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产业内贸易理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差异化产品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

目录

产业内贸易理论概述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针对国与国、劳动生产率差别较大的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实践中又出现了一种和传统贸易理论的结论相悖的新现象,即国际贸易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又出现了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国际经济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

什么是产业内贸易

  从产品内容上看,可以把国际贸易分成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国家进口和出口的产品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比如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这种国际贸易称为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另外一种被称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ITT)),也就是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型的制成品,因此这种贸易通常也被称为双向贸易(two way trade)或重叠贸易(over-lap trade)。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中,将产品分为类、章、组、分组和基本项目五个层次,每个层次中用数字编码来表示。我们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同产品,指的是至少前三个层次分类编码相同的产品。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有:

  产业内贸易,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既出口又进口同一种产品,同时同一种产品的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元件)大量参加贸易。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当代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之一,它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不切实际的假定(如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规模收益不变等),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性、国际投资等方面考察贸易形成机制,从而解决了传统贸易理论所不能解释的贸易现象:产业内贸易日益占据国际贸易的主要地位。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经验分析阶段。主要包括1960年佛得恩Verdoom,P.J.)对“荷比卢经济同盟”集团内贸易格局的研究;巴拉萨Balassa,B.)对欧共体成员制成品贸易情况的分析;小岛清Kojima,K.)对发达国家间横向制成品贸易的关注。

  第二阶段是理论研究阶段。里程碑是格鲁贝尔H.G.Grubel)和劳埃德P.J.Loyd)于1975年编写的《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这是最早的关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专著。在这本书中作者修正了H —O模型中的某些前提条件,把贸易中有关的费用引入模型,解释了部分产业内贸易现象。

  第三阶段是丰富发展阶段。主要理论模型有:20世纪70年代末,迪克西特Dixlt,A.K)、斯蒂格利茨Stiglitz,J.E.)、克鲁格曼Krugman,P.)等创立了新张伯伦模型,把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运用到产业内贸易领域;20世纪80年代初,布兰德Brander,J.)而和克鲁格曼(Krugman,P.)为解释标准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现象建立的差别模型。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1]

  这里对于产业内贸易又提供一些非常简单的解释。比如,有些国家幅员辽阔,对于一些本身价值低而运费比重大的产品,不必强求在本国生产和非得在本国销售。例如,中国东北边境生产的某产品可以向俄罗斯东部出口销售,而西部边境有需求时俄罗斯相邻地区有供应,那么就宁愿从俄罗斯进口。这种情况在中俄之间就形成了产业内贸易,其动机不是价格差而是节省运费。再比如有些季节性商品,冬夏季需求强度大不一样,而工业制成品是均衡时间分布生产的产品,不可能将生产规模仅满足旺季或淡季,为了生产与销售的均衡,只能利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的条件,在本国需求淡季出口一部分产品,到旺季再进口一部分产品,从而形成了产业内贸易。这种贸易动机同样并非因为价格差,而是为了避免用仓储平衡市场供求的成本。但这只能解释一些特殊产品和特殊情况下的贸易,并没解释大量存在的普通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一)产品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同一产业部门的产品可以区分为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两种类型。同质产品也称相同产品,是指那些价格、品质、效用都相同的产品,产品之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这类产品在一般情况下属于产业间贸易的对象,但由于市场区位不同,市场时间不同等原因,也在相同产业中进行贸易。

  异质产品也称差异产品,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主观上或客观上的特点,该种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尚可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大多数产业内贸易的产品都属于这类产品。

  (二)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国家间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如水泥、木材、玻璃和石油的贸易。如果产品的运输成本太高,那么使用国便会从距离使用者最近的国外生产地购入,而不会在国内远距离地运输。例如,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如果需要大量钢材或者建筑材料,从中国东北地区进口就比从处于欧洲区域的俄罗斯其他地区购买更为经济。

  2.经济合作或因经济技术因素而产生的产业内贸易。例如,中国吸引外国银行在华投资,却又在世界其他国家投资建立分行。

  3.大量的转口贸易。在转口贸易中,进出口的是完全同质的产品。这些同质产品将同时反映在转口国的进口项目与出口项目中,形成统计上的产业内贸易,这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内贸易。

  4.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倾销,会使一国在进口的同时,为了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而出口同质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另外在存在出口退税、进口优惠时,国内企业为了与进口产品竞争,就不得不出口以得到退税,再进口以享受进口优惠,造成了产业内贸易。

  5.季节性产品贸易。为了调剂市场而在不同时间进出口产品,如欧洲一些国家之间为了“削峰填谷”而形成的电力进出口。

  6.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因为同种商品的成品、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大都归人同组产品,因而形成产业内贸易。

