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07个条目

懒蚂蚁效应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懒蚂蚁效应:懒于杂务,才能勤于动脑

目录

什么是懒蚂蚁效应[1]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而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他们把这部分蚂蚁叫做“懒蚂蚁”。

  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来源转移。

  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来源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这就是所谓的“懒蚂蚁效应”----懒于杂务,才能勤于动脑。

  相对而言,在蚁群中,“懒蚂蚁”更重要;而在企业中,能够注意观察市场、研究市场、分析市场、把握市场的人也更为重要。

懒蚂蚁效应的启示

  勤与懒,相辅相成,“懒”未必不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懒于杂务,才能勤于思考。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所有的人都很忙碌,没有人能静下心来思考、观察市场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就不能跳出狭窄的视野,就不能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无法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作出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2]

  在一个既分工又协作的组织内部,勤者与懒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大量勤者的存在,是一个组织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还需要存在懒于具体事务,却勤于思考创新的决策、组织、协调、谋划者。没有了这样的懒者,勤者极易无所适从,乱了头绪,多会作无谓劳作,往往事倍功半。[2]

  在人才的运用和配置中,更需要分清人才的类型和特点,加以合理、科学整合,把各类人才放置在恰当的位置,盘活和优化人力资源。对于不能成为“懒蚂蚁”的勤劳蚂蚁,要尊重他们的工作价值,根据其能力和特点分配工作,使他们正确定位,不断认识和提高自我,注重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能力,和“懒蚂蚁”相互支持、相互依托、和谐共处,贡献其最大智慧和能量,携手确保企业安全、稳定发展,深入推进企业和谐发展。[2]

企业用人观[2]

  懒蚂蚁效应说明,企业在用人时,既要选择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勤蚂蚁”,也要任用运筹帷幄,对大事大方向有清晰头脑的“懒蚂蚁”。这些“懒蚂蚁”不被杂务缠身而擅长于辨别方向和指挥前进,能想大事、想全局、想未来。

  针对不同的岗位确定不同的考核标准,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不同人员的贡献,对中高层的管理人员而言,切忌一套标准套住所有的人员。

人才招聘规则[3]

  (一)界定企业中的“懒蚂蚁”式人才

  在人才的选用和配置中,需要分清人才的类型和特点,加以合理运用,使他们正确定位,不断认识和提高自我。

  在企业中,哪些员工是属于“懒蚂蚁”式员工?美国康奈尔大学的Scott A.Snell教授在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人才进行分层分类,根据人力资本的价值性和特殊性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分为核心人才、独特人才、通用型人才和辅助型人才四类。在四类人才中,只有核心人才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要素(见下图)。

Image:图对人才的分层分类及界定“懒蚂蚁”式员工.jpg

  Snell认为核心人才是具有学习与创新、适应市场的战略能力人力资本,这与“懒蚂蚁效应”中的懒蚂蚁的特点相符合。“懒蚂蚁”式员工相当于企业的核心人才(见上图)。这些“懒蚂蚁”式员工能够思考、观察市场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跳出狭窄的视野,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作出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比如,企业中的管理者即起着懒蚂蚁的功用,他们身上明显具备着懒蚂蚁的精神。他们研究战略上的问题,指导企业的方向,并知人善用。

  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善于选用“懒蚂蚁”式的研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和决策人才。如,以自主研发为核心竞争力的“奇瑞”牌汽车近几年在业界崭露头角,而“奇瑞”最初的研发班底就是别的公司淘汰下来的“懒蚂蚁”——10多个因原公司打算撤销技术中心而集体跳槽的工程师。当时,一些汽车公司热衷于为跨国汽车品牌做加工装配以获得短期利润,技术人员这些看着好像不干活的“懒蚂蚁”就不受重视甚至被淘汰。而市场却再一次证明,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重视“懒蚂蚁”,培养“懒蚂蚁”,奇瑞公司里就有200多个研发人员。

  奇瑞汽车9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并连续11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成为中国自主品牌中的代表。

奇瑞技术“梦之队”:

  凭借TX概念车荣膺日内瓦车展最佳概念车大奖;

  奇瑞,拥有来自保时捷、奔驰等国际车企的顶级工程师;

  奇瑞,拥有国内一流的技术专家和核心骨干。

  这些人,拥有改变世界的实力,被称之为世界巨匠。当这些巨匠集结到一起,就成为奇瑞技术“梦之队”。

  所以,在招聘人才时:

  (一)招聘要坚持最佳匹配

  一个组织分工要合理,人适其事,事得其人。这说明要根据岗位的需要来合理选人,择优用人,尤其是对基层主管的年龄、文化、能力、性格等因素结构要进行优化配置,以充分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和作用。因此,招聘要坚持最佳匹配原则,实现企业的“人岗匹配”, 进而提升企业的业绩和整体实力。

  真正有效的“人岗匹配”至少需要经历:知岗、知人、匹配三步曲。知岗最基础也是最重要工具就是工作分析。在企业管理和咨询的实践中,通过前面提到的“胜任素质”来知人,帮助企业实现最佳“人岗匹配”的有效工具。最后是知人善用,把人才放在适当的位置上。

  (二)基于素质模型的“懒蚂蚁”式员工招聘

  素质是驱动一个人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包括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根据“懒蚂蚁效应”现象,为了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必须招聘那些能够帮助企业达成当期以及长期战略意图的具有高素质的人。基于此,企业传统的“依据候选人的知识技能以及经验背景”进行招聘甑选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同时吸引与开发“懒蚂蚁”式员工的要求。企业采用传统的招聘方式,尽管在招聘面试中设计种种问题,安排种种考核,但是成功却似乎总是可望而不可及。

  与传统的招聘甄选相比,基于素质模型的招聘甄选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基于素质模型的招聘甄选,除了采用既定的工作标准与技能要求对候选人进行评价之外,还要依据候选人具备的素质对其未来绩效的指引作用来实施招聘甄选。这种基于素质的招聘甄选将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工作与个人联系起来,在遵循有效的招聘甄选决策程序的同时,提高了招聘甄选的质量。同时,整个招聘甄选以企业战略框架为基础,也使那些对企业持续成功最为重要的人员及其素质得到了重视与强化。

  企业实施基于素质的招聘大致可以遵循四个步骤:

  首先,确定企业的招聘甄选人员需求。招聘需求一般是依据企业的战略性人才规划,当企业现有岗位需要增加人员或增添了新的工作岗位时,当企业因调职离职引起的人员重新安置,或者当企业因临时项目或特殊任务带来的人员需求等。

  第二步是定义待应聘人员所需的素质要求。在确定人员需求以后,企业要明确待招聘岗位的关键专业能力素质和通用能力素质要求,为特定职位界定能力素质要求等级,例如,某部门主管岗位的通用能力素质“激励下属”为1级,专业能力素质“会计核算业务能力”为指导级。

  第三步是选择进行甄选和招聘渠道招聘渠道一般分为外部招聘内部招聘两类。外部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媒体或招募中介机构,内部招聘渠道主要是在企业内部发布职务空缺信息,实施内部员工竟聘或工作岗位轮换等。

  最后,实施招聘甑选。在具体实施招聘甑选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行为面试”的方法。行为面试法是通过一系列问题如“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您当时是怎样思考的?”“为此您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等等,收集候选人在代表性事件中的具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详细信息。基于候选人对以往工作事件的描述及面试人的提问和追问,运用素质模型来评价应聘人员在以往工作中表现的素质,并以此推测其在今后工作中的行为表现。

用市场眼寻找商机[4]

  企业家只有两只眼不行,必须要有第三只眼睛。要用一只眼睛盯住内部管理,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另一只眼睛盯住国家政策,以便抓住机遇,超前发展;第三只眼睛盯住潜在的市场,创造发展商机。

  我国古代做生意的人讲究“斥候问市”,就是通过调查了解和掌握市场行情。如今的企业讲究有“市场眼”,就是你必须第一个捕捉到市场的需求信息,发现一切可能发展的机会。

  所谓市场眼就是能够发现当前市场以外的潜在市场,美国宣传奇才哈利十五六岁时在一家马戏团做童工,负责在场内叫卖食品.但每次观看的人不多,买东西的人更少,尤其是饮料,很少有人问津。有一天,哈利的脑子里产生了一个想法:向每一个买票的人赠送一包花生,借以吸引观众。但老板不同意这个“荒唐”的想法。哈利利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担保,恳求老板让他试一试,并承诺如果赔钱就从工资中扣,如果赢利自己只拿一半。于是,以后的马戏团演出场地外就多了一个义务宣传员的声音:“来看马戏,买一张票送一包好吃的花生!”在哈利不停地叫喊声中,观众比往常多了几倍-小哈利在赠送的炒花生中加了少量的盐﹐这样不仅花生味道更香,而顾客越吃越口干。当观众进场后﹐哈利就开始叫卖起柠檬冰等饮料。大多数观众在吃完花生后都会买上一杯。这样,一场马戏下来,哈利能赚到比原来多十几倍的钱。

  所谓市场眼就是能够在紧要关头改变经营方向。“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的拥去,然而一条河挡住了必经之路。该怎么办?”有人说,绕过去。有人说,游过去。但有一个商人却说:“既然这样,为什么非要去淘金呢?为什么不赶快去买一条船开展营运?"大家愕然,商人接着说:“那样的话,就是宰得渡客只剩下一条短裤,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因为前面有金矿。”.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翟学智,王强,刘元元.管理学基础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01
  2. 2.0 2.1 2.2 2.3 罗仕奎.懒蚂蚁效应—懒于杂务,才能勤于动脑〔J〕.北京农业,2011年3月中旬刊
  3. 潘文燕.“懒蚂蚁效应”对企业人才招聘的启示[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10期
  4. 刘志海.懒蚂蚁效应:企业要有市场眼〔J〕.中国建材,2007年第二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94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795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懒蚂蚁效应"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59.32.86.* 在 2009年2月11日 01:32 发表

如此看来“懒蚂蚁”的存在价值比较高···那谁都想做懒人啦··不过也要有本事是不是?~~~

回复评论
219.139.121.* 在 2009年2月14日 23:56 发表

有劳力者,更要有劳心者,但劳力者必须大多数,少数愿劳心多数愿劳力!

回复评论
222.130.188.* 在 2009年4月19日 16:18 发表

“懒”蚂蚁只是表面的,在团队中术业有专攻,各司其职。每个团队需要不同形式的劳力者!

回复评论
117.136.5.* 在 2009年6月27日 18:57 发表

这是对于相对大的领导来说,可以做懒蚂蚁,对于一个小小的领导来说是两种蚂蚁的精神都要具备的。

回复评论
211.141.255.* 在 2009年6月29日 09:59 发表

懒蚂蚁得遇上好领导才行

回复评论
222.95.25.* 在 2009年7月18日 23:33 发表

这实在是一个较为荒唐的理论

回复评论
Larsan (Talk | 贡献) 在 2009年7月24日 11:10 发表

这个理论中的“懒”与“勤”应该是比较传统的定义了。脑力劳动所创造的效益确实不如体力劳动所创造效益那么容易评估,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的时候,“懒蚂蚁”总是很悲哀的,功劳的多少往往是老板的一句话定下来的。

回复评论
113.111.162.* 在 2009年8月7日 11:50 发表

懒也要懒出价值~~

回复评论
113.71.50.* 在 2009年8月14日 02:34 发表

还是古人总结的精辟。中国古代就有了。。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回复评论
119.36.145.* 在 2009年8月24日 20:28 发表

老祖先造词很有哲理的,舍得舍得,有舍有得,做为“懒”蚂蚁···,做为劳心者。 也只有,这么些“伯乐”才能发先,他们的重要了, 鼓励团队中的“懒蚂蚁”,却是个谬论···· 荒唐···

回复评论
222.213.168.* 在 2009年8月26日 08:27 发表

“懒”能说成是劳心吗?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是懒吗?谬论!!!!

回复评论
220.172.196.* 在 2009年9月8日 09:34 发表

爱生豪威尔也有过关于“懒-勤、愚-智”的论述,其实“勤”是重要的,但有时“懒”才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回复评论
Tslaomiao (Talk | 贡献) 在 2009年10月24日 00:08 发表

有一点我不太明白,如何界定企业中的懒蚂蚁

回复评论
218.20.59.* 在 2009年10月27日 00:21 发表

我觉得应该用另外的定义来说明这些“懒”蚂蚁,因为他们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他们要做的事都是在脑海里面,不像其他人用行动来做。用行动工作可以看得见,而用脑力工作却不是一般人能看到见的,所以才有人说他们是“懒”蚂蚁

回复评论
110.188.248.* 在 2009年10月27日 19:47 发表

什么东西都是辩证的~~某些东西最好是意会~~

回复评论
123.110.6.* 在 2009年11月5日 00:11 发表

懶就是懶,不要顛倒是非

回复评论
124.224.72.* 在 2009年12月28日 11:33 发表

我觉得“懒蚂蚁”理论很正确。在企业当中,我们大多数人脚踏实地的为自己的岗位奋斗,做出了必不可少的贡献,而同时却错过很多他们认为实现不了的想法,或者想过却没有为之行动。那些“懒蚂蚁”恰恰相反,他们有很多想法,但在现有的情况下只有一部分转化为价值,一旦遇到合适的环境,他们的价值就会很好的体现出来。

回复评论
58.248.5.* 在 2010年2月25日 11:39 发表

勤与懒只是相对的概念,这里所说的勤是负责具体事务的人,“懒蚂蚁”“勤”在思考

回复评论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3月10日 10:53 发表

那种懒蚂蚁应该不能叫懒蚂蚁吧

回复评论
222.87.6.* 在 2010年3月10日 11:14 发表

我觉得“懒蚂蚁”理论很正确。企业中"勤"与"懒"是互补的,一个企业两种人都必须具备。这像“瞎子”能背着“瘸子”走一样,因为“瞎子”有体力,而“瘸子”能看路,最终两人都能到达目的。但“懒”一定要勤于思考才行。

回复评论
113.64.184.* 在 2010年3月10日 13:39 发表

懒,勤,只是故事的形象的表述,实际上只有劳心和劳力的分工,两者在现实中都不能够分割,社会能够有今天的发展,必是两者分工合作的结果,每人在社会各尽所能,各施其职,劳力的羡慕劳心的,你尽可以去争取换位取代劳心的,但是,得到后未必有更好的感觉----在平等自由的社会里。

回复评论
110.178.27.* 在 2010年3月13日 14:26 发表

作为勤蚂蚁,要不断学习,并运用知识去学会思考,学会找到自己的正确方向,否则只能永远做一直忙碌而价值低廉的蚂蚁。所谓的“穷忙族”估计就是“勤蚂蚁”的另一种叫法。

回复评论
203.77.49.* 在 2010年3月15日 22:02 发表

懶螞蟻應該只是個比喻。 也就是說,工作上有兩種人,思考者與勞動者,總是思考的人會觀察分析狀況,做判斷,這裡就是比喻為"懶"螞蟻;而不愛思考,四肢就像機器一樣動作,每天做一樣的事,不用動腦,這裡就是比喻為"勤"螞蟻。 這懶螞蟻效應應該是這麼說的吧!

回复评论
117.136.9.* 在 2010年3月19日 22:56 发表

这个懒蚂蚁应该是指团队里的职业经理人吧。有实施者,有指挥者,有规划的人。而懒蚂蚁就是这个规划的人。

回复评论
111.174.22.* 在 2010年3月29日 21:19 发表

勤蚂蚁是战术家,容易一叶帐目:懒蚂蚁是战略家,不善与处理具体事物却有大局观也就所谓雄才大略吧!

回复评论
124.163.43.* 在 2010年4月4日 21:04 发表

这个理论真无聊,蚂蚁是最具组织力和战斗力的有机群体.

回复评论
118.161.249.* 在 2010年4月9日 09:18 发表

這個懶是不勤於雜物,而善於動腦、觀念化能力和前瞻性我想。

回复评论
周真忆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15日 13:36 发表

这里的懒蚂蚁体现了我们祖国老子的无为思想,懒蚂蚁的懒正是外人无法看到的勤,

回复评论
122.193.46.* 在 2010年4月18日 13:43 发表

以为很牛的科学定论,只不过是肤浅的经验总结

回复评论
雒喜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18日 23:10 发表

我们有时候经常在做勤快的蚂蚁,偶尔会做懒蚂蚁,但是很少会作秀。

回复评论
125.77.182.* 在 2010年4月19日 14:59 发表

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极端,或者说是不明确

回复评论
94.192.143.* 在 2010年4月20日 07:56 发表

“懒”这个定义不是很正确,这也许是我们常说的大智诺愚吧。。。 懒蚂蚁把精力用在分析市场

回复评论
221.221.145.* 在 2010年4月20日 10:24 发表

蚁群的职责划分很明确,且没有个性要求,是一个特定环境下特例,和人类社会没有类比性。

回复评论
219.238.212.* 在 2010年4月20日 15:06 发表

懒蚂蚁就是领导啊

回复评论
Zhangtianpan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20日 19:12 发表

团队中领导者要了解具体业务但不必每事亲力亲为,要花更多时间在思考发展,风险,外部环境变化等。

回复评论
123.5.1.* 在 2010年4月22日 09:31 发表

懒蚂蚁就是谋士,智囊

回复评论
韩旭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22日 11:25 发表

看似懒蚂蚁清闲,其实是最费神的,没点水平的当不好懒蚂蚁。

回复评论
Liberty999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23日 11:18 发表

何时能当一个懒 蚂蚁啊?

回复评论
218.5.3.* 在 2010年4月23日 13:31 发表

伪科学,又一个管理概念炒作。

回复评论
Wfyitxvke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23日 16:46 发表

人无全人,要正确的理解小故事

回复评论
孙光磊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23日 18:52 发表

当不成“懒”蚂蚁,但绝不当懒人。人与人合作,专攻互补才能发挥大作用。但是生活中的人,要学习野生大自然中的动物,在忙碌时要时不时的停下来,看看周围环境是否安全,有危险时要准备好逃。

回复评论
59.173.2.* 在 2010年4月24日 22:00 发表

这个懒不是懒惰的懒,而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回复评论
119.39.63.* 在 2010年4月25日 01:42 发表

122.193.46.* 在 2010年4月18日 13:43 发表

以为很牛的科学定论,只不过是肤浅的经验总结

说的太好了。

回复评论
119.39.63.* 在 2010年4月25日 01:47 发表

什么理论啊,是在中国早几千年就被总结出来了的经验。这不过是换了种说法而已。

回复评论
202.103.141.* 在 2010年4月25日 13:00 发表

并不是所有的懒蚂蚁都有这种本领,我觉得凡事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回复评论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25日 21:05 发表

太精彩了 凡是是没有绝对性的 很多懒蚂蚁的现在都是因为---曾经付出过别人没付出的 一般都是不安于现状的领跑者 心力相加让人佩服

回复评论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25日 21:06 发表

当然 也得看机遇

回复评论
119.137.0.* 在 2010年4月25日 21:20 发表

正因为懒 才会勤 他要为自己的懒走出路

回复评论
60.29.131.* 在 2010年4月26日 09:05 发表

企业中的“懒蚂蚁”是否真有那种“注意观察市场、研究市场、分析市场、把握市场”的才能我表示怀疑,相比较“勤蚂蚁”来,他们总会让人有在偷懒的感觉,或许这是比较个别的案例.......

回复评论
119.4.252.* 在 2010年4月26日 09:54 发表

人的精力和时间总是有限的,这边长,那边就短了;指那些擅于观察、分析、研究,这里的“懒”并不是真正的懒啊,勤于思考,相对在具体的事物上的能力和精力都要少的人。要区别于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懒人。

回复评论
123.171.101.* 在 2010年4月26日 16:17 发表

可惜蚂蚁的社会与当前人类的社会没有可比性,蚂蚁头脑单一,公司内人的思想因为利益的关系很难被统一……

回复评论
218.92.18.* 在 2010年4月26日 16:50 发表

此处不要把“懒蚂蚁”定义为懒惰的人,“懒蚂蚁”不仅是在企业中,在哪里都存在,生活中也确实需要这样的“懒蚂蚁”

回复评论
Zhh1987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26日 17:53 发表

我们更多的是追求“假、大、空”此文章就是一篇以高知识为外衣的借口!

回复评论
123.189.78.* 在 2010年4月26日 19:21 发表

“懒蚂蚁”这个名字用的不好,懒是贬义词,这样会引起很多误解。其实道理大家都明白,就是组织中既要有勤勤恳恳按既定目标工作的人,又要有能跳出日常工作,考虑全局性问题的人。不同特质的人做不同的工作,人尽其才。

回复评论
113.118.54.* 在 2010年4月26日 21:15 发表

这个名字好像推广的有点牵强,哪怕在最初的蚂蚁世界里,蚂蚁们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假设我们称之为“懒蚂蚁”的蚂蚁不是勤恳的侦查、寻找新的食物源,那后果会怎样? 分工不同罢了!

回复评论
Zhouqs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26日 22:24 发表

Larsan (Talk | 贡献) 在 2009年7月24日 11:10 发表

这个理论中的“懒”与“勤”应该是比较传统的定义了。脑力劳动所创造的效益确实不如体力劳动所创造效益那么容易评估,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的时候,“懒蚂蚁”总是很悲哀的,功劳的多少往往是老板的一句话定下来的。

严重同意

回复评论
113.111.8.* 在 2010年4月26日 23:39 发表

一些人劳力,一些人劳智罢了,你想懒也得有能懒的本事。。。

回复评论
124.130.100.* 在 2010年4月27日 08:38 发表

懒蚂蚁,并不是懒惰的蚂蚁,对于懒的由来,主要是从体力的角度去看。作为一个从事脑力劳动的蚂蚁,寻找新的事物源始他的本质工作。懒蚂蚁也是要工作,正如我们u营销中的策划,他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去了解市场。才能更好的决策。不能认为不作为就是懒蚂蚁的境界

回复评论
120.39.198.* 在 2010年4月27日 11:30 发表

119.4.252.* 在 2010年4月26日 09:54 发表 人的精力和时间总是有限的,这边长,那边就短了;指那些擅于观察、分析、研究,这里的“懒”并不是真正的懒啊,勤于思考,相对在具体的事物上的能力和精力都要少的人。要区别于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懒人。

这个哥们的回答,才是理解了 这个理论的精华,顶

回复评论
123.121.4.* 在 2010年4月27日 17:43 发表

懒得理你,这个懒是否也是懒?

回复评论
211.142.109.* 在 2010年4月27日 22:52 发表

懒蚂蚁其实是最勤奋的

回复评论
221.181.186.* 在 2010年4月28日 07:14 发表

“懒”只是个说法,其实他们并不懒,一些人勤于肢体,一些人勤于用脑。

回复评论
Lijiajian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28日 11:03 发表

想想懒蚂蚁,也是很难练就的,勤懒基于一身

回复评论
113.227.227.* 在 2010年4月28日 11:46 发表

222.213.168.* 在 2009年8月26日 08:27 发表

“懒”能说成是劳心吗?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是懒吗?谬论!!!!

我想楼主所说的懒是带引号的,只是这些懒蚂蚁在表现形式上看起来是平常所说的懒的表现而已,其实并不是真的无所事事,做享其成,

回复评论
183.0.155.* 在 2010年4月28日 16:07 发表

企业的决策者就往往都“懒蚂蚁”,管理层的职责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别人看来管理是比较空闲的。这就是不在其职不谋其政

回复评论
61.153.143.* 在 2010年4月28日 19:08 发表

123.110.6.* 在 2009年11月5日 00:11 发表

懶就是懶,不要顛倒是非

顶!!楼上的!! 懒就是懒,但这里的懒就加上引号为"懒" 因为,他们不是真的真的懒,只是被那些"头脑简单的人"的片面之词而已

回复评论
116.18.73.* 在 2010年4月29日 02:04 发表

我不是很懒。

回复评论
220.178.4.* 在 2010年4月29日 10:21 发表

奇瑞这个例子是说明懒蚂蚁效应的?

回复评论
125.37.56.* 在 2010年4月29日 21:55 发表

哈哈,终于找到偷懒的理论支持了,这理论的发现和提出真是为一大群的“懒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就是这样的懒人,当然执行力也是很重要,如果只会想不会做,那么就是空想和幻想了

回复评论
202.108.56.* 在 2010年4月30日 08:09 发表

这种懒不是真正的懒,在某种意义上说“勤”与“懒”体力上,对没有划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来说,表面上说的,对动物来说的,而不是高级动物来说的。

回复评论
58.48.121.* 在 2010年4月30日 09:56 发表

这个用劳动的“懒”与“勤”来做比喻是非常不恰当。不劳动不等于懒!如果是这样那白领都是懒人喽!!

