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翠珊效应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史翠珊效应(Streisand effect)
目录 |
“史翠珊效应”是指有关机构企图通过一定的手段,减少某件事的大众关注度,从而消除事件的负面影响,但由于处理方式不当,反而使该事件以爆炸性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眼球,获得了更大的负面影响。用中国成语来说就是“欲盖弥彰”。由美国博客作家麦斯尼克在2005年提出。
该效应原委2003年,美国歌手、演员芭芭拉·史翠珊状告摄影师肯尼思·阿德尔曼和网站Pictopia.com,令其移除阿德尔曼所拍摄的12000张加州海岸摄影中含有对史翠珊住所的空中摄影,以保护史翠珊的隐私。结果史翠珊败诉,次月有多达42000人前来浏览阿德尔曼的网站。无独有偶,在2014年的伦敦,当地出租车司机为了抵制Uber的使用,在街头进行了集体抗议,然而这次抗议反而使Uber的下载量较之前增长了859%。
“史翠珊效应”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相关言论的产生;第二,言论遭到高一层级的相关方的压制;第三,二次曝光后所形成的大范围的舆论热潮。
在“史翠珊效应”的影响下,舆情公关部门在处理舆情事件时,会感到十分苦恼,甚至处于一种“不作出举动会任由事情发展,做出举动不但不能抑制事情发展,反而会激化矛盾”的两难境地。
史翠珊效应的来源[1]
2003年,一位摄影师拍摄了一张加利福尼亚海岸的航拍图,作为12000张加利福尼亚海岸记录工程图片集中的一部分。这个工程旨在引起政府官员对海岸侵蚀的重视,并试图寻求解决有关海岸侵蚀问题的方法。然而,在这几千张图片里,有一张清楚地拍到了美国知名女艺人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Joan Streisand)所居住的别墅。史翠珊很不高兴,并且要求她的律师采取行动以维护她的权利。于是他们很快申请了一个要求5000万美元赔偿的诉讼。在这个诉讼之前,这张照片仅仅被下载过六次,其中还有两次是史翠珊的律师下载的。当媒体开始报道这件事情后,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这个网站的浏览量便瞬间突破了420000人。互联网上到处都是那张含有史翠珊别墅的照片,但更让史翠珊倍感挫折的是,洛杉矶高级法院驳回了这起诉讼。
试图阻止大众了解某些内容,或压制特定的网络信息,结果适得其反,反而使该事件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当敏感消息在网站上公开后,名人和组织通常就处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通常,我们可能会认为最佳的解决方法是对消息做出最快回应。但是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超出任何一个人的想象,加上网络舆论推波助澜,往往一件事情的曝光就像圣诞期间点亮一棵圣诞树那样,只在一瞬间。该效应阐述了一个社会传播心理:试图阻止大众了解某些内容,结果可能会欲盖弥彰。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崔杼掌握着齐国的军政大权。后来他去吊唁齐国棠邑大夫棠公,迷恋上了棠公的妻子棠姜,便不顾众人劝阻,娶其为妻。齐庄公很好色,他明知棠姜已改嫁崔杼,仍和她私通。崔杼知道后,便借口有病不上朝。庄公乘探视崔杼之机私会棠姜。崔杼便设计将他杀了,并立景公为齐国国君,自己当上了丞相。
齐国负责撰写国史的人比较正直。他不顾崔杼多次暗示,以一个历史家的角度,据实记述,写道:“崔杼杀了他的君主。”这可是十恶不赦之罪,会被天下人所耻笑。崔杼一看,当然恼怒万分,心想你不笔下留情,我也不给你活路。于是,就杀了那个史官。
可他不知道欲盖弥彰的意思,继任的史官同样如此,秉笔直书。崔杼又想,既然杀一个不能堵住你们的嘴,又何妨再杀一个,就不信你们不怕。他把这个史官也杀了。可是第三任史官仍坚持原则,崔杼也知道杀人解决不了问题,只好就此作罢。崔杼想使自己的丑事得以掩盖,但实际结果却适得其反。
- 优步的抗议
2014年6月,出租车司机集结在伦敦市中心的街道上,表达他们对优步(Uber)的不满。优步是一个应用程序,它利用智能手机的GPS来定位你所在的位置,然后帮你联系一个在附近的出租车司机。这个应用程序正逐渐在欧洲的大部分城市流行起来。这次的抗议最后不仅变成了一次失败的游行,还产生了史翠珊效应。据统计,在这次抗议之后,优步应用程序的下载量相比之前增长了859%,同时,这个应用程序也获得了自2012年发布以来的最多注册人数。
- AACS加密密钥泄露[2]
2007年5月,用于防止拷贝HD DVD和蓝光光盘的AACS加密密钥泄露。之后,美国电影协会和AACS授权管理会(AACS LA)发出法律信函,要求相关网站将密钥全部删除,而网民则将密钥的大量新闻投稿到Digg新闻聚合网站,随后还出现了以密钥为歌词的歌曲、乐谱,还有艺术家设计了以密钥为图案的言论自由之旗,此加密密钥反而获得了知名度。
- ↑ 前线理论圈.“史翠珊效应”:危机公关中最可怕的陷阱.河南日报网,2016.07.05
- ↑ 史翠珊效应.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