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宁波港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宁波港简介[1]

  宁波港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东南部,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畔。目前,宁波港口由甬江港区、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大榭港区、穿山港区、梅山港区、象山港区、石浦港区组成。港口已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大陆主要的原油、铁矿、集装箱、液体化工中转储存基地,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粮食等散杂货中转和储存基地,并从区域性内河港跃升为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成为兼具商港、渔港、工业港等多元服务功能,大中小泊位配套的、综合性的世界级现代化国际港,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

近代宁波港的历史地位[2]

  尽管近代以来宁波港已沦为一个三等小港,但就本区域而言,宁波港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港口。这种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宁波港的转运功能,宁波港是上海港重要的支线港和外港:二是宁波港是浙江第一大港,是浙江物资进出口的重要通道。

  宁波港位于中国海岸线的中段,自唐朝以来就是南北物资的重要中转站。在南宋至开埠初期,宁波港都是江南第一大港,并在对外贸易,尤其是在对日本、朝鲜的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开埠以后,随着上海港的迅速崛起, 宁波港的进出口贸易业务逐步转移到上海,就连准各到宁波经商的外国人也改变主意。正如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一书中说的那样, 上海将宁波的一切资源都吸收到它那边。由于宁波港的远洋贸易转移到上海,加上国内的转运贸易港也改为上海港,宁波港必然走下坡路,宁波港逐渐演变成为上海港的支线港和重要的转运港。宁波港成为上海港的转运港的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60年代后期。在这之前, 尽管宁波港的对外进出口贸易出现大幅度的下滑和波动,但太平天国后期的战争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宁波港的发展。太平天国进攻江浙尤其是进攻上海时, 内地通向上海的交通线路受到战火的影响而一再中段, 内地很多重要物资改从宁波港出口。比如当时的徽州茶叶就因为战争的阻隔而改为从宁波港出口。太平军占领宁波后,把江东的“海关监督署”改为“天宁关”,并征收较轻的商税,这些政策有利于宁波港的发展。但太平天国战争同时又使得大量的人口、资本迅速转移和集中到上海,资本劳动力的进入推动了上海经济的发展,而上海经济的发展又为上海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战争的结束使得上海港的贸易又恢复到正常状态,上海港进出口贸易额也飞速上升。随着上海港的不断崛起,其对宁波港的辐射也日益增强,宁波港对上海港的依赖性也随之增强,宁波港的主要进出口贸易大都通过上海港来进行,宁波港成为上海港的一个重要转运港。这一时期,沪甬线上的轮船运输业务也是很繁忙的,并且出现了沪甬两地的定期航班。这使得沪甬线上的航运业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经营这条航线业务的既有法国东方轮船公司等外资轮船公司,也有宁绍轮船公司、三北轮埠公司等民族轮船公司。

  宁波港的转运功能在战争时期表现得更为突出,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l1月上海沦陷,12月杭州沦陷,原先通过沪杭线转运进出口物资的渠道被阻。上海港虽然受到日军的封锁,但由于当时公共租界还存在,因此还有一些打着日本盟国旗帜的轮船依然往来沪甬航线。这样上海港转运内地的进出口物资也改从宁波港转运。在转运贸易的刺激下,宁波港的进出口物资吞吐量以惊人的速度猛涨,当然转口物资占了很大比重。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1941年4月2O曰宁波被日军占领之前。

  宁波港的转口贸易为上海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为宁波港的转口功能扩大了上海港的兼容性,同时减轻了上海港的压力与负担。宁波港作为上海港韵一个附屑港和支线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7上海港走向繁荣。抗战以后,设在宁波的浙海关被撤销并入江海关,成为江海关的分关, 其名称改为江海关宁波分关。从中可以看出宁波港的衰落,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宁波港对上海港的重要性或者说依附性,而这些都是由宁波港的转运功能所决定的。

  从区域来看,近代宁波港依然是一个大港。近代以来浙江地区先后出现宁波、温州、杭州等三个开埠口岸,其中宁波港更具有优势。首先从历史上看, 宁波港的地位比较显赫。从唐朝起宁波港就已是江南大港,宋室南渡后宁波港的大港地位更加突出。即便是到了屡次施行海禁政策的明清之际, 宁波港依然是被指定为与日本、朝鲜等东洋国家和地区贸易的唯一港口。此外, 宁波港还与南洋的泰国等国家有着悠久的贸易传统。其次从地理位置上看, 宁波港位于中国海岸线的中段, 成为南北货物中转站。而宁波内河航运发达,通过浙东运河, 宁波内河与苏杭大运河连成一片。这些都有利于宁波港口腹地空间的延伸。杭州虽作为省城,被辟为通商口岸后, 由于没有港口, 加上地处内地,其进出口贸易主要还是通过上海来进行。温州由于周边受山地阻隔影响比较明显, 腹地空间相对有限。再次从开埠时间上来看, 宁波1843年开埠、温州1877年开埠、杭州1896年开埠。显然宁波开埠时间比温州要早34年, 比杭州早56年。虽然这三个口岸先后都设立了海关,但浙海关的所在地设在宁波, 由此可见宁波港在浙江这个区域里的重要性。

