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法则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阿道夫·瓦格纳(Adolf Wagner)是德国19世纪的一位经济学家,他在对19世纪的欧洲国家以及日本、美国等国的经验性材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瓦格纳法则。
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思想是瓦格纳提出的,又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
瓦格纳是在对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等国的资料进行分析后得出这个结论的,他认为这种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解释。
1、政治因素
国家职能的扩展和国家活动范围的扩大
2、经济因素
(1)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实现,扩大的是市场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这种复杂性的增加会导致商法极其经济合同的实现,从而要求建立有关的司法和行政制度,以维护市场秩序,这就必然导致财政支出的增长。
(2)解决外部效应的需要
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密集的现象开始出现,这会导致一些产品和劳务的外溢性问题,解决这一外部效应问题必须有政府,从而要求政府支出的扩大。
(3)收入弹性
政府的教育、娱乐、文化、卫生和福利等支出的增加是由其需求的收入弹性决定的,所以当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时,公共支出中用于教育、娱乐、文化、卫生和福利等方面的支出也会大幅度的增加。
案例一:中国财政支出增长的瓦格纳法则[1]
一、问题的提出
自工业化革命以来,尤其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各发达国家公共支出在GDP中的相对额均呈现出了显著增长的态势。以美国为例,1913年,美国的公共支出占不到国民产出的1/10,1946年升为13%,而到了1998年,美国的公共支出约占GDP的1/3。
经济学家将这种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现象总结为“瓦格纳法则”,并用最早发现和探索这一现象的德国19世纪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的名字来命名它。不过,或许是受他所处的时代的局限,瓦格纳在阐述这一规律时,仅仅将它表述为“国家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并没有讲清楚他所谓的公共支出增长究竟是指公共支出份额的时序性上升呢,还是指公共支出数额的时序性上升。后来,美国著名的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在做了大量的研究后指出,瓦格纳法则确指的对象应该是公共支出份额的时序性上升,即它应被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公共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
马斯格雷夫的规范化表述有两个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首先,是什么原因导致财政支出比率不断上升;其次,是否每个国家,即不仅发达国家还包括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瓦格纳法则”都成立。以我国为例,1978年以来财政支出总额不断上升,在财政支出增长的过程中,究竟是否存在“瓦格纳法则”中表述的现象?对此,我做了一些具体的实证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二、西方学者关于“瓦格纳法则”的解释
几十年来,很多经济学家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见解。瓦格纳认为,导致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可归结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在深入研究了19世纪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后,他以为,随着工业化的逐步发展,扩张中的市场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愈加复杂,为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社会公众必然会要求政府制定并建立司法组织以执行各种法律来保护商业贸易和合同契约。
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于是诸如“拥挤”等一些外部性问题就随之产生,社会公众同样需要政府出面进行管理和调节。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经济资源被集中在政府手中,政府的职能范围,在公众的推动下不断扩大,公共支出的规模相应地也就会出现持续增长。
皮科克和惠特曼认为,影响公共支出规模变动的因素可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类型,主要是外在因素造成公共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
他们将自己的分析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前提之上:政府喜欢多支出、公民不愿意多缴税。因此,当政府在决定预算支出的规模时,应当密切注意公民关于赋税承受能力的反应,公民所能容忍的税收水平是政府公共支出的约束条件。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认为,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公共投资会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据较高的份额,这是因为在早期阶段,需要公共部门提供社会基础设施,这些投资对于促进经济起飞和推动经济向中期阶段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增长的中期阶段,私人投资的份额会上升,公共投资的份额会下降。在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公共支出的结构将从基础设施之外转移到增加对教育、医疗和福利服务方面的支出,将会占据GDP的较大份额。
塔洛克、诺斯和沃里斯认为,利益集团对政府支出的增长有显著的影响。政府规模增长同私人部门中白领和管理阶层的就业增长是平行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市场机制中的交易费用出现了显著的增加,专业化的组织与领导日益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私人部门会自觉地将越来越多的专业化人员纳入到自身的体制运行中来。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维护和追求,他们将会通过各种方式向政府施加压力,既要求政府进行再分配,又会要求政府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效率,由此就造成了政府开支的不断增长。