回复评论
61.178.103.* 在 2010年4月30日 10:10 发表

现在很多的词语都已经脱离了他原来的含义,比如以前的“绅士”指的是一个佩戴盾徽拥有地产的人,现在却被发展成一个赞美的词,我们追究于这里用词的精确与否,实在是没有意义。如何分配自己的精力在行动与思考上,每个人阶段不一样,他的平衡点也应该不一样,但行动应该是每个成功的人必须经历的,很多经验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有了“勤”做基础,我们才能“懒”得潇洒

回复评论
115.149.41.* 在 2010年5月1日 21:48 发表

勤于劳心,专于思考,善于观察,都不是懒。但确有很多时候是真应该懒,什么都不要做,言多必有失,为多必出错,无为就是有为。何乐而不为。

回复评论
274553342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5月2日 10:53 发表

222.213.168.* 在 2009年8月26日 08:27 发表

“懒”能说成是劳心吗?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是懒吗?谬论!!!!

知道什么是双引号不

回复评论
59.56.242.* 在 2010年5月3日 12:10 发表

59.32.86.* 在 2009年2月11日 01:32 发表

如此看来“懒蚂蚁”的存在价值比较高···那谁都想做懒人啦··不过也要有本事是不是?~~~

你这话说的也不是不对 但要善于用人 如果你用了一个又懒又不想用脑的人去做那只懒蚂蚁那等待你的结果将是不可估计的失败 但你用好了这样一只懒蚂蚁那给你带来的也是不可估计的成就 前于后你觉得中间的利润是可以估计的吗?

回复评论
113.14.161.* 在 2010年5月3日 13:04 发表

其实道理很简单 多动脑就能少做事

回复评论
222.247.48.* 在 2010年5月3日 16:19 发表

59.32.86.* 在 2009年2月11日 01:32 发表

如此看来“懒蚂蚁”的存在价值比较高···那谁都想做懒人啦··不过也要有本事是不是?~~~

是的,如果关键时候“懒蚂蚁”不能够出来,他还有什么存在价值?

回复评论
218.106.93.* 在 2010年5月4日 08:23 发表

感觉那些懒蚂蚁就是企业长期战略指定的主导者,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回复评论
220.164.60.* 在 2010年5月4日 10:11 发表

“懒蚂蚁”这个名字用的不好,懒是贬义词,这样会引起很多误解。说勤于思考的蚂蚁还恰当一点,就是说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勤于思考,善于发现。

回复评论
124.126.194.* 在 2010年5月4日 14:17 发表

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盲目套用,中国企业里的那些懒人有多少是“懒蚂蚁”,充其量也就是无所事事;但也不排除个别,还是有很多其他因素在里面呢。

回复评论
58.210.118.* 在 2010年5月5日 10:51 发表

如果真像题设的那样,如果蚂蚁的食物源一直没被切断,而且这种可能性是极大的,那么这些所谓的懒蚂蚁可能穷其一生都无法展露头角。

回复评论
113.90.208.* 在 2010年5月5日 15:06 发表

此懒并不是侠义的懒,而是相对劳作而言,那些懒蚂蚁只不过是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并不是说真的懒惰,如果无所事事、慵懒吃睡,也一样是没有领导的能力的。

回复评论
58.251.81.* 在 2010年5月5日 18:18 发表

113.71.50.* 在 2009年8月14日 02:34 发表

还是古人总结的精辟。中国古代就有了。。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还是老祖宗犀利,不但能发现哲理,并能承传哲理。

回复评论
58.251.81.* 在 2010年5月5日 18:24 发表

122.193.46.* 在 2010年4月18日 13:43 发表

以为很牛的科学定论,只不过是肤浅的经验总结

说得对,把古人的“劳心都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经典道理拿出来,然后放在蚂蚁身上来做个试验,由此得出一个简单结论,仅仅是个经验总结。不过没关系,经典的东西不是那么轻易创造出来的,能轻易创造出的经典也有限。

回复评论
Fredericliu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5月6日 12:26 发表

59.32.86.* 在 2009年2月11日 01:32 发表

如此看来“懒蚂蚁”的存在价值比较高···那谁都想做懒人啦··不过也要有本事是不是?~~~

有道理,哈哈,就是所謂的買腦子的人,不是賣體力的人~

回复评论
222.247.71.* 在 2010年5月7日 13:49 发表

很好

回复评论
222.247.71.* 在 2010年5月7日 14:11 发表

59.32.86.* 在 2009年2月11日 01:32 发表

如此看来“懒蚂蚁”的存在价值比较高···那谁都想做懒人啦··不过也要有本事是不是?~~~

对,此懒非比懒!

回复评论
117.80.44.* 在 2010年5月7日 16:17 发表

但是,企业往往是看着表面来确定

回复评论
221.204.150.* 在 2010年5月8日 01:38 发表

218.5.3.* 在 2010年4月23日 13:31 发表

伪科学,又一个管理概念炒作。

同意

回复评论
袁俊强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5月8日 14:19 发表

“懒”蚂蚁也是团队中一员,各司其职。

回复评论
180.118.122.* 在 2010年5月9日 17:11 发表

此处的“懒”与“勤”都是从他们平时各自的表象来看的。其实质,他们都是合格的蚂蚁,只不过承担的责任不同罢了。

回复评论
58.210.79.* 在 2010年5月11日 10:55 发表

所谓的懒蚂蚁实则为公司的龙头会较实用,对于高级经理以下级别.....

回复评论
210.19.243.* 在 2010年5月11日 11:06 发表

119.39.63.* 在 2010年4月25日 01:47 发表

什么理论啊,是在中国早几千年就被总结出来了的经验。这不过是换了种说法而已。

是吗? 哪个说法啊?

回复评论
210.19.243.* 在 2010年5月11日 11:11 发表

我想重点不在于比较哪一种蚂蚁比较好。 而是作为管理层,不应只注重一味的重复同一种服务,也应该注重研发新的机会。 operation和research/analysis, 缺一不可。

回复评论
218.108.223.* 在 2010年5月12日 10:19 发表

懒蚂蚁,聪明嘛。。。

回复评论
119.144.78.* 在 2010年5月13日 14:01 发表

人与人之间那有怎么简单啊 把懒蚂蚁放在勤快蚂蚁里面 恐怕会不好

回复评论
119.144.78.* 在 2010年5月13日 14:04 发表

照这样说作为不个职工对像懒蚂蚁一样那公司对不用开了

回复评论
222.84.119.* 在 2010年5月13日 23:10 发表

一般头脑聪明的人都比较懒

回复评论
114.80.219.* 在 2010年5月14日 09:44 发表

但是现实生活中很难判断懒蚂蚁在组织中真正起到的作用,组织的运作是需要过程的,试验中制造了食物源断绝的极端外部条件来考验懒蚂蚁,现实中不具有可操作性。即便组织有了变化,懒蚂蚁所起到的作用短期是看不出来的,美国大片中崇尚的救世英雄,在现实中很难被造就,谁又能正确地判断谁是救世的懒蚂蚁呢?

回复评论
58.42.249.* 在 2010年5月15日 09:47 发表

发扬勤蚂蚁精神,保持懒蚂蚁风格.

回复评论
卜继柏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5月15日 11:48 发表

一种定律不可能是通用的,有人硬是要把一条定律对照所有事实,认为好的说一下心得大家共享,认为不好的当做没看,不可能条条大道都真是通向罗马的!

回复评论
60.170.24.* 在 2010年5月16日 15:50 发表

很有意思,但也很实在!勤与懒相辅相成,“懒”未必不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懒于杂务,才能勤于思考

回复评论
123.10.67.* 在 2010年5月16日 19:21 发表

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比,而非勤与懒对比。

回复评论
Lelou2012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5月16日 22:44 发表

这些懒蚂蚁 真的懒吗?? 显然不然、、、 只是致力于不同的方向而已 人的精力有限 人不可能致力于所有的方面 各个方面都要有人去做的 毕竟术业有专攻!这正是社会分工的体现 哪个方面都很重要!

回复评论
HelenLee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5月17日 12:42 发表

所爲的懶蚂蚁在公司里哪个位置最适合呢?高层管理还是中层管理,好像都不太适用?

回复评论
118.181.103.* 在 2010年5月17日 23:37 发表

愿自己做一只懒蚂蚁

回复评论
121.77.104.* 在 2010年5月18日 21:54 发表

懒蚂蚁的价值很难量化评估,

回复评论
初见春晓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5月19日 13:03 发表

“懒蚂蚁”,应当在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可以,也可能必然出现的!

回复评论
113.56.25.* 在 2010年5月20日 17:30 发表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君子用人如器,各取其长。老祖宗的智慧更加精辟。

回复评论
124.116.150.* 在 2010年5月20日 18:43 发表

我赞同113.56.25.的:“唐太宗李世民说过:君子用人如器,各取其长。”但对于现实只能叹到:千里马长有而伯乐不常有啊!

回复评论
119.21.156.* 在 2010年5月21日 08:43 发表

作秀就是自己包装自己,自己炒作自己的意思,对不对?

回复评论
219.136.104.* 在 2010年5月22日 04:01 发表

211.141.255.* 在 2009年6月29日 09:59 发表

懒蚂蚁得遇上好领导才行

我觉得这句话里,所谓的好领导就是能够真的去听,并思考你的意见、建议的人。

回复评论
121.237.216.* 在 2010年5月22日 11:36 发表

孟尝君养食客3000是不是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回复评论
125.126.219.* 在 2010年5月23日 07:56 发表

字在中国人眼里是一个不好的含义。上面文章里懒字我觉他说得很有道里。如果用同一个字勤字就好听些。如说勤体力。勤脑力。博岚电器(中国)有限公司。郑钧夫语:

回复评论
沸腾的冰水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5月23日 14:17 发表

懒人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回复评论
218.66.59.* 在 2010年5月24日 11:26 发表

沙悟净是个勤劳的人,可没孙悟空聪明,孙悟空有能耐,可他要被唐僧错怪,猪八戒笨,贪吃懒做进谗言,且好色,可最后还是封了个净坛使者,被人天天供着 ——“懒蚂蚁”不如“猪八戒”

回复评论
124.88.163.* 在 2010年5月24日 22:21 发表

“懒”人创造世界 但不能说懒人创造世界,这种“懒蚂蚁”付出其实才更多

回复评论
114.33.205.* 在 2010年5月26日 18:21 发表

這不能說是懶螞蟻,應該說是被彼得原理困住的人(或是說是蘑菇人)是有才能的人 大部分的懶螞蟻,其實就是懶螞蟻

回复评论
124.66.77.* 在 2010年5月26日 18:28 发表

能者劳,智者慧。各司其职而已

回复评论
211.162.72.* 在 2010年5月27日 13:43 发表

这不应该是懒蚂蚁,而是另一种勤蚂蚁,只是在搬运食物上表现得好象是懒蚂蚁。所以懒蚂蚁效应只是名字上的懒,而不是真正的懒。 劳心劳力地发现与探索出新的食物来源也许不比去搬运食物轻松。 这个定律只不过在控索世界上,也发现不仅有分工的人在进行协作,有分工的动物都会有协作。也体现,世界上的事务要想有高效性,就必须有分工。就必有这种看起来懒的蚂蚁。而另一种勤的蚂蚁也不可或缺!

回复评论
nap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5月28日 10:31 发表

感觉中国的很多思想被外国人换了个名称就成了一种理论

回复评论
Maxwell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5月29日 21:14 发表

坚持“懒“下去,才能懒出成果。

回复评论
Maxwell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5月29日 21:17 发表

这种“懒”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到的。就像一个企业中的策划人一样,需要眼光的。不是吗?需要努力了。

回复评论
123.8.171.* 在 2010年5月29日 23:07 发表

脑力劳动看着像“懒蚂蚁”,搬运食物上表现得好象是懒蚂蚁,心勤不易被看出勤

回复评论
114.82.85.* 在 2010年5月30日 14:18 发表

113.111.162.* 在 2009年8月7日 11:50 发表

懒也要懒出价值~~

恩 对啦 就因为懒 才会有那么多的发明呀 懒也要懒的有价值

回复评论
114.82.85.* 在 2010年5月30日 17:25 发表

114.82.85.* 在 2010年5月30日 14:18 发表

恩 对啦 就因为懒 才会有那么多的发明呀 懒也要懒的有价值

如果懒又不动脑,那就永远是失败者

回复评论
121.30.61.* 在 2010年5月31日 11:29 发表

“勤”与“懒”并不矛盾,应该是相辅相成吧。

回复评论
59.60.1.* 在 2010年5月31日 13:32 发表

113.71.50.* 在 2009年8月14日 02:34 发表

还是古人总结的精辟。中国古代就有了。。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话没有错,但要着实。

回复评论
125.46.23.* 在 2010年5月31日 15:29 发表

有点二八原则的意味

回复评论
119.145.5.* 在 2010年6月1日 15:14 发表

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上去有点像是由懒和贪推动的,因为有人不想走路,所以有人发明的手推车,因为不想自己耕田,就把牲口拿来代替,就有了马车、牛车、骡车甚至是狗橇等,然后就是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因为不想受热,有了扇子、风扇和空调;因为不想刻竹笺,有了印刷术;因为不想算算数,发明了电脑;因为不想煮水,有了饮水机;因为不想经常急超市,所以有了电冰箱;太多太多了。

回复评论
60.180.36.* 在 2010年6月2日 15:07 发表

懒蚂蚁也是需要 比较前卫的思想不是每个人否是懒蚂蚁得···

回复评论
58.49.220.* 在 2010年6月2日 15:32 发表

这里的“懒”,只是侧重心智劳动啦。

回复评论
218.106.61.* 在 2010年6月3日 10:28 发表

只有在企业遇到大方向的决策问题或是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才是真正分辨出哪些是表里不一的“懒蚂蚁”,哪些是里外一致的懒蚂蚁,当然最终使企业走出困境的就是那些表里不一的“懒蚂蚁”。

回复评论
58.243.232.* 在 2010年6月3日 17:16 发表

古有将相和,今应勤懒合。

回复评论
万杰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6月6日 17:39 发表

互补 变通 各司其职尤为重要

回复评论
112.195.95.* 在 2010年6月8日 12:50 发表

懒蚂蚁平常懒要勤蚂蚁供养,到了危险的时候勤蚂蚁没办法就告诉懒蚂蚁,你必须为我们找到出路,懒蚂蚁没办法只好勤奋一回,出去找食物结果就真的找到出路,这是置死地而后生

回复评论
贾波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6月8日 23:37 发表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回复评论
222.95.220.* 在 2010年6月9日 15:29 发表

221.221.145.* 在 2010年4月20日 10:24 发表

蚁群的职责划分很明确,且没有个性要求,是一个特定环境下特例,和人类社会没有类比性。

“懒蚂蚁”只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以及工作中对于“懒人”对比的说法“ 懒人”可能真懒 “懒蚂蚁”并不是真懒

回复评论
220.255.7.* 在 2010年6月10日 12:39 发表

123.110.6.* 在 2009年11月5日 00:11 发表

懶就是懶,不要顛倒是非

那种一味的辛勤工作不懂得创新的人,无法在现在生存

回复评论
Saving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6月11日 11:04 发表

很有道理,世间一些科技的创造都来自于“懒人”灵感!

回复评论
122.236.3.* 在 2010年6月11日 16:25 发表

我就是懒蚂蚁,没人注意到我。

回复评论
120.39.232.* 在 2010年6月11日 22:45 发表

懒蚂蚁应该是从勤蚂蚁中走出来的少数蚂蚁吧,不然没有从劳动中或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不会有理论的,要不然是纸上谈兵了。

回复评论
121.22.44.* 在 2010年6月12日 16:45 发表

告诉了我们,做事情的同时,更要勤于思考。就所谓的,“又谋事,又谋人”,前途无量吧。

回复评论
113.129.21.* 在 2010年6月14日 08:28 发表

221.181.186.* 在 2010年4月28日 07:14 发表

“懒”只是个说法,其实他们并不懒,一些人勤于肢体,一些人勤于用脑。

对头,贼个蓝字是站在体力劳动者的角度看地·······

回复评论
58.216.200.* 在 2010年6月14日 08:35 发表

一年到头都做懒蚂蚁那就真的“懒”了,不要沉醉于“懒”中不可自拔。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中有规律地做几天“懒”蚂蚁,有助于自身的提高,也有助于企业的成长!

回复评论
121.204.152.* 在 2010年6月14日 21:23 发表

干活不干,整天偷懒的难道适合做领导?想懒必须先勤!!

回复评论
119.142.118.* 在 2010年6月16日 15:33 发表

懒与勤...只是一个是决策者,和执行者罢了 不管是人类社会还是动物世界,"优胜劣汰".懒人是没有市场的..

回复评论
Haojinhaoche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6月17日 14:02 发表

高!实在是高!

回复评论
110.175.57.* 在 2010年6月17日 23:19 发表

现阶段的教育体制要培养懒蚂蚁是很难的,但不否认 确实有天赋 有胆识 有思想的人才! 懒蚂蚁是少数,是重要的人力资本,就看管理者们有没有那双慧眼了。

懒蚂蚁,需要大量前期知识储备和后期静心观察和分析。在现实中 没有多少蚁族能做到,因为他们有房要供 有车要油 有家要养。 学历不等于蚂蚁

懒蚂蚁 可遇不可求也!

这个理论很有见地

回复评论
121.34.203.* 在 2010年6月18日 11:34 发表

太对了

回复评论
121.8.100.* 在 2010年6月19日 00:22 发表

这是在于蚂蚁窝里的和谐,看事物多看优点。

回复评论
221.182.46.* 在 2010年6月19日 15:24 发表

不错,

回复评论
Yanxh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6月20日 16:05 发表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回复评论
221.201.77.* 在 2010年6月22日 13:18 发表

不要关注两种蚂蚁的区别和优劣,要关注这两种蚂蚁是如何产生的,尤其是所谓的懒蚂蚁的产生,没有对整个工作流程及相关因素的长期深刻认识,也不会产生深刻的洞察力。

回复评论
124.91.2.* 在 2010年6月22日 22:56 发表

呵呵,我们公司现在就是这个样子啊,不过又部分是却是真正的懒蚂蚁哦

回复评论
Robert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6月24日 10:43 发表

想成为不可替代的懒蚂蚁的资本应该曾经是个自强不息的勤蚂蚁. 天才毕竟少数, 大多还是遵循质变到量变的发展进化规律

回复评论
120.195.130.* 在 2010年6月25日 09:38 发表

懒蚂蚁是一种思维模式,要控制好力度找准人才才能发挥作用!

回复评论
Dorbor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6月25日 14:07 发表

懒蚂蚁的管理需要很高的信息不对称

回复评论
我也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6月27日 06:31 发表

个人看法:“懒蚂蚁”效应的精华应该是懒于杂物。

回复评论
望子成龙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6月27日 12:19 发表

懒并非传统意义上是懒惰,而是静观其变,做到心中有数,能够通观大局,要懒出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懒。

回复评论
121.13.250.* 在 2010年6月28日 13:33 发表

如何区分懒与勤,只是衡量标准的问题,看是有形的贡献还是无形的贡献.

回复评论
125.46.87.* 在 2010年6月28日 15:38 发表

“懒”与“不懒”不能从形态上判断,而是从产生价值为标准。

回复评论
202.198.189.* 在 2010年6月28日 16:05 发表

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一定要处理好“懒”与“勤”的关系!

回复评论
218.25.35.* 在 2010年6月29日 10:55 发表

“懒”,就要坚持下去!才会被别人注意到你的“懒”,否则,连“懒”蚂蚁都做不成了!

回复评论
58.62.239.* 在 2010年6月29日 10:59 发表

此“懒”非彼懒,但绝对的“懒”那就真懒了.(“懒蚂蚁”是“勤蚂蚁”的升级版)

回复评论
114.229.188.* 在 2010年6月29日 21:38 发表

59.32.86.* 在 2009年2月11日 01:32 发表

如此看来“懒蚂蚁”的存在价值比较高···那谁都想做懒人啦··不过也要有本事是不是?~~~

那只是一小部份人!

回复评论
58.42.229.* 在 2010年6月30日 00:29 发表

重要的还是如何去找出这些“懒蚂蚁”并让企业得到思考创新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指挥者。国有企业啊、不说了。

回复评论
61.187.179.* 在 2010年6月30日 08:48 发表

培养懒蚂蚁精神固然重要,但要有真正能识千里马的伯乐啊!!!

回复评论
113.87.186.* 在 2010年7月2日 11:23 发表

关键是做重要的事,其实差别在于用脑多还是用力多。

回复评论
218.74.4.* 在 2010年7月2日 13:35 发表

222.95.25.* 在 2009年7月18日 23:33 发表

这实在是一个较为荒唐的理论

荒唐吗?请再认真理解理解再做评论

回复评论
116.4.202.* 在 2010年7月3日 10:53 发表

我觉得很正确,我们身边太多人都是勤快的干活,被杂务缠身,极少花时间去思考,去分析问题,所以我们一直都无法出头,所以,我们要学习懒蚂蚁!

回复评论
116.23.220.* 在 2010年7月3日 12:50 发表

人尽其才

回复评论
Yangzhiz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7月3日 17:21 发表

这么多人都发表了看法,我没有看法只认为这就是矛盾的统一,是辩证的原理,也是自然规律。

回复评论
58.83.44.* 在 2010年7月3日 18:28 发表

不为懒蚂蚁,如何得知懒蚂蚁的辛苦!!!!!

回复评论
203.198.63.* 在 2010年7月5日 15:03 发表

这个理论会不会有点脱离了现实情况呀?先假定了劳心不能劳力,劳力不能劳心。现实中动嘴巴不代表不用作文案吧?看不见的 “勤” 也是勤啊~~~

回复评论
大民民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7月6日 19:40 发表

呵呵,懒蚂蚁不是谁想当就可以当得。需要更高层次管理者的发现和运用。懒蚂蚁永远是棋子,管理者才是驾驶航船的总舵手。

回复评论
218.5.2.* 在 2010年7月7日 11:36 发表

所有的懒蚂蚁都是从勤劳的蚂蚁晋升上来的吧~ 勤劳还是基础啊 只是某些人善于把握机遇~

回复评论
Jianzhu66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7月8日 10:54 发表

懒蚂蚁只是懒于体力劳动,但勤于脑力劳动,而且这种劳动的价值往往是更重要的。

回复评论
113.93.95.* 在 2010年7月9日 16:34 发表

这就不会是叫懒了,这叫分工合作。

回复评论
112.95.176.* 在 2010年7月10日 13:49 发表

懒蚂蚁和勤蚂蚁,谁说了算?

回复评论
219.159.69.* 在 2010年7月11日 18:25 发表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懒”只是表象,事实上是他们不甘于日常锁碎事情背后的志存高远!他们懒得有价值,懒得伟大!

回复评论
Dhxiainnng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7月11日 23:17 发表

”懒“并不懒。工作状态不一样吧,沉思者嘛!

