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旅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中国式旅游是指中国人旅游中出现的一些,属于中国式陋习的一种,包括旅游不文明行为、扎堆旅游和意识行为浮躁等。中国式旅游在体现中国人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成为中国人留给世界的不良标签。
(一)扎堆出游
每逢假期过后,凡是旅游归来的人而是会先抒发一句感慨:人真多。而出国旅游的人在感慨"人真多" 后,紧跟着的一句话十有八九会是:中国人真多。法定假日一到,世界各国的旅游胜地便被中国人包围。
随着人们的收入提高,中国人出去旅游的,出国旅游的人数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旅游从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奢侈品,现在,假期、结婚、家庭日,大多数人在这些日子里想到的唯一方式就是旅游。
(二)注重形式
提到去国外旅游,中国人常这样调侃自己的同胞:下车尿尿、上车睡觉、景点拍照,回来忘掉。在很多人看来,旅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摆个POSE,拍张照片,证明"到此一游",至于旅游地的风光到底好在哪,那里有什么文化底蕴和特色,此番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大概很多时候被无意识地忽略掉了,反正"我来了,我看见,我拍照"。没有人愿意深入了解一下历史,或者细细感受一下风景。
因为导游规定的时间有限,景点拍照就像一场田径运动,要消耗相当大的体力,上车自然睡觉,为下一个景点的奔波养精蓄锐。
至于下车尿尿,在国外旅游,在可以方便的地方你若不"方便",那你途中可能就有被憋死的危险。如去瑞士旅游,晚间在山中盘旋复盘旋住到阿尔卑斯山山巅的酒店花费的时间,足以让你想跳车去尿尿。
(三)疯狂购物
比拍照更让世界瞠目的,是中国游客的疯狂购物能力。不知从哪个黄金周开始,总是会看到中国游客将某品牌店抢购一空的新闻。一些中国人一踏出国门,就奔到名牌店,回国时像是小搬了一次家一样。
据一项数据显示:中国内地游客海外旅游期间的购物开支在亚太地区遥遥领先,平均每次出行的购物花费为874美元,折合人民币5千多元。据说,现在很多国际大都市的商业区都设置了会讲中文的导购,他们一边看着中国游客排队抢购名牌包,一边不住咂舌:"中国人真是挺有钱的。"
(四)不文明行为
中国式旅游在埃及神庙刻字、在野外朝猛兽扔垃圾、在卢浮宫前泡脚、马王堆汉墓成游客"许愿池",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频被曝光,关于出境旅游文明的话题受到高度关注。
"大众旅游"时代已经到来,旅游路上人潮汹涌,但随之而来的旅游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也让原本美好初衷频现"囧态"。
君不见,马尔代夫的海边有我们的游客在捞珊瑚;君不见,埃及金字塔上曾留下我国游客"到此一游"的痕迹;君不见,北京十字路口众人"组团"闯红灯,君不见,江苏虎丘山游客过后垃圾泛滥……
- 随处抛丢垃圾、随地吐痰、吐口香糖
岂一个"随"字了得,丢者倒是随心所欲了,可方便了自己却恶心了别人。毫无疑问,随处丢垃圾、随意吐痰、吐口香糖无疑是我们在出行和旅游过程中最常见的不文明行为。
- 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
不冲洗厕所,"脑补"相关画面总让人作呕。但是,在旅游景区、车站、酒店等公共场所的公厕内,这种现象屡禁不止。"来也匆匆,去也冲冲"的提示语往往被置若罔闻。
- 公共场所随便吸烟,污染公共空间
吸烟有害健康,而被动吸二手烟的危害更是不容小觑,但是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却并不容易。自己吸烟很放松,但让人口密集之处,特别是是室内等封闭空间中的其他人"被"吸二手烟,实在缺乏公德。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座位、相互拥挤
在地铁或者公交巴士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请形:拥堵在车门外的乘客们在车门打开瞬间一哄而上,直接冲向车厢的空座。我们不排除不少人会让座给老人、孕妇和孩子,但如此争抢和彼此推搡拥挤,实在有失风度,更有失尊严,让陌生之间丧失了基本的敬意。
- 不遵守秩序,插队、加塞
在景点排票,在车站候车,排队、加塞让人深恶痛绝。轻者遭人白眼或言语褒贬,重者更有游客因插队大打出手。2013年2月,海南龙王别院候车点,游客曾因不遵守公共秩序插队加塞被工作人员制止,恼怒成羞对工作人员大打出手。
