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4个条目

物流信息流程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物流信息流程[1]

  物流信息流程是指從各部門、各方面收集、處理、彙總、傳遞信息、共用信息、創造信息價值等活動組成的基本流程。

物流信息流程的調查[2]

  物流信息流程調查的內容是,主要調查物流信息載體(傳票單據報表、帳冊等)的種類、格式、用途及流程;弄清各個環節需要的信息、信息來源、流經去向、劍:理方法、計算方法、提供信息的時間和信息形態(報告、報單、屏幕顯示等)。

物流信息流程分析[3]

  從要在信息的傳遞與交換中實現對於相關業務信息的共用和應用的角度,企業對於物流信息的流程必須具有以下功能:

  1.利用物流中物料單品信息,實現對庫存和再定貨水平的優化。

  企業通過在企業倉庫庫存信息中實現對物料單品的管理和監控,可以避免出現呆料、滯料或缺料等現象,利用其單品庫存信息,實現對所需要物料的適時採購或準時制採購,達到對企業物流中庫存和再定貨水乎的優化。

  2.利用基於活力的成本數據在企業物流全過程的傳遞,實現對企業物流成本的ABC控制和VCA價值分析。

  企業通過對企業物流全過程的成本數據的傳遞,可以實現對企業物流從供應商到消費者全過程中實際成本的計算和控制,達到對企業物流成本的ABC(基於活動的物流成本)控制和VCA(價值鏈分析)要求,從而優化企業的物流成本結構,使在企業物流全過程的成本分佈更為合理化,達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標。

  3.利用對企業產品的市場數據的共用,實現對市場更好的響應能力。

  企業產品的市場數據在企業各部門的傳遞和交互,將改變企業生產部門或採購部門以前脫離市場實際進行指令式計劃操作的現象,使得企業的生產計劃採購計劃更有針對性,據之而帶動的物流操作也將更有效率和更有效,另外可以改變以前企業信息在各部門長時間輾轉傳遞使得企業對市場的反應總是慢了半拍的弊端,利用企業增強了的生產能力採購能力,實現對市場顧客需求更好的適時響應。

  4.通過物流財務數據在指揮層的傳遞,可使企業的物流決策更切符實際。

  物流作為現今企業的“第三方利潤源泉”,是企業成本浪費消耗最大的一個部分,因此,若能通過物流財務數據在指揮層的傳遞,改變企業領導層以前沒有具體的數據資料分析就盲目拍腦袋的決策方式,使得企業領導量力而行,根據企業自身的財務狀況與資金實力,來作出相應對企業較為適合的物流決策,削減以前盲目求大、求全的物流操作導致成本上升的情況,將使得企業的物流決策更切符實際。

  對於企業的物流信息流程,企業中通常存在以下操作誤區:

  1.出於保持部門利益的需要,不願與其他部門共用某些關鍵數據,而造成數據的可用性大減

  2.出於企業對成本數據的敏感,有些部門可能會在此做手腳,虛報成本(增加或減少),造成企業的成本控制工作不成功

  3.因為涉及物流的市場信息來源不同,各種抽樣的信息產生偏差,尤其地區數據局限於很大的地理細分市場,數據的可靠性降低

  4.對於倉庫的單品提供的數據較不齊全,往往只能衡量預測的需求,不能代表總體情況,使得企業的單品控制工作難度加大,數據的指導性降低

  企業在物流信息流程分析中應做到以下工作:

  1.明確企業所需的物流信息是有利於滿足企業顧客需要的信息,排出其重要或次要的順序。

  2.分析企業以往物流信息流程中對所需的物流信息有用的環節有哪些,並尋求改進的途徑。

  3.分析企業以往的物流信息流程中阻礙信息的傳遞與交換的步驟環節有哪些,對之予以刪除。

  4.根據企業所需重要的物流信息的收集、整理、統計和分析的要求,提出若幹重組企業物流信息流程的架構的相關方案

  5.邀請相關的信息系統專家對各方案進行成本——效益評估與可行性分析,以為管理階層作出決策作為參考。

物流信息流程的再設計[3]

  對物流信息流程的再設汁存在以下要求:

  1.信息的可得性原則。

  物流信息必須具有容易而又始終如一的可得性,因為迅速的可得性對於對市場或是顧客作出反應以及改進管理決策是必要的,因為顧客需要不斷地獲知有關存取訂貨和訂貨狀態方面的信息,而可得性的另一方面是存取所需的信息,減少作業上和計劃制訂上的不確定性

  例如:企業訂貨信息的能力,無論從管理上的,還是客戶的或是產品訂貨位置方面的信息,由於物流作業分散化的性質,要求企業對信息具有強大的存取能力。

  2.信息的精確性原則。

  物流信息必須精確地反映當前狀況和定期活動,以衡量顧客訂貨和存貨的實際水平,精確性可以表示為物流信息系統的報表與實物計數或實際狀況相比所能達到的匹配程度。也就是說,信息的精確性可以減少物流作業的不確定性,確保企業物流作業合理化的實現。

  例如:平穩的物流作業要求實際的存貨與物流信息系統中反映同來的存貨數量的吻合程度達到99%,當實際存貨和信息系統之間存在較低的一致性時,企業就有必要採取緩衝存貨與安全存貨的方式來適應這種不確定性。

  3.信息的及時性原則

  物流信息必須及時地提供快速的管理反饋,及時性是指一種活動發生時與該活動在信息系統可見時的耽擱。若在認識實際需求量時就出現了耽擱,會導致物流計劃制定的有效性減少,而使存貨量增加。而且及時的信息減少了存貨不確定性,可以使企業實現及時的管理控制,使得企業有充足的時間去採取正確的行動去使企業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4.信息的靈活性原則。

  物流信息系統必須具有靈活性,也就是說,為了滿足系統用戶和顧客兩方面的信息查詢與傳遞的需求,物流信息系統必須有能力提供給不同的用戶不同的報表和能迎合顧客需要的數據。從內部來講,則要求企業的物流系統要進行不斷的更新工作,在滿足企業未來需要的同時地不削弱在企業資金運用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對物流信息系統的查詢功能運用時,有些顧客可能需要的是對訂貨票據跨越地理或部門進行彙總的報表,而零售商A或許需要的是每一個店鋪的單獨發票,零售商B則需要將所有商店的訂貨進行彙總的報表。那麼一個靈活的物流信息系統必須有能力適應這些不同的信息提供要求。

  5.信息的異常性報警原則。

  物流信息系統必須以異常情況為基礎,突出企業物流系統分項作業中所存在的問題和機會,以使得企業的物流作業決策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因為物流作業通常要與大量的顧客、產品供應商和物流服務企業競爭,所以對目前的物流系統要求具有強烈的異常性導向,能夠結合決策規則去識別這些要求管理部門註意並作出及時性決策的“異常情況”,使得企業的計劃部門與管理部門集中精力去解決最需要引起註意的情況或者能提供最佳機會來改善服務或降低成本的情況。

  所以,根據以上要求,我們可以將物流信息系統的再設計所應達到的要求表述如下:
Image:物流管理系统的业务层图.jpg
Image:物流管理系统的监控层图.jpg
Image:物流管理系统的指挥层图.jpg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管莉軍主編.倉儲與配送管理.立信會計出版社,2008.8.
  2. 吳清一.物流學.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1996年03月第1版.
  3. 3.0 3.1 陳利秋著.物流管理操典.廣東經濟出版社,2002年04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方小莉,林巧玲,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物流信息流程"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