回复评论
219.145.191.* 在 2010年7月13日 12:44 发表

懒只是表面,中国人有种惯有思想,自己在劳动时看见他人悠哉,就会觉得自己功劳巨大,心里有种优越感,其实真正出大事件时,往往就是那些看似悠哉的人,他们的一个建议就能才公司发展壮大,而劳动者处处可寻。

回复评论
58.37.83.* 在 2010年7月14日 00:04 发表

125.77.182.* 在 2010年4月19日 14:59 发表

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极端,或者说是不明确

这个世界上所有东西东西都是辨证的 很难明确

回复评论
Billni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7月14日 11:37 发表

实质是懒于做重复的事情,勤于谋划新方案

回复评论
220.172.92.* 在 2010年7月14日 23:19 发表

懒蚂蚁效应:懒于杂务,勤于动脑。哲学的观点:辩证勿绝对。有时杂务恰恰是我们在动脑时一个更好的方法,不是吗?很多动脑的科学家都是从他的实验中跳出来从而得到的启发。 在社会行业的日益竞争中,各行各业的人才不断涌现,各种人才鱼龙混杂的时代,根据不同的岗位来甄别人才那是很重要的。在不同的工作阶层需要不同的“懒”于“勤”的人才,按照懒蚂蚁效应的说法是“懒而不勤,非懒也,勤而懒者必成材”,但是懒蚂蚁效应不过是一个实验,我想这实验不是具有代表性,只要勤劳,把7day-24h的工作意志拿出来,我想没有什么难事能难倒世人!交流一下

回复评论
124.207.153.* 在 2010年7月15日 12:38 发表

诸葛亮 就是懒蚂蚁

回复评论
牙刷妹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7月15日 15:35 发表

要有发现问题放入眼神才可以啊。

回复评论
183.4.123.* 在 2010年7月17日 23:57 发表

要先当其他蚁种,才会做一个合格的懒蚂蚁

回复评论
113.78.227.* 在 2010年7月18日 13:56 发表

了解共性和特性,普遍和一般,这只是一个角度而已,不管是思想上的懒与勤,还是身体上的勤与懒,都不能说明什么,我们要综合去看,平衡的去看。

回复评论
125.110.195.* 在 2010年7月20日 11:10 发表

其实这种“懒蚂蚁”并不懒,只是思考的东西不一样。

回复评论
60.166.218.* 在 2010年7月20日 21:57 发表

大家可能对“懒蚂蚁”这个懒字的含义有误解,这个懒不是懒惰的懒。

回复评论
Gqing0401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7月21日 17:10 发表

对于“懒蚂蚁效应”需要辩证的去看待

回复评论
222.175.124.* 在 2010年7月22日 17:01 发表

懒的含义不一样,身体懒但脑子不懒。

回复评论
阮凯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7月25日 21:21 发表

222.213.168.* 在 2009年8月26日 08:27 发表

“懒”能说成是劳心吗?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是懒吗?谬论!!!!

这加了双引号的嘛,不要激动!

回复评论
阮凯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7月25日 21:34 发表

“懒”蚂蚁和“勤”蚂蚁,就不是一个部门的,“搬运食物”,不能说成是杂事吧!

回复评论
58.24.7.* 在 2010年7月27日 07:32 发表

出色能服众的懒蚂蚁都从勤蚂蚁做过来的,没有专业的干活水准,难以驯服底下的勤蚂蚁,自然也不会让你懒蚂蚁的日子好过

回复评论
Lily9186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7月28日 16:40 发表

就怕蓝蚂蚁是真的很懒的人,而不是那种善于观察的角色

回复评论
220.175.196.* 在 2010年7月31日 14:25 发表

责任压力大多了~搞不好还会影响健康和睡眠。

回复评论
222.170.151.* 在 2010年7月31日 15:11 发表

183.4.123.* 在 2010年7月17日 23:57 发表

要先当其他蚁种,才会做一个合格的懒蚂蚁

辩证唯物主义。 我喜欢

回复评论
112.67.163.* 在 2010年7月31日 15:56 发表

我觉得企业管理者就要充当懒蚂蚁的角色……

回复评论
113.140.138.* 在 2010年7月31日 20:34 发表

虽然很有哲理会给真正的懒人当说词

回复评论
118.169.172.* 在 2010年8月3日 11:45 发表

在螞蟻中有懶螞蟻跟勤快的螞蟻 在人類中有連懶螞蟻跟勤快螞蟻都不如的人

回复评论
卢淑华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8月6日 01:31 发表

台語有句俗諺說手勤,腦袋就不會胡思亂想 當人一刻也不得閒時,很難退一步靜下來思索 懶螞蟻不是真的懶.只是他不擅長搬東西.卻擅於思索 但是人跟螞蟻不一樣 我們需要勤於勞動 又要有智慧 所以懶螞蟻告訴我們 身體勞動 腦子也要跟著靈活

回复评论
222.66.108.* 在 2010年8月6日 14:10 发表

211.141.255.* 在 2009年6月29日 09:59 发表

懒蚂蚁得遇上好领导才行

同意,没有好领导早给fire了

回复评论
125.68.135.* 在 2010年8月7日 23:29 发表

“懒蚂蚁”与“勤蚂蚁”只是劳动方式不同而已。“懒蚂蚁”只是个称呼,称呼和名字一样,只是个符号,切不能理解成它们懒。 楼上有的朋友可能没有理解好这个效应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其实,这种现象人类也有呀,可以这样类比:智慧型的非人类考察我们人类,也是两种——“将”与“兵”。

回复评论
218.4.166.* 在 2010年8月9日 17:03 发表

懒于杂务,才能勤于动脑。。。荒谬

回复评论
218.4.166.* 在 2010年8月9日 17:04 发表

谁来做杂务?

回复评论
sky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8月12日 03:34 发表

智者劳心,凡者劳力 ; 劳心劳力 都是勤快 何来懒惰?真的懒惰是指无才无德之人 公司的害群之马

回复评论
120.86.178.* 在 2010年8月12日 21:58 发表

劳心懒蚂蚁不是绝对的。。。

回复评论
124.130.105.* 在 2010年8月13日 09:31 发表

想办法做懒蚂蚁

回复评论
221.123.180.* 在 2010年8月13日 10:04 发表

124.130.105.* 在 2010年8月13日 09:31 发表

想办法做懒蚂蚁

你怎么这么说呀!

回复评论
Doing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8月15日 10:49 发表

懒蚂蚁确实不可或缺。繁杂的事务往往让人迷失方向。

回复评论
xionglie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8月16日 04:32 发表

其实就是烧饼,没有热的吃,冷得也可以啃2口.

回复评论
59.124.102.* 在 2010年8月16日 13:59 发表

如果你在国企主要看领导喜欢哪种蚂蚁!

回复评论
Klvein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8月20日 12:18 发表

看似很有道理.但真的很难界定懒与'懒'

回复评论
zhanghaiyan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8月20日 13:58 发表

此文很有可看价值,

回复评论
203.185.189.* 在 2010年8月20日 16:32 发表

从我个人的经历,一个勇于把自己变成懒蚂蚁的勤蚂蚁一定要考虑放弃一些东西,事事亲力亲为实非正确。此时就要克服几点:1.事必躬亲的主管状态2.下属或外界对自己依赖的减少3.不会或不愿秀自己。

回复评论
112.123.247.* 在 2010年8月20日 21:44 发表

只有自己属于“懒蚂蚁”一类的,现实中才能去分辨别别人的“懒”与“勤”

回复评论
113.96.250.* 在 2010年8月22日 14:27 发表

只是像针.刀.锤,锯各有其能

回复评论
58.46.236.* 在 2010年8月22日 20:33 发表

懒蚂蚁一说似乎有些谦强附会.

回复评论
125.89.43.* 在 2010年8月24日 11:58 发表

没有思想,懒就是死路一条

回复评论
58.241.8.* 在 2010年8月24日 13:55 发表

222.213.168.* 在 2009年8月26日 08:27 发表

“懒”能说成是劳心吗?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是懒吗?谬论!!!!

說得好!

回复评论
190.220.172.* 在 2010年8月25日 02:32 发表

纯粹的蚂蚁思想是要不得的啊!

回复评论
寒皓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8月25日 20:57 发表

懒蚂蚁,就是厚积薄发的例证

回复评论
寒皓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8月25日 21:00 发表

公司高层也属于懒蚂蚁一类的了

回复评论
183.16.214.* 在 2010年8月26日 10:03 发表

120.39.198.* 在 2010年4月27日 11:30 发表

119.4.252.* 在 2010年4月26日 09:54 发表 人的精力和时间总是有限的,这边长,那边就短了;指那些擅于观察、分析、研究,这里的“懒”并不是真正的懒啊,勤于思考,相对在具体的事物上的能力和精力都要少的人。要区别于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懒人。

这个哥们的回答,才是理解了 这个理论的精华,顶

同意此见解。

回复评论
133.1.93.* 在 2010年8月26日 13:06 发表

218.5.3.* 在 2010年4月23日 13:31 发表

伪科学,又一个管理概念炒作。

看法一致,管理层就是最大的懒蚂蚁!这就等于往自己脸上贴金。

回复评论
、Edge of My Heart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8月26日 14:07 发表

1+1=2 1+0=1 懒蚂蚁+勤蚂蚁=2 懒蚂蚁+懒蚂蚁=1 一个公司不能全是劳动者.一个公司也不能全是领导.

回复评论
183.22.243.* 在 2010年8月28日 10:13 发表

想要做懒人就得有狠毒的眼光

回复评论
113.78.123.* 在 2010年8月29日 09:56 发表

同意! 1+1=2 1+0=1 懒蚂蚁+勤蚂蚁=2 懒蚂蚁+懒蚂蚁=1 一个公司不能全是劳动者.一个公司也不能全是领导

回复评论
Ylflong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8月30日 15:01 发表

懒蚂蚁其实很辛苦~~~ 要有很好的心里素质!!!

回复评论
61.186.246.* 在 2010年8月30日 16:16 发表

显然,懒蚂蚁是搞战略的,发现潜在的机遇。整天忙,一定不能考虑好长远的事情

回复评论
陈锦帅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8月31日 01:03 发表

不要太争议懒这个字,这里只是拿动物配合生存或者说是一种动物可以生存下来的一个公式!只是拿表面现象来告诉那些鼠目寸光的人!看到的“懒”每个懒字都用引号标了 很明显不是说明偷懒的意思,每个道理不要用偏激的眼光去看,应该自己考虑为什么自己觉得不对,是不是自己就是不明白自己就是那种鼠目寸光的人! 动物的集体都懂得配合达到可以长期生存下去,一个企业难到就不懂得配合长期生存的道理么!难得就要用短浅的眼光去看谁干的多谁干的少。作为员工,做好自己的本分 作为老板,合理运用人才!善于用人,,,,这个故事我的理解就是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不要不重视发展问题!做好企业,生产和市场都需要学习和考察!技术的开发,市场的变化!没有技术的开发,可能跟不上市场,没有市场的调查!可能不懂得市场!看不清市场、总之,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每一个根基,多好每一个承重!

回复评论
60.190.165.* 在 2010年8月31日 12:19 发表

确实如此,很多时候看不清而已!

回复评论
218.24.144.* 在 2010年8月31日 15:05 发表

国外可以 有 但是在中国 就是蛀虫披着懒蚂蚁的皮

回复评论
116.4.238.* 在 2010年9月1日 15:17 发表

懒蚂蚁就像是领导,从日常事务中抽身出来,去考虑公司的经营环境,获取足够的经济管理信息以供做决策的时候使用;这个由领导应该做的事情还是应该设立一个经济信息部门来完成;目前某些公司有设立战略规划部或经营企划部等部门,但是大部分公司还是没有这个职能部门的。

回复评论
183.17.240.* 在 2010年9月1日 23:23 发表

不太同意经典案例,技术人员怎么是“懒蚂蚁”呢?

回复评论
119.136.182.* 在 2010年9月2日 09:45 发表

各司其职!把每个人的专长都发挥出来!没有勤,懒之分。我不同意用懒这个词!因为带贬!

回复评论
113.111.65.* 在 2010年9月3日 15:39 发表

其实 如果一新人刚进企业 那么 这个阶段应该不适合懒蚂蚁效应吧 还是要记住蘑菇管理定律吧?

回复评论
218.18.115.* 在 2010年9月3日 17:13 发表

有人习惯思考之后再行动,有人习惯用行动去矫正行动,这是个人的习惯,也得看个人脑力与精力。不是可以强求的,是人自身的条件决定的 同样是上司交代了一项任务,有人直接就行动了,有人是想想怎么做能做好,再拓展思考一下,然后行动。懒蚂蚁有个聪明的大脑,但一个大脑不太灵光的蚂蚁想当懒蚂蚁,那真是一场灾难。

回复评论
124.160.35.* 在 2010年9月4日 14:12 发表

"懒"!是个好词!但开始还是要适应蘑姑管理定律,然后才会适合这个"懒"蚂蚁效应!但公司领导是否是伯乐..呵呵

回复评论
222.88.40.* 在 2010年9月6日 16:05 发表

如果在懒蚂蚁还没有发挥聪明才智之时,被公司领导以不好好工作而辞退,怎么办?所以,还是做勤蚂蚁比较好,在勤的同时,也要多观察,多思考。

回复评论
218.89.142.* 在 2010年9月6日 16:20 发表

219.139.121.* 在 2009年2月14日 23:56 发表

有劳力者,更要有劳心者,但劳力者必须大多数,少数愿劳心多数愿劳力!

心劳则力劳,天下众普,何已不为劳何已要为赖?只为生亘而余不足!

回复评论
218.89.142.* 在 2010年9月6日 16:29 发表

我想如果懒蚂蚁只是一种客体!并不是说就真的有这样甘愿为别人谋求 的人,而是一个人在一个团队里否有一个清醒的头脑.

回复评论
218.89.142.* 在 2010年9月6日 16:46 发表

我想如果懒蚂蚁只是一种客体!它的存在也许是反映了一个社会所要顷向的一个主流价值观,而一个人在一个团队里是否能长期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和一种创新思维.才是公司所求的。如果一个人长期无所事世时问长了也就懒散了,所以我认为做也得做,懒也得懒?

回复评论
邱芳冬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9月7日 00:55 发表

这也不算什么懒蚂蚁,就是分工不同摆了

回复评论
111.172.75.* 在 2010年9月9日 14:43 发表

支持,根本就不是懒啊。劳心和劳力都是勤劳的表现!

这些理论都是别有用心的迎合那些碌碌无为的管理者的言论。用一个懒子很容易掩盖他们的无能和无所作为,这是一个可耻的文字游戏!!!!!!坚决炮轰!!!

回复评论
60.249.97.* 在 2010年9月10日 10:03 发表

螞蟻群體中,包括有蟻后、雄蟻、兵蟻和工蟻。蟻后和雄蟻負責繁殖,蟻后的體積比所有蟻都大。雄蟻負責令蟻后懷孕。 兵蟻負責保衛家園、打獵和尋找適合的土地建巢穴。而工蟻負責照顧蟻后及她的子女,幫他們清潔和餵飼他們,而且他們要做巢穴裏所有工作。所謂懶螞蟻只是負責的工作不同罷了.

回复评论
Just do it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9月12日 14:53 发表

“Lazy Ant " is important organization of a big corp .In the big corp,Those people find the direction for the further .they are not lazy indeed .but sometimes ,they seemds like the lazy ,since there are not "hard work" to them .they always have time,no hash in the work .at this point , we need to have a seprate building for those person .the rythm is quite different to others ,This might damage the envirment of the team .

回复评论
116.7.61.* 在 2010年9月12日 19:50 发表

我是一只懒蚂蚁。

回复评论
124.133.229.* 在 2010年9月13日 12:58 发表

懒蚂蚁在此特指市场开拓部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现机会的能力非常重要。

回复评论
219.142.53.* 在 2010年9月13日 18:38 发表

这种无聊的理论也只有日本人才能研究出来, 他们是一个集体忙碌的民族,只有忙碌才是对的,在这些蚂蚁中,他们怎么能知道这些所谓闲着的蚂蚁不是在认真的观察,分析或者规划?所以懒行动,勤思考是个很无聊的评价,实践才能出真知。

回复评论
Se7en2930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9月14日 12:45 发表

59.32.86.* 在 2009年2月11日 01:32 发表

如此看来“懒蚂蚁”的存在价值比较高···那谁都想做懒人啦··不过也要有本事是不是?~~~

你认为该从那个方面入手呢?

回复评论
Amh211 ren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9月17日 08:45 发表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区别。此处的“勤”“懒”只是从体力角度上来看。

回复评论
114.238.163.* 在 2010年9月18日 14:16 发表

120.39.232.* 在 2010年6月11日 22:45 发表

懒蚂蚁应该是从勤蚂蚁中走出来的少数蚂蚁吧,不然没有从劳动中或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不会有理论的,要不然是纸上谈兵了。

我很赞同这位兄台的理解,自己不付诸实践,哪儿能跑出来那么多有实际效用的理论呢,有实践才有真理,有真理才有创新,有创新才有生存的保障(现代社会)!!! 如有理解错误,望各位批评!

回复评论
114.238.163.* 在 2010年9月18日 14:21 发表

218.24.144.* 在 2010年8月31日 15:05 发表

国外可以 有 但是在中国 就是蛀虫披着懒蚂蚁的皮

哈哈.......精辟!!!!

回复评论
V-De、Ta∣。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9月18日 14:35 发表

此懒非彼懒~

回复评论
119.129.122.* 在 2010年9月18日 22:55 发表

懒蚂蚁,不就是日常工作中的领导吗?

回复评论
58.49.177.* 在 2010年9月19日 10:27 发表

222.213.168.* 在 2009年8月26日 08:27 发表

“懒”能说成是劳心吗?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是懒吗?谬论!!!!

说的好,不过那是一个比喻词,看起来好像很懒。

回复评论
s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9月19日 14:37 发表

这个效应注重的是组织内的分工问题,是讲究团队协作的集体。现实中也存在,不过都在大企业,小企业里面的蚂蚁都是勤快的,因为大企业的懒蚂蚁为小企业的各蚂蚁们引导方向。所以说,行业内龙头总经理或规划部门的地位高威望高且一般人养不起。一个上百人的企业需要一个懒蚂蚁估计就能够数,再配备一个副懒蚂蚁在旁纠偏就好。

回复评论
211.69.161.* 在 2010年9月19日 22:45 发表

谁说它是懒蚂蚁?

回复评论
61.30.32.* 在 2010年9月21日 09:54 发表

有人知道那個"北海道大學研究小組"的資料或論文在哪嗎? 我找半天找不到相關考據 真的有這個實驗?

回复评论
116.228.53.* 在 2010年9月21日 14:52 发表

所谓“东张西望”,事实上在进行“侦查”“研究”,所以说,懒蚂蚁并不懒。只是人误解了蚂蚁的运作方式。 个人认为,懒蚂蚁效应这个词条,不能称之为管理学词条,根本就不成立,只是人对蚂蚁族群的误解。

回复评论
陈坚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9月22日 16:13 发表

也许研究人员弄错了误导民众!其实那些頼懒蚂蚁就是公司或工厂的管理人员而已!

回复评论
鱼少SHOW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9月23日 13:40 发表

就怕懒了还不往正途想!

回复评论
210.245.163.* 在 2010年9月24日 16:24 发表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相对于整天勤劳的工作,兢兢业业的完成于具体事情作业者而言,劳心者视乎在清闲,不用体力活动,故而视之为“懒”,其实是相对论了。劳心者外表为清闲,内在为忙碌,观察周围,比较环境,透视远方,思考新方案,设计新产品,协调和组织方案的实施。最后才让劳力者来勤劳工作出具体的商品。

回复评论
lupin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9月25日 22:20 发表

222.95.220.* 在 2010年6月9日 15:29 发表

“懒蚂蚁”只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以及工作中对于“懒人”对比的说法“ 懒人”可能真懒 “懒蚂蚁”并不是真懒

太像鄂鱼了,真的好懒哦,但很有成就哦

回复评论
121.8.235.* 在 2010年9月27日 19:26 发表

222.130.188.* 在 2009年4月19日 16:18 发表

“懒”蚂蚁只是表面的,在团队中术业有专攻,各司其职。每个团队需要不同形式的劳力者!

对,那是智力劳动

回复评论
58.213.142.* 在 2010年9月28日 08:35 发表

这个"懒",是研究人员的主观臆断.以蚂蚁这种进化很久的物种来讲,不会有多余的"消耗"存在的,如果早期有的话,也会在进化过程中被抛弃掉的.

回复评论
211.157.138.* 在 2010年9月28日 13:07 发表

懒蚂蚁是表面上的“懒”,实际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决断力,企业在危难时刻比较需要这种人吧。

回复评论
121.235.28.* 在 2010年9月30日 16:43 发表

说到底就是二八原则 少数人掌控最最核心重要的资源 其他8的份只能苦干

回复评论
116.17.65.* 在 2010年10月3日 00:32 发表

彻头彻尾的懒,只能是个废物。勤蚂蚁也有在动脑的,只是这比喻之中,“勤”者专于循规蹈矩,“懒”者专于高瞻远瞩。用“勤、懒”来比喻实在不恰当,于团队之中,如何融合好这两股力量本就是个大学问,勤懒喻之,更添乱子。

回复评论
125.41.62.* 在 2010年10月5日 11:37 发表

懒蚂蚁是有条件有选择的,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做懒蚂蚁的,像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等等,都是懒蚂蚁群体!

回复评论
115.82.40.* 在 2010年10月10日 16:25 发表

人會因為懶而思考如何懶得有效率

就像現在社會的種種的發明

不都是因為人類懶而發明出來的嗎

所以"懶"螞蟻形容的真是無比貼切

回复评论
无知者无畏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0月10日 21:18 发表

这种“懒蚂蚁”并不是真正的懒蚂蚁,只是考核标准不一致所得出的错误结论。 一个团体内部肯定是有有分工的,不同的分工就应该有相应的不同的考核标准。 这个条目比较容易误导人。

回复评论
114.247.10.* 在 2010年10月11日 10:35 发表

要做懒蚂蚁。也要先勤奋。

回复评论
Keyearth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0月13日 14:04 发表

看似懒,其实同样在勤奋的工作,只是分工不同,层次不同,侧重不同。

回复评论
211.138.155.* 在 2010年10月13日 17:36 发表

这个道理早有了嘛!!不就是包装出来了XXX理论嘛!不过有个名称好表达,但也要大家都听得懂才行哈!

回复评论
60.242.184.* 在 2010年10月14日 06:10 发表

222.213.168.* 在 2009年8月26日 08:27 发表

“懒”能说成是劳心吗?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是懒吗?谬论!!!!

如果还不会阅读理解,建议可以去你儿子学校跟他一起补补。。

回复评论
牛之宇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0月15日 08:50 发表

其实是一种社会分工。

回复评论
113.71.206.* 在 2010年10月15日 21:31 发表

这个理论往往是某种人借用的有力说辞 这个理论往往是某些所谓的培训师的骗人的生财道理

回复评论
202.104.17.* 在 2010年10月17日 14:44 发表

这个理论很有问题,“懒蚂蚁”与“勤蚂蚁”在蚁群中的岗位根本不一样,如果用企业来作环境假设。“勤蚂蚁”是负责具体销售策划、市场推广等的一些落实具体事务的岗位,而“懒蚂蚁”是那些负责市场分析和策略研究的人员(如市场分析师)。这“勤蚂蚁”与“懒蚂蚁”的岗位根本不一样,“勤蚂蚁”不见得就比“懒蚂蚁”勤力,“懒蚂蚁”不见得就比“勤蚂蚁”懒,因为岗位职责不一样,难道负责市场分析和策略研究的人员就懒了?他们不用忙碌着分析数据和做策略研究?这些事情也是要勤力对待的吧?所以“勤蚂蚁”跟“懒蚂蚁”的岗位定性跟绩效考评标准完全不一样的。我不同意把负责落实的叫“勤蚂蚁”,负责分析和策略研究的就叫“懒蚂蚁”,就像军师和大将,难道说军师比大将懒吗?没有军师的分析和策略研究,大将就不能打好仗,没有大将的落实能力,军师怎样聪明的策略定制都没用。这根本不是勤不勤的问题。懒蚂蚁效应应该改名,懒蚂蚁效应不应该以这种论断来说明问题,这个懒蚂蚁效应应该换作是一种关于考评制度的思考。 【勤与懒相辅相成,“懒”未必不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懒于杂务,才能勤于思考。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所有的人都很忙碌,没有人能静下心来思考、观察市场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就永远不能跳出狭窄的视野,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作出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 】——这句话根本就是错误理解!“思考、观察市场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这是做市场分析和策略研究岗位的工作职能吧?难道负责市场分析和策略研究的人员就懒了?他们不用忙碌着分析数据和做策略研究?这些事情也是要勤力对待的吧?做落实的跟做策略研究的两种岗位绩效考评标准根本不可以一概而论。总结:这个理论说明的不应该是需要不用忙碌的“懒蚂蚁”,应该要注意岗位定性和考评制度!策略研究和市场分析的重要性根本不应该用这个所谓的懒蚂蚁效应来说明,因为逻辑分析有问题!_____ZiWah (仅是发表个人己见)

回复评论
齐小沫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0月18日 11:21 发表

此懒蚂蚁非彼懒蚂蚁!!

回复评论
114.255.185.* 在 2010年10月19日 10:54 发表

领导一般来说都是懒蚂蚁啊

回复评论
125.46.4.* 在 2010年10月19日 11:45 发表

在公司,有很多时候是被做勤蚂蚁

回复评论
Lanqiren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0月19日 15:42 发表

很多人的评论都是没有理解文章的真正意图,这里的"勤"与“懒”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非真实的勤劳与懒惰,更多的应该是不同角色,在不同岗位的担任角色

回复评论
180.141.30.* 在 2010年10月23日 14:39 发表

我是个典型的懒于杂务的,但也只是一般勤于思考...

