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在需求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潛在需求(Potential Demand/Latent Demand)
目錄 |
現實需求是指已經存在的市場需求,表現為消費者既有欲望,又有一定的購買力(貨幣支付能力)。
潛在需求是指消費者雖然有明確意識的欲望,但由於種種原因還沒有明確的顯示出來的需求。一旦條件成熟,潛在需求就轉化為顯現需求,為企業提供無窮的商機。潛在需求是十分重要的,在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中,大部分需求是由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引起的。因此,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不但要著眼於顯現需求,更應捕捉市場的潛在需求,進而採取行之有效的開發措施。
第一、購買力不足型的潛在需求。這是指市場上某種商品已現實存在,消費者有購買欲望但因購買一時受到限制而不能實現,使得購買行為處於潛在狀態。這種類型的商品多是高檔耐用消費品,如住宅、汽車等。
第二、適銷商品短缺型的潛在需求。這是指由於市場上現有商品並不符合消費者需要,消費者處於待購狀態,一旦有了適銷商品,購買行為隨之發生。
第三、對商品不熟悉型的潛在需求。這是指由於消費者對某一商品不瞭解、甚至根本不知道,而使消費需求處於潛伏狀態。
第四、市場競爭傾向型的潛在需求。這是指由於生產廠家很多,同類商品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選擇性強,在未選定之前,對某一個企業的產品而言,這種需求處於潛伏狀態。
(1)主觀性。潛在需求的本質是一種心理活動,是消費者受某種生理或心理因素影響而產生的與周圍環境的不平衡狀態,存在於潛意識之中。
(2)並存性。由於是心理活動,所以潛在需求形態不具有顯現需求的嚴格指向性。它既可能是生理層次的潛在需求,也可能是自我實現層次上的潛在需求,更多的還是兩者或多者的並存。在一定時期,某種潛在需求占據主要地位。
(3)轉化性。潛在需求的實現過程為:潛在需求導致購買動機——購買行為——需求滿足——新的潛在需求。這種轉化是在潛在需求和顯現需求間發生的。
(1)大企業一旦通過市場調查知曉了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在充分把握市場動態的前提下,憑藉雄厚財力、先進技術,便可掌握市場領導地位。表現突出的是日本的轎車工業。7O年代後,日本轎車業意識到節能、輕便、家用、廉價是未來轎車的發展趨勢,迅速開發研製成了新一代節能轎車,並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來降低價格,投放市場後,大受歡迎,一舉取代了美國轎車工業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
(2)中小企業通過滿足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可達到生存、壯大的目的。顯現需求,在市場上是各大廠家競爭的目標,如果中小企業也加入這一競爭行列,很可能由於資金少、規模小而陷於困境。而潛在需求則不同,它需要通過調查、分析、判斷才能瞭解,取決於決策者的經驗和直覺,往往存在於大多數企業不重視的領域,開發之後,可盈利無數。
(3)企業滿足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從感情上接近了消費者,在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產生了“自己人效應”,易造就忠實消費者,從而為以後的營銷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供方實力不夠 單價降不下來 導致很多行業的 潛在需求都沒開發出來 當然大多數還是被供應模式束縛市場 相似似於渠道寬度的說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