气度,光明磊落的风格。因此,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就实行了“民主财政”,广大民众参与财政决策,政府允许民众给财政提意见,现在提出财政预算公开透明,不仅是民主财政的发展,更是财政风格的体现。
第八,理财艺术。理财艺术是指在财政管理上的方式、手段和技巧,即科学的方法。如何管理财政,有好坏之分,优劣之别,是财政文化的一种体现。春秋战国时期,管仲的“平准法”,使国家有“什倍之利”;魏国李悝的“平籴法”,使国以富强; 汉代桑弘羊的“均输法”,保证“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宋代王安石制定的“市易法”,使“货贿通流而国用饶”。达到这样的管理水平,没有高超的管理艺术是做不到,这种管理艺术就是财政文化的一种体现。
第九,财政信仰。信仰是达到一定境界的追求。财政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信仰。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力薄弱,建立稳固强大统一的国家财政是这一时期的信仰;在改革开放初期即2O世纪8O年代,由于中央财政的困难,振兴财政是这一时期的财政信仰;在市场经济时期,建立民生财政,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称为是新时期财政的信仰。财政信仰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它始终引导和推动着财政改革与发展,激励着财政工作者为之而奋斗。
第十,财政精神。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国古代有许多可贵的精神,如“铁棒磨成针”的精神,“头悬梁、锥刺骨”的精神等,近现代工业有“铁人精神”、农业有“大寨精神”等。财政精神是什么?如精打细算的精神、勤俭节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廉洁奉公的精神、遵法守纪的精神,等等。要充分发挥财政精神的激励作用,使其熏陶和铸造出具有新时期财政精神的财政人。
由于财政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决定了它具有文化的共陛;财政文化与一般文化又有区别,决定了它具有的个性。所以,财政文化具有两重性,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个性中反映着共性,共l生中体现着个性。
1.传承性。历史是有传承性的,马克思说过人们不可能在自己选定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历史,只能在现有的客观基础上进行发展,这就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财政文化必然是在继承中求发展,如勤俭节约一直传承了几千年,至今仍然是理财的原则和美德。由于时代的不同,有些财政文化虽然表面上不再传承了,实际上仍然有着传承的关系。计划经济时期的“综合平衡” 与市场经济时期的“宏观调控”就是这样的关系。所以,财政文化首先要具有传承性,传承不下来的文化不是积极的文化,因而在历史的发展中被剔除。
2.时代性。财政文化具有传承性,但并不否认它的时代性。我国财政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中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阶段,由于各个历史时期财政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财政文化必然带有历史的烙印。如封建社会提出“为国理财”,理财的重点是统治阶级;社会主义社会提倡“为民理财”,服务的重点转移到了人民群众,这就是财政文化的时代性。
3.相对稳定性。文化是特定人群在漫长发展历程中传沿的历史沉淀,具有相对稳定 ,财政文化也同样是这样。如革命根据地时期提出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直传承至爪’以后不仅改变不了而且会进一步加强。当然,相对稳定I生是与瞬息多变比较而言的,并不排斥财政文化的吐故纳新。—种文化又寸外吸收与兼容不会改变其文化的主体特征,只会以我为主接纳和改造外来文化,如现在提出的“民生财政”,就是在我国财政长期坚持的“用之于民”的主体特征中,吸收了西方财政社会福利学派的新内容,这—主体特征因接纳外来财政文化的成分更加突出和完美了。
4.约束性。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生产的,但上层建筑绝不只是消极地反映经济基础,而是成为极大的积极力量促进经济基础的形成与巩固。财政文化也同样如此,财政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但它对人类行为又具有约束作用。因为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超越个体价值观念的性质,生活在其中}向人如果不按照文化确定的价值标准进行选择,就不可能得到群体的接受和承认,甚至会遭到排斥和反对。所以,财政文化会成为财政工作者理财办事的一种规则,无形的戒律。
5.激励性。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会产生激励人、鼓励人、铸造人的积极作用。在革命战争年代,多少人为了革命的理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在经济建设时期,又有多少人为实现强国的理想而忘我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财政文化也同样具有这样的作用,激励着一代代财政工作者忘我工作,发愤图强,甚至为了财政事业而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