回复评论
221.12.5.* 在 2010年10月23日 15:48 发表

很多人的评论都是没有理解文章的真正意图,这里的"勤"与“懒”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非真实的勤劳与懒惰,更多的应该是不同角色,在不同岗位的担任角色

回复评论
183.4.89.* 在 2010年10月25日 11:22 发表

那个不是真正的懒,只是在体力劳动中比较懒,自古以来,劳心者胜过劳力者

回复评论
218.2.113.* 在 2010年10月25日 20:50 发表

“懒”蚂蚁都懒得反驳:是谁欲加之罪,说俺懒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回复评论
李可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0月26日 14:55 发表

不太靠谱。

回复评论
简装觉皇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0月26日 15:38 发表

“懒蚂蚁”其实是组织内部正确分工的结果。

回复评论
117.65.206.* 在 2010年10月26日 21:53 发表

理论是不错,这也是组织分工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回复评论
61.188.168.* 在 2010年10月27日 13:15 发表

混淆视听,这种“懒”和我们所理解的“懒”不是一个含意吧,

回复评论
121.229.87.* 在 2010年10月30日 11:18 发表

“懒蚂蚁效应”中的懒字一词,是相对的,是表面现象的。现象中所说的“懒”和“勤”,说道底是一种分工不同而已,没有本质差别。如果说有差别的话,只是劳智和劳体的差别。劳智者表面上看是“懒的”,而劳体者表面上看却是“勤的”。前者的“勤”只有在关键的时刻才能充分地展现出来。

CZF/MBA 2010/10/30

回复评论
molly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0月31日 12:07 发表

很好的文章,受用。

回复评论
60.169.25.* 在 2010年10月31日 19:51 发表

懒是一种智慧,勤是一种能力,二者要兼备,才能有前途。

回复评论
117.32.137.* 在 2010年10月31日 23:34 发表

这个没啥好争论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位置,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就好了,不要跟人家攀比,心理要大度开朗一点/

回复评论
linlinlin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1月1日 16:30 发表

说的很对。

回复评论
张训超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1月2日 10:17 发表

唉,我看我只能先做一个勤快蚂蚁了。照这个说法的话,懒蚂蚁岂是人人可以当的?那要需要很多很多的学习和积累才行。

现在先做勤劳的蚂蚁,将来肯定能够当上所谓的虽“懒”但却重要的蚂蚁!!!

回复评论
222.179.100.* 在 2010年11月2日 20:38 发表

懒蚂蚁只是懒力,并不懒心。

回复评论
111.177.79.* 在 2010年11月2日 20:54 发表

懒蚂蚁,带的有双引号,不是名义上的懒,而是看似懒,其实很勤快。(别人是体力上,他是脑力上的)

回复评论
Jiany987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1月2日 23:20 发表

前提是这个“懒蚂蚁”只是懒于杂物,但是更多会花精力在思考企业运营存在的问题以及机遇,指明方向。所以有他存在的必要。

回复评论
218.95.252.* 在 2010年11月3日 01:19 发表

称呼自己为懒蚂蚁的都是真正的懒蛋而不是劳心者。因为真正的操盘手都是相当辛苦的。有的时候他们甚至会羡慕勤快蚂蚁。因为勤快蚂蚁只要搬完这些东西就可以高兴下班了。没有压力没有烦恼。

回复评论
110.191.249.* 在 2010年11月3日 11:57 发表

勤与懒是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

回复评论
120.35.0.* 在 2010年11月5日 14:59 发表

本人在广东工厂里。学习过厂里只有脑力与体力劳动

回复评论
220.248.171.* 在 2010年11月5日 15:13 发表

那就要火眼金睛看出有本事懒和没本事的懒了!

回复评论
221.224.83.* 在 2010年11月6日 10:32 发表

懶是有層次的,也是一種人的特質,不同工作階段要區別對待,底層的懶人要靠好的領導來引導或自已的閱歷來成長,而領導則要考慮恰當的角色和責任規劃,是一個性價比的問題,值不值得是由老板自已來衡量,有為公司發展的想法,可能也有自私的成份。

回复评论
218.95.66.* 在 2010年11月6日 13:40 发表

看似懶其實忙 外表不忙腦中忙 會思考改進工作效率到失眠的人 才是本文中所謂的懶螞蟻

外表不忙腦中不忙.....那個叫白蟻...公司的蛀蟲

回复评论
114.247.10.* 在 2010年11月7日 22:58 发表

不过是个理论 何必那麽当真。

回复评论
137.132.250.* 在 2010年11月8日 11:42 发表

杜撰的东西,日本人从来没有研究这些蚂蚁,也没有任何正式文献。 况且蚂蚁是分工合作的动物,各司其职,各负所责,就像机械零件,哪有勤奋懒惰之分。 中国人真猥琐,弄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还往皇军头上挂。

回复评论
Jollyxiong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1月8日 11:50 发表

我就是那一个懒蚂蚁

回复评论
116.77.136.* 在 2010年11月8日 21:37 发表

我看过上面各位仁兄仁姐仁弟仁妹的评论很好,但明白透析懒蚂蚁道中道非常道,非明是人,明道是仙。

回复评论
❀﹏光源╮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1月9日 17:32 发表

222.213.168.* 在 2009年8月26日 08:27 发表

“懒”能说成是劳心吗?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是懒吗?谬论!!!!

对。

回复评论
凌齐冠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1月10日 13:39 发表

研究说了,一群蚂蚁只有几只是懒蚂蚁,其余的都是勤快蚂蚁,所以,在人类社会中,你我这样的蚂蚁应该还是属于老老实实工作的勤快蚂蚁吧~~~~

回复评论
小米粥 32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1月10日 19:54 发表

呵呵,和懒洋洋一样! 懒羊羊的12句超可爱的话

懒羊羊的12句超可爱的话 1、幸福的日子,就是吃饱了撑着去睡觉的日子。 2、班长:你看我的眼神多坚定。 3、我又可爱,又有责任感,dug524g我到底犯了什么错? 4、灰太狼,大笨狼,永远斗不过喜羊羊,还要伺候红太郎。 5、现在你们才是矮冬瓜,我是高冬瓜。 6、我是懒羊羊,我爱吃东西,吃很多东西,吃完东西要睡觉,睡个大懒觉,懒觉睡多了,再吃东西,再睡懒觉。 7、到处睡觉就是有好处。 8、我又做噩梦了,感觉像是与狼共枕。 9、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10、喜羊羊:如果灰太狼变好,你会怎么样? 懒羊羊:很伤心,因为这样就不好玩了。 11、我还没睡醒那(抱怨中) 既然这样,先睡个觉再说吧(ZZZ) 别妨碍我睡觉(抓狂中) 12、我不想当上校,我当炊事班班长行吗?(牛气冲天)

回复评论
118.113.183.* 在 2010年11月14日 02:23 发表

说实话 很多看上去很忙的人 都在“假忙” 只是为了表现出很勤奋的样子而已 时常思考的人 在常人眼中看来 是在“发呆” 毕竟一心不能二用 真懒的话应该直接睡觉 因为睡觉不会是在思考问题 也没有体力劳动

回复评论
112.116.6.* 在 2010年11月15日 17:09 发表

懒是相对 的,是另外一种勤~~~~~~~~~

回复评论
219.235.88.* 在 2010年11月17日 10:02 发表

原来我的女儿就是个懒蚂蚁,如此的珍贵啊!

回复评论
116.21.242.* 在 2010年11月17日 20:31 发表

222.95.25.* 在 2009年7月18日 23:33 发表

这实在是一个较为荒唐的理论

其实,这理论并不荒唐。我想“勤”指的是看得见的体力劳动;而“懒”指的是看不见的脑力劳动。“懒”和“勤”其实指的都是勤,只是用不同的字来表示不同的劳动而已。而“勤”和“懒”,“体力”和“脑力”的分工就像我们所说的专业那样,一个人所学的这个专业不懂另一个人所学的另一个专业是很常见的。

回复评论
116.21.242.* 在 2010年11月17日 20:43 发表

118.113.183.* 在 2010年11月14日 02:23 发表

说实话 很多看上去很忙的人 都在“假忙” 只是为了表现出很勤奋的样子而已 时常思考的人 在常人眼中看来 是在“发呆” 毕竟一心不能二用 真懒的话应该直接睡觉 因为睡觉不会是在思考问题 也没有体力劳动

其实也不然,有时候只是坐着“发呆”和躺着“发呆”而已。即使躺在床上,把眼睛闭上,也不一定就是在睡觉。毕竟躺着“发呆”比坐着“发呆”要舒服一点。

回复评论
220.170.175.* 在 2010年11月18日 16:34 发表

婆说婆有理 公说公有理 只要适合自己就全盘照收

回复评论
117.24.166.* 在 2010年11月21日 10:17 发表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区别是必然的

回复评论
阿狼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1月22日 15:28 发表

59.32.86.* 在 2009年2月11日 01:32 发表

如此看来“懒蚂蚁”的存在价值比较高···那谁都想做懒人啦··不过也要有本事是不是?~~~

懒蚂蚁并不是真正的懒,它只是懒于杂务罢了,在某个方面来说它是勤奋的,它勤于思考嘛,这个跟懒人可大有不同了。

回复评论
童川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1月22日 17:58 发表

219.139.121.* 在 2009年2月14日 23:56 发表

有劳力者,更要有劳心者,但劳力者必须大多数,少数愿劳心多数愿劳力!

同意:毕竟管理的层次呈阶梯状

回复评论
童川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1月22日 17:59 发表

阿狼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1月22日 15:28 发表

懒蚂蚁并不是真正的懒,它只是懒于杂务罢了,在某个方面来说它是勤奋的,它勤于思考嘛,这个跟懒人可大有不同了。

同意,懒蚂蚁不懒。只是他与其他蚂蚁处在的价值层面不同

回复评论
27.188.21.* 在 2010年11月23日 10:21 发表

不错的理论,为那些闲人而又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找到了理论依据。支持! 很有同感,原来不理解,现在看了解个理论能理解为什么企业要养些闲人了。互补定理的运用。

回复评论
Tonny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1月23日 13:26 发表

222.95.25.* 在 2009年7月18日 23:33 发表

这实在是一个较为荒唐的理论

“懒蚂蚁”只是相对而言,所谓的“懒”只是指他们在体力劳动方面的付出较少,更多的是为了企业的长期战略出谋划策,劳心劳神。往往这些“懒蚂蚁”才是真正左右企业命脉的核心。 当然,如果把“懒”理解成“混”的话,以上的话当我没说。

回复评论
121.18.209.* 在 2010年11月24日 10:51 发表

多余的理论,说白了就是管理者的角色,不用太关注一线操作,只要把握大局,定好方向就行

回复评论
123.113.41.* 在 2010年11月26日 14:47 发表

这实在是一个较为现代的理论

回复评论
113.89.35.* 在 2010年11月28日 12:37 发表

“懒蚂蚁”其实就是作为领导者的一种远见和才能罢了。“懒蚂蚁”只是此次实验研究的一个叫法和比作而已。不能说懒,只是工作的分工不同。

回复评论
183.39.184.* 在 2010年11月29日 22:47 发表

懒蚂蚁也就是军队配置中的军师、参谋员,确是一个运筹帷幄的角色。

回复评论
Cxl8120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1月30日 16:44 发表

上面有些网友较真了,懒蚂蚁现象只是由科学实证延伸出的一种管理理念,而且“懒”在此处亦是相对而言,实指分工不同。

这提醒我们,业绩与贡献是绩效考核最为重要的因素,切莫太过注重对日常行为的评价,在尊重勤奋的同时,不要过分强加此意于所有角色。

回复评论
113.134.38.* 在 2010年12月2日 15:40 发表

120.39.232.* 在 2010年6月11日 22:45 发表

懒蚂蚁应该是从勤蚂蚁中走出来的少数蚂蚁吧,不然没有从劳动中或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不会有理论的,要不然是纸上谈兵了。

说的挺好的,没有实践是没有发言权的,之所以懒,那是要有资本的。甜从苦中来,也是走过了那一段的路程后的进一步升华,如果不是,那大家都去学懒蚂蚁了。

回复评论
219.129.12.* 在 2010年12月2日 22:50 发表

此懒非彼懒,我还是做一个勤的人,所谓天道酬勤

回复评论
220.231.12.* 在 2010年12月3日 07:17 发表

给好评似乎都不起作用,还是原来的推荐量。

回复评论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2月4日 16:52 发表

懒蚂蚁真的是有那么大的用武之地吗

回复评论
222.84.30.* 在 2010年12月5日 18:29 发表

所谓懒和勤是人刚开始观察的时候区分的,因为人与蚂蚁无否沟通,不清楚蚂蚁社会的分工,区分的标准就成了是否参与寻找搬运食物。进一步研究发现,懒蚂蚁并不懒,它们虽然没有参与搬运食物,但却能带领勤蚂蚁去找到新的食物来源。在一个企业里面,"懒蚂蚁"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人,但是,确是带领员工走出困境,开发新产品,寻找新市场,新资源的人。

回复评论
阮军海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2月8日 10:52 发表

懒人的最高境界:不要让人尤其是老板觉得你懒就行了!!!

回复评论
水幕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2月10日 14:55 发表

原理懒蚂蚁特别重要呀

回复评论
尹亭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2月10日 23:46 发表

59.32.86.* 在 2009年2月11日 01:32 发表

如此看来“懒蚂蚁”的存在价值比较高···那谁都想做懒人啦··不过也要有本事是不是?~~~

懒蚂蚁不等于懒人

回复评论
114.233.90.* 在 2010年12月11日 12:08 发表

想做懒蚂蚁并不容易!信息的收集,自身表现都要经得住没被发现前的考验。

回复评论
27.18.110.* 在 2010年12月11日 13:00 发表

能者劳力,智着劳心

回复评论
111.192.187.* 在 2010年12月11日 22:42 发表

现实中懒蚂蚁的悲剧现象或准悲剧现象确实存在,值得一把手反思啊

回复评论
122.233.52.* 在 2010年12月12日 16:27 发表

Wfyitxvke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23日 16:46 发表

人无全人,要正确的理解小故事

说的很对,正确理解,灵活运用

回复评论
邝爷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2月13日 16:46 发表

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成“懒蚂蚁”的,有些人却是真的懒蚂蚁!

回复评论
220.173.136.* 在 2010年12月14日 13:43 发表

这种定义完全是一种由自然界演变出来的定义,与懒蚂蚁无关的,懒蚂蚁也是自然界蚁类的一种分工,这种定义用在企业当中没有必要也没有实际的意义,如果人人都是“懒蚂蚁”,那样对企业是很不利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小故事没有必要把他弄成一种定义,特别是在管理上,纯粹的属于扯淡

回复评论
219.153.136.* 在 2010年12月15日 13:12 发表

有干劲就洒下你的汗水,有知识就奉献你的智慧,两者都没有你就让出岗位!

回复评论
121.57.41.* 在 2010年12月15日 21:00 发表

117.136.5.* 在 2009年6月27日 18:57 发表

这是对于相对大的领导来说,可以做懒蚂蚁,对于一个小小的领导来说是两种蚂蚁的精神都要具备的。

你的这种思想,真应对了咱们中国几千年的中庸思想。

回复评论
180.110.60.* 在 2010年12月16日 14:56 发表

219.153.136.* 在 2010年12月15日 13:12 发表 有干劲就洒下你的汗水,有知识就奉献你的智慧,两者都没有你就让出岗位!

精辟 另外,能不能别玩弄文字……懒蚂蚁之于蚂蚁 同于脑力劳动者之于企业,人们熟而又熟的理念你非冠上“”就成了所谓的理论,这不是纯属浪费社会资源么……非要强调一个懒,有什么意义,何苦来哉!

回复评论
58.20.184.* 在 2010年12月18日 11:30 发表

物竞天择的结果是能够被人接受的。名词上张冠李戴就是对智慧的玩弄。

回复评论
58.20.53.* 在 2010年12月19日 20:02 发表

劳心亦劳力,劳力亦劳心!

回复评论
123.125.1.* 在 2010年12月19日 20:16 发表

精彩的论断,企业往往需要这样的分工,平时也需要让忙蚁,了解懒蚁们在做什么,并支持他们的懒

回复评论
182.151.233.* 在 2010年12月19日 23:31 发表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要有自己的智囊团体。

回复评论
Jdaky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2月20日 00:59 发表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3月10日 10:53 发表

那种懒蚂蚁应该不能叫懒蚂蚁吧

对啊,叫侦查蚁比较合适吧,纯属没事找事的

回复评论
202.167.250.* 在 2010年12月20日 13:04 发表

贾波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6月8日 23:37 发表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勤者见勤,懒者见懒~

回复评论
樊飞燕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2月21日 10:22 发表

这里“懒”可以理解为做为领导者的低姿态,实则是一个外表沉静内心里却有一股火焰的智者的低调。

回复评论
116.228.160.* 在 2010年12月21日 12:00 发表

懒者,智者。勤者,工也。根据不同的时间、场所、状态表现形式不同哦。

回复评论
我爱小猪猪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2月21日 15:10 发表

存在就是有理由的,不要只关注表面!

回复评论
huang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2月22日 09:16 发表

懒于具体事务,却勤于思考创新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指挥者。

回复评论
220.163.120.* 在 2010年12月22日 10:51 发表

懒又有接口了~~~~懒骨头

回复评论
Linshao0101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2月22日 22:37 发表

懒与勤之间没有准确的定义和界限,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把握好其中的微妙之处,把握好的就会成为定律中的“懒蚂蚁”,把握不好就相反了,把握的程度越高,获得成为“懒蚂蚁”的几率越大啊!

回复评论
117.28.178.* 在 2010年12月23日 23:43 发表

人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啊!就如,有的人好动,而有的人喜欢安静一样啊。所以,我也同意啊

回复评论
119.57.32.* 在 2010年12月24日 16:12 发表

对,很多人自身素质,决定了本身的定位,但是勤能补拙还是要坚守的

回复评论
60.206.38.* 在 2010年12月25日 21:21 发表

有志者,事竞成

回复评论
202.202.194.* 在 2010年12月26日 21:04 发表

此懒非彼懒也。

回复评论
Xcwhelen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2月26日 22:05 发表

懒蚂蚁指的是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重要岗位上的人,这是相对于销售这类职位而言的。

回复评论
Sk88788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2月27日 10:53 发表

懒蚂蚁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更头痛的可能是怎么去区分所谓的“懒蚂蚁”!

回复评论
113.142.17.* 在 2010年12月27日 11:07 发表

59.32.86.* 在 2009年2月11日 01:32 发表

如此看来“懒蚂蚁”的存在价值比较高···那谁都想做懒人啦··不过也要有本事是不是?~~~

你还没读懂

回复评论
122.233.176.* 在 2010年12月27日 12:51 发表

211.141.255.* 在 2009年6月29日 09:59 发表

懒蚂蚁得遇上好领导才行

放屁!

回复评论
219.87.182.* 在 2010年12月27日 14:00 发表

用懶字來定義那些負責偵查和巡訪的螞蟻並不恰當,懶字在人類群體裡,是用來批評那些不做事的人,而那些懶螞蟻說不定負責的工作就是偵查和巡訪,以便在環境變化時能夠做出應變,可是在人類觀察的眼裡,就變成了懶惰與不勤奮了

回复评论
韩玮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2月27日 17:38 发表

各位,如果了解“九型人格”就知道“懒蚂蚁”的懒是怎么体现出来了,又怎么激发出来,我们国家有部分这样的人才,可是不多,所以我们也要学会鉴别真懒还是假懒。

回复评论
邹志军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2月28日 21:39 发表

其实‘懒’蚂蚁比勤蚂蚁勤快多了,要不然就算让它懒着,也懒不了几天。 当然,官二代、富二代之流肯定是不在此列的

回复评论
121.32.196.* 在 2010年12月29日 09:54 发表

202.108.56.* 在 2010年4月30日 08:09 发表

这种懒不是真正的懒,在某种意义上说“勤”与“懒”体力上,对没有划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来说,表面上说的,对动物来说的,而不是高级动物来说的。

这个懒应该是不屑于去做

回复评论
Apphen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2月29日 10:36 发表

如果我能成为一只懒蚂蚁,就好。

回复评论
124.118.16.* 在 2010年12月29日 10:48 发表

211.141.255.* 在 2009年6月29日 09:59 发表

懒蚂蚁得遇上好领导才行

非常赞同!!不是所有的领导都有企业家的眼光~

回复评论
221.222.145.* 在 2010年12月29日 18:16 发表

懒蚂蚁是不存在的,从外表看是没有做事,其实它并没有懒惰,而是从更高的层次来工作

回复评论
129.12.148.* 在 2010年12月30日 05:55 发表

"懶"這個字於本篇的運用實在甚不恰當..用"勤心者"與"勤力者"描述絕對更為適宜... 另外,用人為才這道理在如此世代該用不著去學了吧...

回复评论
202.127.20.* 在 2010年12月30日 10:08 发表

有些人心惰,有些人身惰-富兰克林

回复评论
113.161.82.* 在 2010年12月30日 10:40 发表

218.2.113.* 在 2010年10月25日 20:50 发表

“懒”蚂蚁都懒得反驳:是谁欲加之罪,说俺懒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消灭中国是迈向世界和平的必经之路

回复评论
183.30.122.* 在 2010年12月31日 01:24 发表

一个懒蚂蚁都是从勤蚂蚁演变而来的

回复评论
111.12.3.* 在 2010年12月31日 08:20 发表

Tslaomiao (Talk | 贡献) 在 2009年10月24日 00:08 发表

有一点我不太明白,如何界定企业中的懒蚂蚁

懒只是相对于体力来说而已,但对于脑力来说就是勤奋了。这里只是相对而已,企业里这是存在的

回复评论
朱晓磊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2月31日 08:57 发表

完全赞同理论,我认为这里懒,勤不能光从字面上来理解,古人说得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回复评论
李倩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2月31日 10:05 发表

在民营企业中,想做到懒蚂蚁是不容易的,民营企业员工工作受到老板的限制和制约,只有在工作以外的时间才能思考战略性问题吧。

回复评论
58.240.94.* 在 2010年12月31日 16:02 发表

君子,善假于物也,意思是说:聪明的人能够借用外物来达到目地。

回复评论
58.240.94.* 在 2010年12月31日 16:03 发表

58.240.94.* 在 2010年12月31日 16:02 发表

君子,善假于物也,意思是说:聪明的人能够借用外物来达到目地。

补充:懒蚂蚁在组织中,以全局的角度找到自己的位置。

回复评论
115.156.219.* 在 2011年1月4日 14:20 发表

懒蚂蚁应该也不是天生就是“懒” 我相信每一个成为懒蚂蚁之前的蚂蚁,都是最勤劳的。

回复评论
222.83.127.* 在 2011年1月5日 08:22 发表

“懒”与“勤”, 就看我们站位点是什么位置? 工作不“懒”与“勤”, 各自分工不同, 贡献也就不同了。

回复评论
218.17.232.* 在 2011年1月5日 23:06 发表

要想“懒”,先要勤

回复评论
60.235.26.* 在 2011年1月5日 23:23 发表

理是人说出来的 取百家所见解

回复评论
123.150.182.* 在 2011年1月6日 00:42 发表

看来是词语的应用所引发的争议啊,你们让我学习不少,希望能继续指教_hot

回复评论
劉慧娜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1月6日 14:33 发表

這只對上層領導說的話吧,,,不適合大多數的人

回复评论
218.64.17.* 在 2011年1月6日 16:05 发表

学习了

回复评论
Nieyuxian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1月6日 16:46 发表

在企业中的懒蚂蚁也是要有正本事的

回复评论
58.59.153.* 在 2011年1月7日 16:13 发表

凡事不走极端就好。

回复评论
58.249.117.* 在 2011年1月7日 20:35 发表

勤于思考和懒于杂务是统一的,二者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具备领导的力。

回复评论
113.139.74.* 在 2011年1月8日 16:01 发表

在企业中的懒蚂蚁也要分出真正的懒蚂蚁和所谓的懒蚂蚁,这样才能更好的捏死真正的懒蚂蚁,让那些所谓的懒蚂蚁活下来

回复评论
219.134.188.* 在 2011年1月8日 17:40 发表

很遗憾!我不是懒蚂蚁!

