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S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RAS法——又名適時修正法、雙比例尺度法(Biproportional Scaling Method )
目錄 |
RAS法是1960年同樣由英國著名經濟學家斯通等人發展起來的,在實際應用中不斷得到改進,現在已得到十分廣泛地普及。
所謂“RAS法”是指在已知計劃期(預測期)的某些控制數據的條件下,修正原有投入產出表直接消耗繫數矩陣,並據以編製計劃期投入產出表的一種方法。
RAS法是已知如下信息,估計目標年份投入產出表中間投入流量的演算法。
(1)基年投入產出表的中間投入矩陣與總產出。
(2)目標年各部門的總產出。
(3)目標年各部門的中間投入合計。
(4)目標年各部門的中間使用合計。
用目標年的各部門總產出乘以基年相應的投入結構,得到中間投入矩陣,如果其行合計不等於目標年的中間使用合計,或者列合計不等於目標年的中間投入合計,則對基年結構進行調整,調整後依據目標年的各部門總產出計算出的中間投入矩陣的行合計、列合計,應與目標年中間使用合計、目標年中間投入合計相同。
1.數據成本低。
2.數學性質優良,它有唯一解且快速收斂。
3.操作簡易。
4.可靠程度較高。
所謂“改進的RAS法”是指:在RAS法的基礎上,根據其所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簡單的改進方法。亦即在原方法中對某些繫數(一般來說,是指那些變動特別大或特別小的繫數)可採用事先修訂(或確定不變)的數據,而其餘的繫數則用RAS法求得,即在具體計算過程中先從繫數矩陣中剔除這些已知的繫數,求解以後再加進去。
RAS法的計算[1]
下麵將通過一個具體的例子,來介紹RAS法的具體計算過程。
例子:已知條件:
已知報告期投入產出表的直接消耗繫數矩陣為:
已知計劃期(預測期)各部門的總產出向量、最終產品向量、凈產值向量分別為:
根據條件2),在抽象掉固定資產運動的情況下,可以計算出計劃期各部門物資消耗的合計數和中間產品的合計數,即:
由此,假設條件已滿足了R·A·S法的基本條件,可以具體進行了。“R”的含義是“行乘數”,而“S”的含義是“列乘數”。因此,R·A·S法的基本思路就是,計算出“行乘數”和“列乘數”,然後用它們來不斷調整報告期的直接消耗繫數矩陣,直到滿意的結果為止。
下麵是具體的計算和調整過程:
從上述計算過程中可以得到總的“行乘數”R和“列乘數”S:
由此我們有:
同時,我們還可得到計劃期投入產出表的流量表計算過程:
其中,是計劃期各部門總產量的對角矩陣(同時註意:對角矩陣相乘時可以變換位置,而不會影響計算結果)。
- ↑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精品課程《投入產出分析》 第五章 投入產出表的編製方法 第六節 直接消耗繫數的修正與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