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审计一体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财政审计一体化是审计机关在现有的财政审计对象、审计人员配备、审计装备手段等条件下,对审计资源进行统~调配和整合,对财政性资金从筹集、分配、管理到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在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对财政资金的支出结构和使用效益予以关注,并最终以“两个报告”为主要载体反映审计成果的过程。
财政审计一体化与传统的财政审计相比,在认识上更为深入全面,定位上更为灵活高效,组织上应更为周密严谨。在认识上,传统的财政审计是针对本级财政(财政部门)的年度预算收支审计,侧重于预算审查、数据核审、批复程序、内部控制等环节的审查;而财政审计一体化更关注年度预算执行的一个系统性,从预算的编制、收入的组织,资金的拨付,预算的执行,使用的绩效加以检查和评价,沿着财政资金的走向进行重点延伸和审计,认识和评价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在定位上,传统财政审计的目标定位,主要侧重于收入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财政审计一体化的取向目标,更应注重公共财政支出的合规性和效益性:在资金的界定上,不仅要看财政预算资金,而且关注其他非税性资金和国有资产的运行;在审计项目上,不仅要看本级预算执行,而且关注财政性投资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主要预算部门预算执行的情况。在一个大的公共财政资金和资产运行框架内,来审视本地区财政综合经济的运行质量和存在的问题,反映和揭示宏观层面的情况,结合党委政府科学执政的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未提升审计的运用成果。
在组织上,财政审计一体化是审计机关在现有的审计对象、人员配备、装备手段、审计组织程度条件下,对审计资源的一种整合和配置,以求在规定的时期内,能最大效能地实现审计目标,提升审计成果。这种资源整合,不仅有审计对象的配置,还有审计力量的配置,包括社会审计力量、内部审计力量的配合。在审计对象、审计力量、审计信息、审计资源共享的条件下,审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十分清晰,审计职能的履行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针对性,这对审计组织者来讲,是种考验,需要一种宏观的跨学科的驾驭意识,以便能生产出更好的“审计精品”。
(一)推进审计目标一体化,增强财政审计的整体性。一是科学确定财政审计的目标。按财政审计一体化的要求,财政审计的目标为:促进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维护财政安全,防范财政风险,规范财政管理,推动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政绩效水平,确保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得到贯彻落实。财政审计工作应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围绕审计目标,明确审计重点,积极推进健全统一和完整的政府预算,积极推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积极推进提高预算执行效果,积极推进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绩效评估,积极推进财政法制化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二是准确把握财政审计目标。根据确定的财政审计目标,对现行体制机制存在问题进行疏理,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完善体制、健全机制、加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主动地为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三是合理分解财政审计目标。围绕财政审计目标,进一步分解为财政审计和各专业审计的专项目标,使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之间、具体目标与专项目标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各项审计目标都在大财政审计格局的总体目标的框架下,形成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的有机的整体。使财政审计与专业审计在审计的总目标上保持一致,形成有力的审计合力。着力构建目标统一、内容衔接、层次清晰、上下联动的财政审计大格局,更加有效地发挥好审计监督的职能和作用。
(二)推进审计项目一体化,提高财政审计的完整性。牢固树立“凡是政府应该管的钱都是国家财政”的理念,将全部政府性资金都纳入审计范围,充分利用各专业审计和审计调查的特点和优势,大视野、宽范围地开展审计工作。一是注重审计范围的全面性。以大财政审计格局的视野,从整体上谋划好项目计划,其内容既要涵盖以政府名义筹集、分配、管理、使用的全部资金和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又要包括财政预算执行、财政转移支付、财政收入征管、政府投资、资源环境、外资运用、企业审计等专业审计,使审计工作反映的内容更加全面。二是注重审计项目的协同性。围绕全部政府性资金,将所有审计项目纳入财政审计“一盘棋”来通盘考虑,以满足“两个报告”需求为目标,合理安排项目计划,形成审计项目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主次分明、相互联系、统分结合的一个整体,使审计项目既体现宏观性又具有专业性,既相互联系又不失独立性。三是注重审计项目的时效性。在审计时间的安排上要服从和服务于“两个报告”的时间要求,做到超前谋划,提前准备。对需要纳入当年“两个报告”中的审计项目,要集中力量,统一安排,确保按时完成;对当年未纳入的项目,应在次年的“两个报告”中进行反映。
(三)推进审计内容一体化,实现财政审计的效益性。按照温家宝总理“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坚持“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效益、维护安全”的总体思路,不仅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揭露、依法处理违反财经法律、法规的问题,而且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要求,进一步加大审计力度,积极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一是重点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加强对税收、预算、国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等财政政策手段的综合分析,及时揭示和反映实现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推动提升财政政策及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二是重点关注民生资金的运用,加强对社保资金、民政资金以及环保资金等民生资金的审计跟进,注重从机制、制度和管理上揭示和分析问题,促进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重点关注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将真实合法性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加强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大型国有企业以及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通过审查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分析、评价财政资金投入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水平。
(四)推进审计资源一体化,加强财政审计的保障性。实施财政审计一体化,关键是要整合审计资源,创新审计方式,不断提高审计能力和水平。一是完善管理方式。按照财政审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整合审计项目计划,坚持做到“五统一”和“六结合”。“五统一”即统一审计计划、统一审计方案、统一审计实施、统一审计报告和统一审计处理。“六结合”即同级审与上审下相结合,财政审计与金融、企业、经济责任、资源环境和涉外审计相结合,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常规审计与跟踪审计相结合,真实合法性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揭露问题与促进整改相结合。二是完善组织方式。在资源配置上,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打破处室界限,按审计项目、审计类型和审计内容进行统一整合,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要求和统一协调,实现以人力资源的整合带动信息资源和技术方法的整合,促进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的不断提高。三是完善工作方式。根据项目特点,科学选择审计、审计调查和跟踪审计等方式,加快构建财政审计信息数据库和管理平台,积极推进以在线审计、实时审计为特征的联网跟踪审计系统,探索“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计算机审计方式和大项目管理模式。坚持多种审计类型、多种审计手段和多种审计方式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和推广多专业融合、多视角分析、多方式结合的财政审计管理办法,以加大审计力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多方面需求。
(五)推进审计成果一体化,提升财政审计的宏观性。对各个审计项目的成果,从加强财政管理、推进体制改革和提高财政绩效水平的高度进行整合,并使之与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结合起来,从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加以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增强“两个报告”反映内容的宏观性和全面性,实现审计成果的最大化。一是对财政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归纳分析,透过现象挖掘产生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从而达到预期的审计效果。二是树立宏观思维理念,对各审计项目中发现的问题,主动纳入到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框架中,从宏观管理的高度进行分析、研究,力求从苗头中发现倾向性、从个性中寻求普遍性、从动态中把握规律性,从而提出有份量的报告材料。三是建立审计信息资源库,创建财政审计成果共享平台,实现财政审计的一审多果、一果多用,使财政审计的成果得到充分的综合利用,更好地发挥出审计的建设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