回复评论
Wking661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1月9日 14:52 发表

我觉得不适应中国企业···且这个理论我觉得有点一刀切··我觉得你说那些 案例比喻更像个一劳心劳力的蚂蚁··并不是懒蚂蚁··只有相对大的企业才有懒蚂蚁··这些人有关系·有背景·能编会造··没事就玩公司政治·提出些不痛不痒的事情··表面堂而皇之··所以我觉得少些这样人为好··想想那个企业家不是勤劳的··奇瑞的老板原来有多拼命你知道吗··百度成立的时候那些管理干部没一个懒蚂蚁···所以不要做懒蚂蚁··要做带头的蚂蚁··

回复评论
116.76.29.* 在 2011年1月9日 16:51 发表

“懒”是相对打引号的呀。

回复评论
Mlboy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1月10日 16:56 发表

我喜欢"懒"蚂蚁

回复评论
211.72.75.* 在 2011年1月10日 19:34 发表

119.145.5.* 在 2010年6月1日 15:14 发表

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上去有点像是由懒和贪推动的,因为有人不想走路,所以有人发明的手推车,因为不想自己耕田,就把牲口拿来代替,就有了马车、牛车、骡车甚至是狗橇等,然后就是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因为不想受热,有了扇子、风扇和空调;因为不想刻竹笺,有了印刷术;因为不想算算数,发明了电脑;因为不想煮水,有了饮水机;因为不想经常急超市,所以有了电冰箱;太多太多了。

文中所提並非因為懶和貪,我不認為方便和懶能畫上等號,一個講求效率的人,能叫他再刻竹箋嗎(還是要帶個龜殼)?雖然他很勤快...,

回复评论
119.49.176.* 在 2011年1月11日 12:20 发表

劳心、劳力两者各司其责,各有各的分工,但两者要想互相兑换,则困难重重:职位不同、职责不同。难!

回复评论
220.163.250.* 在 2011年1月11日 13:57 发表

有意思,学习了,谢谢

回复评论
老肚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1月11日 14:05 发表

学习了,谢谢

回复评论
117.79.232.* 在 2011年1月11日 17:32 发表

孙光磊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23日 18:52 发表

当不成“懒”蚂蚁,但绝不当懒人。人与人合作,专攻互补才能发挥大作用。但是生活中的人,要学习野生大自然中的动物,在忙碌时要时不时的停下来,看看周围环境是否安全,有危险时要准备好逃。

恩 同意

回复评论
123.115.10.* 在 2011年1月11日 21:39 发表

懒蚂蚁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善于想像,他们的手懒一点,但是脑鄞。

回复评论
117.24.202.* 在 2011年1月13日 16:52 发表

雒喜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18日 23:10 发表

我们有时候经常在做勤快的蚂蚁,偶尔会做懒蚂蚁,但是很少会作秀。

有时候和经常

回复评论
123.4.165.* 在 2011年1月13日 21:22 发表

很好!赞成

回复评论
113.97.208.* 在 2011年1月14日 14:15 发表

此理论误人!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蚂蚁不能说是懒蚂蚁.

回复评论
121.12.152.* 在 2011年1月15日 09:27 发表

“懒”是相对“觅食”;然对于“思考”可谓为“勤”,故不具有代表性。

回复评论
119.131.146.* 在 2011年1月15日 09:53 发表

我倒蛮欣赏这理论的,最记得以前我的一位数学老师跟我们说,数学学得好的都是懒人,因为他们想偷懒,所以总能找出快速的做题方法,我觉得道理是一样的,可能有些人很努力的在忙事情,但是太忙了就没时间想新办法快速地完成事情。所以,其实想自己跟着进步,最好的办法就是,忙一段时间就歇一会去总结总结之前做事的方法。

回复评论
120.42.37.* 在 2011年1月16日 16:20 发表

其实吗,对于我们新人来说,这个东西还是有点借鉴意义的。谢了!

回复评论
121.205.152.* 在 2011年1月16日 19:28 发表

不叫懒,是有思想,只会干活不会思考没心眼的不是好员工

回复评论
27.42.200.* 在 2011年1月16日 23:58 发表

什么懒蚂蚁 只是分工不同,就好比人类的体力活与脑力活两种人群,

回复评论
116.233.219.* 在 2011年1月17日 16:53 发表

问题是如何辨别“懒蚂蚁”是真的偷懒还是勤于思考.... 实际工作中也很难让“懒蚂蚁”懒于杂物,毕竟缺衣少食的危机不可能时常发生...

回复评论
61.190.42.* 在 2011年1月17日 21:26 发表

test

回复评论
218.242.249.* 在 2011年1月19日 12:56 发表

懒蚂蚁要有自知自明,还要有英雄气概,能撑的起放得下,关键时候能带领大家走出困境,纸上谈兵就不是一个“懒”能衬托的了。。。。

回复评论
122.234.15.* 在 2011年1月19日 19:02 发表

唐僧师徒五人缺了谁都没有味

回复评论
221.223.206.* 在 2011年1月20日 14:00 发表

就单独看待该理论而言,“勤”与“懒”,因时、因地、因人而言!

回复评论
111.174.176.* 在 2011年1月21日 11:14 发表

懒蚂蚁是专才,勤快的蚂蚁是平才。企业应该要什么要的才呢??

回复评论
219.135.195.* 在 2011年1月25日 12:34 发表

看完,觉得挺有意思啊~

回复评论
Wbsyuer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1月25日 19:36 发表

对于一个公司,需要懒蚂蚁。而对于我们更多普通个人,每个人在忙碌的同时,不能丢掉了思考

回复评论
222.76.71.* 在 2011年1月26日 16:43 发表

219.136.104.* 在 2010年5月22日 04:01 发表

我觉得这句话里,所谓的好领导就是能够真的去听,并思考你的意见、建议的人。

这里的懒蚂蚁其实就是生活中那些在寻找机会等待的人!好马也需要伯乐。其实现在的80后90后都很多这样的人不知道要做什么价值在哪里。但是不代表他们能力不够只是时间不对罢了~!

回复评论
61.130.96.* 在 2011年1月27日 08:04 发表

222.213.168.* 在 2009年8月26日 08:27 发表

“懒”能说成是劳心吗?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是懒吗?谬论!!!!

懒蚂蚁只是研究初期对少数无所事事的蚂蚁的称呼吧,进一步研究之后才发现这些蚂蚁的独特之处,只是继续沿用了这个称呼而已?

回复评论
58.61.137.* 在 2011年1月27日 17:14 发表

这是一个团队或者是一个公司都离不开这样的懒蚂蚁,因为这样的懒蚂蚁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回复评论
219.142.122.* 在 2011年1月28日 16:41 发表

认真经营生活,不流于俗套的懒蚂蚁。

回复评论
61.145.246.* 在 2011年1月28日 16:44 发表

只要不是真正的鱼目混珠的“懒”,这样的懒蚂蚁或许有存在,和真正意义上的价值。 如果特设这种部门,也必须建立在劳力的基础上,才能结合各方面的现状去思考,判断,

回复评论
Vincent wong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1月29日 16:06 发表

懶螞蟻效應,純粹是一種失敗的試驗或者說是一種故弄玄虛的理論。哪只不是懶螞蟻,而是一些領導;它擔負了一定的責任,而其它的勤勞螞蟻是愿意為它們而付出勞動的。

回复评论
218.204.110.* 在 2011年1月30日 17:46 发表

"懒蚂蚁"-在根据不同的时间、场所、环境中能表现出不同的工作方式,带领大家冲出困境.

回复评论
14.104.204.* 在 2011年1月31日 13:18 发表

124.224.72.* 在 2009年12月28日 11:33 发表

我觉得“懒蚂蚁”理论很正确。在企业当中,我们大多数人脚踏实地的为自己的岗位奋斗,做出了必不可少的贡献,而同时却错过很多他们认为实现不了的想法,或者想过却没有为之行动。那些“懒蚂蚁”恰恰相反,他们有很多想法,但在现有的情况下只有一部分转化为价值,一旦遇到合适的环境,他们的价值就会很好的体现出来。

表示支持

回复评论
117.88.36.* 在 2011年1月31日 16:29 发表

做不好杂务的蚂蚁不知道算不算是懒蚂蚁...

回复评论
Xjf2346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2月3日 22:01 发表

知道自己属于哪只蚂蚁,走正确的路,这才是务实之道,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回复评论
60.55.200.* 在 2011年2月6日 19:53 发表

222.213.168.* 在 2009年8月26日 08:27 发表

“懒”能说成是劳心吗?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是懒吗?谬论!!!!

他们说的懒加了引号,也就是说是表面的,本问说的懒也是表面的

回复评论
杨耀华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2月7日 21:47 发表

哈哈一种现象

回复评论
13806952370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2月8日 08:50 发表

呵,万物终有源,不是随便一只蚂蚁都可以做“懒蚂蚁”的。

回复评论
125.92.181.* 在 2011年2月8日 22:32 发表

要做懒蚂蚁,就要先做勤蚂蚁,只有先熟悉各方面业务,才能看清其不足,不能闭门造车,不切实际。

回复评论
58.52.75.* 在 2011年2月8日 23:29 发表

Wbsyuer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1月25日 19:36 发表

对于一个公司,需要懒蚂蚁。而对于我们更多普通个人,每个人在忙碌的同时,不能丢掉了思考

恩,每个人在忙碌的同时,不能丢掉了思考, 这话说的好,再忙也不要陷于机械运动 现实环境中大多数人不可能一开始就在企业里做到“懒蚂蚁”指挥者的高度,都要经过“勤蚂蚁”执行者过程的不继积累,这期间没丢掉思考的人就是清醒的一群 我看上面其它太多人的评论都咬文嚼字,抓住一点不放,真的没必要 看文主要在于领会作者想表达的意旨,可能引申其它的观点,但没必要死抓不放,居然还有人愤青到拿中国同样理论出现的时间来比较,这就说明你爱国了,真是。同一个东西总会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出现。

回复评论
58.52.75.* 在 2011年2月8日 23:33 发表

58.52.75.* 在 2011年2月8日 23:29 发表

恩,每个人在忙碌的同时,不能丢掉了思考, 这话说的好,再忙也不要陷于机械运动 现实环境中大多数人不可能一开始就在企业里做到“懒蚂蚁”指挥者的高度,都要经过“勤蚂蚁”执行者过程的不继积累,这期间没丢掉思考的人就是清醒的一群 我看上面其它太多人的评论都咬文嚼字,抓住一点不放,真的没必要 看文主要在于领会作者想表达的意旨,可能引申其它的观点,但没必要死抓不放,居然还有人愤青到拿中国同样理论出现的时间来比较,这就说明你爱国了,真是。同一个东西总会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出现。

当然文章想表达的意旨就不用赘述了,文章里亦有说明

回复评论
61.178.80.* 在 2011年2月9日 10:04 发表

这个“懒”意味深长,需细细体会!

回复评论
218.22.39.* 在 2011年2月9日 10:31 发表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回复评论
124.128.244.* 在 2011年2月9日 10:53 发表

为什么用蚂蚁做实验,难道日本人能知道蚂蚁沟通的内容,能分析它们全部的行为?这个实验没有价值。

回复评论
116.246.20.* 在 2011年2月9日 16:46 发表

劳心者与劳力者可以简单的看成一个人的大脑与躯干,缺一不可,大脑需了解躯干能做什么才能结果最优化

回复评论
222.172.51.* 在 2011年2月10日 15:42 发表

懒蚂蚁,是观察者的认知,把分工不同,相对体力劳动而言视为“懒”。没有必要讨论了。

回复评论
60.222.59.* 在 2011年2月10日 21:15 发表

218.24.144.* 在 2010年8月31日 15:05 发表

国外可以 有 但是在中国 就是蛀虫披着懒蚂蚁的皮

精辟,中国国情

回复评论
58.20.105.* 在 2011年2月11日 14:27 发表

研究者之所以称之为懒蚂蚁,只是在不知道它们的具体作用之前的称呼罢了,但现实管理中哪有这种情况?

回复评论
60.211.178.* 在 2011年2月11日 16:40 发表

首先要有一个角色定位,懒,要有懒的资格,作为一名普通员工,懒的代价往往是很大的。

回复评论
520feizai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2月11日 19:07 发表

很有意思!~谢谢分享

回复评论
Nix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2月11日 21:04 发表

可以理解为是二八定理的一个延伸吧

回复评论
Love return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2月12日 17:21 发表

在蚂蚁的世界里,这些所谓的懒蚂蚁确实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可是现实生活中的“懒蚂蚁”也都如此?毕竟人类是有思想的动物,即使有,老板也未必给以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发挥应有的作用,没等到那天早卷铺盖走入了。

回复评论
218.85.12.* 在 2011年2月13日 16:33 发表

懒蚂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而是看上去不在时时刻刻作业,但是对待工作却很用心,勤于动脑,眼界较远较宽,但是大部分企业往往眼里容不下这样的人,经常都形式性地去附加工作给这样的人,其实这样大多时候是没必要的,因为懒蚂蚁通常是高效的,太过于逼迫,就会逼走有价值的懒蚂蚁。

回复评论
183.64.202.* 在 2011年2月15日 09:16 发表

勤与懒只是人们的一念之间,真正意思上没有勤懒之分,只是各各司其职,各司其责罢了

回复评论
蒲刚清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2月15日 19:50 发表

懒,也得有境界不是, 要是没有能力,只知道好逸恶劳,没有自己的特点,那不是懒,是庸

回复评论
119.41.52.* 在 2011年2月16日 22:59 发表

作为普通员工懒蚂蚁,要运用知识去学会思考,学会找到自己的正确方向,要懂得如何去发挥,否则只能永远做蚂蚁了。

回复评论
58.60.50.* 在 2011年2月17日 22:52 发表

每种人的存在不是我们能控制的,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存在。上帝是公平的,赐予每个人一种生存的能力。各司其职才不会饿死。

回复评论
59.36.140.* 在 2011年2月18日 15:02 发表

懒蚂蚁就是战略决策者,总是能站在所有人的高度看问题,发现问题。一个企业要有这样的人和这样的组织,才不会在出现经济危机时无所适从或倒闭。

回复评论
180.168.98.* 在 2011年2月18日 15:13 发表

94.192.143.* 在 2010年4月20日 07:56 发表

“懒”这个定义不是很正确,这也许是我们常说的大智诺愚吧。。。 懒蚂蚁把精力用在分析市场

大智诺愚 字都写错了

回复评论
180.168.98.* 在 2011年2月18日 15:15 发表

58.52.75.* 在 2011年2月8日 23:33 发表

当然文章想表达的意旨就不用赘述了,文章里亦有说明

有道理 挺

回复评论
202.60.235.* 在 2011年2月19日 13:43 发表

每個人不可能天生便是"懶螞蟻" ,所謂的"懶螞蟻"也曾當過"勤螞蟻",

回复评论
Tianbin2013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2月20日 14:11 发表

懒的前提:必须证明懒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否则会被勤与领导者所憎恨

回复评论
119.134.247.* 在 2011年2月20日 20:33 发表

懒蚂蚁勤于思考,只不过懒于表面。它可以很勤快,只是对收获来说可能没有多大的成就而已,但立足于组织则不只要领导的庇护,还要求自身的圆融和低调吧。就像企业里平常发挥不了作用,又缺一不可的职位一样。流动率似乎总居高不下。

回复评论
郭大宏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2月21日 02:53 发表

124.163.43.* 在 2010年4月4日 21:04 发表

这个理论真无聊,蚂蚁是最具组织力和战斗力的有机群体.

老板首先要做个懒蚂蚁,要勤于思考,懒于杂事。要想大事,观全局。

回复评论
Candshy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2月21日 10:47 发表

“懒”不是真的懒吧,其实在动脑,也算是勤快。哪些真懒的,才是祸害。

回复评论
110.190.103.* 在 2011年2月21日 15:11 发表

勤脑致富,勤脑永远快于勤劳,

回复评论
61.186.246.* 在 2011年2月21日 19:21 发表

219.139.121.* 在 2009年2月14日 23:56 发表

有劳力者,更要有劳心者,但劳力者必须大多数,少数愿劳心多数愿劳力!

顶。。。呵呵

回复评论
113.111.55.* 在 2011年2月21日 20:35 发表

这个理论提醒我们在忙碌的同时,不忘抬头看看前方的路,做眼观全局的人,不能陷身与日常繁杂事务而忘记了前进的方向。优秀的人既要努力工作,又能前瞻全局,即劳心又能劳力。

回复评论
110.86.9.* 在 2011年2月22日 09:43 发表

123.5.1.* 在 2010年4月22日 09:31 发表

懒蚂蚁就是谋士,智囊

我想作者也是想表达这样一种意思

回复评论
219.146.52.* 在 2011年2月23日 11:07 发表

上述所说的是符合外国国情的“懒蚂蚁”,不符合中国国情。在中国“懒蚂蚁”都是以背景的,真正的思想还是来自勤快的蚂蚁。毕竟是劳动创造思想。

回复评论
218.86.89.* 在 2011年2月23日 12:49 发表

117.136.5.* 在 2009年6月27日 18:57 发表

这是对于相对大的领导来说,可以做懒蚂蚁,对于一个小小的领导来说是两种蚂蚁的精神都要具备的。

回复评论
118.239.57.* 在 2011年2月23日 19:38 发表

很对,不然就会被淘汰~

回复评论
118.239.57.* 在 2011年2月23日 19:42 发表

219.146.52.* 在 2011年2月23日 11:07 发表

上述所说的是符合外国国情的“懒蚂蚁”,不符合中国国情。在中国“懒蚂蚁”都是以背景的,真正的思想还是来自勤快的蚂蚁。毕竟是劳动创造思想。

我觉得任何事都要以实际为中心,什么中国国情啊外国国情啊针对现实都是不实际的,国家那么大,任何地方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市场也一样,所以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句话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回复评论
118.239.57.* 在 2011年2月23日 19:43 发表

113.111.55.* 在 2011年2月21日 20:35 发表

这个理论提醒我们在忙碌的同时,不忘抬头看看前方的路,做眼观全局的人,不能陷身与日常繁杂事务而忘记了前进的方向。优秀的人既要努力工作,又能前瞻全局,即劳心又能劳力。

赞一个~

回复评论
124.133.42.* 在 2011年2月24日 10:41 发表

懒:不能仅仅理解为体力上的懒惰,而应该是脑力和体力双重懒惰,就是不体力劳作,不脑力思考,这才是懒。懒蚂蚁理论是蚂蚁族群中的一种分工,他的任务就是不断观察、思考,一旦族群受到外界侵害时,就能有条不紊的带领族群冲破障碍,寻找新的希望。而作为人类来讲,由于功利心的侵扰,个人机遇的不确定性,导致人与人之间分工的差异不被接受,有时也难于区分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异,这就只能靠残酷的时间淘汰,从而造成所谓的不公。

回复评论
哼哈行者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2月24日 17:10 发表

看完文章知道 其实,懒蚂蚁实则不懒,他们能引领企业发展的方向,让大家明白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没有计划的企业是可怕的,没有最追求的员工亦是盲目的,当然...我们要重视这样的人才,不要被他们“懒”的表象迷惑,而是重视他们,支持他们,这样他们所在的企业必是团结一致,所向披靡!

回复评论
114.96.185.* 在 2011年2月24日 22:45 发表

222.84.119.* 在 2010年5月13日 23:10 发表

一般头脑聪明的人都比较懒

胡扯 聪明是实践累计的经验 你见过不学无术的人有所成就的么

回复评论
125.92.241.* 在 2011年2月25日 09:08 发表

在忙碌是生活工作中,时不时的看看自己的路.当你走有一段路远的时候,回头一下自己最初的方向,还是那个目的点还是那个事吗?是真“懒”还是假懒了,要是前,那恭喜自己...再上战线..“懒”蚂蚁的意境我欣于..

回复评论
219.134.95.* 在 2011年2月25日 09:12 发表

庸者劳力,能者劳心.

回复评论
116.226.75.* 在 2011年2月25日 09:50 发表

只能说有的蚂蚁动脑多一些,有的蚂蚁动手多一些。为什么说动脑的蚂蚁就是懒蚂蚁呢?!

回复评论
222.134.77.* 在 2011年2月25日 11:05 发表

要想做好懒蚂蚁只有自身素质达到一定的境界才会有资格,不是想想就可以的。

回复评论
113.74.3.* 在 2011年2月25日 15:47 发表

大惊小怪,够人手的企业很多都有专做产业发展构想工作的,不分配具体事物,不稀奇

回复评论
115.154.126.* 在 2011年2月25日 23:00 发表

有一定的道理!

回复评论
小高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2月27日 20:31 发表

企业的用人关键在于“用有用之人”,“懒蚂蚁”其实不能真懒

回复评论
114.218.117.* 在 2011年2月28日 14:17 发表

值得争议的理论~各有各理,值得思考!

回复评论
半铁半泥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2月28日 15:00 发表

此懒非彼懒。

回复评论
PeterLiu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2月28日 18:19 发表

只有出现危机的时候懒蚂蚁才能体现出来,平时我们怎么能知道谁才是危机时能够挺身而出的懒蚂蚁呢?

回复评论
124.160.96.* 在 2011年3月1日 22:33 发表

光看评论我就觉得比本词条内容丰富的多

回复评论
116.55.200.* 在 2011年3月2日 13:50 发表

古代的门客

回复评论
111.1.186.* 在 2011年3月3日 10:07 发表

这里面的“懒”并非十足的“懒惰”,故事中出现了“懒于杂务”及“花心思到了解与发觉去了”! 所以大家不要误会,我个人觉得,这个效应是告诉我要善于动脑及动手,还有发现关注点!

回复评论
121.33.227.* 在 2011年3月3日 11:09 发表

在一个团队中是需要懒蚂蚁的,

回复评论
60.0.133.* 在 2011年3月3日 13:11 发表

善于思考,勤于总结的人,是“懒”过于偏薄,这样说的话大家都学着做懒人得了,只能说明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不同的人才都有其一定的价值,要擅于吸纳不同类型的人才。

回复评论
158.94.69.* 在 2011年3月4日 04:15 发表

lazy ants effect! so great that can improve an organisational culture!

回复评论
Masterwj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4日 15:45 发表

懒蚂蚁

回复评论
117.89.190.* 在 2011年3月4日 21:59 发表

精明的蚂蚁

回复评论
116.208.113.* 在 2011年3月5日 15:39 发表

所谓的懒蚂蚁只不过是一些脑力劳动者

回复评论
953664832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6日 11:06 发表

从评论中得到的东西远远比从文章中得到的东西多,当然,我没否认评论是建立在文章的基础上。祝大家共同进步!

回复评论
Xiaoyuanluan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6日 11:59 发表

脑力劳动更累了

回复评论
115.208.32.* 在 2011年3月6日 21:00 发表

懒并非懒,只是表示不同的勤快方式而已。

回复评论
九酝小书虫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7日 10:31 发表

要当这种懒蚂蚁没有勤劳的蚂蚁支持是不行的吧

回复评论
124.160.96.* 在 2011年3月8日 22:11 发表

没有执行能力和决策能力的懒蚂蚁,除非老板力挺,不然也只能是把所谓的“雄才伟略”烂在肚子里

回复评论
天翔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9日 12:58 发表

任何一个团体,每个人都很重、不可或缺的。只是他们的作用不同,然而是不可替代的

回复评论
218.29.60.* 在 2011年3月9日 19:48 发表

懒蚂蚁理论虽然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但不是为一种对管理理论有借鉴意义的现象,正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门客一样,养些“懒蚂蚁”不是无意的。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讲,亦可得到不少启示。

回复评论
人中雲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9日 23:10 发表

從文章分析, 螞蟻群配置了"前哨的懶螞蟻"的一種重要組織. 大部份的螞蟻"勤勞"地不停工作,而"懶螞蟻"就為螞蟻群進行"前哨"的前期食物源的查找. "懶螞蟻"所做的就是企業(組織)的"研究和發展"部門. 它們為螞蟻群(企業)的食物源(未來市場, 市場在那里, 市場有多大, 有多遠, 需要什麼技能等)作出前期的定位探索. 我認為這編文章的名題應正名"探索效應". 奇瑞的個案,是一個反面的教材. 原企業將其最值錢的資源(人才)裁減是短視和人力資源管理不善的表現. 這顯示出國內的企業在人才資源管理的不重視, 不能確定企業長遠存在的資本是什麼:創新和質量. 這兩項都得靠人才.

回复评论
111.184.193.* 在 2011年3月10日 02:22 发表

人家生物學家是研究螞蟻行為,管理學家卻不經實證就直接拿來應用在人類的管理上。

莫非管理學家即是一種懶螞蟻?