  (三)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有三种情况:

  1.使用价值完全一样,但生产投入极不相同的异质产品,业内贸易可以用要素票赋论来解释。这类异质产品的产

  2.在生产投入方面极为相似,但使用价值极不相同的异质产品,这类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可以用要素禀赋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相结合来解释。

  3.产品的使用价值几乎完全一样、生产投入又极为相似的异质产品贸易只能用产业内贸易理论来解释。

  (四)产业内贸易的成因

  1.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作为产业内贸易主要对象的异质产品,主要有水平异质性、垂直异质性和技术异质性三种情形。产品的异质性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特殊偏好,并且成为产业内贸易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并不一定要有规模效益,只要产品存在着多样性,就足以引起产业内贸易。例如,美国和日本都生产小轿车,但日本轿车以轻巧、节能、价廉、质优为特色,而美国轿车则以豪华、耐用为特色。这样就引起双方对对方产品的需求—,这种相互需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发生。

  2.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偏好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受到其收入水平的制约。消费者偏好的差别若从需求方面分析,同样可以分为垂直差别与水平差别。前者指消费者对同类产品中不同质量、等级的选择;后者指对同一质量等级的同类产品在其尺寸、款式、品种等方面的不同选择。因此,可选择的产品品种、规模、款式、等级越多,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越高;消费者偏好的差异性越大,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也越大。

  3.两国需求的重叠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中有相当数量的中、低等收入者,与不发达国家高收入者的需求相互重叠。这种重叠需求使得两国之间具有差别的产品的相互出口成为可能。但究竟有多大可能性,还取决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内部分工就越精细,异质产品的生产规模也就越大,从而形成异质产品的供给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国民收入就越高,国民购买能力也就越强。在国民购买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时,消费需求便呈现出对异质产品的强烈需求,从而形成异质产品的消费市场。在两国之间收入水平趋于相等的过程中,两个国家之间的需求结构也趋于接近,最终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4.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动机。同类产品因产品差别与消费者偏好的差异而相互出口,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扩大市场。这样,就使研制新产品的费用和设备投资分摊在更多的产品上,可以节约研发费用,进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产业内贸易是以产业内的国际分工为前提的。产业内的国际专业化分工越精细、越多样化,不同国家的生产厂家就越有条件减少产品品种和产品规格型号,在生产上就越专业化。这种生产上的专业化不仅有助于企业采用更好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而且有助于降低生产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程度,有利于厂商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从而充分体现企业生产的内部规模经济效应。因为生产和市场的细分化虽然减少了国内消费者数量,但企业可以面对同类型的更大规模的国际消费者群体进行生产和销售,使从事国际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微观企业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被西方学者看做是产业内贸易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完全不依存于资源凛赋或劳动力成本的差异。迄今为止,仍有不少西方学者在推祟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同时,又力图让这种理论回归于传统理论,特别是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桌赋论与李嘉图比较成本论。例如,有的学者认为,如果资源改变桌赋论的假定,把过去的规模效益不变、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产品无差异性的假设,改变为现在的规模效益不断提高、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产品之间存在差异性的假定,则可提高资源票赋论的变通性,原则上是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存在。

  除了上述四种主要观点外,有些西方经济学家还认为,关税同盟也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不过,关税同盟内的产业内贸易还和同盟内的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密切相关。如果贸易创造占主导地位,则产业内贸易比重居高;如果贸易转移占主导地位,则产业内贸易比重低i此外,不少经济学家还论及了贸易限制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他们认为,贸易限制同样会制约产业内贸易。某些情况下,产业内贸易所遇到的贸易限制的阻力要高于产业间贸易。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和这些国家之间较少的贸易壁垒密切相关,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比重较低和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的严重贸易壁垒存在联系。

  (五)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

  产业内贸易理论除了在理论上解释和说明了贸易的一般基础和原因外,还具体地研究了各不同类型国家之间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1.不同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制约因素:第一,异质产品的生产能力。异质产品生产能力越强,两国产业内贸易比重越高。第二,消费水平的层次和差距。消费水平越高,消费需求的差异性越大,异质产品需求就越旺盛。同时,各国之间的消费水平的差距越小,相互需求异质产品的强度就越大,两国产业内贸易比重就越高。第三,影响国际贸易的其他因素。产业内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凡是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其他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比如,两国问贸易限制越少,产业内贸易比重越高;两国间经济距离越短,运输成本越低,产业内贸易比重越高。

