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分工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
目录 |
产品内分工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进行生产的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是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其实质是生产布局的区位选择,其既可在跨国公司内部实现,也可以通过市场在不同国家间的非关联企业间完成。产品内分工既可以通过横向扩展方式来实现,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又可以通过纵向延伸方式来建构,表现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虽然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通常被用于解释产业间分工现象,但对于产品内分工该理论依然适用。如果说传统国际分工的边界是产业的话,产品内分 工的边界则在于价值链。产品的价值链按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分为劳动密集环节、资本密集环节、技术密集环节三种,各国依据自身的要素禀赋在不同的环节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则会相应的占据产品价值链上其 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
决定产品内分工的要素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是生产过程不同工序环节空间可分离性,第二是不同生产工序要素投入比例差异度,第三是不同生产区段有效规模差异度,第四是产品及其零部件单位价值运输成本大小,第五是跨境生产活动的交易成本。
可分离性是前提条件,第二第三个条件表示了产品内分工的收益,后两个决定分工的成本。所以,现代经济中产品内分工方式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是产品内分工带来的边际经济效益高于分工的边际成本。
过去几十年间,国际运输成本进一步下降,尤其是航空运输成本大幅下降,使对运输时间敏感并且单位重量价值较高的国际贸易货物能大规模利用航空运输手段;信息技术革命使信息交流成本不断下降并出现“距离死亡”的崭新局面;多边和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长足推进降低了各国边境壁垒水平。这些因素从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两方面降低了跨境经济活动成本,推进了产品内分工的深化。
产品内分工与其他分工[1]
长期以来,经济学和其它学科对分工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提炼发展出描述分析各种分工类型和现象的不同概念组合。如产业和贸易研究经常利用横向和纵向分工二分法概念,产业组织理论重视企业间分工和企业内分工的区分,国际贸易理论考察行业间分工(贸易)和行业内分工(贸易)等。提出产品内分工概念,需要考察它与已有分工概念之间联系和区别。
1.产品内分工与社会/技术分工
社会分工(social specialization)指劳动等生产要素分配到社会不同行业、部门、职业所进行的分工。最早发生的社会分工是社会历史学家观察到的人类行业和部门大分工:如农业和畜牧业分工,手工业与农业分工,商业从手工业和农业中分离发生的分工。目前存在的种类繁多的行业和部门,可以看作是这类分工过程扩大和深化的产物。在各个部门内部,伴随着产品种类多样化,经济活动进行更细致复杂的分工。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社会劳动者依据各自从事的行业、部门及其产品特点,进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劳动和职业分工。
技术分工(technical specialization)指特定产品的生产任务被分解为不同步骤去完成。它可以在某个空间点如特定工厂内实现。斯密说明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一国财富水平的决定意义7,他所观察的扣针制造加工过程发生的细致分工,是技术分工的经典事例。上面提到的早期福特 River Rouge 汽车制造厂内部数以百道工序分工,也是技术分工事例。产品工序可分解性不断上升,技术分工程度也随之提升,构成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趋势。如果这类工序分工,被分散到不同空间区位甚至不同国家去进行,就进入到本文研究的产品内分工领域。 因而,概略地说,社会分工是不同行业、部门、产品的分工,技术分工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分解为不同工序和区段的分工,产品内分工则是特定产品的不同工序和区段分配到不同国家完成所展开的分工。社会分工是技术分工的前提,技术分工是产品内分工的前提,产品内分工是技术分工的一种特殊形态。产 品内分工一定要有技术分工,但是技术分工不一定通过产品内分工形态实现。
2.产品内分工与横向/纵向分工