回复评论
111.79.231.* 在 2011年3月10日 08:38 发表

哪个懒是有引号的,ok?

回复评论
125.64.223.* 在 2011年3月10日 09:04 发表

懒应该是一个反意词吧

回复评论
222.247.53.* 在 2011年3月10日 13:03 发表

懒只是一种表象,这道理谁都懂,可是这些人把他表达出来了而已

回复评论
124.133.27.* 在 2011年3月11日 14:13 发表

那些有思想有理想的人可以符合这个“懒蚂蚁效应”,但是反之就不一定了,再者这与一个人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这个懒蚂蚁效应不具有普遍性!

回复评论
110.178.167.* 在 2011年3月11日 19:56 发表

不怎么觉得,“懒蚂蚁”也是很勤快的,只是为会勤快在杂务事情上而已,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

回复评论
124.226.192.* 在 2011年3月11日 21:28 发表

蚂蚁这种昆虫在大自然巨大推手推动下,分工出来善于观察的和只知道看见眼前食物而兴奋的,人类这种动物其实也受大自然支配,也有类似蚂蚁的现象,但人是社会属性的,比方一个集体(一个单位吧),领导(或老板)他以他的社会习惯来看待集体内的人,会用鞭子抽打那些嘴巴和手脚显得勤快的人。

回复评论
124.226.192.* 在 2011年3月11日 21:30 发表

那些有思想有理想的人可以符合这个“懒蚂蚁效应”,但是反之就不一定了,再者这与一个人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这个懒蚂蚁效应不具有普遍性!

说得好

回复评论
人中雲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12日 21:22 发表

人類不是動物嗎? 人類在發展過程中不是經常向其他動物學嗎?

回复评论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13日 16:25 发表

懒于干体力活,勤于思考。 勤于干活,少思考。 最佳组合:适当的干活——做好本职工作,善于思考--发展能力。

回复评论
Fangie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13日 18:04 发表

在动物界无勤或懒的现象,分工不同而以。认为它有勤懒之分不过是人类的主观意愿。这现象不能放在人的身上。

回复评论
116.21.215.* 在 2011年3月14日 10:52 发表

懒于杂物,勤于思考。 纵观大局,运筹帷幄。

回复评论
120.2.157.* 在 2011年3月14日 12:21 发表

哈哈~~~~

回复评论
余升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16日 11:12 发表

动物界的事情和我们还是有区别的哦,不可太信哦

回复评论
姚宇航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16日 14:49 发表

所有回复的人有事才华横溢呀

回复评论
218.29.125.* 在 2011年3月16日 20:44 发表

59.32.86.* 在 2009年2月11日 01:32 发表

如此看来“懒蚂蚁”的存在价值比较高···那谁都想做懒人啦··不过也要有本事是不是?~~~

确实不错

回复评论
119.134.247.* 在 2011年3月18日 14:51 发表

5891

回复评论
211.140.192.* 在 2011年3月19日 12:23 发表

说到底还是能力啊

回复评论
113.87.16.* 在 2011年3月19日 13:58 发表

这个就 是 来证明彼得效应的最佳效用了,

回复评论
Msk1984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19日 14:41 发表

相对的

回复评论
121.206.192.* 在 2011年3月19日 19:32 发表

哦!原来是北海道!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研究的,算我孤陋寡闻!不过我自己在2004年已经基本完成我的ANT管理系统,现在成立公司一家顾问公司,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多点沟通863680742! 说真的,我从来没有想过懒蚂蚁!我想我只有日本人才会这么认为!这就叫投射效应!

回复评论
59.51.216.* 在 2011年3月20日 10:55 发表

我一直都在做一只勤蚂蚁,感觉很累啊。手下一帮人家,组织不好,无论身体心理上累的还是自己!嗯,我得静下来学学懒蚂蚁了。

回复评论
27.19.35.* 在 2011年3月20日 20:28 发表

如何做到懒于杂务,勤于思考? 懒的时候要善于观察和总结,这样才能够有正确的思想!

回复评论
李欧洋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21日 20:10 发表

企业,就要有勤有“懒”。配合到位,一心为集体,心使一处,才有强劲的竞争力啊。。。

回复评论
Dabozi119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22日 16:08 发表

这里面所说的蓝蚂蚁,是不动手,爱动脑的人!并不是无所事事!

回复评论
114.33.12.* 在 2011年3月22日 16:55 发表

找過了很多資料 日本北海道大學根本沒有發表過這樣的研究

不知道這「懶螞蟻效應」謠言怎麼來得

回复评论
113.57.120.* 在 2011年3月22日 20:41 发表

222.130.188.* 在 2009年4月19日 16:18 发表

“懒”蚂蚁只是表面的,在团队中术业有专攻,各司其职。每个团队需要不同形式的劳力者!

赞同,这里的勤是指执行事务的人,做事的人,懒是指懒于杂务而能静下来想想企业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的人,是能把握全局的人,是动脑的人,勤与懒只是相对于各自工作性质不同,各司其职

回复评论
113.57.120.* 在 2011年3月22日 20:43 发表

59.51.216.* 在 2011年3月20日 10:55 发表

我一直都在做一只勤蚂蚁,感觉很累啊。手下一帮人家,组织不好,无论身体心理上累的还是自己!嗯,我得静下来学学懒蚂蚁了。

聪明的管理者要学会知人善任,权力下放,自己才不会累也有效的利用了各种人才。

回复评论
61.231.70.* 在 2011年3月22日 22:06 发表

懶在表面,勤於腦~

回复评论
Dan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23日 16:02 发表

114.33.12.* 在 2011年3月22日 16:55 发表

找過了很多資料 日本北海道大學根本沒有發表過這樣的研究

不知道這「懶螞蟻效應」謠言怎麼來得

添加了参考文献,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复评论
125.39.35.* 在 2011年3月23日 17:11 发表

懒蚂蚁的描述好像公司的领导,“不被杂务缠身而擅长于辨别方向和指挥前进,能想大事、想全局、想未来”大概只有公司领导才能统想全局,才可以指挥方向

回复评论
61.142.111.* 在 2011年3月23日 19:24 发表

的确是这样,只是平时想的没有上升到理论的程度

回复评论
220.188.149.* 在 2011年3月24日 00:21 发表

这里的懒与勤没有具体的定义,我们应该责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回复评论
121.13.250.* 在 2011年3月24日 09:49 发表

对于现实的社会和竞争压力,身为“懒人"必将被淘汰!我认为文章中所说的”懒人“应该是指那些不是盲目勤奋、埋头苦干的人,而是时不时为在忙碌之中停下来思考片刻的人。故身为“懒人"必将被淘汰!,”勤人“不一定不被淘汰,但是,“勤+思”的人肯定不会被淘汰!

回复评论
221.4.141.* 在 2011年3月24日 11:32 发表

我对懒蚂蚁的理解是,做事情不要让一些杂事不关紧要的事情缠身,思考一下重要的事情,先做重要的事情。

回复评论
金涛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25日 23:10 发表

这个懒蚂蚁理论我得拿几只蚂蚁研究一下,是不是真的这样。

回复评论
111.178.151.* 在 2011年3月26日 07:31 发表

何时懒?何时勤?值得领导者深思啊!

回复评论
124.160.127.* 在 2011年3月26日 14:07 发表

懒蚂蚁曾经也是勤蚂蚁,只有从勤蚂蚁中脱颖而出,才可成为懒蚂蚁,懒蚂蚁从宏观把握整体趋势,勤蚂蚁在微观实施各项活动,懒蚂蚁和勤蚂蚁共同维持组织的运行与发展

回复评论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28日 13:42 发表

道德经曾有言:天生万物,皆相生相克,相辅相成。这里的勤与懒也只是表面现象,奇瑞的实例只是职能不同的部门罢了。要创造更好的,就需要心与力有机结合。

回复评论
211.141.104.* 在 2011年3月28日 17:58 发表

每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了,都有各自的特长所在,也就是说产生懒蚂蚁这种想象也是客观存在的想象,一个好的企业需要精英但同时也不能忘了普通的人才!

回复评论
Leekeungcn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28日 20:55 发表

"懒",是相对勤而言,只是个比喻的说法,我想理论中的“懒”是那些不专注于具体工作的人,而将心思关注在具体工作之外,才能有跳出具体工作“围城”的大局观,并不是说不干活的人都是好的。

回复评论
124.134.128.* 在 2011年3月29日 21:32 发表

时刻准备着

回复评论
痞子小圣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30日 00:19 发表

所谓的懒 是在他人的眼中, 其实懒不懒 自己知道

回复评论
嗝嗝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30日 10:42 发表

一个企业应该有不同的人存在,才是一个好企业

回复评论
222.82.170.* 在 2011年3月30日 11:43 发表

具体事务具体论··

回复评论
118.117.9.* 在 2011年3月30日 14:38 发表

可能懒蚂蚁是能力强的,能力强的与能力弱的干同样的事,强的人可用较少时间干完,余下时间懒

回复评论
118.117.9.* 在 2011年3月30日 14:40 发表

124.134.128.* 在 2011年3月29日 21:32 发表

时刻准备着

说的好

回复评论
张伟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30日 16:01 发表

此懒非彼懒也。

回复评论
arvian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3月31日 10:21 发表

懒和勤快只是相对意义的 懒于思考者,必须付出体力劳动 吝啬体力者,必须勤于思考 相辅相成,各取所长,各尽其责

回复评论
113.93.165.* 在 2011年4月1日 10:38 发表

我认为这个理论很不错,但理论归理论,在我国现时的发展水平来看,还没能很好地发挥到这个理论的作用,况且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使用这个理论,很多人都会停留在多劳多得的层面上,老板喜欢看到员工勤奋,假如他聘请的员工是一只懒蚂蚁,我想他早就把他给解雇了

回复评论
200.79.0.* 在 2011年4月2日 04:27 发表

懶螞蟻不就是那個只需出一張嘴的領導者嗎? 懶螞蟻效應裡懶螞蟻就是大大小小的指領導者啦!!! 不然還真是有小小員工可以拿人薪水,每天坐在那蹺腳看報紙/喝咖啡?想得美吧!!!

回复评论
岳雷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4月2日 20:16 发表

“懒”蚂蚁效应。有作为的都不是真正意义上懒的。行动懒者,思考勤;思考懒者,行动勤;两者皆为半勤者。思考勤,且行动勤者,为全勤也。呵呵。。

回复评论
113.104.203.* 在 2011年4月3日 18:17 发表

勤与懒是相对的,在各行业中两都不可缺!!

回复评论
125.71.229.* 在 2011年4月3日 23:18 发表

219.238.212.* 在 2010年4月20日 15:06 发表

懒蚂蚁就是领导啊

就是

回复评论
118.181.79.* 在 2011年4月4日 17:08 发表

岳雷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4月2日 20:16 发表

“懒”蚂蚁效应。有作为的都不是真正意义上懒的。行动懒者,思考勤;思考懒者,行动勤;两者皆为半勤者。思考勤,且行动勤者,为全勤也。呵呵。。

全勤为其一,更需精也

回复评论
Yjh0331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4月6日 14:02 发表

122.193.46.* 在 2010年4月18日 13:43 发表

以为很牛的科学定论,只不过是肤浅的经验总结

楼上的别以为自己水平很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你懂吗?? 有哪个科学定论不是从实际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你平时吃喝拉撒的方法也是你经验总结的最优方法,说不定你也可以以此写书写论文了!!

回复评论
60.55.200.* 在 2011年4月7日 16:09 发表

懒 也需要技术

回复评论
朱山悬叶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4月7日 21:44 发表

这是软实力的提现

回复评论
114.42.14.* 在 2011年4月8日 17:32 发表

富二代,富三代 -- 基因里 不是懒蚂蚁(你以为他想拿行李,就有得拿吗?),也会成为懒蚂蚁! 穷二代,穷三代 -- 基因里 不是勤蚂蚁(你以为他不勤就有饭吃吗?),也会成为勤蚂蚁! 财富分配到这个方式,还有的谈吗?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的时代已过,向新贫的一代致敬!

回复评论
221.0.92.* 在 2011年4月10日 09:44 发表

其实懒蚂蚁和勤蚂蚁一样重要,只是他们的分工不同,在现实企业中失去了谁也不行。就像一个国家一样,即得有基层工作者还得有领导者!所以就现实生活来说,我不能妄自评论谁更重要!

回复评论
221.0.92.* 在 2011年4月10日 09:49 发表

113.57.120.* 在 2011年3月22日 20:43 发表

聪明的管理者要学会知人善任,权力下放,自己才不会累也有效的利用了各种人才。

学懒蚂蚁也可以,不过你得慢慢来,不要适得其反就行!懒蚂蚁也有懒蚂蚁精髓之处!

回复评论
59.44.91.* 在 2011年4月11日 13:05 发表

211.141.255.* 在 2009年6月29日 09:59 发表

懒蚂蚁得遇上好领导才行

哈哈,这本身就是领导给自己的懒惰找的借口。

回复评论
222.66.4.* 在 2011年4月11日 13:48 发表

懒蚂蚁谁都想当,不一定谁都当得好。

回复评论
211.142.247.* 在 2011年4月12日 13:38 发表

懒人的智慧

回复评论
朱晓玲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4月14日 20:02 发表

鱼少SHOW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9月23日 13:40 发表

就怕懒了还不往正途想!

说得超好。

回复评论
114.32.231.* 在 2011年4月15日 14:29 发表

很熱烈的話題,提供敝人的想法,供大家檢驗 1. 懶螞蟻是觀察者藉由其外觀活動特色定義的,重點是螞蟻王國主人的看法 2. 如果各位先進有這麼一天,由長期擔任工蟻的角色,奉命擔任懶螞蟻,各位先進會如何做,是不是有把握做得好 a. 可不要為了績效,跑去當勤勞螞蟻,因為這不是您的任務,做了也沒有績效,甚至打亂目前勤勞螞蟻的組織運作

b. 思考及探索: 為了自己的績效,可得每日勤思勞想,看看這條路線的食物,有多少,能吃到甚麼時候,得提前提出新的食物潛在地點,方案可得想好,三次提案,可至少要中一次漂亮的,不然下次考績就得有心理準備

c. 四處打聽: 聽聽看目前的搬運隊伍的想法,能幫忙解決點問題,也算是不大不小的成績

d. 報告的功夫要好: 大小提案都得報的漂亮。以往搬運的身手除了偶而還是得拿出來亮亮相 (讓領導加深印象,也增加報告說服力),其餘就看這個了,要報出真、善、美

暫時就這些了,個人是覺得懶螞蟻很累,比以前搬不完的食物還累人

回复评论
Mim121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4月15日 16:43 发表

关键是责任

回复评论
61.57.146.* 在 2011年4月17日 12:46 发表

58.248.5.* 在 2010年2月25日 11:39 发表

勤与懒只是相对的概念,这里所说的勤是负责具体事务的人,“懒蚂蚁”“勤”在思考

GOOD 一語道破

回复评论
123.146.65.* 在 2011年4月17日 14:40 发表

懒人更会想着创新,创新的投入必定是勤奋的投入,懒只是偶尔放松的体现而已。

回复评论
123.161.203.* 在 2011年4月22日 14:27 发表

没什么新意,管理学上早就分清这个问题了,

回复评论
刘聪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4月22日 19:57 发表

雒喜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18日 23:10 发表

我们有时候经常在做勤快的蚂蚁,偶尔会做懒蚂蚁,但是很少会作秀。

于是您的老板就一直把你当勤快的蚂蚁......

回复评论
123.232.215.* 在 2011年4月23日 09:08 发表

可以请专业人士做企业顾问

回复评论
61.227.156.* 在 2011年4月23日 22:31 发表

上面繁体删不掉了,补个简体版。

首先,文章会用"懒蚂蚁"来形容,是因为「在观察的时候」这些蚂蚁是无所事事、东张西望的,就像「懒惰不工作的人」。但其实他们东张西望就是在工作,希望大家不要误解,此懒只是因为观察的时候看起来懒罢了。

我发现很多人都说懒蚂蚁=领导者啊,就我看来却不是这样的。

懒蚂蚁并没有办法当领导者,领导者真正所需的是协调以及识人能力,其他能力顶多是加乘辅助罢了。

而"懒蚂蚁"的工作则是创新、判断情势,他们要思考符合时下的计画与方向,还要判断、预测未来的状况。适时的给予领导者适合的建议,毕竟这个世界是时时变动的。也许他们会参与新东西的研发工作,但也只是附加工作罢了,比较常见的是他们丢出一个大概想法,可能加点设计图之类的,让专业的研发人员接手研发。 (当然他们一定得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太过天真虚幻的想法是无法采用的,那些是"愚笨的蚂蚁",不是这里谈到的"懒蚂蚁"。)

至於勤蚂蚁,包含高技术劳工和低技术劳工都是。他们绝对是不可缺的,一栋美丽坚固的房子可不是设计师和监工盖成的啊。

======

我还是个学生, 可能思考有不完全之处, 有缪误麻烦指点。

回复评论
121.35.68.* 在 2011年4月23日 23:25 发表

222.95.25.* 在 2009年7月18日 23:33 发表

这实在是一个较为荒唐的理论

你理解太片面了。。。。。

回复评论
伍竟成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4月25日 11:10 发表

这个理论很符合实际的情况,没有这样的“懒蚂蚁”作为制定战略,领导企业的前进,协调企业的各个部门的工作,就算把世界上最优秀的技术员聚集在一起,你这个企业也不可能会成功,

回复评论
221.6.88.* 在 2011年4月26日 13:40 发表

現代社會的分工就是這樣,有本事的,你可以動腦,一般般的可以又動腦又動手這類人很累,再來就是只乾體力的了,每人都有自己的優勢看你如何去看

回复评论
苏滔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4月26日 19:56 发表

我觉得懒蚂蚁这一说法有道理,但是懒蚂蚁应该也分层次,比方说:公司分总经理、副总、部门、车间、员工,应该是每一级都存在懒蚂蚁,这样就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回复评论
121.28.42.* 在 2011年4月27日 14:03 发表

我归纳后陈述自己的观点: 1.此理论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观点内涵一致; 2.懒蚂蚁效应中的“懒”字使用不当。实际情况,有贡献体力的,有贡献脑力的而已。

本人敬佩一切勤快者,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但前提条件是,所以的勤快都是积极的、正面的、利他的!

回复评论
113.251.188.* 在 2011年4月28日 14:47 发表

死了都要懒一回

回复评论
58.254.92.* 在 2011年4月29日 08:00 发表

同意这个观点。。。

回复评论
59.124.228.* 在 2011年5月1日 02:37 发表

運籌於維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回复评论
119.86.82.* 在 2011年5月5日 10:54 发表

113.14.161.* 在 2010年5月3日 13:04 发表

其实道理很简单 多动脑就能少做事

呵呵!有道理。

回复评论
180.201.199.* 在 2011年5月5日 13:41 发表

不管是勤蚂蚁还是懒蚂蚁,两者都是很重要的,关键是自身价值的提高

回复评论
119.86.82.* 在 2011年5月5日 14:44 发表

61.227.156.* 在 2011年4月23日 22:31 发表

上面繁体删不掉了,补个简体版。

首先,文章会用"懒蚂蚁"来形容,是因为「在观察的时候」这些蚂蚁是无所事事、东张西望的,就像「懒惰不工作的人」。但其实他们东张西望就是在工作,希望大家不要误解,此懒只是因为观察的时候看起来懒罢了。

我发现很多人都说懒蚂蚁=领导者啊,就我看来却不是这样的。

懒蚂蚁并没有办法当领导者,领导者真正所需的是协调以及识人能力,其他能力顶多是加乘辅助罢了。

而"懒蚂蚁"的工作则是创新、判断情势,他们要思考符合时下的计画与方向,还要判断、预测未来的状况。适时的给予领导者适合的建议,毕竟这个世界是时时变动的。也许他们会参与新东西的研发工作,但也只是附加工作罢了,比较常见的是他们丢出一个大概想法,可能加点设计图之类的,让专业的研发人员接手研发。 (当然他们一定得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太过天真虚幻的想法是无法采用的,那些是"愚笨的蚂蚁",不是这里谈到的"懒蚂蚁"。)

至於勤蚂蚁,包含高技术劳工和低技术劳工都是。他们绝对是不可缺的,一栋美丽坚固的房子可不是设计师和监工盖成的啊。

======

我还是个学生, 可能思考有不完全之处, 有缪误麻烦指点。

说得不无道理。

回复评论
商业CEO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5月10日 09:34 发表

懒蚂蚁的存在适合社会的发展有紧密的关系,社会越发展越需要这样的管理者,但是这种“懒蚂蚁”也只能是少数,假如这种数量的增加,会导致什么效应呢。

回复评论
180.110.29.* 在 2011年5月11日 14:05 发表

59.32.86.* 在 2009年2月11日 01:32 发表

如此看来“懒蚂蚁”的存在价值比较高···那谁都想做懒人啦··不过也要有本事是不是?~~~

你说的很对,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懒蚂蚁的,得有做懒蚂蚁的本事

回复评论
58.209.99.* 在 2011年5月11日 17:46 发表

什么东西都有好、有坏的 它是相辅相成的,是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就像懒人、勤快人,一样,他们都有各自的好处。 本人很赞同这个“懒蚂蚁效应”说的挺有道理。同志们不防仔细想想看,你们会看到这个’懒蚂蚁的优点的。

回复评论
Nicer520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5月11日 17:51 发表

呵呵 不做评价 勤与懒本就是人主观的定义 就好比是与非 而往往是与非是胜者定的 不做评价

回复评论
117.80.229.* 在 2011年5月12日 01:33 发表

忽悠,接着忽悠

回复评论
220.231.32.* 在 2011年5月13日 16:34 发表

懒蚂蚁效应曾经有一个鲜明的例子,人家可以不用做手上的工作,看新闻和最新的消息,专业方面的东西从来不研究,不过人家已经会了,就不用再动手实践了,没有经过实践有的东西是不容易掌握的,单纯知识方面的东西可以感兴趣。不过我觉得人家还是找到更好的去处了,懒蚂蚁如果是为了自己,也不好。

回复评论
邹烨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5月15日 13:35 发表

59.32.86.* 在 2009年2月11日 01:32 发表

如此看来“懒蚂蚁”的存在价值比较高···那谁都想做懒人啦··不过也要有本事是不是?~~~

懒也是要懒得有价值,懒人能生产下来确实也不容易。苹果的产品就是专门给懒人设计的,他们有这个理念本身也是懒人,她的产品这么热销,这才算是懒得有价值。

回复评论
Lersion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5月16日 15:21 发表

所谓懒蚂蚁,是常人眼中的懒。其实懒蚂蚁,时刻关注形势,随机应变,不按常理出牌。所谓行成于思,毁于随,懒蚂蚁就是善思者,不善劳力者吧。。

回复评论
222.168.158.* 在 2011年5月17日 19:56 发表

何为懒,有何为勤?也只不过参照不同

回复评论
123.8.244.* 在 2011年5月18日 09:34 发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回复评论
125.109.92.* 在 2011年5月18日 19:55 发表

61.178.103.* 在 2010年4月30日 10:10 发表

现在很多的词语都已经脱离了他原来的含义,比如以前的“绅士”指的是一个佩戴盾徽拥有地产的人,现在却被发展成一个赞美的词,我们追究于这里用词的精确与否,实在是没有意义。如何分配自己的精力在行动与思考上,每个人阶段不一样,他的平衡点也应该不一样,但行动应该是每个成功的人必须经历的,很多经验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有了“勤”做基础,我们才能“懒”得潇洒

说的很在理...为多的人是思想在控制行为,只有心里学家认为,行为是可以控制思想...当然,思想度与执行力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否则,即使有很便捷的方法得到果实也收取不到...

回复评论
125.109.92.* 在 2011年5月18日 19:55 发表

61.178.103.* 在 2010年4月30日 10:10 发表

现在很多的词语都已经脱离了他原来的含义,比如以前的“绅士”指的是一个佩戴盾徽拥有地产的人,现在却被发展成一个赞美的词,我们追究于这里用词的精确与否,实在是没有意义。如何分配自己的精力在行动与思考上,每个人阶段不一样,他的平衡点也应该不一样,但行动应该是每个成功的人必须经历的,很多经验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有了“勤”做基础,我们才能“懒”得潇洒

为多的人是思想在控制行为,只有心里学家认为,行为是可以控制思想...当然,思想度与执行力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否则,即使有很便捷的方法得到果实也收取不到...