- 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大声喧哗、扎堆吵闹
"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这是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在学习的基本礼仪。然而,出行、旅游过程中心情激动的游客却将这抛到脑后,三五成群不仅嬉笑打闹,对旁人的侧目甚至视而不见。殊不知,公共场所旁若无人的高声打电话等"噪音"对的他人的侵犯,同样令人反感,也是无公德心的表现,既有损个人形象,又影响他人。
- 景区内随意攀爬、刻字留念,破坏景区草地、花木等
说道景区内随意攀爬、刻字留念以及践踏草坪、折损花木等行为,我们身边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从万里长城到埃及金字塔,"到此一游"成了中国游客负面形象的"黑色"标签;每年樱花节,诸如武汉大学校园就会饱受游客们高校游之苦,樱花被各种折损,"樱花节"成"樱花劫"。
- 宗教场所嬉戏、玩笑,随意拍照
庙宇、教堂等宗教场所,是具有神圣和庄严氛围的场所。在宗教场所参观时游客打闹、说笑以及随意拍照的行为,不仅破坏了这种严肃的气氛,更是对信教群众的极大不尊重和冒犯。尊重他人的习俗和信仰,是起码的礼貌。
- 大庭广众之下脱去鞋袜、赤膊袒胸,酒足饭饱后在剔牙、打嗝
特别是在夏季,在旅游景点游客(一般是男性女性游客)打赤脚、赤膊坦胸,实在有碍瞻观;当众剔牙、打嗝等行为更是令人难以忍受。
- 说话脏字连篇,举止粗鲁专横,缺乏基本社交修养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体现。面对部分游客在出行时言谈的粗俗、举止的粗鲁,让人不齿的同时也让人感到社会基本公民教育的缺失。
这"十大"不文明行为,在旅游、出行过程中只是冰山一角,远未涵盖所有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例如,除了上述不文明行为外,旅游、出行过程中我们常会看到诸如闯红灯、乱停车,不遵守交通规则;衣衫不整、蓬头垢面;随地大小便;不分场合吃零食;吃自助餐时有好东西一哄而上,吃不完浪费;不分场合地剔牙、打饱嗝等等不文明现象和行为。
为了强化文明出行,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早在2006年10月就出台《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倡导旅游中的文明行为。然而,时隔8年,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仍然没有太大改观。归结原因,部分网友表示,首要的是游客个人素质亟需提高,其次政府应加强对公民的宣传教育,固然,我们需要有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勇气,但人在旅途,我们更需要旅游过程中的保持良好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你的旅行,不论走多远,但要记住:"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你有关"。
(一)政策性规范
为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塑造中国公民良好国际形象,有关部门多措并举:
2006年,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布《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国家旅游局完善旅游团行前教育、告知制度,制定文明出游手册和行前教育规范。
2013年8月,中央文明委召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强化文明出游意识,塑造国家良好形象。中国国际旅行社并发出中国公民出境文明旅游行动倡议。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正在接受导正。
(二)导游将加强文明劝导
2013年7月,中国国际旅行社发出中国公民出境文明旅游行为倡议。该社将加大对出境游领队的礼仪规范培训,对内进行经验教训宣传;
另一方面,在与游客所签署的《出境旅游合同》后附《中国公民出境文明旅游倡议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并在出团说明会上向游客讲解。
在出境旅游过程中,领队将利用每天出发前的时间与各位游客学习用当地语言来讲日常文明礼貌用语,如发现游客有不文明行为,领队将会及时提醒。
从根本上来说,导游的劝导式教育不见得能解决根本问题,国民素质教育也该成为各方重视的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