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8个条目

自動櫃員機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自動櫃員機(Automatic Teller Machine,ATM)

目錄

自動櫃員機簡介

  自動櫃員機的英文Automatic Teller Machine的縮寫ATM,它是有電腦控制的持卡人自我服務型的金融專用設備。ATM機可以向持卡人提供提款、存款、查詢餘額、更改密碼等功能。ATM不僅能接受本行本地卡,還可以通過網路功能接受異地卡、他行卡,同時為持卡人提供每日24小時服務。ATM自動提款機還具有維護、測試、事件報告、監控和管理等多種功能。

使用ATM的註意事項

  1. 並非所有地區的ATM服務都是免費的。除了某些國家和地區使用ATM服務要收費以外,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都會對客戶每次利用ATM提存款項而收取少量費用。

  2. 並非所有ATM都是24小時服務的。在南韓,只有標明“24時間Service”(即24小時服務)的ATM才是。否則的話,要留意ATM上張貼的服務時間。除了少量只在銀行辦公時才提供服務,其他的大多數會在下午十時停止運作。

  3. 使用ATM時,要留意機種是否匹配。在美國和南韓有不少舊式ATM只能輸入四位數字的密碼。如果你的提款卡需要輸入六位的密碼,請放棄並使用其他提款機。

大中華地區的櫃員機

香港

  香港是最早採用自動櫃員機服務的地區之一,由匯豐銀行於1984年引入,名為“易通財”(ETC)。初期的ETC只在中區的鬧市設立,後來在各區都有設立,並擴至網路至澳門。之後各家銀行紛紛推出自己的提款卡

  為加強競爭力,香港的主要華資銀行後來建立了銀通網路,讓銀行之間可以透過銀通網路來存取其他銀行的戶口資料,使用戶無需在開戶銀行也可以隨意的提取現金,但存款則必須在開戶銀行的櫃員機才可以。現時香港除匯豐銀行及其附屬的恆生銀行屬ETC網路外,其他大部分的個人銀行都加入了銀通網路,銀通網路在香港有達28間會員銀行。在香港,使用同一網路的櫃員機提款都是免費的。而不同網路之間的提款卡互用會收取跨網服務費。

  部分銀行加入了銀通網路的自動櫃員機可以使用銀通網路的人民幣卡提取人民幣,每日最高提款限製為人民幣五千元

  除了提款、存款和轉賬等一般銀行服務以外,現在香港的自動櫃員機還提供繳費及交稅服務。

  香港的自動櫃員機一般都有二萬港元的每日最高交易限制。

中國臺灣

  中國臺灣在1990年代初期才由中國臺灣銀行推出金融卡,讓存戶在設有櫃員機的地方存取帳戶內的款項。各金融機構之間以財政部的財金資訊公司建置的跨行網路來達成跨行提款及轉帳的功能。跨行提款每次會收取手續費新臺幣6元,跨行轉帳收取手續費17元。

  在2000年代起,各金融機構開始發行晶元卡,故網路自動櫃員機(網路ATM)的服務也由此而生,其中萬泰銀行、臺北國際商業銀行、國泰世華銀行、玉山銀行、三信商銀、台新銀行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及中國臺灣銀行等銀行也都提供這項服務。由於防止舊有的磁條式金融卡被盜取資料,各家銀行逐漸換為晶元金融卡,舊型的磁條式金融卡將慢慢停用。

  中國臺灣的提款機除了接受金融卡以外,還可接受信用卡預借現金提領(用戶需先申請),少部份還可提領外幣。部份的提款機有補折功能,供人補登存摺的資料。

  為了杜絕利用自動櫃員機轉帳功能詐財的案件,從2005年6月1日起,每戶每日轉帳至“非約定帳戶”的金額上限為30,000元,“約定帳戶”則不受限制。另外,轉帳至十一類收費單位帳戶繳費亦不受限制(少數因故無法納入者除外),包括稅款、水電費、瓦斯費、電信費、交通規費及罰鍰、學費、信用卡款項、保險費、證券款項、網路購物服務及醫療費等十一類。詳情可至財金公司設置的轉帳繳費限制查詢服務網站察看。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在1980年代末期才開始在深圳出現提款機,現在擴展至全國。並且多數櫃員機都已加入銀聯網路,只要是有銀聯標誌的銀行卡都可以通用,但收費與否則和發卡行的規定有關。沒有銀聯標誌的卡只能在本行網路的櫃員機上使用。

網路ATM

    由於晶元金融卡的推出,故許多銀行便結合網路的功能,讓用戶藉由自行安裝的晶元卡讀卡機,在自己的電腦上透過網路進行"轉帳"、"查詢餘額"等非存、提領現金之交易動作。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自動櫃員機"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