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出版社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媒体出版社是指那些由报社、通讯社或电台、电视台等传媒机构主办的出版社。
媒体出版社是报业集团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军,媒体出版社的开办,打破了报业的单一化结构,使以平面新闻媒体为主的报业集团立体化了,使报团的全方面、立体化、多方位发展成为可能,并有望成为报团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拥有大量的来自第一线的鲜活信息,其中不乏颇具著书价值的出版资源
媒体出版社通常是其所属新闻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其工作氛围、办公场所以及人员构成都与新闻机构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新闻记者从一线带回的最新信息,版面编辑即将编发的重要稿件,出版社与报社编辑部的同志几乎可以同步获取,而那些新闻背后的故事,那些因时效、版面所限等原因未能见诸报端的信息,出版社的同志又能优于读者获悉。无论已公开见报的信息,还是那些新闻背后的故事,往往都有可能具有出版价值,有的可以成为选题根据,有的可以成为图书构成的主题,甚至有的还能成为重量级图书的基础和框架。
由于传媒本身的特点,媒体出版社易于并优先掌握的这些出版资源,其中易于生成为图书的大致有四类:
1.及时反映社会热点、焦点的热点图书。
无论国外的9.11事件、海湾战争,还是国内的大兴安岭火灾,三江抗洪,特别是突如其来的非典袭击以及查处有毒奶粉、整顿色情网站等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几乎都伴随着传媒的报道相继有一批图书问世,而这些图书中的相当一部分是媒体出版社率先推出的。
2.直接服务于民众生活的实用性图书。
媒体刊有大量为民服务、指导生活的信息和经验,尤其是那些保健、服务、烹调等类专栏或专版上刊发的内容,很多都可以衍生为实用性图书。如北京晚报的《生活中来》、《健康快车》、《萌姐支招》及我社推出的《医保一点通》、《把雨水带回家》等均属此类。
3.以知识性、趣味性见长的资料性图书。
北京日报曾开办“北京历史上的今天”专栏,每天刊发一篇记述北京历史上当日发生的重要事件,此栏目所刊内容整理出版,受到广泛欢迎,被称作极具新闻价值、史料价值、北京特色的“小百科全书”。
4.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专家、学者、名记者的作品集。
一些专家、学者、名记者陆续在报端发表的文章积少成多,结集出版,许多就是极具价值的学术专著或精品荟萃专集。徐凌霄先生的《古城返照记》,候仁之先生的《步芳集》以及北京日报李乔同志的《公案、旧案、疑案》、北京晚报刘一达的《人虫》以及凤凰卫视隗静的《美军中的凤凰》等均算此类。
(二)拥有一批年富力强才华横溢的记者队伍,这是不可多得的可充分借用的人力资源
支撑一张报纸的正常运转,离不开一支实力雄厚的编辑记者队伍,他们目光敏锐,知识面广,吃苦耐劳,讲究效率,社会阅历丰富,熟悉基层情况,而且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甚至有的堪称某一领域的专家。
应当说,完成日常的新闻采编任务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但事实上,得以见报的文稿,往往只是他们所采访素材中的一小部分,大量新闻素材,特别是新闻背后的故事,往往留在他们的笔记本或脑海中并未能得到有效的、充分的利用,而这些素材往往恰是可以著书立说的宝贵资料。对能力强、业务精、效率高的记者编辑来说,在完成日常报道任务之余,承担一些编书任务,是力所能及,相得益彰的。而且,对于媒体出版社而言,与这些同志在组织机构、人事管理上通常是一体的,调动和发挥他们的这种创造力和积极性是可行的。
(三)拥有得天独厚的自我宣传优势可为本版图书的推广和营销助一臂之力
由于是媒体自办的出版社,那么,这些媒体对于自办的出版社及其出版物进行宣传推广,不仅是必要的,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而这种宣传对出版社打品牌、扩大知名度,对其出版物得以广而告之,家喻户晓,从而在市场上占领有利地位,取得较理想的市场份额以及由此带来的两个效益,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宣传可以包括各种方式,如书讯类的动态消息,书评类的大块文章,作者或出版社有关人士专访,连载或书中精彩部分摘登等等,同时有必要登发一些促销广告。
这样的宣传和推广,非传媒所办的出版社也是需要的,然而就其路径长短和投入多少而言,是与媒体出版社不可相比的。换言之,其宣传成本要大得多,其宣传规模也往往小得多。
- 刘霆昭.试析媒体出版社的特色与优势(A).新闻与写作.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