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59个条目

引致投資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引致投資(Induced Investment)

目錄

什麼是引致投資

  引致投資與“自發投資”相對而言。由經濟中的內生變數引起的投資,即為適應某些現有產品或整個經濟的開支的實際增加或預期增加而發生的投資。引致投資產生的主要原因有收入的增長和人口的增加,因為這兩者造成對商品服務的更大需求。引致投資是通過增加更多的設備採提供更多的商品服務以滿足社會的需要。引致投資在收入支出模型中指收入變動引起的投資,在IS-LM模型中指利率變動引起的投資。反映引致投資與引起這種投資的內生變數之間關係的函數便是投資函數[1]

引致投資對經濟的影響[2]

  1.引致投資的投資波及效應

  引致投資涉及面比較寬,通常講的是在產業經濟學理論中講到的投資波及效應。波及效應大小取決於產業鏈的長短。這也就是在已定的投資規模基礎上再增加新的投資,不僅會因投資拉動收入增長和消費增長而形成投資乘數,還有可能因投資於某一產業而引起關聯投資。在這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影響投資波及效應的產業關聯度不僅取決於行業本身的特點,而且新產品和傳統產品又有區別。某些傳統產品的產業關聯度雖然比較大,但已有的關聯產業生產能力可以利用,動態的投資波及效應並不會像模型計算的那麼大;而過去沒有或者很少的新興產品,它的相關產品中的絕大多數同樣也要通過投資方能形成供給能力,所以新興的耐用消費品如彩色電視機、電冰箱、微波爐、空調機等最初進口零部件組裝生產,然後提高國產零部件自給率,產業關聯度大小的投資波及效應便會反映得十分明顯,從而會出現經濟學上說的“加速”過程。由於投資在不同的項目,它們的產業鏈長短是不一樣的。投資於產業鏈長的項目,雖然形成有效供給的時間跨度大,但在一定時序內,由投資波及效應所激發起的投資需求乘數也相對較大,對於國民經濟增長的刺激也相對較大。而投資於產業鏈短的項目,則波及效應相對較小,就不可能激發起更大的投資乘數

  2.對引致投資的“帶動效應”或者“擠出效應”

  引致投資還表現為一種產品的興起、一個項目的成功,會帶動其它投資者的仿效,形成重覆建設的投資熱潮。過去在傳統體制下,投資波動主要基於中央財政性撥款投資的波動,重覆建設問題不突出。改革開放以後,實行財政“分竈吃飯”體制,形成了中央、地方財政國有企業共同分擔國家投資的格局,傳統的計劃集中分配投資的模式轉到地方分權化的投資模式,國家投資的每一次擴張和收縮,不是由中央計劃者單獨決定,而是由地方政府和具有“軟預算”的國有企業共同決定,中央每一次鬆動投資管制,都會起到強烈的帶動效應並且出現地方投資過度擴張,形成投資的“倒逼機制”和“棘輪效應”。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之間相互攀比形成過強的帶動效應引起“經濟過熱”。

  前些年地方政府的投資積極性異常高昂,這是因為投資建立企業加快本地經濟發展,可以顯示自己的“政績”;而且企業辦多了,開拓了財源,在財政分竈吃飯體制下,也正是地方的利益所在;加以當時實行“撥改貸”,地方政府即使無力投資,仍可以讓銀行貸款來興辦企業。當時的“帶動效應”,主要表現為東部多方籌資快速發展之後,中部、西部也緊緊跟上。但大量的低水平重覆建設,使得市場逐漸從供不應求轉向供過於求,地方的中小企業有的先盈利後虧損,有的動作慢,上馬遲,經營者又不懂得市場競爭,投產後連續虧損。不少虧損企業成為地方政府的包袱,巨額的債務鏈和不良債務使銀行反思,風險意識增強,貸款極其審慎。地方國有企業,雖然看到技術改造也許能扭轉局面,仍是投資欲望不高“,不改造等死,要改造找死”的說法反映了企業的心態。1998年和1999年正處於這樣的遠不同於前幾年的新環境條件之中。中央政府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雖然也帶動了地方政府對基礎設施的投資,但並未引發出對企業的再投資,投資的“帶動效應”遠不如過去那樣強烈。

  考察投資的“帶動效應”,還應當考察對非國有經濟的投資帶動。1998年國有部門投資增長28%,而非國有部門投資只增長4%,兩者差距非常之大。這是因為非國有部門更加註重投資有沒有效益,能不能取得回報,投資增幅大小與他們對經濟景氣的預期呈現明顯的正相關關係。從過去幾年的狀況看,1991年下半年,國家重新啟動經濟,國有投資增長加快,率先啟動,非國有投資存在著滯後反應;到1992年,國有投資仍在大幅增長,增長率比非國有部門高10個百分點。由於市場預期的拉動,1993年非國有投資大幅增長,實際增長率高達72%。是年7月,國家通過減少國有投資開始巨集觀緊縮,國有投資增速明顯回落,但經濟景氣還沒有結束,非國有部門的投資依然較為旺盛。隨著國有投資的一步步收縮,引致了非國有部門的收縮,當經濟景氣預期結束時,非國有投資比國有投資的下降還快,1997年非國有投資已經低於國有投資。從目前的市場狀況看,經濟景氣預期尚未形成,非國有經濟的投資積極性自然不會高漲。

  在考察投資的“帶動效應”時,還應當考察是否產生了“擠出效應”。從1998年和1999年的狀況看,非國有經濟原來準備對某一項目進行投資,後來因國家投資同樣的項目,非國有經濟的投資被“擠出”,這在中央加大公共交通建設和基礎投資之後,地方項目準備不足,但又不願放棄中央給的無償投資,便把原來與外資和私人投資者合作的項目改為中央財政投資項目。這時候,財政投資只是取代了原來的非國有投資,形成“擠出效應”,從而無“乘數效應”、“波及效應”、“帶動效應”可言了。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第12章國民收入核算.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2. 戴園晨.“投資乘數失靈”帶來的困惑與思索.經濟研究,1999年第8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Gaoshan2013,Lin,寒曦,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引致投資"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