公共选择学派的著名领军人物布坎南,除支持利益集团推动公共支出增长的观点外,还吸收了一部分“财政幻觉假说”的观点。他认为,在普维亚尼模型中,统治阶级总是试图创造乐观的幻觉,让纳税人感到支出较少而收益较多,这或许是以前的统治阶级的特点;现代的统治集团与以前大不相同,他们不仅会创造乐观的幻觉,还会创造悲观的幻觉,这些幻觉会使纳税人觉得所承受的负担比实际的负担要轻,使受益人觉得提供给他们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价值比实际价值要大”。
对上述各家的观点进行简单的比较后便会发现,现实生活总是比假设的情况要复杂些。比如说,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包含着技术进步的动因,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很多原先必然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或许将不再发挥效用。在扬弃西方学者特别是马斯格雷夫的某些思想成分的基础上,“瓦格纳法则”所揭示的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公共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的现象,只适用于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而并不是伴随整个经济的发展过程。下面通过分析我国20多年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动情况,做出实证检验,验证“瓦格纳法则”在我国是否适用。
三、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分析
(一)20年来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动情况
从改革开放伊始,经济学家就注意到在我国财政运行中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不断下降、财政支出迅速膨胀的现象,财政收支差额带来的财政赤字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1986年政府出台了财政赤字不得再向中央银行透支的明确规定,这一规定在1994年《预算法》更加明确。财政赤字只有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而相继到来的偿债高峰又一次把财政推向危机的边缘, “借新债还旧债”成了没有办法的选择。正是在这样的财政困境中,有人提出了提高“两个比重”的主张,即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在总财政收入中的比重。
而实际情况是,2001年财政支出总额为17453.28亿元,比1979年的1228.83亿元整整扩大了14倍,正是建立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有些学者认为我国财政支出过度膨胀。财政支出总额绝对数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财政支出的扩大,但仅仅根据财政支出绝对数量这个单一指标进行判断没有太大的说服力,因为从1978~1997年的通货膨胀就达到380%左右,所以还应该参照其他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参照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财政支出比率,可以反映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
考察1978—2006年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呈现出如下的特点:1978。1995年期间,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1995年和1996年达到最低点,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1978年的31.1%下降到1995年和1996年的11.2%和11.15%,然后从1996年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开始上升,到2006年这一指标达到19.2%。所以从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上来看,1978-1994年,财政支出比率是下降的;1995—2006年,财政支出比率是上升的。
(二)“转轨效应”与“瓦格纳效应”共同影响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
1978-2006年的财政支出比率[2]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1978-2006年的财政支出比率出现了先下降后增加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并没有出现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相对比例越来越高的“瓦格纳法则”的现象,在1978-1994年,而是出现了相反的情况,财政支出比率呈下降趋势的。
从1995年开始,财政支出比率下降的情况才得以扭转,这主要是得益于1994年的税制改革,同时改革预算外资金管理,将众多归属于地方政府的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强化政府理财观念。
1998年,国家为了拉动内需,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增加支出,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使得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稳步回升。到2004年,我国财政支出比率已上升到17.82%,在1995。2006年,出现了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支出占GDP的相对比例越来越高的“瓦格拉法则”现象。
在此,我试图用财政支出中的“转轨效应”和“瓦格纳效应”结合起来解释我国财政支出比率20多年的变动情况。“转轨效应”指的是在从计划到市场的经济转轨中,由于市场取代政府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个人的分散决策代替了政府的集中决策,由此带来的政府职能转变必然对财政支出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影响我称之为“转轨效应”。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方面,政府控制了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通过国有企业保证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结合,由中央决定和计划整个经济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在于政府控制着很少的经济资源,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来完成,经济主体在市场中进行分工和交换,大部分的决策都是分散的主体分别做出的“转轨效应”,意味着随着经济的市场化进程,由于政府职能的变化,财政支出从““生产建设财政”转变为“公共财政”,政府转轨前履行职能导致的财政支出下降,而为履行新的职能导致的财政支出会相应增长。
