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手段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计划手段(Plan means)
目录 |
计划手段的概念[1]
计划手段是指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基础上,对未来国民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安排,是宏观调控主体从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计划手段的分类[1]
1、从计划的范围上讲,政府计划手段可以分为总体计划和单项计划:前者是用于指导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安排,后者则只是对某一领域发展的安排,如就业计划、能源计划、农业或农村发展计划、地区发展计划。
2、从计划期的长短来看,政府计划可以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计划和发展战略几种:短期计划是指计划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安排;中期计划通常是指计划期在3~7年的安排,在我国一般是5年;长期计划是指计划期长于中期计划的远景规划;发展战略实质上是一种时间更长的长期计划,但有时指计划期更长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和安排。
3、从计划实施的方式上看,计划可以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指令性计划是强制性计划,它主要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来实现;指导性计划是非强制计划,它主要通过经济手段调整市场参数,间接影响市场主体利益,从而使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主动调整决策和行为来实现。
计划手段的差异性[1]
无论是在计划体制中,还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都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不过,这两种体制中计划手段有很大差别;对于不同的国家来讲,即使实行相同的基本经济体制,由于历史和传统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具体经济体制不同,计划手段在政府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很大差别。这些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来看,由于计划经济是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绝大部分资源通过政府计划分配,而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资源主要由市场分配,因此市场经济中的计划手段无论从作用范围还是从作用力度来看,都要比计划体制小得多。同理,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转型经济中,计划手段的作用范围和力度则在二者之间。
其次,从计划的范围上讲,在计划体制中,由于计划是覆盖全社会的,计划调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计划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经济调节体系,因此既存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整体计划,也存在涉及各个经济领域的具体计划;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同国家的情况有很大差别,只涉及个别经济领域的具体计划,在所有国家都存在,但一些国家存在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性计划,另一些国家则没有整体计划。例如,在发达国家中,日本、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曾制定和实施过关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性的计划。此外,在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计划的市场经济国家,通常存在一个专门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计划的部门,如经济企划厅、中央计划总局等,而没有整体计划的国家却没有类似的政府机构。
再次,从计划期的长短来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资源由计划直接分配,在计划体系中,承担着分配各种资源的年度计划居于核心,中长期计划不过是多个年度计划的加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主要任务由市场承担,计划的功能收缩为弥补市场的不足,克服市场配置资源的盲目性、短期性缺陷等方面。在这种体制中,中长期计划的相对地位提高,年度计划的地位下降,甚至可有可无。
最后,从计划作用方式上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中,计划的基本方式是指令性计划,由于不存在市场或市场作用微不足道,因而不存在间接调控的市场环境,指导性计划不可能存在于计划体制中;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计划的主要形式是指导性计划,指令性计划有可能存在,但应该尽量限制其适用范围,并尽量减少使用频率。
计划手段的实施过程[2]
1、编制计划是计划调控的前提。它在全面、准确收集经济信息和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遵循经济规律,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在此基础上进行计划决策。计划决策主要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重大比例关系、重大项目建设、地区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科技发展、人口、就业等方面提出指导性的计划目标。
2、计划执行。指计划编制后选择达到计划目标的措施和手段,并使之最终实现。计划执行需要配套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
3、计划检查。有关职能机构对各方面执行计划过程中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审计,并及时反馈信息,促进计划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