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反社会人格障碍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SPD)

目录

什么是反社会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SPD)又称“无情型人格障碍(Affectionless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种以缺乏同理心和尊重他人为特征的疾病。

  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很少或根本不考虑对错。他们喜欢对抗,并经常表现得麻木不仁或冷酷无情。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可能会说谎,从事攻击性或暴力行为,并参与犯罪活动。

  精神变态与反社会人格障碍有关。然而,研究表明,并不是每个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都是精神病患者[1]。一大约三分之一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符合精神变态的标准[2]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症状

  反社会人格障碍有许多明确的症状:

  • 可能在儿童期开始出现症状;这些行为可能包括放火、虐待动物等
  • 不遵守社会规范和不关心他人的权利,常常会产生法律问题
  • 经常冲动行事,不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
  • 表现出攻击性和易怒,经常导致身体攻击
  • 感觉对其他人共情困难
  • 对损害行为缺乏悔意
  • 往往与他人关系不佳或有虐待行为,更有可能虐待或忽视自己的孩子
  • 为了个人利益经常撒谎和欺骗他人

  这些特点往往会导致许多生活领域的重大困难。本质上,不能考虑他人的想法、感受和动机会导致对他人有害的漠视。

  成年后,这种疾病对患者和接触者都有破坏性。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更有可能从事冒险行为、危险活动和犯罪行为[3]。3患有这种疾病的人通常被描述为没有良心,对他们的有害行为不感到后悔或自责。

形成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原因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性格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包括先天和后天。

  • 遗传学

  反社会人格障碍在患有这种疾病的人的一级生物亲属中比在普通人群中更常见。研究表明,反社会人格障碍很可能与遗传密切相关,环境影响可能会加剧其发展[4]。

  • 教养

  教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童年的虐待、忽视和创伤也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发病有关[5]。如果一个孩子的父母是虐待和功能失调的,孩子可能会学习这样的行为模式,然后在他们自己的孩子身上表现出来。

  在杂乱无章、疏于照管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也缺乏培养强烈纪律意识的机会,自制,以及对他人的同理心

  • 大脑功能异常

  已经发现许多因素会增加这种疾病的风险,包括怀孕期间吸烟和大脑功能异常。研究表明,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在大脑中负责计划和判断的额叶上存在差异。

  患有这种疾病的人也倾向于需要更大的刺激,并可能寻求危险或非法的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兴奋度到最佳水平。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诊断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症状通常始于儿童期,尽管这种疾病通常直到晚年才被诊断出来。儿童时期,患有这种疾病的人通常会经历愤怒的暴力爆发,并对动物表现出残忍。他们还经常被同龄人描述为恶霸。

  虽然这种情况可能始于童年,但在18岁之前无法正式诊断。表现出这些症状的孩子被诊断为品行障碍。

  要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障碍,可以通过以下七种症状中的至少一种来表示:

  • 无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 不遵守法律
  • 冲动行为
  • 易怒和攻击性
  • 对行为缺乏悔意
  • 为了利益娱乐而撒谎或操纵他人
  • 不负责任的模式

  除了表现出这些症状中的至少一种,此人必须至少年满18岁,并且没有因为其他情况而表现出反社会行为,例如双相型障碍到精神分裂症。

  根据一些批评家的说法,DSM诊断标准过于关注与犯罪行为相关的行为。4有人担心,该诊断有时可能会被错误地应用于社会经济水平较低或城市环境中的个人,在这些环境中,看似反社会的行为可能是保护性生存策略的一部分。[6]因此,这种疾病的流行可能被夸大了。

  发病率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在0.2% ~ 3.3%。患病率在发达的国家为4.3-9.4%。根据DSM-5,0.2%至3.3%的美国成年人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

  早期研究(Kallman,1938;Heston,1968)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统亲属中有17%-19%为反社会人格,但未得到后来研究(Kety等1968;Rosenthal等,Rimmer等,1980)的证实[7]

  这种疾病对男性的影响往往大于女性[8]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治疗

  反社会人格障碍很难治疗,原因有很多。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很少自己寻求治疗。那些确实接受治疗的人通常只是在与法律系统发生某种冲突后才接受治疗。

  虽然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经常接触刑事司法系统,但研究表明,监禁和其他惩罚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的,因为患有这种疾病的人通常对惩罚无动于衷[9]

  • 心理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CBT)有助于帮助个人洞察自己的行为,改变不适应的思维模式。11有效的结果通常只有在长期治疗后才会出现。

  小组和家庭治疗以及基于心理化的治疗,其目标是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的能力,也已经为反社会人格障碍和show promise进行了研究[10]

   药物可以用来治疗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可能经历的一些症状。可以开出的一些药物包括:

  大多数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不会自己寻求帮助,干预可能只是因为法律问题。研究表明,那些拥有更强的社会支持以及更好的配偶和家庭关系更容易治愈。

  如果你的亲人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与心理健康专家交谈会有所帮助。他们可以帮助你学习应对技巧,帮助你设定界限,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团体治疗和支持团体也可能是支持和信息的有用资源。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Abdalla-Filho E, Völlm B. Does every psychopath have an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Braz J Psychiatry. 2020;42(3):241-242
  2. Blair RJ. Neurobiological basis of psychopathy. Br J Psychiatry. 2003;182:5-7
  3.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2023-1-18(引用日期)
  4. Werner KB, Few LR, Bucholz KK. Epidemiology, comorbidity, and behavioral genetics of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psychopathy. Psychiatr Ann. 2015;45(4):195‐199
  5. Dargis M, Newman J, Koenigs M. Clarifying the link between childhood abuse history and psychopathic traits in adult criminal offenders. Personal Disord. 2016;7(3):221‐228
  6. Edens JF, Kelley SE, Lilienfeld SO, Skeem JL, Douglas KS. DSM-5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predictive validity in a prison sample. Law Hum Behav. 2015;39(2):123-9
  7. 黄悦勤,董问天,王燕玲,等.美国人格诊断问卷(PDQ-R)在中国的试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5):262~264
  8. Organization A P .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M].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9. De Brito SA, Viding E, Kumari V, Blackwood N, Hodgins S. Cool and hot executive function impairments in violent offenders with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with and without psychopathy. PLoS One. 2013;8(6):e65566
  10. Bateman A, O'connell J, Lorenzini N, Gardner T, Fonagy P.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mentalization-based treatment versus structured clinical management for patients with comorbid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BMC Psychiatry. 2016;16:304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上任鹅陈.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反社会人格障碍"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