  2.不同产业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制约因素:第一,产品的差异程度。产业内产品的差异程度越大,差异性所刺激的消费需求越旺盛,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也较低,产业内贸易比重就越高。第二,技术和工艺水平的高低及其差异性。工艺技术水平越高,而且所使用的工艺技术差异越大,生产异质产品的能力就越强,产业内贸易比重就越高。第三,依赖规模经济发展的产业,其产业内贸易比重比其他产业高。第四,需求弹性较高的产品组的产业内贸易比重比其他产业高。第五,最终产品和零部件生产的场所相距远的产业,其产业内贸易比重较其他产业高。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分析

  产品的同质性、异质性与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理论中所指的产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生产投入要素相近,

  二是产品在用途上可以相互替代。符合上述条件的产品可以分为两类: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也称作相同产品或差异产品

  (1)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同质产品或相 同产品是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也就是说产品有很高的需求交叉弹性,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这类产品的贸易形式,通常都属于产业间贸易,但由于市场区位、市场时间等的不同,也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① 两国边境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 在矿石、钢铁、木材和玻璃等建筑材料等大宗交易产品当中,运输费用占据了总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

  ② 季节性贸易。有些产品的生产和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因此国家为了满足国内需求矛盾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例如,欧洲一些国家之间为了相互解决用电高峰期而进行的电力“削峰填谷”的进出口。另外,一些果蔬的季节性进出口也属于此类。

  ③ 大量的转口贸易。转口贸易中,转口国的进口项目和出口项目中就出现了同类产品,在统计上构成了产业内贸易。

  ④ 相互倾销。不同国家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为了占领更多的市场,有可能在竞争对手的市场上倾销自己的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

  ⑤ 政府的外贸政策。如果一个国家政府在对外贸易政策中实行出口退税、进口优惠时,国内企业为了与进口商品竞争,就不得不以出口得到出口退税,然后再进口以享受进口优惠,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产业内贸易。

  ⑥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intra-firm trade)也称为公司内贸易,指的是在母公司子公司或者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产生的国际贸易。由于统计上常常将零部件、中间产品以及加工产品都视为同样的产品,因此,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

  (2)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差异产品又可以分成三种:水平差异产品、技术差异产品和垂直差异产品

  不同类型的差异产品引起的产业内贸易也不相同,分别为水平差异产业内贸易、技术差异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

  ① 水平差异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异是指由同类产品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差异。烟草、服装及化妆品等行业普遍存在着这类差异。

  ② 技术差异产业内贸易。技术差异是指由于技术水平提高所带来的差异,也就是新产品的出现带来的差异。从技术的产品角度看,是产品的生命周期导致了产业内贸易的产生。技术先进的国家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技术后进的国家则主要生产那些技术已经成熟的产品,因此,在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间产生了产业内贸易。

  ③ 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垂直差异就是产品在质量上的差异。汽车行业中普遍地存在着这种差异。为了占领市场,人们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但是,一个国家的消费者不能全部追求昂贵的高质量产品,而是因个人收人的差异存在不同的消费者需要不同档次的产品。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高收入水平的国家就有可能进口中低档产品来满足国内低收入阶层的需求;同样,中低收入水平的国家也可能进口高档产品满足国内高收入阶层的需求,从而产生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指数:是用来测度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数。这一指数的计算公式为:T=1-|X-M|/(X+M),式中:X和M分别表示某一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并且对X-M取绝对值。T的取值范围为0到1。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是:理论分析基本是从静态出发进行分析的;分析不以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市场,而以非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过去的贸易理论的前提大多为完全竞争市场);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在分析中要考虑需求不相同与相同的情况。

  从这些假设前提可以看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出发点与其他贸易理论是相当不同的。

  (1)产品差异论

  同类产品是那些消费上能够互相替代、生产上投入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它包括同质产品与差异产品。同质产品是指性质完全一致因而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如同样的水果、砖等。这类商品在一般情况下大多属于产业间贸易的对象,但由于市场区位不同,市场时间不同等,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内贸易现象。产品的差异性或差异产品是指从实物形态上看,产品的品质、性能、造型、设计、规格、商标及包装等方面的差异。

  ①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国际贸易中出现同质产品的买卖,往往来自如下原因:

  第一,许多原材料(如黄沙、水泥等)单位价值低而运输成本相对很高,消费者应该尽可能靠近原料供应地来获得它们。所以一国可能同时进口和出口大宗原材料。例如,中国在东北出口水泥而在华南进口水泥便属于这种情况。

  第二,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香港)大量开展转口贸易和再出口贸易,其许多进出口商品的形式自然基本不变。这时同类产品将同时反映在转口国的进口项目与出口项目中,便会形成统计上的产业内贸易。