如同上面指出的那样,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影响财政支出变动的主要因素是“转轨效应”和“瓦格纳效应”, “转轨效应”有使财政支出比率有下降的趋势,而“瓦格纳效应”有使财政支出比率上升的趋势。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两种效应的力量是不一样的,在经济转轨初期,由经济转轨带来的“转轨效应”力量是很强大的,随着经济转轨的继续进行直到基本完成, “转轨效应”的力量也在逐渐减弱,如同经济学中的报酬递减作用那样。“转轨效应”导致的财政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下降的趋势越来越不明显。比如,经济建设费占财政支出比率在1980—1989年间下降了12.49%,而从1990-1999年期间这个指标只下降了5.98%,这种下降的速度在明显下降。经过十多年的经济转轨,我国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经济生活对市场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这就意味着“转轨效应”的作用已经基本发挥完毕,效力在逐渐减弱。
随着经济转轨的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刚刚开始,也就是经济学界曾经讨论的我国正在进入经济的“起飞”阶段,经济的“起飞阶段”需要政府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同时也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政府应该在“公共财政”的框架内提供公共产品,而且应该随着经济发展对政府职能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 “瓦格纳效应”开始成为影响我国财政支出规模长久变动的主导力量。
由此可以解释我国财政支出比率的变动情况,在1978-1995年期间,“转轨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导致我围财政支出比率出现大幅下降,从1978年的31.1%下降到1995年的11.2%,在财政支出结构上,经济建设费也从1978年的64.1%下降到1995年的41.9%,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瓦格纳效应”开始成为主导力量,导致了1995~2006年的财政支出比率不断增长,从1995年的11.2%上升到2006年的19.2%。通过上面的考察,我们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国长期的财政支出变动中,“转轨效应”和“瓦格纳效应”此消彼长,共同作用于财政支出增长,在转轨初期,“转轨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财政支出比率逐渐下降,随着转轨的逐渐进行直到完成,“转轨效应”的效力开始弱化;而随着经济的工业化和人均收入的提高,“瓦格纳效应”开始称为主导力量,财政支出比率开始逐渐上升。可以预料的是,财政支出比率会不断上升,“瓦格纳效应”将会长久地影响我国财政支出增长规模。
四、我国数据的相关检验与实证分析
(一)前人研究的经验回顾
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借助长时间序列数据集中研究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增长趋势时,几乎都证实“瓦格纳法则”成立。主要的结论是:随着一国的工业化、生产率提高和人均收入增加,财政支出比率会迅速提高;而且,财政支出的集中程度大大提高,或者说中央政府的民用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增长过快。
从总体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时间序列研究寥寥无几,但从现行的经验研究来看,其结论也是财政支出比率呈上升的趋势。有关印度的研究表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快于社会产出的增长速度,这与“瓦格纳法则”相吻合。对15个发展中家的时间序列分析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财政支出特别是投资性支出的收入弹性增大。
(二)根据我国1994~2006年的数据建立回归模型,验证“瓦格纳法则”
1.有关我国财政支出增长数据的选取。借鉴“瓦格纳法则”构建一个回归模型,样本选择的1994~2006年的我国财政支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比率和名义人均收入。1995~2006年为以上分析中的“瓦格纳效应”时期。
2.模型的构建。首先,根据“瓦格纳法则”建立回归模型。基本方程式为:
G/GDP=a+bY
其中:G为财政支出,GDP为国内生产总值,G/GDP为财政支出比率,Y为名义人均收入,为了直接得到财政支出的收入弹性,并消除数据中潜在的异方差,将以上方程式改为对数形式,logG / GDP = β0 + β1logY。
财政支出的收入弹性是指人均收入变化l%引起财政支出比率变化的百分比。以log Y,即名义人均收入的对数作为解释变量X,以log G/GDP,即财政指出指数的对数作为被解释变量Y。
3.参数估计。本模型的具体方程设定为:
Y=\beta_0+\beta_1X
其中,β1为财政支出的收入弹性,β0为方程的常数项,原假设为H0:β1 = 0。
4.模型检验
(1)可决系数检验:R2 = 0.9840,说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和良好,即用人均收入变化来解释财政支出比率变化效果良好。
(2)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t=3.994,取\alpha=0.05,在自由度为n-2=11下,t_{0.025}(11)=2.201,由于,所以,拒绝接受H0:β1 = 0,说明方程是显著性的。
(3)D-W值为2.7136,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现象。线性回归方程为:
Y=-2.301899+0.38134X
(-6.0709)(3.9939)
5.模型的结论。一是人均收入对于财政支出比率有显著性影响。二是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增加,财政支出比率正向变化。三是我国财政支出的收入弹性小于1,也就是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财政支出比率的增加小于人均收入的增加。
基于西方学者对“瓦格纳法则”的研究,认为“转轨效应”和“瓦格纳效应”共同影响我围财政支出增长的变化,但是, “瓦格纳效应”开始成为影响我国财政支出规模长久变动的主导力量。在1978~1995年的财政支出增长中,我国的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主要是“转轨效应”在发挥作用,此时我国的财政支出增长情况并不符合瓦格纳法则。1995—2006年,我国财政支出增长是符合“瓦格纳法则”的,即而随着经济的工业化和人均收入的提高, “瓦格纳效应”开始成为主导力量,财政支出比率开始逐渐上升。可以预料的是,财政支出比率会不断上升。
没有说后来的应用研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