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浪费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人才浪费是指人员的经验、技能、知识、创造性或创意未得到充分利用。
(1)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平民化以及就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学历贬值。而学历虚高是指企业的员工不能学以致用,所具备的高学历与其在企业中的角色不相匹配。这种现象的产生涉及到多方面因素,比如人才教育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国内企业的发展阶段等。
(2)人才高消费的局面,当然和目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不合理,学子们盲目竞争的因素有关,但难辞其咎的是,用人单位拿文凭来装点门面,故意抬高人才市场用人门槛的做法也很成问题。
人才浪费的直接后果是许多学有所成者受到了伤害。“让猴子去游泳、让鸭子去爬树”的现象,让不少手拿高学历文凭的人才要么“物不尽用”的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要么“物尽他用”的改行、放弃所学多年的专业.使广大高学历人才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心理都受到了极大的创伤,这显然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学者余仲华认为,伤害还不仅仅如此。他指出,人才的短缺和外流是有形的,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人才的浪费则是无形的,不易引起足够关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人才浪费的问题比人才短缺和流失更为严重,有时就是由于人才的浪费直接导致人才流失,并且成为人才浪费最普遍的表现形式,使优秀人才加速外流。
人才浪费的表现形式[1]
人才浪费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人才高消费的趋势非常明显;二是内耗严重,排斥竞争;三是人才的闲置性浪费也相当普遍。
这些表现形式的根源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体制性缺陷和问题导致的。譬如,在聘用人才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招聘高校毕业生的过程中,许多用人单位一味地追求人才高消费,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导致了人才要么积压在社会,要么积压在用人单位的双重积压现象,发挥不了应该发挥的作用。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一些单位领导根据自己的个人好恶和亲疏对待人才,对那些能力强、水平高,但个性鲜明、不太听话的人缺乏必要的宽容;而对那些比较听话但能力平庸的人却给以重用。尤其在评价人才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一方面导致了人才与庸才的错位,严重挫伤了人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不科学的评价机制还导致了注重追求数量而忽视人才质量的倾向,严重影响了人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发挥。在人才竞争的机制上,由于人才的良性竞争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使人才的过度竞争和竞争不足同时存在,从而导致了人才竞争的无序,使人才之间的内耗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另外,在人才成长的环境上,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舆论环境、人际环境等还没有最终形成,甚至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还存在着打压人才的恶劣现象。
人才浪费的现状[2]
我国人才浪费的情况可谓触目惊心。根据前段时间发布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0.3》(2006)中《中国人才浪费问题研究》一文显示,仅2005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未能人尽其才,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9000亿元。我国人才利用效率不高。根据相关理论,人才资源发挥的最大限度是其自身能力的90%,另外的10%是其在管理与开发过程中必要的损耗。而在我国,人才资源总体能力发挥程度仅为61.9%,这一比例在西部地区甚至更低。
人才浪费的解决对策[3]
- 1.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科技竞争说到底也是人才竞争。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是提高我国科技实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人才队伍。
- 2.要加快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就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优先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尽快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第一,进一步加强党政人才培养;第二,进一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第三,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第四,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 3.创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环境。
第一、完善培养体系。加快建立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的终身教育体系,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此外,还要注意进行开放式培养。第二、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要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决破除那些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推动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全面创新。第三、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要采取切实措施,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大力提倡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