  第三,由于一些产品(如水果、蔬菜)具有季节性特点,一个国家会有时进口而有时出口这类商品。如欧洲一些国家之间为了“削峰填谷”而形成的电力进出口。

  第四,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倾销,会使一国在进口的同时,为了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而出口同种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另外在存在出口退税、进口优惠时,国内企业为了与进口货物竞争,就不得不出口以得到退税,再进口以享受进口优惠,造成产业内贸易。

  第五,出于经济合作或特殊技术条件的需要,有些国家也进行某些同质产品的交易。如各国银行业保险业走出去引进来的情况。例如,中国吸引外国银行在华投资,却又在世界其他国家投资建立分行。

  第六,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因为同种商品的产品与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大都归入同组产品,因而形成产业内贸易。

  这些同质产品贸易只要加入运输成本等一类因素的分析,都仍然能用赫一俄学说加以说明。因此,差异产品贸易分析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② 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资料表明,大多数的产业内贸易发生在差异化产品之间。在制造业中,产业内贸易商品明显偏高的是机械、药品和运输工具。属于同一产品大类的差异化产品在现代经济中有着很高的占有率。在汽车产业,福特不同于本田丰田或是雪佛兰。因此,在用一大类的不同品种的产品之间,也会发生双向的贸易流动。

  国际产品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基础,这体现在产品的水平差异、技术差异和垂直差异等三方面:

  ①水平差异是指产品特征组合方式的差异。在一组产品中,所有的产品都具有某些共同的本质性特征,即核心特征,这些特征不同的组合方式决定了产品的差异性,同差异内部一系列不同规格的产品中可以看出水平差异的存在。如烟草、香水、化妆品、服装等。这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大多与消费者偏好的差异有关。差异产品在牌号、规格、服务等特点上的不同,也正是由于差异产品的这种不完全可替代性使得人们对同类产品也产生了不同需求。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的时代里,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厂商能够提供的差异产品日益繁多,但一国国内厂商很难满足国内消费者的所有需求。如果一国消费者对外国产品的某种特色产生了需求,它就可能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

  ② 技术差异是指新产品出现带来的差异,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同类产品(如不同档次的家用电器)在不同类型国家进行生产,继而进行进出口贸易,便会产生产业内贸易。我们在本章第一节讲到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提到美、欧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例子中,如果欧洲开始生产该新产品,与美国生产的该产品形成差异,那么在整个周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欧美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或是欧洲从美国进口同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贸易现象。

  ② 垂直差异是指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为了占领市场,人们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而一个国家的消费者,不能全部都追求昂贵的高质量产品,因此,在出口高质量产品的同时往往也会从其他国家进口一些中低质量的同类产品,从而产生产业内贸易。在需求偏好相似论中,我们讲到一国厂商会生产其国内具有代表性需求的产品,那么处于该国国内的需求结构两端的产品就可能会通过进口来解决。

  以上三类情况,都有着从供给看存在的规模经济,从需求看存在的需求偏好方面的重叠。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基于产品差异的产业内贸易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的基础上的(传统贸易理论一般都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2)规模经济论

  大规模的生产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及通讯设施等良好环境,提高厂房、设备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0世纪70年代,格雷和戴维斯等人对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实证研究,从中发现,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产生的原因是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是因为,一方面,规模经济导致了各国产业内专业化的产生,从而使得以产业内专业化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另一个方面,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使得生产同类产品的众多企业优胜劣汰,最后由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厂家垄断了某种产品的生产,这些企业逐渐成为出口商

  ①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般情况下,内部规模经济的实现依赖于一个产业或行业内的厂商自身规模的扩大赫产出的增加。一个国家享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它的成本就是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从而得到了生产的优势。这样它的产品在贸易活动中的竞争能力必然大大提高,占据贸易优势,取得贸易利益。具体来说,我们假设在参与国际贸易以前,垄断竞争企业面对的只是国内的需求,需求量有限。参与国际贸易后,外国需求增加,从而总需求增加,企业的生产相应扩张。在短期内,需求的突然扩张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比产品价格下降得更快,形成超额利润。超额利润会吸引更多的国内企业进入该行业。新进入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对原有企业的产品具有很大的替代性,使得市场对原有企业的需求下降,所以长期内超额利润消失。不过,由于企业在贸易后面对更富有弹性的需求,使得其获得了更低的长期平均成本,从而获得了比较优势,形成贸易发生的基础。可见规模经济既是贸易形成的基础,同时贸易也推动规模经济的实现。

  在规模经济较为重要的产业,国际贸易可以使消费者享受到比封闭经济条件下更多种类的产品。因为规模经济意味着在一国范围内企业只能生产有限的产品种类,如果允许进口,则在国内市场上就可以购买到更多种类的产品,这也是福利增加的表现。

