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9个条目

Portal:激勵/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編輯  

內容型激勵理論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試圖建立一個模型,來描述健康的人性是如何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以及在行為激勵方面又是如何表現的。在1943年出版的《人的動機理論》一書中,他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詳細<<

奧爾德弗ERG理論

  ERG理論是由美國組織行為學教授克萊頓•阿爾德弗(Clayton.Alderfer)提出來的。他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於70年代初提出的一種需要理論。該理論對馬斯洛理論進行了重組與修正,...>>詳細<<

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

  雙因素理論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赫茨伯格(F.Herzberg)等人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提出來的。50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在匹茲堡地區對11家企業的200名工程師和會計師進行了大規模的訪談和調查。...>>詳細<<

麥克利蘭成就需要理論

  成就動機理論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戴維·麥克利蘭(David·C·McClelland)通過對人的需求動機進行研究,於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的。麥克利蘭把人的高層次需求歸納為對成就、權力和親和的需求。...>>詳細<<

編輯  

過程型激勵理論

弗魯姆的期望理論

  期望理論用於工作激勵問題的研究,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弗魯姆V. H. Vroom)開始的。弗魯姆於1964年在他的著作《工作與激勵》一書中首先提出了比較完備的期望理論,成為這一領域的主要理論之一。...>>詳細<<

斯金納的強化理論

  美國的心理學家行為科學家斯金納赫西布蘭查德等人提出的的一種理論。斯金納於1931年獲得哈佛大學心理博士學位,1968年曾獲得美國全國科學獎章,是第二個獲得這種獎章的心理學家。...>>詳細<<

亞當斯的公平理論

  由美國心理學家斯戴西·亞當斯(Stacy Adams)於1956年提出的,又稱為社會比較理論,其目的是研究個人所作的貢獻與所得報酬之間如何平衡的社會比較問題,研究報酬的公平性對人們工作積極性的影響。...>>詳細<<

韋納的歸因理論

  歸因理論是關於判斷和解釋他人或自己的行為結果的原因的一種動機理論。在學校情境中,學生常提出諸如此類的歸因問題,如:“我為什麼成功(或失敗) ”“為什麼我生物測試總是考不過人家”等等。...>>詳細<<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