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的野蠻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門口的野蠻人》(Barbarians at the Gate)
目錄 |
- 出版社:哈珀·柯林斯一般圖書出版集團(HarperCollins)
- 版次:1990
- 作者:布賴恩·伯勒
再現了華爾街歷史上最著名的公司爭奪戰——對美國RJR納貝斯克公司的爭奪戰。四個競標方參與了競爭,KKR公司最終以250億美元取得勝利,獲得了RJR納貝斯克公司的控制權。提供了最高水平公司金融操作的具體細節。全面展示了企業的管理者如何取得和掌握公司的控制權。一部精彩的華爾街商戰紀實巨著。是每一個公司管理者和對華爾街金融感興趣的專業人士的必讀之書。
布賴恩·伯勒是一名記者,他為在紐約、匹茲堡、休斯頓的《華爾街日報》工作,現在是《名利場》的編輯。
《紐約時報》TOP1暢銷書《福布斯》評詵的20本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書籍之一,紀實性的報道,令人瞠目結舌的事件,記述了RJR納貝斯克公司收購的前因後果……詳盡而充分地敘述了多邊廝殺的真情實況,再現了華爾街金融操作的風風雨雨。一本出色的書,一番驚人的重構,令人嘆為觀止……環環相扣,漸入佳境,完美無瑕的文風,貫穿全書。(《紐約時報》TOP1暢銷書《福布斯》評詵的20本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書籍之一) 。紀實性的報道,令人瞠目結舌的事件,記述了RJR納貝斯克公司收購的前因後果……詳盡而充分地敘述了多邊廝殺的真情實況,再現了華爾街金融操作的風風雨雨。
- 再現了華爾街歷史上最著名的公司爭奪戰——對美國RJR納貝斯克公司的爭奪戰。
- 四個競標方參與了競爭,KKR公司最終以250億美元取得勝利,獲得了RJR納貝斯克公司的控制權。
- 提供了最高水平公司金融操作的具體細節。
- 全面展示了企業的管理者如何取得和掌握公司的控制權。
- 一部精彩的華爾街商戰紀實巨著。
- 是每一個公司管理者和對華爾街金融感興趣的專業人士的必讀之書。
- 目錄
- 前言
- 人物
- 序幕
- 開始行動
- 第1章
- 羅斯 ·約翰遜將近40歲的時候,這個即將成為里根時代商業楷模的人物,還是芥芥無名。一家獵頭公司成為了約翰遜生命的拐點,憑藉這次機會,他搖身一變,成為了標牌公司的總裁,接著鯨吞了納貝斯克公司,從此青雲直上。成功之路無法複製,約翰遜終究靠的是天生的聰明能幹,還是投機鑽營?有人這樣詮釋約翰遜主義: “成功來自機會,行動無須計劃。”約翰遜是一個地獄天使和現代資本的混合體。
- 第2章
- 吞掉R.J.雷諾茲(RJR)!約翰遜1985年完成了RJR和納貝斯克的合併,1986年當上了RJR納貝斯克公司的總裁,古老的溫斯頓塞勒姆被約翰遜徹底改變了。
- 第3章
- 約翰遜就像一輛飛速賓士的法拉利,不會停在溫斯頓塞勒姆擁擠不堪的停車場上,而且這輛法拉利裝備有全美國最大的發動機—RJR煙草公司12億美元的現金流,約翰遜將公司總部遷到了亞特蘭大。
- 第4章
- 併購,是華爾街的生存之道,輸、贏或平局,都可以帶來大量的費用:咨詢費.剝離費.借貸資金等。所有這些促進了整個20世紀80年代華爾街的蓬勃發展,併購費用反過來又促進了證券業的興旺發達。華爾街陷入了併購熱潮,而RJR很快成了交易商的射擊場。羅斯·約翰遜厭煩了給他人打工,他要控制董事會,那麼 “為什麼不把公司變為私人所有呢?”收購公司提上了日程。
- 第5章
- 第6章
- 希爾森公司的杠桿收購計劃與羅斯·約翰遜一拍即合
- 第7章
- 第8章
- 第9章
- 第10章
- 克拉維斯的投標使科恩的噩夢成為現實,也使約翰遜和他的“快樂男人”們暴富的希望一掃而空。但是科恩不像約翰遜,他從來不考慮投降的問題,這不是他的性格。
- 第11章
- 科恩和克拉維斯兩方部隊擺開陣勢,準備迎戰。克拉維斯有德雷克塞爾.美林和垃圾債券做支持,希爾森則與所羅門公司合作。兩方都在動員一切力量在謀略和融資上一較高下。
- 第12章
- 投標前杠桿收購買方的盡職審查開始,在這個環節,約翰遜和科恩握有所有的牌,他們不僅可以獲得任何機密資料,還有管理小組的幫助。克拉維斯的盡職審查一無所獲,他被排除在信息之外。就約翰遜所知,福斯特曼的投標小組一點兒機會也沒有。
- 第13章
- 第14章
- 第15章
- 第一次投標:約翰遜勝券在握。然而,半路殺出的第一波士頓公司在最後一分鐘使情勢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特別委員會不能忽視這第三方的投標,將最後期限延長了一周。
- 第16章
- 第二輪競標:競標戰役處於白熱化。第一波士頓被籌集資金搞得焦頭爛額,而約翰遜.克拉維斯一邊為特別委員會的決定感到氣憤,一邊又互相揣摩。
- 第17章
- 克拉維斯以每股106美元的出價超過約翰遜,贏得了第二輪的投標。然而,既然特別委員會允許有第二輪的投標,為什麼不能再有第三輪的投標呢?
- 第18章
- 最後的勝利者
- 尾聲
- RJR和納貝斯克公司的締造者永遠也不會理解這裡所發生的一切,R.J.雷諾茲和阿道弗斯·格林漫步在橫屍遍野的杠桿收購戰場上也許會問:這些人為什麼如此關心電腦中的數據而不是工廠的產品?他們為什麼如此熱衷於拆散一家公司而不是去建設它?所有這些與商業精神究竟又有什麼關係呢?
- 譯者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