回复评论
Samanthazhuang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5月19日 13:09 发表

有的时候人都没有蚂蚁聪明 有些企业很难会容下懒蚂蚁的存在 毕竟企业内的日常事务多些 要每个部门创造效益出来 懒蚂蚁在一定的时候展现的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都会被漠视的

回复评论
小雨点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5月19日 13:39 发表

我就是公司的一只懒蚂蚁,在众人眼里我就是什么都不干,众人心理极度不平衡。

回复评论
182.35.45.* 在 2011年5月20日 06:48 发表

懒蚂蚁其实不懒,只是分工不同罢了。人人都做了懒蚂蚁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回复评论
112.116.196.* 在 2011年5月22日 15:11 发表

懒蚂蚁是领导的话就对了,如果是员工不做事还对吗?不如说是分工不同罢了。

回复评论
Didi19811123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5月26日 12:19 发表

感觉有些片面了,存在太多的变量应当有些条件加以限制

回复评论
Yixi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5月26日 15:42 发表

Didi19811123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5月26日 12:19 发表

感觉有些片面了,存在太多的变量应当有些条件加以限制

添加了新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回复评论
Faithfay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5月27日 19:18 发表

懒蚂蚁不是人人能做,重要还得看人。 谁会观察谁有能力........

回复评论
Jiaoyuan123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5月29日 22:31 发表

呵呵 懒蚂蚁 犹如慧眼识英雄 不据小节

回复评论
113.65.78.* 在 2011年5月29日 22:54 发表

这个理论好啊,总算有条整资本家的理论了!

回复评论
Aliceivan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6月1日 18:12 发表

豁然开朗,原来在公司那些成天上网,貌似专业人士的人都是懒蚂蚁一组啊!

回复评论
222.135.124.* 在 2011年6月4日 20:42 发表

202.104.17.* 在 2010年10月17日 14:44 发表

这个理论很有问题,“懒蚂蚁”与“勤蚂蚁”在蚁群中的岗位根本不一样,如果用企业来作环境假设。“勤蚂蚁”是负责具体销售策划、市场推广等的一些落实具体事务的岗位,而“懒蚂蚁”是那些负责市场分析和策略研究的人员(如市场分析师)。这“勤蚂蚁”与“懒蚂蚁”的岗位根本不一样,“勤蚂蚁”不见得就比“懒蚂蚁”勤力,“懒蚂蚁”不见得就比“勤蚂蚁”懒,因为岗位职责不一样,难道负责市场分析和策略研究的人员就懒了?他们不用忙碌着分析数据和做策略研究?这些事情也是要勤力对待的吧?所以“勤蚂蚁”跟“懒蚂蚁”的岗位定性跟绩效考评标准完全不一样的。我不同意把负责落实的叫“勤蚂蚁”,负责分析和策略研究的就叫“懒蚂蚁”,就像军师和大将,难道说军师比大将懒吗?没有军师的分析和策略研究,大将就不能打好仗,没有大将的落实能力,军师怎样聪明的策略定制都没用。这根本不是勤不勤的问题。懒蚂蚁效应应该改名,懒蚂蚁效应不应该以这种论断来说明问题,这个懒蚂蚁效应应该换作是一种关于考评制度的思考。 【勤与懒相辅相成,“懒”未必不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懒于杂务,才能勤于思考。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所有的人都很忙碌,没有人能静下心来思考、观察市场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就永远不能跳出狭窄的视野,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作出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 】——这句话根本就是错误理解!“思考、观察市场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这是做市场分析和策略研究岗位的工作职能吧?难道负责市场分析和策略研究的人员就懒了?他们不用忙碌着分析数据和做策略研究?这些事情也是要勤力对待的吧?做落实的跟做策略研究的两种岗位绩效考评标准根本不可以一概而论。总结:这个理论说明的不应该是需要不用忙碌的“懒蚂蚁”,应该要注意岗位定性和考评制度!策略研究和市场分析的重要性根本不应该用这个所谓的懒蚂蚁效应来说明,因为逻辑分析有问题!_____ZiWah (仅是发表个人己见)

呵呵 此见解非常赞同、、、、、

回复评论
121.130.144.* 在 2011年6月4日 21:54 发表

个人看来,讲的主要是,在企业中,有些人才是在忙于当下,迅速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人才。但是企业同样需要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需要长期的培养与投入,不是在现阶段,能够展现其左右的。但企业不能因为,在现阶段不能发挥作用,就不重视,应该这牵扯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看看近期广交会上,一些永远不思进取的企业,苦苦的需求订单,甚至亏钱都很难找到订单。再看看一开始重视研发的企业,拿出了不少耳目一新的产品。这些都是此理论所说的懒蚂蚁努力研发,创造的结果。但是数年钱,这种核心竞争力,是体现不出来的。全球的科技创新,基本来自企业,而我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过去为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之后,确实有一部分企业安于现状。不愿意,投入资金塑造核心竞争力。随着各种成本的飞升。势必会像截断了食物源的蚂蚁,无可奈何。 DK的一点拙见

回复评论
123.162.3.* 在 2011年6月7日 10:39 发表

123.5.1.* 在 2010年4月22日 09:31 发表

懒蚂蚁就是谋士,智囊

我觉得此说法就是所谓的懒蚂蚁,懒蚂蚁其实不懒,表面上是没做事情,但在静心思考,在勤于动脑,应该是智囊,有所创新成绩的谋士。

回复评论
123.162.3.* 在 2011年6月7日 10:53 发表

这里的懒蚂蚁是高智商的、是有创新意识的,应该是在蚂蚁群中有较高威望的蚂蚁,是在寻求新的发展、排除新危机的蚂蚁,是蚂蚁博士,是蚂蚁中的聪明者,是蚂蚁的精英。

回复评论
114.91.116.* 在 2011年6月7日 15:25 发表

呵呵, 有意思,一个不错的文章 不过,对我我来说,更想知道,到底哪些蚂蚁才能成为“懒蚂蚁”,其分工是如何界定的,当然我也想知道,蚂蚁组织中对于其分配机制问题??

回复评论
LEONIX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6月7日 19:30 发表

要不断提高工作的技术含量,提升其价值。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回复评论
60.217.208.* 在 2011年6月8日 08:54 发表

懒蚂蚁这个词用的不合适,说的就是组织中的运筹者嘛。一个组织需要去发掘以及培养着阳光的人才,缺少这样的人才,组织无法壮大。

回复评论
60.217.208.* 在 2011年6月8日 08:59 发表

222.135.124.* 在 2011年6月4日 20:42 发表

呵呵 此见解非常赞同、、、、、

这篇文章就不是你说的那个意思,干嘛非得往一个方向使劲走呢

回复评论
119.6.57.* 在 2011年6月8日 10:35 发表

懒蚂蚁只有在事后才可以发现,事前的存在对组织是有害的。只可综合考虑,无法也不可单独运用。

回复评论
117.42.236.* 在 2011年6月10日 06:53 发表

222.95.25.* 在 2009年7月18日 23:33 发表

这实在是一个较为荒唐的理论

我认为你无知得荒唐!

回复评论
211.137.254.* 在 2011年6月14日 15:49 发表

蚂蚁是否已经分工明确了呢,所谓的懒蚂蚁其实是侦察兵,看一下是否有敌情,是它职责之一呢.

回复评论
刘官明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6月15日 15:21 发表

懒蚂蚁更多的说的是站在企业高层的角度来看问题了,战略、市场定位、企业发展各方面,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才是吧?

回复评论
167.247.15.* 在 2011年6月16日 11:32 发表

只有勤快过的懒蚂蚁才有这些所谓的效应。懒蚂蚁不是天生就能制造效应的,一定是要有积累的和实践的。所以懒不应该指天生的无所事事,而是应该是看开了,想明白的懒。

回复评论
119.145.129.* 在 2011年6月16日 15:45 发表

这里的懒蚂蚁,应该是对公司的高层而言,需要较强的战略规划能力,不必事必躬亲。而做为中层,是需要两者兼备的。

回复评论
121.229.84.* 在 2011年6月17日 13:11 发表

210.19.243.* 在 2010年5月11日 11:06 发表

是吗? 哪个说法啊?

懒蚂蚁必须有智慧和仁义的领导才能生存,否则就淘汰

回复评论
58.221.132.* 在 2011年6月18日 20:13 发表

117.136.5.* 在 2009年6月27日 18:57 发表

这是对于相对大的领导来说,可以做懒蚂蚁,对于一个小小的领导来说是两种蚂蚁的精神都要具备的。

说的好。

回复评论
122.199.148.* 在 2011年6月20日 05:05 发表

有句话怎么说的,叫做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

回复评论
赵善兵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6月20日 06:16 发表

非宁静无以致远,做管理也好,只做事也好,要留给自己思考时间。

回复评论
125.231.90.* 在 2011年6月20日 23:53 发表

210.245.163.* 在 2010年9月24日 16:24 發表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回复评论
王志伟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6月22日 14:10 发表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区别!同时一个组织中哪一个角色都不可或缺,否则没办法运作下去! 但最关键的是思考的价值!

回复评论
125.125.241.* 在 2011年6月24日 10:58 发表

这种人明显不能称作“懒” 他们与忙碌的员工之间的差别就在于视野不同,领域不同,能力不同。一个人要分清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OK 那你绝对是个人才!

回复评论
210.15.122.* 在 2011年6月30日 14:02 发表

都把集中力放在了“懒”字上,“懒蚂蚁”只是一种现象,一种概念的分类。文章中是以这个现象作为一个原型来阐述的,并非指“懒”即为“勤”,我们可以把蚁群中的“懒蚂蚁”理解成有眼光、看得破事实真相、并对决策有主要指导意义的一群人,虽然他们平时体力活是没怎么做。另外还有个前提,就是蚁群中的“懒蚂蚁”都是真正的“懒蚂蚁”。

回复评论
218.241.222.* 在 2011年7月6日 13:45 发表

222.130.188.* 在 2009年4月19日 16:18 发表

“懒”蚂蚁只是表面的,在团队中术业有专攻,各司其职。每个团队需要不同形式的劳力者!

这位朋友,这里说的懒蚂蚁不是“术有专攻”. 在日常工作中,多观察就能发现“懒蚂蚁”多半是天生的,爱想的类型。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怀疑和思考,或者说在别人眼中的“标新立异”。团队中的业有专攻是职位所需。也许那个不在其位的才是真正的“懒蚂蚁”。 懒蚂蚁并不好当,也并不好养。双方需要足够的信赖和沟通,不是随便一个人都有资格养“懒蚂蚁”的。

回复评论
218.241.222.* 在 2011年7月6日 13:47 发表

120.39.198.* 在 2010年4月27日 11:30 发表

119.4.252.* 在 2010年4月26日 09:54 发表 人的精力和时间总是有限的,这边长,那边就短了;指那些擅于观察、分析、研究,这里的“懒”并不是真正的懒啊,勤于思考,相对在具体的事物上的能力和精力都要少的人。要区别于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懒人。

这个哥们的回答,才是理解了 这个理论的精华,顶

顶,和我刚才发的观点完全一致,可惜不是道哥们儿是谁,要不交个朋友交流交流。

回复评论
180.175.24.* 在 2011年7月8日 11:15 发表

218.20.59.* 在 2009年10月27日 00:21 发表

我觉得应该用另外的定义来说明这些“懒”蚂蚁,因为他们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他们要做的事都是在脑海里面,不像其他人用行动来做。用行动工作可以看得见,而用脑力工作却不是一般人能看到见的,所以才有人说他们是“懒”蚂蚁

呵呵 很对 赞成

回复评论
116.25.203.* 在 2011年7月11日 17:16 发表

懒字不要滥用了。混淆视听。

回复评论
59.39.70.* 在 2011年7月12日 08:35 发表

我认为在如今的社会中,“懒”蚂蚁大部分是从勤劳蚂蚁中跳脱出来的,这种“懒”蚂蚁两种能力都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空降的“懒”蚂蚁也许就不一定了。

回复评论
115.217.79.* 在 2011年7月12日 15:23 发表

124.130.100.* 在 2010年4月27日 08:38 发表

懒蚂蚁,并不是懒惰的蚂蚁,对于懒的由来,主要是从体力的角度去看。作为一个从事脑力劳动的蚂蚁,寻找新的事物源始他的本质工作。懒蚂蚁也是要工作,正如我们u营销中的策划,他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去了解市场。才能更好的决策。不能认为不作为就是懒蚂蚁的境界

很有道理,顶

回复评论
203.69.6.* 在 2011年7月12日 17:22 发表

長於策略的人好像是滅火器, 沒有突發事件,那會知道他到底在忙什麼?

回复评论
220.166.96.* 在 2011年7月13日 18:00 发表

对头,既要劳心,又要劳力,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实践、学习、思考、累积,才能成就一个真正的“懒蚂蚁”。

回复评论
118.76.40.* 在 2011年7月14日 12:39 发表

真正的管理者,应是全才型的人才,有头脑的,选择更优更有价值的去做,这样的人,在别人的眼中也就成为了“懒蚂蚁”

回复评论
119.36.38.* 在 2011年7月17日 22:39 发表

嗯,有一定的道理啊,在企业中运筹帷幄的懒蚂蚁型人才是不可或缺的....

回复评论
210.13.214.* 在 2011年7月18日 16:47 发表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回复评论
119.139.198.* 在 2011年7月19日 15:38 发表

古代名人名将门下就有不少懒蚂蚁,关键时刻他们就发挥了作用了,比如谁呢,呵呵,一时就说不上来了,自己好好想想吧。

回复评论
218.170.0.* 在 2011年7月19日 15:41 发表

懶螞蟻一點都不懶

他站在宏觀的視野見識事務

在關鍵的時刻做出最佳的選擇

這篇重點是勞心/勞力的差異

回复评论
李欢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7月20日 07:36 发表

我更感兴趣的倒是那些人才分层矩阵。 懒蚂蚁和勤蚂蚁必须同时存在,这才是企业能不断发展的基础,一个负责战略,一个负责执行。

回复评论
ROBBIN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7月20日 16:47 发表

59.32.86.* 在 2009年2月11日 01:32 发表

如此看来“懒蚂蚁”的存在价值比较高···那谁都想做懒人啦··不过也要有本事是不是?~~~

是懒蚂蚁,不是懒人。。。

回复评论
113.111.206.* 在 2011年7月21日 14:56 发表

懒也要有懒的资本,如果肚子里和脑袋里没有真材实料,懒也只能叫懒了

回复评论
117.40.127.* 在 2011年7月22日 12:14 发表

懒惰的智慧

回复评论
121.35.244.* 在 2011年7月29日 14:37 发表

59.32.86.* 在 2009年2月11日 01:32 发表

如此看来“懒蚂蚁”的存在价值比较高···那谁都想做懒人啦··不过也要有本事是不是?~~~

其实这与懒和勤没有太大的关系,关键就是社会分工吧。

回复评论
14.153.94.* 在 2011年8月3日 13:24 发表

科技以人为本! 有些懒蚂蚁是善于发现,善于总结,解放重复劳动生产力的能者

回复评论
220.152.177.* 在 2011年8月4日 11:52 发表

文章所写的“懒”不是字面上的懒人,而是指当一些勤奋者努力加班加点,做些杂物,埋头工作时候,他们善于利用这段时间,思考或者动脑筋,将自己不擅长的或者不懂的领域加以分析!所以这些所谓的懒蚂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在公司里面,当然需要努力工作的黑蚂蚁,但是同时也需要善于思考的懒蚂蚁!

回复评论
Blasli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8月4日 22:45 发表

知识经济时代就是这样,劳力者累、劳心者忧。劳心者的压力又且是别人能了解的。

回复评论
218.82.242.* 在 2011年8月10日 10:32 发表

正所谓脑力劳动者会更加辛苦。

回复评论
203.81.165.* 在 2011年8月12日 18:00 发表

很好的一篇要是能找到突破点,就跟具吸引..懒..为何物..为何懒,人类要是没有懒的思维就没有今天的先进社会!人类大部份的伟大发明,都基于懒!懒走路,车出来了,懒!很多的很多伟大发明诞生了!懒者,不是疲于劳力!企业用这样的人,风险也是很大的!因为你不知道,他们的id 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有价值,宝洁!联合利华!的高层管理者都知道,也都在担忧,自家养那些所谓的博士,那天能出来个,适用于自身企业的ID,

回复评论
122.227.195.* 在 2011年8月14日 09:14 发表

我觉得懒蚂蚁是建立在勤蚂蚁的基础上的。从勤变成懒,纵观全局。。,,

回复评论
121.12.166.* 在 2011年8月17日 14:16 发表

古云: 謀慮而後動...所以這個懶字解釋的一個表徵, 他都不做事...

回复评论
122.227.27.* 在 2011年8月19日 15:49 发表

222.95.25.* 在 2009年7月18日 23:33 发表

这实在是一个较为荒唐的理论

其实是有道理的。 有些企业老板,大小事项必定亲力亲为。导致相关部署的只能不能充分有效的发货,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

回复评论
郭小猫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9月6日 15:36 发表

(二)基于素质模型的“懒蚂蚁”式员工招聘——这部分的题目应该是,招聘的流程,里面并没有说出“如何利用素质模型”,甄别出“核心员工”。

说“核心员工”等同于“懒蚂蚁”员工,也不是特别的贴切。因为核心员工只不过是有懒蚂蚁的一些特质,比如相对于一味的执行,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来思考。

文中用懒蚂蚁型员工影射企业中的管理者,但是逻辑似乎有些乱。应该说,作为管理者,应该更多的是思考、决策和指导(相对于执行者)。而不是说,只想不做就是管理者的必要品质。

成功的招聘在于,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如果一个团队,都是这种懒蚂蚁,那哪个来执行呀。

回复评论
125.112.199.* 在 2011年9月13日 08:11 发表

我觉得,《懒蚂蚁》不能作为通用词汇,在现实生活中,普通员工里面有很多的这种懒蚂蚁,他们给公司造成的影响与损失也是很严重的。如果《懒蚂蚁》按通用词汇来标榜,在普通员工中,在社会上,在现实生活里所造成的影响是很严重的。列:一个普通员工的懒蚂蚁的福利,待遇均在勤蚂蚁之上,试想勤蚂蚁会怎么想,如此就会给公司的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性

回复评论
pitt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9月19日 18:14 发表

懒蚂蚁也是从勤快的蚂蚁一步一步来的。 这是一个锻炼思维模式的过程。 到了一定时候要刻意的去“懒”,放手让别人去做。

回复评论
pitt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9月19日 18:16 发表

这里的“懒”既是思考能力。

回复评论
彭国辉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9月25日 20:16 发表

在蚂蚁的群体里面,其实是有严格的分工的!各司其职,从不混乱!

回复评论
202.175.189.* 在 2011年9月26日 12:16 发表

覺得懶螞蟻的名稱不太正確 他們不是懶, 只是在做著別人看不見的事情 他們也是有在做事的 但也一些人是整天打混或神遊的 所以應該給所謂的懶螞蟻取一個適合的名稱

回复评论
周德剑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10月9日 16:30 发表

中国人讲“为人,处事”讲“勤劳,智慧”这其中的处事者和勤劳者都是说的是勤劳的蚂蚁,而为人和智慧者是指的懒蚂蚁,而懒蚂蚁必须从勤劳蚂蚁中来,让勤劳蚂蚁一步一少精进为懒蚂蚁,换句话说“懒蚂蚁是懂得抵大放小,懂得受权和战备第一的勤奋蚂蚁”

回复评论
180.160.216.* 在 2011年10月10日 19:04 发表

回复评论
59.151.98.* 在 2011年10月19日 22:56 发表

都说懒,有几个真懒的人啊,天才与疯子仅一线之差,有几个人能疯得起来啊!

回复评论
高冲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10月21日 21:17 发表

这些所谓的“懒蚂蚁”都是对那些已经爬上管理层的人来说的,只有在管理层才能闲下来去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判定发展方向。

回复评论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10月22日 20:45 发表

有人劳力,有人劳智,在劳力一方看来,劳智的就是懒滴...

回复评论
60.55.47.* 在 2011年10月25日 22:14 发表

125.46.23.* 在 2010年5月31日 15:29 发表

有点二八原则的意味

把这个归为二八原则是不是有点儿偏激了

回复评论
113.13.201.* 在 2011年10月28日 13:30 发表

不懂啊····

回复评论
121.15.251.* 在 2011年11月1日 10:42 发表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我常說我很懶,為何懶? 我懶得犯錯,懶得做多餘的動作, 為此我必須多付出腦袋去思考如何縮短勞力付出。 人類文明進步正是因為懶! 機械取代人力是最佳證明。 懶與勤就如同太極的陰與陽, 太陽少陰、太陰少陽生生不息。 那些質疑懶的人都是這麼以二分法看世界嗎?

回复评论
140.121.48.* 在 2011年11月7日 20:41 发表

"懶"只是一般人刻板印象而誤解的,因為你沒有仔細看到他真正的用處

回复评论
222.91.3.* 在 2011年11月8日 11:39 发表

相对论

回复评论
121.35.249.* 在 2011年11月17日 16:16 发表

懒这个字要全面看待,做一件事是有机会成本的。在既定的时间里,花在杂务上的时间多了,用在思考上的时间就相对少了,懒蚂蚁的意义在于合理的配置资源,既要花时间在杂务上,也要花时间在思考上,不能因为看到脑子里在思考的人没有做具体事务而下结论说此人很懒,因为思考是脑力劳动,一样要花费精神和时间。所以说,不管是看得到的具体事务的劳动还是看不到的脑力劳动,这些人都是在用功的。

回复评论
金武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11月26日 19:21 发表

务虚和务实,用脑和用力,战略和战术,运筹帷幄和决胜千里。

懒只是表象,或假相——懒于务实,懒于用力,懒于战术,懒于征战,但勤于务虚,勤于用脑,勤于战略,勤于运筹。

回复评论
香芋奶茶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12月9日 13:25 发表

“懒”是个贴切的形容词,事实上,“懒蚂蚁”有难以表言的辛苦~~~

回复评论
27.17.181.* 在 2011年12月11日 22:22 发表

香芋奶茶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12月9日 13:25 发表

“懒”是个贴切的形容词,事实上,“懒蚂蚁”有难以表言的辛苦~~~

赞同,

回复评论
202.101.92.* 在 2011年12月28日 21:46 发表

小勤劳,却大智慧

回复评论
吴立连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1月10日 10:52 发表

大智若愚。中国“老黄牛”比较多。

回复评论
冯文宇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1月13日 03:16 发表

不同分工 所创造的价值种类不一样 关键是看领导有没有这种远见 从学生社团的工作经验中 我已经领悟了这个道理

回复评论
111.175.93.* 在 2012年1月16日 18:14 发表

203.77.49.* 在 2010年3月15日 22:02 发表

懶螞蟻應該只是個比喻。 也就是說,工作上有兩種人,思考者與勞動者,總是思考的人會觀察分析狀況,做判斷,這裡就是比喻為"懶"螞蟻;而不愛思考,四肢就像機器一樣動作,每天做一樣的事,不用動腦,這裡就是比喻為"勤"螞蟻。 這懶螞蟻效應應該是這麼說的吧!

赞同

回复评论
222.184.78.* 在 2012年2月2日 14:48 发表

帝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不知。又问:“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惶愧,汗出沾背。上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帝乃称善。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久之,即祸及身矣。”勃亦自危,乃谢病,请归相印,上许之。秋,八月,辛未,右丞相勃免,左丞相平专为丞相。(《资治通鉴》卷十三) 宰相职责并不是在于知道天下有几人犯罪,一年的收入有多少,而是在于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汉代的陈平正是一只懒蚂蚁!

回复评论
121.14.162.* 在 2012年2月12日 08:59 发表

什么怪论,任何工作或行业都要有统观全局的人,有执行细节分工的人,但并不表示意些人动手能力就不强,很简单的问题怎么要发展成什么效应什么理论,看的云里雾呵

回复评论
Kid wang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2月17日 11:46 发表

实验样本只有三组30只蚂蚁,一共也没超过百只。 这样小的样本量,得到的一定是错误的统计。

回复评论
175.160.156.* 在 2012年2月24日 16:24 发表

在企业管制里,懒蚂蚁千万不要太多,几只就足够了~

回复评论
蔡雯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2月28日 14:07 发表

勤快懒谁说了算啊~

回复评论
119.136.113.* 在 2012年3月1日 18:15 发表

这说的是各尽其职才是,懒蚂蚁真的懒吗?其实并不然只是术业有分攻而以,而不是说企业就需要懒蚂蚁,企业需要的是人才,物尽其用,人尽其职,没本事就劳力,有本事就劳智.

