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城市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邊緣城市(Edge City)
目錄 |
邊緣城市是指隨著消費需求和就業機會遷離傳統的核心城市,而在大城市的邊緣地區形成的新的且相對獨立的人口經濟集聚區。最初,這一概念是用於形容美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郊區化後期的成熟形態,被認為代表了1980年代美國城市郊區開發的新趨勢。
邊緣城市的概念是《華盛頓郵報》記者埃爾·嘎羅(英語:Joel Garreau)於1991年出版的著作《邊緣城市:生活在新的邊界》(英語:Edge City: Life on the New Frontier)中所提出的,提出之後即引起地理學界、城市規劃界和社會輿論的廣泛討論。
邊緣城市概念的提出者埃爾·嘎羅在《邊緣城市》一書中將美國的邊緣城市歸納出以下特點:邊緣城市地區不存在高密度的高層建築群,區域內的建築是以低層建築的形態分散在廣闊的地域範圍內。停車設施完備的現代化寫字樓分散於良好的生態環境之中,各建築之間的通勤方式為步行或小公車。邊緣城市地區配備機場或高速公路,飛機和小汽車作為主要對外交通手段。
邊緣城市的中心地帶設有提供區域內居民就業的企業總部、滿足購物需求大型商場以及健身中心等休閑娛樂設施。邊緣城市地區較少出現大型標誌性的公共建築,這是由於它們通常位於城市的中心地帶。邊緣城市地區多數居民居住在由綠色草坪環繞的別墅型之中,充分享受城市外的自然環境。由於行政區劃的調整具有滯後性,因而邊緣城市地區沒有形成一般城市的行政區劃建制。
根據統計美國大約有200餘個邊緣城市,導致全美大約三分之二的寫字樓均位於邊緣城市地區,而這些寫字樓大多建設於1980年代以後。如美國的費爾法克斯郡是典型的產業型邊緣城市。在中國,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丰台科技園等1980年代後開始興起的附屬於大城市的經濟技術開發區與邊緣城市具有一定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