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感情紐帶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链结)

感情紐帶(Human Bonding)

目錄

什麼是情感紐帶

  感情紐帶也稱鏈結,是指人與人之間形成的一種親近的人際關係。也指人與動物之間建立的聯繫。建立感情紐帶的過程則稱為建立鏈結,或簡言之為結鏈。感情紐帶大多存在於親人、朋友之間,不過和一個隊伍(例如球隊)或一個人長時間的相處也可以建立感情紐帶。感情紐帶和普通的好感有所不同,它是一種相互的、互動的過程。

  感情紐帶通常在浪漫伙伴、密友和親子產生和發展。這種聯繫是以類似於喜歡和信任的情感為特征的。任意兩個總在一起消磨時間的人都可能形成感情紐帶。男性鏈結指的是通常男性在一起而不包括女性在內的活動。另一個名詞女性鏈結使用頻率較低,指的是女性之間形成的親近的人際關係。

情感紐帶的相關研究

  直到目前,由於對社會學研究的缺乏,感情紐帶仍是一個非專業名詞。即使在目前,感情紐帶的意思仍傾向於“一種感情聯繫”,而並未強調“親近的人際關係”這一重要特點。甚至也有將其比喻化使用的例子。在英文中,bonding 這個詞來源於中古英語band,意為抑制、約束。 由於對鏈結認識的缺乏,人們通常用描述的方式來表示這種聯繫。例如,“男人間的友誼”、“哥們情誼”、(父母對孩子、主人對寵物)“純粹的愛”等。然而很多時候這種關係很可能並不僅僅是友情或親情,同時存在的應該也有鏈結,只是難以描述罷了。

  在生物學中,配偶鏈結指交配後的成雙的鳥類之間的聯繫。不論在人類還是動物之間,它是表示一夫一妻(或相對而言的)關係的通用術語。這個術語被廣泛用於社會生物學和進化心理學。配偶鏈結雖然短暫,但是存在於大多數靈長類動物之間。一些科學家推測,人類之間連續的配偶鏈結是由於分享食物的時間增多而得到發展的。

監護鏈結

  1958年,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發表了一篇獨創的“孩子與母親與生俱來的聯繫”(the Nature of the Child's Tie to his Mother)。這是依附理論概念發展的先驅。它囊括了情感鏈結(有時也稱為感情鏈結)。情感鏈結基於人類有相同的要依附於他人的趨勢。例如,去在他人身上尋找親近感,併在這個人在場時感到安全。依附理論是在對動物的實驗和觀察上形成的,不過也有對於嬰兒缺少成人關懷的觀察的借鑒。很多關於依附的早期研究都是由約翰·鮑比和他的同伴完成的。鮑比提出,嬰兒與生俱來地有一種建立感情依附(例如,鏈結)的需要。因為這會確保他們得到需要的照顧以增加他們生存下來的機會。

人與動物的鏈結

  人類和動物之間的鏈結可以這樣定義:人類和動物(不論是野生的還是馴化的)之間的聯繫。對於人類與動物之間鏈結天性和好處的探索起源於18世紀後期。那時貴格會創建了後援所(The Retreat)來為罹患心理疾病的人們提供治療。通過讓病人照料農場動物,社團官方推理出與動物的接觸加上富有成效的工作可以促進病人的康復。18世紀70年代,在巴黎,一位法國外科醫生讓患有神經障礙的病人騎馬。這些病人不久就顯示出機動控制和平衡性方面的改善,並且抑鬱症的發作也減少很多。

  從歷史上來看,動物被馴化的目的是為了功能性的用途。比如說,養狗是為了放牧和拉雪橇,養貓是為了抓老鼠。如今在西方社會,養寵物的主要目的已經變成了結鏈。有研究說60%—80%的狗和它們的主人睡在一間房間里。不僅於此,貓過去都是養在戶外的,而現在大多數貓都養在屋子裡。目前在美國,12億的動物被當做寵物養著,主要就是為了建立感情紐帶。

薄弱聯繫

  1962年,主修歷史學的大一新生馬克·格蘭諾維特為潛藏在一個經典化學講座下的概念深深著迷。該講座敘述“薄弱”氫鍵可以承載很大數目水分子,但它們自身被“牢靠”的共價鍵相連接。這激發了他的靈感,使他在1973年寫出一篇至今被認為是社會學經典的論文《弱聯繫的力量》(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薄弱社會聯繫被認為和社會中的社交網路的嵌入性和結構及信息在社交網路中的傳遞有關。具體來說,更加靈通的、新鮮的資訊通常是從個體,通過薄弱聯繫而不是牢靠聯繫流向另一個個體。因為我們親近的朋友通常都會加入到我們所在的社交圈,它們所得到的重疊信息很多都是我們已經知道了的。相反,泛泛之交認識我們不認識的人,因此會得到更多新鮮資訊。

鏈結解除理論

  1976年,社會學家黛安·沃恩提出“鏈結解除理論”(uncoupling theory)。理論說,在一個浪漫關係崩潰的動態過程中有個轉折點,只有在事後才能發覺。在轉折點之後是一段過渡期,伴侶的其中一位會潛意識地知道他們的關係即將終結,但仍堅持一段時間,有時會達到幾年。

  當建立鏈結一方所建立的鏈結解除後,他會有悲傷的反應。悲傷是接受失落和調整自我適應變化局勢的過程。悲傷的時間甚至要比建立鏈結的時間還要長。悲傷的過程要隨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感情紐帶"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