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港航道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进出港航道(Access Channel)
目录 |
进出港航道是指连接停泊水域和港外水域或沿海水域的可航通道。进港航道有天然航道和人工疏浚航道之分。
进出港航道的特征参数[1]
进出港航道的特征参数有航道宽度、航道水深、航道方向以及乘潮水位等。
1.航道宽度
航道宽度,即航道的有效宽度,是指可供船舶安全航行的宽度。航道宽度是衡量航道水平方向通航最大船型尺度(船长与船宽)的重要标志。从设计角度出发,一般根据船速、航迹带宽度、风流造成的横向漂移量以及必要的安全富余宽度等因素确定航道宽度,根据船舶通航的频繁程度,可将进港航道分为单向航道或双向航道。在航行密度比较小(如在日平均通航艘次小于等于1)时,从经济上考虑,一般采用单向航道。从船舶操纵角度出发,航道宽度是指船舶航行水域在水平面方向的限制,即受限水域宽度,故船舶在航道内航行要考虑保向宽度、岸壁效应、船间效应以及是否需要拖船协助等问题。
2.航道水深
航道水深通常是指理论最低潮面至海底的深度,即海图水深。航道水深是衡量航道垂直方向通航最大船型尺度(吃水)的重要标志。人工疏浚航道工程量巨大,一般考虑船舶乘潮进出港。从设计角度出发,在航道起算水位确定以后,按设计船型满载吃水,考虑龙骨下最小富余深度,并考虑波浪的影响、航行下沉量以及回淤等因素确定航道水深。从船舶操纵角度出发,航道水深是指船舶航行水域在垂直方向的限制,即浅水,故船舶在航道内航行要考虑安全富余水深(UKC)的问题。
3.航道方向与弯度
航道方向是指航道中线的方位角。航道方向是衡量风、浪、流影响程度的依据。进港航道的布置一般顺着主流向的方向。在往复流的水域,如河口港,一般航道方向与流向基本平行。然而在沿海或有旋转流的水域,航道方向或多或少与流向都有一定的交角,有的甚至为横流。在急流.横风的情况下可能造成船舶难以安全通过航道。
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在整个进港航道长度范围并非一个航道方向,可能存在一个甚至多个转向角。尽管在航道设计时考虑了转向点附近水域宽度的具体要求,但弯曲航道的确增加了实际操船的难度,而且转向角越大,难度越大。特别在通过弯曲河道时,由于弯处流场比较复杂,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转向角较大的水域,中、大型船舶应考虑拖船协助转向。
4.乘潮水位
吃水较大的船舶,如果某一航段的水深不足以使船舶安全通过航道,则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利用一定的潮位,以确保船舶安全通过该航段,这种能使船舶在一定时间内可安全通过航道的潮位称为乘潮水位。考虑乘潮水位设计的航道不能全天候通航。对于需要乘潮进出港的船舶,需要考虑进出港的时机和时间。
- ↑ 洪碧光.船舶操纵.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