  从近代口岸的吞吐量及进出口贸易值来看,宁波港在这三个港口中始终占据第一的位置。尽管温州、杭州的先后开埠使宁波港的腹地空间被压缩在宁波区域中,特别是杭州的开埠直接切断了宁波港与内地货物的联系,一些物资也改以杭州作为其进出口口岸。但即便如此, 有些重要的物资依然从宁波港进口, 比如洋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宁波实行包税制。尽管温州开埠也有一段历史,但温州在开埠过程中也受到宁波港的影响。由于温州与上海之间的货物量少,因此往来上海与温州之间的轮船也很少。为此温州到上海去的轮船在宁波也作停留。尽管宁波港因上海港的崛起而失去了江南第一大港的地位, 但在浙江作为中心港口的地位并没有动摇。就区域来说,宁波港的存在依然有其重要的意义。

  杭州开埠后,1899-1910年都呈现增长的趋势, 尤其在1899—1907年这段时间里,洋货经由杭州关进入内地的数量猛增,每三年增长近1倍。而宁波港在这几年洋货进口则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从总体上看, 即便在宁波港最低落的1917-1919年这3年里,宁波港进口的洋货值依然在整个浙江占据了主要部分,这可以从杭州与宁波关进口洋货值的对比上看出。而在1899—1919年这20年里,平均每年从宁波港输入内地的洋货值远远超过杭州关。

  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杭州从开埠起的长时间里几乎“无直接从国外进口货物,也无直接出口至国外货物”。“本口(指杭州口岸)洋货直径从外洋装运来杭者,有东洋杂货,如毛巾、钟之类......及新加坡、香港等处运来之锡......”因此,杭州的进出口贸易实际上是通过上海来进行的。而与杭州不同的是,宁波港还存在着与与日本以及香港、台湾等地的直接进出口贸易,从日本运入煤,从香港运入糖,并将花生油等杂货出口到香港等地。从这点上来说,宁波港还是比杭州港具有优势。

宁波港的优势

  优势一:进港航道深。进出宁波港北仑港区的航道水深一般都在30米至100米,最浅的虾峙门航道4公里的浅段,高潮时的水深也在21米以上,能满足20万吨至30万吨级巨型船舶进出港的需要。1995年,宁波港成功引领30万吨级的"大凤凰"号轮进港作业;又成功引领载重27万吨、吃水20.5米的外籍海损海轮"威射"号进港救助,均创中国大陆之最。

  优势二:地理区位好。宁波港地处中国沿海和长江黄金水道"T"形航线交汇点上,地理位置适中,内外辐射便捷。向外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向内不仅可连接沿海各港口,而且通过江海联运,可沟通长江、京杭大运河,直接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及经济发达的长江流域。

  优势三:码头泊位大。宁波港已拥有500吨级以上泊位145个,其中5万吨级以上泊位23个。有全国最大的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有全国最大的可接卸第五代第六代集装箱船的集装箱专用泊位,有全国最大的20万吨级(可停靠30万吨级船)矿石中转泊位和25万吨级的原油码头。

  优势四:港区功能全。宁波港是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港口。大中小泊位配套,集疏运条件好,铁路、公路直达港区,具有水水中转、水陆中转、海、公、铁联运等功能。可经营矿砂、煤炭、原油、国际集装箱、件杂货、液体化工接卸、储存和中转。1991年以来,宁波港依托深水良港优势,大力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目前,已有集装箱班轮航线近101条,其中至欧洲、美东、美西、中东等地远洋干线38条,至日本、韩国、俄罗斯、香港、台湾、东南亚等近洋航线26条。同时还开通至大陆沿海和长江沿线等多条内贸航线。每月集装箱航班总数超过480班。

  优势五:发展潜力大。宁波港可开发利用的深水岸线121公里。其中可建第三第四代以上集装箱泊位的岸线有19公里,泊位62个,能形成1500万标箱以上的能力。宁波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前有舟山群岛作为天然屏障,不需筑防浪堤,港区后方各项设施配套,口岸环境好,在宁波港建码头,具有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的优势。

  得天独厚的深水优势,给宁波港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1996年以来,全港货物吞吐量平均每年以11%以上的速度递增;集装箱吞吐量以年均43.5%的速度递增;2004年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77万标箱,成为中国大陆集装箱发展速度最快的港口之一。

宁波港发展的经济贡献[3]

