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1个条目

分阶思维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分阶思维(Multi-level thinking)

目录

什么是分阶思维

  分阶思维指的是:分阶等、分层次的思维方式

  例如,投资人霍华德·马克斯在他《投资最重要的事情》一书中,举了一阶思维和二阶思维案例[1]

  一阶思维:“这是一家好公司。让我们买进股票吧。”

  二阶思维:“这是一家好公司,但是人人都认为它是一家好公司,因此它不是一家好公司。股票估价和定价都过高,让我们卖出股票吧。”

  不同阶次思维,所做出判断和行动可能不同。

提升分阶思维的方法[2]

  1、区分思维阶次。

  运用分阶思维,我们首先要区分思维的阶次。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就碰到一次捡钱情况。他在纽约大街上走着,看见地上有一张20美元钞票。作为经济学家,席勒第一反应是二阶思维:

  “这里是纽约,所有人都很精明,绝不会把20美元留在街上不捡,所以这不可能是真的、可捡的20美元,应该继续走自己的路。”

  但作为训练有素经济学家,席勒第二反应是三阶思维:“这里可是纽约,搞不好所有人都高明到,具备二阶思维,所以都不捡,没人捡的话,这20美元就有可能是真的。”

  于是,席勒停下脚步弯下腰,准备去捡这20美元。但结果却是:就在手要碰到钞票那一瞬间,钞票飞走了。原来,这是有人在做恶作剧,在钞票上绑了线。

  通常来说,越低阶的思维,越多人掌握。例如,普通的思考,这是一阶思维,多数人都能掌握,而关于思考的思考,也就是元认知,属于二阶思维,掌握的人就相对较少。

  掌握越高阶的思维,通常思考力更强,更有条件做出正确的决策。例如,下象棋、下围棋时,能比对手多想几步,思考更高阶,更容易做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笑到最后。

  但这只是概率提高而已,如上所述,关键还在于,博弈各方采用的是哪个阶次的思维,是否能够精准判断出对方采用的是哪个阶次的思维。

  否则,也有可能出现“乱拳打死师傅”的结果。你以为对方采用三阶思维,其实对方思维水平没有那么高阶,采用的就是一阶思维。

  2、积累分阶案例。

  区分思维阶次,只是运用分阶思维的第一步,为了加强对分阶思维的理解,我们需要积累分阶案例,毕竟捡钱这个案例过于简单。

  比如说,中提到的王戎识李。

  小伙伴们看到一棵李树,正值收获季节,结满果实,赶着去采摘,这属于一阶思维。王戎则不然,先不急着行动,而是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二阶思考,看到更多连接关系:

  例如,空间关系:李子树在道路旁边。

  例如,时间关系: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小伙伴们来之前,别的人同样能看到李子树,也可能尝试摘李子,尝李子的味道。

  例如,因果联系:在别人摘尝李子后,所余李子果实仍然众多。李子在路旁,摘取成本不高,也就意味着,李子可能并不甜,或者有其它原因。

  结合上述思考,王戎得出结论,这棵树的李子苦涩概率较大,得到了证实。

  比如说,《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

  空城计是作者罗贯中的虚构,与诸葛亮对战的并不是司马懿,而是张郃;诸葛亮也没有对张郃摆空城计,但在逻辑上是合理的,可以作为分阶思维的参考案例。

  一阶思维:表面上看起来是个空城,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可以发起进攻。

  二阶思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会做冒险之事,一定有伏兵,退兵保险。

  三阶思维: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知道自己有谨慎之名才冒险,可以进攻。

  四阶思维: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是空城计,但攻进城杀掉诸葛亮,自己在魏国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会再次被罢黜,失去权力;诸葛亮也知道司马懿不能杀自己的理由,就摆出空城计,让司马懿有借口退兵。

  在空城计这个案例中,司马懿和诸葛亮都知道彼此采用的是四阶思维,这比较合理。

  原因在于,司马懿是出名的、被诸葛亮承认的老谋深算,不会轻易退兵。

  在《三国演义》中的描述里,司马懿率领的是15万魏军,即便知道诸葛亮有伏兵(实际只有2500人),不强攻也有很多替代方案,例如派小股队伍试探,或者包围城池等;如果要退兵,是因为有其它考虑。

