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课程资源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课程资源[1]

  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种种因素,既包括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实施课程的一些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没有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效果。

课程资源的改革[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长期采用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主要依靠少数的学科专家,课程的来源比较单一学校按照自己的办学理念设计和开发符合本学校特点的课程资源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量的有意义的课程资源未被纳入课程资源的范畴,其教育功能也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们的做法大都是教教材,循规蹈矩,不越雷池半步,备课、上课等各个教学环节完整有序,重视方法技巧训练,重视如何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把教材作为惟一的课程资源的模式,造成老师们在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方面既没有强烈的意识,更难有实际行动。这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施脱节,一线教师的教学积极主动性难以调动,课程内容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扩展,同时也使各种校内外有价值的课程资源闲置浪费。

  新课程改革是一种深层次的教育观念的改革,决定了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先进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育管理者、教育理论家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聪明才智,丰富课程资源,完善课程资源开发系统,保证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课程资源的发展趋势[2]

  对课程资源进行重新定位和认识,可以使我们在理论探讨和行动实践上方向更加清晰明确。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改变对课程资源研究的忽视态度,走出对课程资源的僵化的思维观念定势。课程资源观的转变,将改变课程开发者和教师对课程性质的看法,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转动。课程不再只是学科的总和,而是学科、儿童、生活、社会的有机整合。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都将成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依据。课程资源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区和所在的地区,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开始成为学习探究的对象,成为学习的“课堂”。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新课改的必要条件。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原则之一。开发出优秀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的观念,也对新时期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出适合学生并受到他们欢迎的课程资源,将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等。

参考文献

  1. 1.0 1.1 王凤秋,李玉,由沙秋编著.适应新课程的学校管理.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5年11月.
  2. 作者.题名.出版社.时间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林巧玲,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课程资源"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