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費雪借貸資金利率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費雪借貸資金利率論

  費雪借貸資金利率論是指關於借貸資金決定利率的一種理論。在西方主張借貸資金利率論的學者主要有費雪,奈特拉姆齊(Ramsag)等人。在這些人中,費雪的理論最為完善。

費雪借貸資金利率論的產生

  費雪是美國經濟學家。他在1930年刊行的《利息理論》一書中,把利率定義為“是對某一日期的貨幣所支付的貼水的百分率”,是聯接收入與資本間的橋梁。他認為利率問題純屬消費與投資的問題,是構成收入的各種享受時間的決定問題。消費是把收入用於即期享受,儲蓄是把收入用於遠期享受。“在利息理論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享受收入,而不是儲蓄或資本的增加。”於是他便以個人生命周期中的收入川流,為研究利率問題的主題內容。藉此來分析個人在生命周期中,通過借貸和投資行為來凋節收入川流時,怎樣決定利率水平

費雪借貸資金利率論的主要內容 [1]

決定借貸資金利率的因素

  費雪說:“利率只是現在財貨與將來財貨進行交換時的一種貼水,有一部分是由主觀因素決定的,即現在財貨優於將來財貨的邊際偏好。這種偏好叫做時間偏好,或者叫做人性不耐。決定利率的另一主要部分是客觀因素,即投資機會。”在決定利率的人性不耐與投資機會兩因素中,人性不耐起核心作用。人性不耐是指人們只偏愛現在的財貨。它不同於時間偏好。因為時間偏好不一定都是指人們偏好現在的財貨,在一定條件下,時間偏好卻是指人們偏愛將來的財貨。人性不耐程度不同對利率的影響大小也不同。通常人性不耐程度因人而異。但就具體的個人來講,他的不耐程度決定於他的全部收入川流。所謂收入川流是指個人從現在這一時刻起一直延伸到無限將來的收入。這一收入川流又受收入數量,收入的時間形態,收入的風險以及個人因素的制約。換言之,人性不耐程度受如下因素影響。

  (1)收入數量

  費雪說:“在其他條件相等的情形下,收入愈小,則現在收入優於將來收入的偏好愈大,這就是說,儘早獲取收入的不耐愈大。”為何會這樣呢?費雪認為原因有二:

  一在理智方面,任何人都重視自己的生命,要生存,現在的收入就絕對不可少。當人們處在生死關頭時,總是願意為目前利益而犧牲將來。這不僅是為了目前的需要,而且也是獲取將來收入的先決條件。既然現在是通向將來的道路,那麼在人們收入愈小時,現在收入比起將來收入就愈顯得貴重了。

  二在非理智方面,低收入往往使人削弱了遠見與自製能力而聽命於將來,只要求滿足目前的迫切需要,結果產生了高度的人性不耐

  (2)收入川流的時間形態

  收入川流的時間形態是指在各個連續時期內收入數量的變化情況。它有三種狀態:圖1所示固定的收入川流,圖2所示遞增的收入川流,圖3所示的遞減的收入川流。費雪認為,當一個人的收入處在逐漸增加的情況時,遞增收入意味著現在收入相對微薄和將來收入的相對豐富,結果提高了現在收入優於將來收入的偏好,也就是提高了他對現在收入的不耐(偏好)。相反,當一個人的收入逐漸減少時,即現在收入大於未來收入,就是以大大減低他的不耐,當一個人的收入固定不變時,他的人性不耐基本保持不變。

  Image:收入川流.jpg 圖1

  Image:收入的递增川流.jpg 圖2

  Image:递减的收入川流.jpg 圖3

  (3)風險大小

  費雪認為將來的收入總有某種程度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自然要影響到收入所有者的時間偏好率,即不耐程度。

  風險對不耐的影響存在兩個方面:

  一是減低不耐程度。如人們估計疾病,意外事故,喪失工作能力和死亡,在將來的收入川流的可能性大於現在,於是犧牲現在以備將來的動力就愈大。

  二是增加不耐程度。如,良戰爭,罷工和其他災禍中,即時收入的風險大於未來收入的風險,提高了人們對現在收入的偏好。

  (4)個人因素

  按費雪的觀點,人性不耐除了取決於收入外,還受個人自身特征差異的影響。如果一個人目光短淺、意志薄弱、自私,不願節儉和誤認為自己生命短暫,則趨向於增大他的人性不耐,如果一個人高瞻遠慮,有自製力,和節約的習慣等,則趨向於減少他的人性不耐。此外,一個人不耐程度還隨個人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而變化;童年時個人缺乏遠見和自製能力,他有高度的不耐,青年時,他預期將來會有大量的收入,也具有,高度的不耐,中年成家立業後,他要養家糊口,並想使妻子兒女將來生活得比較好,結果重視將來而忽視現在,降低了不耐,老年時,子女已成家立業,他想到死亡將至,對收入又會高度不耐。