当代国际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中,更常用的分工类型区别方法,是把分工划分为横向和纵向分工(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pecialization)。如果把原料作为起点和最终消费者作为终点的整个供应链或价值流看作是生产制造过程,那么在其中不同生产深度的阶段或层面之间进行的分工是纵向分工,在相同或类似生产深度的阶段或层面上进行的分工是横向分工。经济学分析强调生产要素比例和相对价格对分工的作用,因而有时又把需要不同要素投入比例的生产工序之间分工看作是纵向分工,把需要类似要素投入比例的生产工序之间的分工看作是横向分工。
产品内分工既可以通过纵向延伸方式来建构,也可以通过横向扩展方式来实现,因而包含了纵向和横向分工两种形态。
3.产品内分工与企业内/企业间分工
产品内分工既可以通过企业内——包括同属于某个厂商分布在不同国家的附属企业——之间分工的方式来达到,也可以通过分布在不同国家的独立的厂商之间的联系来完成,因而同时包含了企业间和企业内分工( inter-firm specialization and intra-firm specialization)两种形态。
企业内部实现产品内分工至少有两种形态。一种是通过国外直接投资,把某些生产环节转移到国外子公司或附属企业进行生产,国内仍然保留部分工序和区段,形成产品内分工构架。另一种是通过并购国外某些企业,从事特定环节和工序生产,形成产品内分工。企业内分工的共同特点,是通过一个母公司资产控制手段,协调产品生产过程的运转。
企业间实现的产品内分工,依托市场机制来实现其内在协调要求。“代工或原始设备制造(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是这类分工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代工”具体定义存在不同的理解8,但基本含义是发达国家品牌商按照一定设计要求向国外制造商下定单,后者依照产品设计要求自行生产,或者把生产过程进一步分解为不同环节,分包给不同企业,产品完成后加贴发包企业品牌出售。通过这类过程实现的产品内分工,有时有称为“贴牌”生产。有些场合,由于代工企业对上游工序参与能力增强等原因,可能逐步承担产品设计环节的某些广义生产工序,但是品牌仍被另外企业所掌握,仍具有贴牌生产特点。通过承担加工和产品设计来参与产品内分工的企业称为“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企业”。
企业间产品内分工,凭借市场机制来实现其相互间协调,但这类协调手段较多采用相对稳定但又不同于企业内控制的网络方式来实现,因而与经典的科斯型市场协调方式存在某种区别。换言之,产品内分工所派生的频繁经济交往,使交易成本降低对实现其有效运转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强调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和努力,没有象经典企业组织理论预测得那样,实际导向资产控制和企业内协调,而是在很多场合出现了介于科斯型企业间和企业内协调的中间形态,突显出网络联系对协调市场活动的重要性,并使网络因素成为当代企业竞争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4.产品内分工与行业间/行业内分工
行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和行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国际经济学理论分析的两类基本贸易类型,前者主要由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原理来解释,后者主要由规模经济因素来说明。从分工和贸易之间表里对称关系看,两种标准贸易形态背后实际上暗含或设定了两种分工形态:行业间分工(inter-industry specialization)是由要素结构和相对价格差异决定的国际分工,行业内分工(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则主要是由规模经济派生的国际分工。 下面将说明,标准贸易理论大都研究最终产品9。它们暗含一个基本假定,就是所有产品都在特定国家内部生产,因而没有考虑产品生产过程发生工序和区段国际分工的可能性。本文讨论的产品内分工,虽然在语义上似乎应当包含在行业内分工的范围以内,但是鉴于国际贸易理论对行业内贸易和分工概念的标准理解,产品内分工与行业内分工含义存在本质区别。
图说明产品内分工与标准国际贸易理论上述两种分工的关系。圆圈(A)表示经典的斯密/李嘉图类型的行业间分工。圆圈(C)表示本文讨论的以生产工序和区段为基本对象的产品内分工。圆圈(A)和(C)的交叉区域(B)表示在概念上同属于两类分工的活动,如甲国从乙国进口农产品原料,加工为制成品后在本国销售或销往到第三国这类传统国际分工贸易形态,同时具有行业间和产品内的两重分工性质。圆圈(D)表示新贸易理论模型所假设的行业内贸易分工类型,即一个行业内部不同种类的最终产品,由不同国家独立生产并相互交换。新贸易理论分析的行业内分工贸易,有的理论模型在技术上简练精彩,但是从经验事实观察角度看,能够被这类概念解释的分工贸易对象比较少见,因而用一个较小圆圈表示。特定行业内部发生的分工贸易活动,实际大都是本文尝试概括的产品内分工,而不是新贸易所设定的行业内分工。
- ↑ 卢锋.产品内分工:一个分析框架.北大经济研究中心.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