  事实上,司马懿由于太能干,在魏国被人嫉妒,政敌很多,加上诸葛亮此前故意散布“司马懿要造反”的消息,司马懿虽然保住命,但也丢了官。

  直到诸葛亮六出祁山讨伐魏国,魏军屡次败退,魏国皇帝曹睿才不得已请出司马懿。

  有诸葛亮,才有自己的兵权,这一点司马懿心知肚明。因此,对司马懿最好的策略是,挡住诸葛亮率领的蜀军,但不能消灭诸葛亮,自己才能持续掌权。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能在四阶思维上展开思考和决策。于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诸葛亮看似冒险、实则保险地摆空城计,司马懿拿到借口直接退兵。

  空城计虽然是罗贯中的虚构,但逻辑是真实的。历史上也有类似的真人真事。

  比如说,辛亥革命后,清政府不得已请之前被罢黜的袁世凯出山,对付南方的革命军。

  从实力上来说,当时袁世凯打败革命军不成问题,但他的处境类似司马懿,全力对付革命军对他没好处。

  最后,类似曹家天下被司马家所掌控,清廷只能和革命军进行和谈,袁世凯渔翁得利当上大总统。

  3、练习分阶思维。

  当我们区分思维阶次,积累分阶思维案例后,就可以从中借鉴,并在实践中练习运用分阶思维。

  比如说,培养多思考几个层次的思维习惯。具体一点说,不要急于下结论,可以自我提问“然后呢?”   以下,以股市投资为例,做个说明。

  传统的经济学,基于理性的经济人假设,会认为市场是有效的,市场上的价格,已经反映 了所有能影响价格的信息。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地上没有白捡的钱。这是二阶思维。

  但正如前述提到,二阶思维如果能够成立,前提是别人都是一阶思维。但这明显不是事实。市场是否有效,和市场参与者是运用哪一阶思维有很大关系。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提出:如果大家都认为市场是有效的,那么市场将不再有效;反过来,如果大家都认为市场不再有效,那么它将变得有效。

  其推理逻辑是,市场不是自然而然有效的,需要人们努力获得信息、处理信息,根据信息去套利,付出成本获得收益。这样做的人越多,市场就越有效。

  但当越多人相信市场有效时,因为觉得没有套利机会,就越少人付出成本去套利,这就会导致套利机会增加但少人套利,市场有效就越靠不住,越来越失效。

  反过来说,当市场公认失效,就会有许多人付出成本去套利,套利的人越多,市场无效就变得越少,变得越有效。

  从上述这番有些绕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分阶思维中的“一阶套着一阶,一层套着一层”的嵌套现象。

  那么,如果一个人要判断股市是否触底,就要运用分阶思维,在多个阶次上展开思考:

  一阶思维:了解影响股市走势的各种信息,例如,国与国之间关系、经济走势、行业变化、企业家水平等,这些都会影响股价

  二阶思维:一阶思维涉及的信息,是否已经被股市充分消化?

  三阶思维:二阶思维所涉及的信息,反过来是否已经被股市充分消化?

  然后就要思考,在当前决策的时点,股市上这支股票的所有参与者中,多数是运用哪一阶次的思维?

  最后,再得出自己的决策和行动。

  在运用分阶思维时,有以下几个注意点:

  一是,虽然思维分阶,理论上可以到N阶,但多数情况下,三阶就已经足够。

  二是,多数人是一阶思维,因此掌握二阶思维比较重要;但如果情境中聪明的人比较多,都会运用二阶思维,就要注意运用三阶思维。

  三是,从结果上看,隔一阶思维可能做出同样的举动,例如,空城计中,二阶和四阶思维都是退兵,一阶和三阶思维都是进攻,但决策逻辑却有显著差别。

  因此,从行为反推人是聪明还是愚钝,我们特别要审慎,如果不注意就会判断错误。

参考文献

  1. 霍华德・马克斯. 投资最重要的事[M]. 中信出版社, 2012.
  2. 王烁.30天认知训练营[OB].2023-3-19(引用日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上任鹅陈.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分阶思维"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