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4个条目

發達國家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工业化国家)

發達國家(Developed Country)

目錄

什麼是發達國家

  發達國家是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技術較為先進,生活水平較高的國家,又稱作工業化國家、高經濟開發國家(MEDC)。發達國家大多具有較高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不過藉由開發自然資源也可以達到較高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而這樣的國家未必有較先進的技術(比如沙烏地阿拉伯開發石油等)。

  其他常常用來表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這兩個團體的詞語有:第一世界/第三世界、北方國家/南方國家、工業化國家/非工業化國家、發達國家/落後國家、富裕國家/貧窮國家、較發達國家/欠發達國家。西方國家雖然有類似的涵義,但是並不等同於發達國家。

  觀察家和理論家對於為何某些國家享受比較高水平的經濟發展,通常都有不同的見解。有些人認為民主制度對於現代經濟的強大來說是必要的。有些人相信一個具備自由市場的經濟體是促成開發的條件。但是也有些人認為,那些國家之所以變得富有,是因為在過去的時候透過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對較貧窮的國家進行剝削。有些人認為透過全球化的過程,這種剝削還正在繼續進行中。

  在聯合國的運作中,目前並沒有建立出一套傳統來指出哪些國家或地區是屬於發達或發展中。

發達國家的衡量標準

  以前人們界定一個國家是否屬於發達國家,都是用人均GDP來界定,但單獨用人均GDP顯然存在很多缺點,首先是人均GDP很不穩定,受匯率、物價等影響而波動很大,其次人均GDP也只代表了經濟水平,而不能代表一個國家的全面發展水平。對此,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編製了“人類發展指數”,用以取代單一的人均GDP衡量體系,以此來界定一個國家是否屬於發達國家,就相對全面客觀了。

  目前的具體標準是:人類發展指數不低於0.9即為發達國家。

發達國家的特點

  第一,生產力水平高度發達,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遠高於其他國家,產業結構先進,在國民經濟結構第三產業所占比重一般大於60%。

  第二,經濟運行機制比較成熟,市場機制市場體系健全,並有比較完善的巨集觀經濟調控體系。

  第三,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高度發達,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起著重要作用,社會保障制度比較完善,保障水平較高。

  第四,經濟國際化程度較高,外貿依存度大大高於發展中國家,外貿世界貿易總額中占據較大份額,金融市場高度國際化,跨國公司高度發展。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比較

國際儲備的比較[1]

  比較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儲備構成,我們發現兩者在儲備增長速度儲備資產構成等方面明顯不同,但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沒有明顯差異。

  第一,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儲備增長迅速,發達國家的國際儲備占全球儲備的份額在逐年下降。根據IMF統計,1980年,全國國際儲備為3537億SDRs,其中發達國家的儲備資產為2145億,發達國家為1402億,分別占全球儲備總額的60.5%和39.5%,國際儲備主要在發達國家。1996年以來發展中國家的儲備總額首次超過了發達國家,其儲備總額占全球儲備的份額不斷攀升,2006年,發展中國家的儲備資產高達2.4萬億SDRs,占全球儲備資產的份額高達71%,遠遠高於發達國家的儲備份額。

  第二,從國際儲備結構看,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和在IMF的頭寸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而外匯儲備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根據IMF的統計,2006年,發達國家官方儲備中的黃金、特別提款權和在IMF的頭寸分別占全球該類儲備的82%、74%和68%。發展中國家上述三類儲備資產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雖然略有上升或基本未變,但占全球儲備的份額始終不高。與黃金儲備、SDRs、在IMF的頭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球外匯儲備大多數集中在發展中國家,根據IMF的統計,2006 年全球外匯儲備總額為3.3萬億SDRs,其中發展中國家擁有2.4萬億,占72%,發達國家擁有不到1萬億SDRs,占28%。

  第三,從全球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來看,美元仍然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截至2006年各儲備貨幣所占比重分別為:美元42.9% ,歐元17.1% ,英鎊2.9% ,日元2.1%,瑞士法郎0.1% ,其他貨幣1.1%,未報告貨幣33.8%。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儲備資產中歐元和英鎊的比例在不斷上升,日元、美元和瑞士法郎的比例在不斷下降。

  2006年,發展中國家擁有全球外匯儲備的72%,但全球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瑞士法郎和未報告儲備中,發展中國家所占比例分別為54%、67%、54%、76% 、50%和99.7%,說明發展中國家在外匯儲備的選擇上偏重歐元和英鎊。

金融體制的差異比較[2]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體制存在較大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和巨集觀調控手段不同

  中央銀行的出現是商品經濟金融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雖然目前各國的中央銀行體制具有共性,比如中央銀行在一國金融體系中均處於核心地位,壟斷貨幣發行權,具有“發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和銀行的銀行”的功能,已成為各國政府巨集觀調控的重要工具,但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中央銀行體制在獨立性和巨集觀調控手段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差異:

  中央銀行的獨立性是指一國中央銀行在與政府的關係方面是否具有自主權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中央銀行是否能獨立自主地制定貨幣政策決策,是否從屬於中央政府,能否擺脫其他政府部門的約束與控制

  發達國家的中央銀行制度產生較早,而且基本上都是在商業銀行基礎上經過長期演變自然形成的。所以,目前發達國家的中央銀行體制在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後,已經非常健全、完善,獨立性比較高,可以以穩定幣值為貨幣政策目標,獨立地、不受外界干擾地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

  發展中國家的中央銀行基本上都隸屬於中央政府,直接對政府負責,其官員也往往由政府任命,獨立性比較低,因此,其貨幣政策更多的是以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目標,而犧牲幣值的穩定。這影響了中央銀行獨立地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的能力、降低了貨幣政策的效率