  经过多年发展,宁波港已成为中国大陆重要的集装箱干线港,中国大陆铁矿、原油、液化品中转储存基地和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中转储存基地。在1978-2006年的28年间,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平均增长19.4%,大大高于长三角其他港口的增长速度。继2000年超过亿吨、一跃成为全国第2位特大型港口后,宁波港在2004年又超过2亿吨,到2006年又突破了3亿吨,已跨入了世界港口前4位。同时,作为现代港口重要标志的集装箱吞吐业务也步入飞速增长的快车道,从1990年的2.2万TEU增加到2006年的706.8万TEU,年平均增长43.4%,增幅连续8年居中国大陆主要集装箱港口前茅,已多年居全国沿海港口第4位,进入了世界集装箱港口第13位。宁波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一)港口发展与宁波市经济增长相互促进

  以一只标准集装箱重箱给港口所在地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6000元计算,2006年宁波港就为宁波经济带来420亿元的综合效益,相当于当年GDP的14.7%。从宁波港吞吐量的变动与宁波GDP增长关系看,1978-2006年港口货物吞吐量与GDP的相关系数为O.995,集装箱吞吐量与GDP的相关系数(1990-2006年)为O.948,相关度都很高。从弹性分析看,l991—2OO6年宁波GDP与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弹性系数为1.1,与集装箱吞吐量的弹性系数更是高达2.8,宁波港对宁波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的贡献要高于港口货物吞吐量的贡献。

  (二)港口发展有力保障了宁波对外开放局面

  一是港口货物运输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增长。1990年宁波自营进出口2.98亿美元,到2006年进出口总值422.1亿美元,年均增长36.3%。外贸依存度快速提高,从1990年的17.45%增长到2006年的117.5%。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日益增多,到2006年全市有进出实绩的企业达6669家。市场开拓日益扩大,直接与宁波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达214个。据海关总署统计司发布的“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排行榜”,宁波以48.34分位居全国第六位,在浙江省内居第一位。二是港口发展促进了招商引资。1984年宁波实际利用外资2l万美元,到2006年达到24_3亿美元,年均增长达53%,吸引外资达到全省的三分之一左右,成为浙江省发展外向型经济主要的对外门户。

  (三)港口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宁波产业的发展

  一是带动了临港工业的蓬勃兴起。经过近3O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一条绵延2O多公里的沿海临港工业带,初步建立了由石化、电力钢铁、造纸、修造船等产业群构成的临港工业体系。到2006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临港工业企业50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548.4亿元,工业销售产值15323亿元,利税总额130.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都在25%左右。二是带动了物流业及相关延伸产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从事运输仓储货代、海运业等的企业近4000家,总数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2006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309.5亿元,占GDP比重10.77%,高于杭州、青岛、苏州等城市约1个百分点。港口发展有力支撑了宁波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宁波港逐步由转口运输港向工业港、贸易港转变。

  (四)港口发展较好地促进了宁波城市功能定位的提升

  唐宋以来,宁波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到20世纪30年代,宁波以三江汇合处的港口为依托,形成了以三江汇合处为中心,江东、江北、海曙三区依江拓展的中心城市。从2O世纪8O年代开始,北仑港启动开发,使宁波城市进入新一轮的发展历程,从原来的三江汇合处沿江向河口的镇海、再沿海岸向滨海地区的北仑拓展,并形成呈T字型的分散组团式城市空间格局。1992年宁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发展目标构想,宁波城市功能定位进一步提升。《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已把宁波城市职能定为: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对外贸易口岸;浙江省对外开放窗口和高教、科研副中心;东南沿海重要风景旅游城市。

  (五)港口发展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贡献

  一是在进出口贸易服务方面,宁波港为周边地区企业的进出口提供了一条大容量的、便捷的市场通道。经宁波口岸进出的外贸进出口值从1990年的12.55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864.9亿美元,年均增长30.3%。在经宁波口岸进出口货物中,2006年异地企业进出口额已占宁波口岸贸易总额的61.1%。口岸进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海关税收的快速增长,2006年宁波海关税收达到454.3亿元,列全国海关第五位,其中外地企业在宁波口岸累计缴纳税款334亿元,占宁波关区税款总额的四分之三以上。二是在工业生产服务方面,宁波港承担了周边地区所需的大量能源原材料和外贸物资的运输任务。其中,矿石是服务于全国的,原油除镇海炼化外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服务,煤炭主要为华东地区服务。三是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间接带动作用。表现在:由港口开放所赢得的许多优惠政策为推进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政策作用;充分利用优良的港口条件,缩短与宁波港的行程成了周边地区改善投资硬环境的一个关键要素;由港口引导、经济开放开发所带来的信息和新型的开放经济发展模式,开拓了腹地企业的市场视野,激发了民间经济的创新活力。

参考文献

  1. 林杨.宁波港口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J].港口经济,2014(2)
  2. 孔伟.试论近代宁波港的发展[J].三江论坛,2011(3)
  3. 鲁慧君.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宁波港口经济发展研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y桑,Mis铭,寒曦,苏青荇.

评论(共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宁波港"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211.138.116.* 在 2018年5月14日 20:42 发表

宁波港是三等港?宁波是中国第二大港,世界七大港之一好不好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