回复评论
124.8.196.* 在 2012年3月2日 11:05 发表

谢谢这篇文章的贡献者和读者的感悟与分享。又譬如,天、人、地三才。天不说话,可视其为懒,但最终还是靠天在运行;人管事物,可视其为中级管理阶层,管理人与人发生的事;而地则为万物的基础,靠的是默默的付出,也就是必须要遵守制度规定。

回复评论
113.89.33.* 在 2012年3月2日 11:22 发表

懒蚂蚁是蚁群中的灵魂!

回复评论
keyunxia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3月31日 15:40 发表

所谓懒,就是做自己想做,想自己所想。

回复评论
邹伟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4月14日 08:44 发表

懒蚂蚁却是有道理,但是在懒得同时能幸运的遇上需要自己的伯乐,要不然千里马的潜力在这个社会应该很难的体现出来

回复评论
113.142.17.* 在 2012年4月17日 10:51 发表

119.139.198.* 在 2011年7月19日 15:38 发表

古代名人名将门下就有不少懒蚂蚁,关键时刻他们就发挥了作用了,比如谁呢,呵呵,一时就说不上来了,自己好好想想吧。

毛遂自荐中的毛遂

回复评论
李立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5月9日 11:25 发表

我必须当懒蚂蚁,学会利用OPT OPM

回复评论
1123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5月11日 17:22 发表

不能所有人都是懒得

回复评论
222.92.31.* 在 2012年5月16日 11:27 发表

以上所述:当研究人员把那些“懒”蚂蚁聚集起来的时候,有的“懒”蚂蚁转换成“勤”蚂蚁。

回复评论
113.71.184.* 在 2012年5月22日 16:56 发表

赞一下,获益匪浅

回复评论
121.14.162.* 在 2012年5月25日 11:08 发表

59.32.86.* 在 2009年2月11日 01:32 发表

如此看来“懒蚂蚁”的存在价值比较高···那谁都想做懒人啦··不过也要有本事是不是?~~~

抓住一个字理解整个含义有意义吗?有影响力的人,字面理解是用错词,但通过整个含义就是对的,也就是黑的也能说成白的,牛吧,这样才能体现他们的权威印象多大…

回复评论
石头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6月1日 16:48 发表

所谓的懒蚂蚁是属于组织中有决定权的高层吧~ 一般的主管算不上

回复评论
谢铭杰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6月8日 16:04 发表

222.213.168.* 在 2009年8月26日 08:27 发表

“懒”能说成是劳心吗?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是懒吗?谬论!!!!

文中说的很明白了,这里的“懒”是指具体事物、杂物上的懒惰。很多科学界的天才都对生活上的具体事物束手无策

回复评论
115.196.94.* 在 2012年6月26日 12:10 发表

市场长远发展必须重视懒蚂蚁

回复评论
王肇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7月5日 02:39 发表

人的脑子,都没有闲着的,干了实活的脑子整天就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不干活的懒蚂蚁,得脑子肯定不再具体事务上。这些人的大脑,我太了解了。看到这活有人干他就想:哎,我终于可以静下来思考别的问题了。 我就是这种人。 不洗衣服,不做饭,不扫地,不干看起来正经的事。。 留着时间来想别的问题。。

原理是:任何人的大脑都没有闲着的,想了这个问题,就想不了那个问题,想了那个问题就想不了这个问题。

回复评论
王肇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7月5日 02:42 发表

人的大脑喜欢往那个方向思考,大多都是不由自主的。有的人注重眼下的,有的人注重别的。但就是没有闲着的。认为有闲着的,那是你认为他闲着而已。我从来不认为那个人的大脑会闲着。除非那人有病/。

回复评论
geshuangting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7月25日 13:33 发表

懒于体力!勤与脑力!评价一个人的工作绝不能只看表象啊!

回复评论
摇摇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8月3日 13:17 发表

懒于劳力的人更加辛苦,但是要懒的有水平才可以

回复评论
杨曼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8月8日 12:55 发表

我一下子觉得由懒蚂蚁想到核心人才,跨越真是挺大的

回复评论
唐植艾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9月13日 14:17 发表

重在意会而不可言谈,不悟是非者,不言。

回复评论
58.222.11.* 在 2012年9月17日 14:15 发表

用辨正的眼光去看问题

回复评论
李成双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9月26日 11:42 发表

懒蚂蚁效应:其实就是把时间管理做好。 时间用在第二象限的事情上多一点。

回复评论
黄丽敏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10月6日 11:41 发表

222.213.168.* 在 2009年8月26日 08:27 发表

“懒”能说成是劳心吗?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是懒吗?谬论!!!!

你没看到人家加了双引号?。。。

回复评论
116.225.37.* 在 2012年10月18日 12:21 发表

117.136.5.* 在 2009年6月27日 18:57 发表

这是对于相对大的领导来说,可以做懒蚂蚁,对于一个小小的领导来说是两种蚂蚁的精神都要具备的。

比较赞同

回复评论
陈仁杰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10月29日 15:24 发表

我喜欢

回复评论
119.236.87.* 在 2012年10月30日 23:51 发表

117.136.5.* 在 2009年6月27日 18:57 发表

这是对于相对大的领导来说,可以做懒蚂蚁,对于一个小小的领导来说是两种蚂蚁的精神都要具备的。

恩恩

回复评论
222.222.209.* 在 2012年11月1日 15:35 发表

懒蚂蚁在表面上看是懒,但是他们是在找寻新的食物来源,就像公司一样,老总需要这样的人,这才是人材。加油,努力把

回复评论
代扬扬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11月16日 11:20 发表

我的理解懒蚂蚁比其他的蚂蚁能力高,他们能去找食物,但他们的职责是其他方面而已,没有懒蚂蚁

回复评论
1.193.196.* 在 2012年11月26日 00:04 发表

中国古代达官显贵总会养一大批食客或门客,在关键时刻可是立了大功的,他们大概就类似于“懒蚂蚁”吧

回复评论
218.28.143.* 在 2013年1月4日 10:41 发表

懒者,勤之至也。

回复评论
谢松彬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1月10日 17:04 发表

懒蚂蚁是如何获取周边环境信息的(食物、危险),应该是勤劳的蚂蚁更清楚吧;食物没有了就转移,为什么懒蚂蚁会比勤劳的蚂蚁收集到更多信息?是高科技,还是哪位什么家对蚂蚁有了这么深入的研究、证明?...太多漏洞! 要想建立强大的蚂蚁王国,唯一正道是提升勤劳蚂蚁的思考、决策能力;如果它们做不到,那就让命运、让大自然决定它们的兴衰、死活。

回复评论
谢松彬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1月10日 17:10 发表

唐植艾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9月13日 14:17 发表

重在意会而不可言谈,不悟是非者,不言。

作为一个摆在台面上的理论,却只能“意会”,是不是自己都觉得它不够严谨?如果有想用故事的形式分享经验,为什么不能多花点心思呢?这种只能“意会”的大理论,会误导人的,会让人思维定势,会适得其反!

回复评论
谢松彬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1月10日 17:11 发表

你们到底是人的经验去编这个故事,还是看到蚂蚁的那些事儿领悟出了这个道理?

回复评论
钟晓娟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1月12日 09:47 发表

有些相对论的感觉呀。

回复评论
陆斌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1月16日 10:53 发表

学习了

回复评论
邹燕平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1月21日 11:43 发表

懒只是表相,懒蚂蚁喜欢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做完最多的事情。

回复评论
翁贞涛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1月24日 14:41 发表

勤蚂蚁好比为大将,而懒蚂蚁确比军师,为勤蚂蚁出谋划策,只有有勇有谋才是最后的顶梁柱

回复评论
117.27.212.* 在 2013年1月25日 16:35 发表

219.139.121.* 在 2009年2月14日 23:56 发表

有劳力者,更要有劳心者,但劳力者必须大多数,少数愿劳心多数愿劳力!

对啊

回复评论
117.27.212.* 在 2013年1月25日 16:35 发表

翁贞涛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1月24日 14:41 发表

勤蚂蚁好比为大将,而懒蚂蚁确比军师,为勤蚂蚁出谋划策,只有有勇有谋才是最后的顶梁柱

的说法范德萨发发顺丰

回复评论
121.18.213.* 在 2013年2月11日 23:04 发表

Tslaomiao (Talk | 贡献) 在 2009年10月24日 00:08 发表

有一点我不太明白,如何界定企业中的懒蚂蚁

我觉得懒蚂蚁指的是一个企业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的工作停留在分析、判断、决策的基础上,而执行的任务就由底层工作人员来完成。

回复评论
小马哥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2月14日 23:20 发表

如果是底层员工,在企业里一个“懒”就足以让领导把你开编,还想装诸葛神气,哈哈哈,没机会呀

回复评论
楊文黛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2月15日 12:28 发表

懶螞蟻的例子與其說懶,不如說他有自己的工作職責,就是保持警惕,監測環境。人類社會中的懶則是創新的來源,因為總想走捷徑,找到事倍功半的辦法。

回复评论
121.203.53.* 在 2013年3月10日 00:20 发表

死捉住一个"懒"字的人真多

回复评论
Keni liu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3月11日 13:16 发表

懒蚂蚁是从勤劳的蚂蚁中来的

回复评论
Skf 901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4月10日 17:48 发表

211.141.255.* 在 2009年6月29日 09:59 发表

懒蚂蚁得遇上好领导才行

在理

回复评论
王兰香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4月23日 17:04 发表

59.32.86.* 在 2009年2月11日 01:32 发表

如此看来“懒蚂蚁”的存在价值比较高···那谁都想做懒人啦··不过也要有本事是不是?~~~

还要有一定量的勤蚂蚁,不然大家就喝西北风好了,嘿嘿

回复评论
202.99.19.* 在 2013年5月2日 16:57 发表

这个理论要用相对的观念来看待,也就是说“懒”并不是指具体可度量的劳动力,这里更多的是说在从企业运营到战略中,通过全面的把控能力对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环境、竞争、政策等方向性的问题进行判断和做出建设性的建议。

回复评论
8888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5月7日 11:11 发表

懒蚂蚁只是相比勤蚂蚁表面看起来懒,内功可不一般

回复评论
纪丽莹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5月8日 23:19 发表

懒也是一门艺术啊 我要好好在这条路上进步啊 有一定的基础和知识储备才能为懒的过程提供支撑

回复评论
JamesLee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5月9日 15:26 发表

这个观点有点牵强,感觉主要表达的是思考型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

回复评论
陳小麥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5月10日 17:55 发表

Larsan (Talk | 贡献) 在 2009年7月24日 11:10 发表

这个理论中的“懒”与“勤”应该是比较传统的定义了。脑力劳动所创造的效益确实不如体力劳动所创造效益那么容易评估,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的时候,“懒蚂蚁”总是很悲哀的,功劳的多少往往是老板的一句话定下来的。

的確是!

回复评论
王发明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6月7日 14:13 发表

这个懒蚂蚁的理论是有点荒唐的。蚂蚁都是勤奋的,只是按照人的观点来说那群所谓的“懒蚂蚁”。其实这是蚂蚁群里的生存之道。不经常劳动的蚂蚁的工作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蚂蚁,其实就是公司里面的决策者,整天看着“游手好闲”,其实他们一刻也不闲着。奇瑞的那帮所谓的懒人,应该是前家公司不是人才而已,资源过剩吧。也或是环境造就了他们的潜能!!!

回复评论
149.238.193.* 在 2013年6月14日 19:49 发表

这都闲的蛋疼吧,这种烂理论也跟贴。。。还跟这么多。。。什么懒蚂蚁,那就是人家的工作,各司其职。仅此而已。

回复评论
111.248.25.* 在 2013年7月23日 18:15 发表

要做個懶螞蟻也不簡單。1. 要有冷靜的頭腦。2. 要帶得動團隊。3. 能夠處理危機管理。4. 要有足夠的想象力。5. 平常要培養組員的信心。6. 能說故事,給遠景。公司選這些人時,通常會用HBDI, 或其它人格特徵評估法來甑選。

回复评论
113.244.19.* 在 2013年8月16日 08:44 发表

211.141.255.* 在 2009年6月29日 09:59 发表

懒蚂蚁得遇上好领导才行

是的

回复评论
218.64.84.* 在 2013年8月16日 11:17 发表

在蚁群中,“懒蚂蚁”更重要;而在企业中.能够注意观察市场、研究市场、分析市场、把握市场的人也更重要。

“懒蚂蚁”理论,有应用价值,我是深有体会........

回复评论
KiCa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8月16日 22:18 发表

脑力方面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能力

回复评论
183.38.114.* 在 2013年8月29日 00:06 发表

123.121.4.* 在 2010年4月27日 17:43 发表

懒得理你,这个懒是否也是懒?

上升到语言学和哲学范畴了 哈哈

回复评论
14.156.240.* 在 2013年9月5日 10:00 发表

这个理论主要针对的是高层管理者对人才的管理,善用“懒”蚂蚁。

回复评论
14.157.28.* 在 2013年10月15日 16:39 发表

KiCa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8月16日 22:18 发表

脑力方面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能力

如您所说,各部队都可以放弃体能训练了?各力量型运动员都是废物??一个多元社会居然会出现您这种言论,实在是个笑话。2333333333

回复评论
106.120.188.* 在 2013年10月18日 05:59 发表

懒人能生存吗

回复评论
61.164.211.* 在 2013年10月20日 15:45 发表

个人理解,懒,喻指人才

回复评论
125.200.169.* 在 2013年10月29日 15:32 发表

106.120.188.* 在 2013年10月18日 05:59 发表

懒人能生存吗

懒人聪明,懒人改变世界。比如自行车

回复评论
盘古 (Talk | 贡献) 在 2013年11月18日 11:44 发表

受教了!

回复评论
219.133.15.* 在 2014年1月16日 08:49 发表

Tslaomiao (Talk | 贡献) 在 2009年10月24日 00:08 发表

有一点我不太明白,如何界定企业中的懒蚂蚁

战略发展,咨询师等等。

回复评论
61.143.60.* 在 2014年2月13日 11:54 发表

也不是懒啦,分工不一样而已啦!

回复评论
61.143.60.* 在 2014年2月13日 11:55 发表

219.133.15.* 在 2014年1月16日 08:49 发表

战略发展,咨询师等等。

打杂的

回复评论
49.117.45.* 在 2014年2月15日 20:05 发表

是真是假有待后来人研究

回复评论
182.32.49.* 在 2014年3月5日 22:36 发表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回复评论
外星美眉 (Talk | 贡献) 在 2014年3月14日 12:30 发表

假的动物理论,如“温水煮青蛙”等无聊的杜撰,似是而非的意淫。温水煮青蛙我是亲自实验过的,青蛙的表现和理论根本就是相反的。放进冷水里面慢慢加温,那些青蛙全部跳出来,而放进开水里面的全部死掉。

回复评论
113.109.179.* 在 2014年3月27日 15:29 发表

它们之中的懒蚂蚁是如何产生的呢?有什么条件吗?是蚁后赋予还是自发?或者是以年纪等?

回复评论
221.239.88.* 在 2014年4月16日 13:22 发表

218.20.59.* 在 2009年10月27日 00:21 发表

我觉得应该用另外的定义来说明这些“懒”蚂蚁,因为他们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他们要做的事都是在脑海里面,不像其他人用行动来做。用行动工作可以看得见,而用脑力工作却不是一般人能看到见的,所以才有人说他们是“懒”蚂蚁

有道理

回复评论
周密 (Talk | 贡献) 在 2014年5月7日 13:32 发表

貌似我看到了,这些懒蚂蚁在其他蚂蚁的动作流程中出现漏洞时,就会义无返顾地跳出来,这不能叫“懒”了。

回复评论
183.63.193.* 在 2014年7月5日 17:15 发表

很好,学到了东西,

回复评论
42.2.91.* 在 2014年9月1日 17:33 发表

59.32.86.* 在 2009年2月11日 01:32 发表

如此看来“懒蚂蚁”的存在价值比较高···那谁都想做懒人啦··不过也要有本事是不是?~~~

雖然名字叫作懶螞蟻,卻一直不停地做著研究和調查的工作,比較二者的特性,懶螞蟻卻有更高的風險,假如他的調查和新方向不準確或有失誤,這樣就會連累整個組織走冤枉路,更甚的情況令同伴餓死。

回复评论
211.144.223.* 在 2014年9月4日 13:32 发表

懒人有懒福?

回复评论
113.92.6.* 在 2014年9月22日 15:43 发表

思考源于杂务,懒蚂蚁也有勤的时刻。

回复评论
122.224.28.* 在 2014年10月18日 09:36 发表

125.200.169.* 在 2013年10月29日 15:32 发表

懒人聪明,懒人改变世界。比如自行车

还有懒得扣衣服扣子的发明了拉链

回复评论
183.62.196.* 在 2015年1月9日 17:43 发表

在能正常完成工作的情况下,不会偷懒的人通常效率不高

回复评论
182.234.150.* 在 2015年4月20日 02:32 发表

59.32.86.* 在 2009年2月11日 01:32 发表

如此看来“懒蚂蚁”的存在价值比较高···那谁都想做懒人啦··不过也要有本事是不是?~~~

適合做甚麼事早就已經註定好了, 想太多只會綁死自己, 你越想得到 就越得不到, 反而還會越來越糟

回复评论
14.17.11.* 在 2015年4月21日 21:08 发表

这条的评论也太长了吧!

回复评论
58.19.4.* 在 2015年6月24日 18:29 发表

懒蚂蚁就是领导层

回复评论
223.104.5.* 在 2015年9月24日 08:22 发表

身懒心要勤,心懒身要勤!

回复评论
古道无人还 (Talk | 贡献) 在 2015年12月19日 22:48 发表

这个懒并非肤浅意义上的懒

回复评论
110.178.23.* 在 2016年1月17日 08:08 发表

古道无人还 (Talk | 贡献) 在 2015年12月19日 22:48 发表

这个懒并非肤浅意义上的懒

非常妤

回复评论
东哥哥 (Talk | 贡献) 在 2016年3月18日 14:31 发表

222.95.25.* 在 2009年7月18日 23:33 发表

这实在是一个较为荒唐的理论

日本人高这个,实在谈不上高明。其实人家的观察兵,只是分工明确的表现。人们的认识还没有感觉出来,就以为人家那个蚂蚁是懒的。怪。

回复评论
118.200.74.* 在 2016年9月26日 17:42 发表

做一只勤快的懒蚂蚁,哈哈~~

回复评论
Susan1990424 (Talk | 贡献) 在 2016年11月18日 11:48 发表

哈哈

回复评论
林先生 (Talk | 贡献) 在 2016年11月22日 14:11 发表

为什么都愿意做懒蚂蚁呢?我做蚁王不好吗?我们要有一颗做蚁王的心,干大事!

回复评论
59.39.90.* 在 2017年5月8日 14:10 发表

222.213.168.* 在 2009年8月26日 08:27 发表

“懒”能说成是劳心吗?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是懒吗?谬论!!!!

大哉斯言!

回复评论
27.37.122.* 在 2017年6月2日 02:53 发表

林先生 (Talk | 贡献) 在 2016年11月22日 14:11 发表

为什么都愿意做懒蚂蚁呢?我做蚁王不好吗?我们要有一颗做蚁王的心,干大事!

蚁王只有一个

回复评论
27.37.122.* 在 2017年6月2日 02:54 发表

183.62.196.* 在 2015年1月9日 17:43 发表

在能正常完成工作的情况下,不会偷懒的人通常效率不高

略有感触。

回复评论
110.185.85.* 在 2017年8月5日 21:40 发表

不是这个理论吧,働かないアリ

回复评论
117.144.116.* 在 2017年11月15日 18:14 发表

看完理论再看大家留言互撕更好玩;不过关于这个懒蚂蚁和勤蚂蚁的比喻,有几个点,我的思考,大家来一起看看,首先,关注全局的人有可能不是天生,也有从局部到全局的过程,也就是说那种在实践中,在不同的局部里都干过且有自己的认知的人,更有可能最终成为“懒蚂蚁”;再者,懒蚂蚁往往也是知识型人才,而且是和有专长的那种技术性的知识型不同的人才,因此,如何界定,衡量这种人才的贡献是个问题。

回复评论
阿里祥子17681768178 (Talk | 贡献) 在 2018年6月26日 22:07 发表

是的,我发现好多人不喜欢动脑子,喜欢天天做一样的事情,看起来特别勤快,可是他们的业绩就是上不去……

回复评论
公子MT_ (Talk | 贡献) 在 2019年1月13日 09:44 发表

还行

回复评论
14.156.200.* 在 2019年3月4日 21:30 发表

“懒”蚂蚁不能是真的懒,只是工作性质不同,不处理简单、繁杂的事情,主要负责发展方向、人员管理、制度规划;其实说的就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这个阶层的人也必须得勤奋的思考,主要的脑力劳动者。

回复评论
178****2161 (Talk | 贡献) 在 2019年3月14日 14:56 发表

这已经不符合现在的互联网公司了,对于工厂式的可能有较多的参考价值

回复评论
薛定猫的谔 (Talk | 贡献) 在 2019年3月17日 08:33 发表
14.156.200.*:对
回复评论
Li395417578 (Talk | 贡献) 在 2019年3月23日 14:58 发表

环境始终是变化的,过于勤快也容易过早固化自己,改变起来也很困难,很多人上了年纪不是不愿意改,只是改的过程中容易出丑,出丑这种事都有,只是到了一定年纪,想要维护形象,就

回复评论
117.30.73.* 在 2019年4月28日 18:52 发表

Li395417578 (Talk | 贡献) 在 2019年3月23日 14:58 发表

环境始终是变化的,过于勤快也容易过早固化自己,改变起来也很困难,很多人上了年纪不是不愿意改,只是改的过程中容易出丑,出丑这种事都有,只是到了一定年纪,想要维护形象,就

有道理

回复评论
DAWN (Talk | 贡献) 在 2019年10月20日 23:51 发表

涨知识了。

回复评论
M id d12b95ce0e42f8a2ed2dec6c897a3f23 (Talk | 贡献) 在 2020年7月26日 17:22 发表

117.144.116.* 在 2017年11月15日 18:14 发表

看完理论再看大家留言互撕更好玩;不过关于这个懒蚂蚁和勤蚂蚁的比喻,有几个点,我的思考,大家来一起看看,首先,关注全局的人有可能不是天生,也有从局部到全局的过程,也就是说那种在实践中,在不同的局部里都干过且有自己的认知的人,更有可能最终成为“懒蚂蚁”;再者,懒蚂蚁往往也是知识型人才,而且是和有专长的那种技术性的知识型不同的人才,因此,如何界定,衡量这种人才的贡献是个问题。

赞同

回复评论
M id d1d26a97cfda85eb642403608599a85c (Talk | 贡献) 在 2021年4月2日 16:13 发表

14.156.200.* 在 2019年3月4日 21:30 发表

“懒”蚂蚁不能是真的懒,只是工作性质不同,不处理简单、繁杂的事情,主要负责发展方向、人员管理、制度规划;其实说的就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这个阶层的人也必须得勤奋的思考,主要的脑力劳动者。

回复评论
M id 2272c5bb6fa188b418b1eb57aa367bef (Talk | 贡献) 在 2021年4月2日 16:47 发表

懒蚂蚁换个角度也是勤劳的

回复评论
124.112.103.* 在 2021年4月13日 17:40 发表

每天写SOP 写异常处理规范而不干活的人,老板认为浪费,辞退了,不久后厂因为良率太低,人员懒散 倒闭了

回复评论
1.171.211.* 在 2021年4月14日 14:40 发表

識別懶螞蟻的能力,以及保障人才的靈活性真的很重要

回复评论
36.112.201.* 在 2021年7月16日 10:14 发表

222.213.168.* 在 2009年8月26日 08:27 发表

“懒”能说成是劳心吗?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是懒吗?谬论!!!!

论双引号的作用。

回复评论
123.122.133.* 在 2021年8月11日 16:58 发表

59.32.86.* 在 2009年2月11日 01:32 发表

如此看来“懒蚂蚁”的存在价值比较高···那谁都想做懒人啦··不过也要有本事是不是?~~~

我感觉懒蚂蚁和勤蚂蚁都不可或缺,缺少懒蚂蚁就好比缺少大脑,缺少勤蚂蚁就好比缺少四肢,不管是缺少大脑还是缺少四肢都是做不好事情的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