  發達國家中央銀行的巨集觀調控已經市場化規範化,基本上都利用市場機制來實施,通過存款準備金再貼現公開市場業務政策工具的使用,利用價格杠桿、利益驅動機制和法律手段來影響金融機構資金成本,使商業銀行等機構自覺地擴張或緊縮其信貸規模,調節社會的貨幣供應量,從而達到調節和控制巨集觀經濟的總量和結構的目標。

  發展中國家中央銀行巨集觀調控的能力都比較差,很大程度地存在著直接的、以行政干預為特征的政策手段,金融調控手段主要依賴於信貸規模的控制,尚未完全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巨集觀調控體系

  (二)商業銀行的產權及業務經營體制不同

  商業銀行是各國金融體系的主體。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商業銀行體制方面有很大差異。

  產權體制方面,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完全屬於私人部門,都採用股份制組織形式,這種組織形式可以促使商業銀行外部控制和內部治理結構的健全與完善,提高商業銀行的活力和動力,進而提高其經營效率。發達國家在商業銀行的經營體制上雖然有多種類型,如德國、法國和瑞士等歐洲大陸國家一直實行混業經營制,商業銀行可以綜合開展各種金融業務,中央銀行不加限制。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實行比較嚴格的分業經營制度,專業化經營的色彩比較明顯。但總體上看,發達國家還是以混業經營為主,即使有限制,這些限制也在不斷地放鬆過程中

  發展中國家商業銀行產權體制可以分為政府所有、私人所有和外資所有三種,而又以國有為主,這就為政府和中央銀行干預商業銀行的業務經營活動提供了溫床,這種干預使商業銀行難以完全遵循盈利目標,還被迫承擔政府為實現政策目標而下達的行政任務,造成商業銀行無法成為獨立自主的經濟實體經濟效益低下。發展中國家在商業銀行的經營體制上基本上都實行分業經營體制,專業化經營的色彩濃厚,商業銀行基本上只開展傳統的存貸款業務,而不開展其他金融業務。這種經營體制雖然在這些國家巨集觀調控和金融監管能力較差的情況下,可以降低金融運行過程中的不穩定因素,從而維持金融秩序的穩定和安全,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金融深化,其弊端也日益暴露出來。

  (三)非銀行金融機構在金融體系中的地位不同

  非銀行金融機構是指除了商業銀行以外經營各種金融業務的其他金融機構,主要包括證券機構信托機構、保險機構及其他專業性金融機構。

  目前,非銀行金融機構在發達國家的金融體系中已居於非常重要的地位,表現在機構類型日趨多樣化,發展迅猛,並且其資產負債規模所占的比重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銀行金融機構,其業務領域也日益拓寬。在美國,非銀行金融機構除了證券機構、保險機構和信托機構外,還有各類投資基金公司、投資顧問公司、消費信用機構、儲蓄貸款協會、住房銀行等。而在日本,由於銀行、證券信托以及保險業務、長短期批發零售業務、政策性業務等都是相互分離的,使得非銀行金融機構更加多樣。

  目前發展中國家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雖然也有很大的發展,但總體來看,非銀行金融業還不發達,結構很不合理,證券機構、信托機構幾乎為零,保險業水平低下,且對外依賴較為嚴重,亟需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四)金融監管的體制與內容不同

  發達國家目前已經建立了多層次、制度化和規範化的金融監管體制,它是以中央銀行及其它政府監管部門為主體,行業自律監管、社會監管和金融機構內部監管為輔助的監管體系,且四個層次的監管活動相互配合、相互補充,有利於減少金融監管的盲點,提高監管效率,保證金融體系安全、穩定的運行。

  發展中國家目前的金融監管體制實質上是以中央銀行為單獨監管主體的體制。行業自律監管機構的獨立性較低,往往隸屬於有關部門,使其應有的作用難以充分發揮;金融機構的內部監管也由於其金融機構的內部控制制度大都不很完善而形同虛設,甚至因根本沒有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而不能發揮作用;社會監管層次基本上還處於欠缺狀態。

  在監管內容方面,發達國家除了應有的合規性監管外,更為註重對金融機構的預防性監管,如對金融機構的市場準入管理、業務範圍限制、資產流動性要求以及資本充足性管理等。在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管理風險管理等方面也都制定了比較完善的規章制度,而且都建立了存款保險機制,從而保障了金融體制的安全高效運行。

  發展中國家目前基本上處於合規性監管為主的階段,並且主要採取利率管制和信貸規模管制兩種方式,雖然有些國家在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方面制定了一些規章制度,但大都不很全面,還存在很多問題。

  (五)金融市場發育的程度不同

  目前發達國家都建立了非常完善的金融市場體系。在貨幣市場方面,發達國家市場發展水平相當高,貨幣市場工具種類繁多,市場參與者眾多,交易非常活躍。在資本市場方面,發達國家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眾多,市場規模龐大,且機構投資者在其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其場外市場也發展迅猛。總體上,發達國家的資本證券化程度很高,資本市場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不斷提高,極大地推動了發達國家金融體制的發展與創新

  而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基本上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沒有形成各種專業市場共同協調發展的局面,甚至有些國家還沒有建立必要的資本市場。貨幣市場方面,各國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非常凌亂,一定程度上阻礙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實施。而資本市場由於主要是為國有企業融資和為金融機構提供股票交易的場所,使資本市場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且因上市公司比較少,交易不活躍,規模小,資本證券化程度低,因而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功能。資本市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較低。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屈滿學.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國際儲備之比較分析[J].金融與經濟,2007(10)
  2. 周浩明,郭生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金融體制差異及成因探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y桑,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發達國家"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