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承受能力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企业风险承受能力是指在特定的内外环境影响下,企业运用自身及外在资源保证在风险事件发生时仍能正常运营而不至偏离原来的正常经营状态甚至破产倒闭的能力。
企业风险承受能力的内容[1]
它是企业基于一定的环境、风险认知和风险偏好,在感受风险的过程中,通过自我调节作出能动反应,使自身的行为方式和后果更加符合企业持续发展要求的综合能力。
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指损失的不确定性。企业风险承受能力是指在特定的内外环境影响下,企业运用自身及外在资源保证在风险事件发生时仍能正常运营而不至偏离原来的正常经营状态甚至破产倒闭的能力。它是企业基于一定的环境、风险认知和风险偏好,在感受风险的过程中,通过自我调节作出能动反应,使自身的行为方式和后果更加符合企业持续发展要求的综合能力。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评价,应符合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的要求,我们采用分项评价的方法,这与多数被评价单位体系设置相吻合,而且操作方便。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反映企业评价风险各个方面的全面综合能力,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符合系统论的要求,是一个具有顺序性和层次性的复杂系统。
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Method)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1965年,美国L.A.Zadeh教授创立了“模糊集合论”,用以界定边界模糊的事物。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技术将模糊现象建立集合并进行量化,解决评价对象的多样性和模糊性,提升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因此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适用于对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对企业进行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价,首先应该建立企业风险承受能力的各级评价指标,再利用相应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其中,指标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整个评价工作的基础。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建立在组成企业抗风险系统各要素基础之上的指标集合,它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的理论过程如下:
- 确定评判的因素集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的性质特征,确定评价关系中因素集为: U={U1,U2,U3,⋯ ,Um}。
- 确定评判的评价集
设评价集为:V={v1,v2,v3,⋯,vn}。
- 建立从U到V的单因素评判矩阵R
对每个因素Ui(i≤n)作出单因素评价,由于有m种不同的评价等级(或评语),对每一因素Ui的评价结果为评价集V上的模糊集,写成模糊向量为
Ri=(ril,ri2,ri3,⋯ ,rim)(i=1,2,⋯,n),Ri∈μ(V)。上述评价结果满足归一化条件,向量的各分量之和为1,即对每一个i,均有:ril+ri2+ri3+⋯+rim=1。所有单因素评价构成U到V的模糊关系R:
R=(rij)nm,即:
R=(rij)nm=
- 确定指标权重
权重就是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依据重要程度所占的比重。因素集中各因素对被评判事物的影响是不一致的,赋予各因素Ui一个权重ai,则因素的权重分配集A可以看成是因素集u上的一个模糊集,记为:
A={a1,a2,a3,⋯,an}。其要求满足归一化条件: =l (0<ai<1)
- 作出评判结果
用指标权重向量与单因素评判矩阵R相乘得评判结果:B=A·R=(⋯)
- 得出评判结论
对B集作归一化处理,即用B集中各分量之和去除B中的各个分量。第i个评价等级vi对Ri的隶属度为vi在综合评价结果中所占的份额。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用B中隶属度最大者所对应的那个评判等级作为评判对象的等级,这即为综合评判的结论。
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评价体系是由评价体系中的各种要素构成的,它们以一定的方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结构完整、功能完备、行之有效而又相对独立的系统。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得出的评估结果,可以为多方信息需求者的决策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首先对于外部投资者来说,他们可以依据各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区别对待,择优选择投资对象并灵活采用投资策略。例如对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强的企业,投资者可以选择较长的投资期限和较大的投资额度,要求较低的投资回报率;而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企业,投资者应谨慎投资,并尽量进行短期投资,以首先保证资本保全,同时应密切关注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风险变化情况,以实时做出投资策略的调整。对于企业内部管理者而言,准确评估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可以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与资产保全工作。当前,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企业的风险管理,而对企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准确评价,无疑是做好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 ↑ 潘琰,胡海全.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应当如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的探讨[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