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店銷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同店銷售(Same Store Sales ,SSS)
目錄 |
同店銷售是以銷售店開了至少一年為前提,是指同一間銷售店在相同時期下的銷售額,通常以月份,季度為時間段比較每年的銷售額。同店銷售可以衡量一家零售店在相對固定的運營成本下的盈利或虧損。這是一項衡量零售商投資回報的重要指標,反過來也將反映零售商的整體盈利能力。
同店銷售的考核偏重於同比增長情況,而不是銷售額。同店即為成熟店,就是培養了整一年後的銷售增長情況,一個店的好壞,看同店就行。
同店銷售是反映企業成熟店鋪的銷售增長情況,而這一指標的下滑未來會影響到企業零售店的整體盈利能力。
同店銷售的增長
同店銷售增長只計入已持續經營一年或以上的店面,而且是點對點的比較,這樣一來便可知悉原有老店有否深耕細作,還是只是一味求多。用回上例,同店銷售增長會誠實地呈現,其實老店營業額下滑兩成。而且在同業之間,不同公司或有不同的戰略,增店步伐各有先後,甚至有些公司其實是在關店,利用同店銷售增長,可以有效地進行比較。
同店銷售增長細分,實際只有兩大因素,分別是售價和銷售量。從這個角度去想,就會明白為甚麼當公司公佈的同店銷售增長未如理想時,股價通常會立即應聲倒地。
因為同店銷售數據轉差,不離下列三種因素:
第二是大環境轉差,通行皆縮;
第三是公司失卻定價權,經常大幅劈價,就算量增也未能搭夠。
三者之中任何一個情景都很麻煩,難怪市場常有激烈反應。
同店銷售的例子[1]
以星巴克為例
公司增長一直強勁,但曾有一段時間為求增長,銷售太多不相關的產品,反而影響了對咖啡迷的吸引力,二00七年起同店銷售增長開始下滑(情景一)。翌年再碰上金融海嘯(情景二),連續兩年急插至同店倒退,股價也一度自高位下跌超過八成,要原總裁舒茲出山救亡。舒茲毅然剪鋪,又大刀闊斧整頓公司文化,再將增長點引到海外,三數年間又戲劇性地翻生,同店銷售回升至高單位數,股價當然又再倍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