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经济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军事经济(Military Economy)又称国防经济(Defence Economy)
目录 |
军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特殊部分,平时用以保障军事需要或战争准备,战时用以保障战争的实施。
军事经济是指把经济力量转化为军事力量的活动。军事经济的本质是把不适合暴力对抗的经济力量转化为适合暴力对抗的军事力量。军事经济是军事系统和国民经济系统的交叉领域。国家经济力量转化为军事力量一般通过两个路径:正式渠道和紧急渠道。前者通过军事拨款、军工生产、军事采办、军事消费完成力量转换;后者通过经济动员来完成力量转换。正式渠道比紧急渠道要节省资源。研究经济力量转化为军事力量“黄金规则”的系统理论,是谓军事经济学。
国防经济活动的过程包括军用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它既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一个在生产、分配、交换到消费各个环节都具有自己特殊性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它的核心部分是国防(军事)工业。
①用于军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②制造武器装备及其他军需品的军事(国防)工业。
③为军队和军事工业提供原材料、燃料动力、机器设备和有关消费品的工业和农业。
④直接或间接为军事服务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财贸、科研、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部门。其核心是军事工业。
国防(军事)工业是工业的一个特殊类别,在国防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它包括企业、科研和设计单位,主要生产武器装备、国防交通工具、侦案手段、军事通讯联络和指挥系统设备等。在战争中,总的国防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是20世纪国防工业发展的显著特点。据估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工产品在整个工业生产中只占15%~25%,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则占35%~60%。
国防经济不是从来就有和永远存在的,它是与阶级、国家和战争相联系的历史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人类社会逐渐产生了剥削与被剥削、统治与被统治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进而出现了国家和为保障统治阶级利益的军队,与此相适应,便产生了国防经济。
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国防经济由于生产力低下,武器装备比较简单,国防消费少,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大。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发生后,战争开始进入工业化时代。火车、汽车、电报、炸药、飞机坦克、现代战舰的出现,引起军队武器装备、组织编制、战略战术的全面变化,军用装备、物资的需求成倍增长,战争对经济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尤其是从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频繁发生,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空前增长。
实践表明,当国家间的武装冲突已发展成为全面战争时,经济力量就成为现代国家有无能力保卫或扩张其主权的关键因素。社会主义国家为了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全体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必须保持一定规模的国防经济,增强国防经济实力。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对立和国家自行消亡,战争不复存在时,国防经济才会退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舞台。
国防经济具有军事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受军事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双重制约。国防与经济,或者军事与经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早已为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所重视。
中国最先提到这种关系的是春秋战国时的管仲和孙武。管仲认为军事的根本问题是生产,“甲兵之本,必先于田宅”。孙武也说:“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在国外,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经济学家是英国重商主义晚期的代表人物托马斯·曼(Thomas·Mun),他认为货币积累是国家财富和军事实力所在,主张用贵金属交换武器装备,进行战争准备。拿破仑也说过,要取得战争的胜利,“第一是金钱,第二是金钱,第三还是金钱!”这时的观点可以归结为“金钱决定论”或“财政决定论”。
后来,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批判了这种“金钱决定战争胜负论”,认为财富的源泉以及国家军事威力的源泉应该是生产。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对军事与经济、战争(暴力)与经济的关系也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明确指出经济决定军事,同时也重视军事对经济的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