  对于研究和开发费用等成本支出较大的产业来说,规模经济更显得重要;如果没有国际贸易,这类产业就可能无法生存。研究和开发费用可以说是一种固定的成本费用,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降低。如果这种产品仅局限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则由于产量有限,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就较高,因而平均成本较高,厂商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甚至无法收回投入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如果允许国际贸易,使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销售,产量就会增加,厂商能够实现规模经济下的生产。

  ②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外部规模经济同样会带来该产业成本的降低。在外部规模经济下,由外部经济所带来的成本优势,能使该国成为商品出口国。或许出口产业的建立是偶然性的,但一国一旦建立起大于别国的生产规模,该国就会获得更多的成本优势。这样,即使其他国家更具有比较优势,如果该国已先行将产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那么其他国家就不可能成为该产品的出口国。在外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形下,贸易模式并不能根据比较优势而加以确定,强烈的外部经济会巩固现有的贸易模式,可能导致一国被“锁定”在某种以无比较优势的专业化分工模式中,甚至可能导致该国因国际贸易而遭受损失。

  (3)需求偏好相似(或重叠)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 B. Linder)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偏好相似理论主要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认为产业内贸易是由需求偏好相似导致的。 基本观点包括: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才能够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两个国家的消费者需求偏好越相似,一国的产品也就越容易打入另一个国家的市场,因而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

  (4)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部门内差异产品的生产规模也就越大,产业部门内部分工就越发达,从而形成差异产品的供给市场。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收入水平也就越高,较高人均收入层上的消费者的需求会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呈现除对差异产品的强烈需求,从而形成差异产品的消费市场。当两国之间收入水平趋于相等的过程中,两个国家之间的需求结构也趋于接近,最终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林德在其提出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中就指出,贸易国之间收入水平和国内需求结构越相似,相互贸易的倾向就越强。

产业内贸易理论评述[1]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积极意义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其假定更符合实际。如果产业内贸易的利益能够长期存在,说明自由竞争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因为其他厂商自由进入这一具有利益的行业将受到限制,因而不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而是属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另外,该理论不仅从供给方面进行了论述,而且从需求方面分析和论证了部分国际贸易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贸易格局的变化,说明了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一样是制约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这实际上是将李嘉图理论中贸易利益等于国家利益的隐含假设转化为供给者与需求者均可受益的假设。这一理论还认为,规模经济是当代经济重要的内容,它是各国都在追求的利益,而且将规模经济的利益作为产业内贸易利益的来源,这样的分析较为符合实际。此外,这一理论还论证了国际贸易的心理收益,即不同需求偏好的满足,同时又提出了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的概念,揭示了产业的国际分工和产业间国际分工的问题。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不足之处

  同其他理论一样,产业内贸易理论也有不足之处,它只能说明现实中的部分贸易现象。其不合理的地方有如下几点:

  1.虽然在政策建议上,该理论赞同动态化,但它使用的仍然是静态分析的方法,这一点与传统贸易理论是一样的。它虽然看到了需求差别和需求的多样化对国际贸易的静态影响,但是,它没有能够看到需求偏好以及产品差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增长、价格变动而不断发生变化的。

  2.似乎只能解释现实中的部分贸易现象而不能解释全部的贸易现象。这是贸易理论的通病。

  3.对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还应该从其他的角度予以说明。产业内贸易理论强调规模经济利益和产品差别以及需求偏好的多样化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有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的规律,对于这些产业的国际贸易问题,产业内贸易理论先人无法解释。

参考文献

  1. 1.0 1.1 张相文 曹亮.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垄断竞争模型.《21世纪经济学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际贸易学》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3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1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产业内贸易理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18.168.109.* 在 2009年10月8日 12:54 发表

論述清晰!

回复评论
114.46.197.* 在 2010年4月16日 15:37 发表

GOOD

回复评论
110.187.97.* 在 2010年10月12日 17:36 发表

弄质性---异质性

回复评论
111.126.148.* 在 2011年10月10日 13:15 发表

(三)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异质产品

回复评论
175.141.220.* 在 2011年11月3日 02:21 发表

=)好

回复评论
218.189.213.* 在 2012年1月3日 12:44 发表

非常有参考性,很清晰。

回复评论
222.185.254.* 在 2012年10月16日 20:06 发表

谢谢

回复评论
113.134.43.* 在 2015年6月8日 21:01 发表

内容太多重复

回复评论
106.120.118.* 在 2017年11月25日 22:03 发表

很棒的解释

回复评论
119.4.253.* 在 2020年7月8日 17:10 发表

资源桌赋--资源禀赋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