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商业性金融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商业性金融(Commercial Banking)

目录

什么是商业性金融

  商业性金融是指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运用市场法则,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货币资金合理流动等经济行为而产生的一系列货币商业性金融活动的总称。

商业性金融的特点

  主要特点:

  (1)商业性金融的决策主体是各国有商业银行而非国家政府;

  (2)商业性金融追逐利润最大化

  (3)商业性金融活动是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通过自主决策来实现的;

  (4)充当信用中介,实行有偿借贷是其基本原则;

  (5)商业性金融以资金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为主要经营原则。

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经营的区别

  政策性金融业务是指完全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额,用途、利率而发生的业务,这种业务不能考虑自身的成本经济效益,而应把实现规定的政治目标作为主要目的;而商业性金融业务则是指商业性金融机构按照市场法则和信贷资金“三性”原则,在遵守法则的前提下,自主经营,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业务。

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经营的内容

  政策性金融业务主要包括政策性贷款业务、政策性存款业务和行政管理业务三部分。其中政策性贷款是其主要业务。行政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代理的流动资金管理现金管理以及消费基金管理等业务。政策性存款业务是指国家政策需要,明文规定的存款范围。可以看出政策性金融业务具有政策性、政治性、社会效益性、优惠性、风险性、不确定性、专款专用性以及非盈利性和保本微利相统一性等特点。只有具备了这些特点,才称得上是政策性金融业务。商业性金融业务主要包括存、放、汇三部分,即:商业性存款、商业性贷款和银行结算。同政策性金融业务相比,商业性金融业务具有盈利性、竞争性、自主决策性等特点。

对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管理

  (一)机构管理

  1.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管理

  首先必须按照政策性金融质的规定性来确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标准,即其一切融资活动,都必须体现一个国家政党的政治目标。因此,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管理,在市场准入的问题上,必须符合一个时期国家的宏观需要,采用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形式,具体建到哪一级,都必须从国家当时的实际出发,而不能掺杂任何局部利益。随着时间、空间的推移,如果某种政策性金融机构,已不能体现国家的意志,已失去存在的意义,那么,其机构也将随之被取消或被新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取而代之。

  2.对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管理。

  在市场准入问题上,同政策性金融机构相比,则必须时刻体现市场机制,以市场法则作为衡量标准,即根据某一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设立,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二)业务管理

  1.对政策性金融业务的管理。

  笔者认为其资金的封闭运行和专款专用,是监管的重点。作为中央银行对政策性金融业务的资金运行必须提供畅通的结算渠道,并依法监督执行,保证政策性资金来源与运用,在各级机构间封闭运行。由于政策性资金具有专款专用性,这就决定了各级政策性金融机构和用资企业都必须严格遵守各项信贷原则,不能把政策性资金挪作它用,这既是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限制.也是对用资企业的限制。中央银行具有对金融机构和企业双重监管的职责。政策性金融机构更是身兼“二职”,既有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义务,又具有对用资企业监管的权利。必须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

  2.对政策性金融业务实施正确监管,要澄清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即政策性金融机构,能否办理一般商业性存、贷款业务。

  部分金融工作者认为,由于政策性金融业务周期长、见效慢,业务周期收益与当期财务开支在时序上有矛盾,因此,政策性银行要求开办周转快、当期能见效益的一般存、贷款业务,以弥补政策性长期金融业务财务上的困扰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办理一般存、贷款业务弊端很多。其一.会丧失政策性银行的本质特征,违背了金融改革的初衷。其二,不利于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其结果必然是打着享受优惠条件和政策特许的旗号,按市场原则经营盈利。其三,不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容易导致货币供应量失控,因为政策性银行不具有信用创造功能,但一旦它能办理一般存、贷款业务,就具有了信用创造功能。

  3.对商业性金融业务的管理。

  其一,加强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风险管理,是保证商业性金融业务稳健发展的内在要求。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是决定商业银行经营成功与否的根本所在。因此,对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必须采用科学的监控手段,量化标准,进行指标控制,严格控制商业银行逾期贷款率抵押担保贷款率、挤占挪用率、贷款结构优化率以及风险、呆账贷款率等。把信用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其二,加强对商业银行结算、利率管理,是实现商业银行公平竞争、稳定发展的基础。结算是实现商业银行资金流动的桥梁和纽带,一旦发生梗阻,将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无论是中央银行还是商业银行和广大企事业单位都有权利和义务对每一道结算环节进行公开监督,确保汇路畅通。利率作为国家调节国民经济的杠杆之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各国有商业银行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利率政策,实现公平合理竞争。如果利率管不好,管不住,必将造成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不能等闲视之,对采用不正当手段抬高或降低利率现象,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心慈手软。

  4.无论对政策性金融还是商业性金融的管理,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随着时间、空间、区域的变化,确定不同时期的监督、管理重点。只有坚持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才能将金融事业引入正确的发展轨道,从而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 马建民,李正奇.对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再认识.金融理论与实践,1997年2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泡芙小姐,Tears~,Yixi,KAER.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商业性金融"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