  (5)投礙機會

  在費雪看來,投資是以犧牲現在收入來換取未來收入。我們投資愈多,消費欲望的滿足俞遲則人性不耐也就愈大。相反,我們投資愈少,可用於消費的財貨愈多,消費欲望的滿足愈快,則不耐率就愈低。

  這些分析清楚表明:在經濟社會中,每個人的實際不耐程度存在很大差別。既然如此,這些不同的不耐程度對市場利率有何作用呢?費雪的回答是:這些相異不耐程度通過借貸市場和投資行為來調節收入川流,藉此決定市場利率

費雪的市場利率三大假設

  費雪在分析市場利率的問題時,首先做了三大假設:

  (1)每一個人的收入川流在開始時是確定的和固定的,

  (2)人們改變現在收入與將來收入川流的唯一方法,是通過借貸行為來交換不同時間的收入,

  (3)存在一個廣泛的和完全競爭的借貸市場。依據這些假設,費雪提出了社會不耐程度決定市場利率的理論。

  在費雪看來,市場利率實際上是市場上現在收入優於將來收入的共同邊際不耐程度的表現,這一共同邊際不耐程度是由對現在收入與將來收入的借貸供求所決定的。每個人的時間偏好率或不耐程度取決於他的收入川流一一特別是,它的數量大小、時間形態和風險性等,這樣就使得每一個人的不耐程度各不相同。在一個完全競爭的借貸市場中,彼此各異的不耐程度被借貸市場聯繫起來。人們為了使一生所獲的價值量最大,總要通過借貸行為來改變現在收入與將來收入的川流,結果使市場上所有人的邊際不耐程度彼此相等。而整個社會的不同程度相一致,又使借貸市場恰好平衡。此時利率等於不耐程度。所以“就社會來講,則是各個人總計的不耐程度決定利率。”依費雪的觀點,人們的不耐程度與利率兩者是正比例關係。當一些人收入水均越低時,他們的不耐程度就會越高,爭取減少將來收入獲得更多的現在收入的欲望就越大。他們在借貸市場上對現在收入的需求也就越大,這必然會使利率提高。相反,當一些人收入水平越高時,他們的不耐程度就會越低,爭取減少現在收入來獲得更多的將來收入的欲望越大,他們在借貸市場上提供現在收入量也就越大,這必然會使利率降低。只有在社會上海一個人的不耐程度趨於相等時,利率才等於不耐程度,並且利率使聯繫現在與未來的借貸市場趨於平衡。

  費雪的利率理論,我們還可用簡明的圖4來表示。 Image:市场利率理论.jpg 圖4

  在圖4,橫軸為現在收入,縱軸為市場利率。曲線LL為借款人對現在收入的不耐程度。它從左向右上方傾斜,表明利率隨借款人的不耐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也就是利率隨借款人對現在收入需求的增加而增加。曲線SS為貸款人對現在收入的不耐程度。它從左向右下方傾斜,表明利率隨借款人的低不耐程度而下降,也就是利率隨貸款人提供的現在收入量的增加而減少。只有在P點,借款人的不耐程度巧貸款人的不耐程度相一致,借貸市場處於均衡狀態時,市場利率r1真才由借貸人的不耐曲線從與貸款.人的不耐曲線SS的交叉點所決定。

  上面是在固定收入川流條件下,人們通過借貸市場岡節不耐程度來決定利率的論證。除此之外,費雪還引進投資機會來發展彳也的利率論。他認為在現實經濟中,人們的收入川流通常不是固定的,而是有彈性的。改變人們收入川流的方法也不止借貸方法一種,還有投資機會。投資機會的作用表現為:在一定的蒞圍內,資本所有者可通過改變對資本的用法,從而獲得完全不棚同址的多餘收入川流。例如,一個資本家可將他的資仁,投入到現在收入和將來收入基本保持不變的糧食生產—上去,他山呵將他的資本投入到現在沒有收入,將來才有收入!的林業生產上去,他還可將他的資本投入列現在收入較大;將來收入會較小的要札竭的礦產上去,這就必然會形成三條完全不同的收入川流。由於這二條收入川流在不同時間上提供的現在價值不同,所以人們將選扦能獲得最大現值的那喇條收入川流。顯然,投資機會的導入,使收入川流具有彈性。在一定範圍內,存在多條叮互川替代的收入川流。此時利率的決定就要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是充分利剛好投資機會,以獲得較多的收入川流。並旦每一個人將在這些收入川流巾,選擇一條具有最大現值的特定收入川流,第二步是通過借貸市場來調節人們對這些特定收入川流的不耐。

  以上是費雪關於人性不耐與投資機會決定利率的分析。然而,在費雪看來,人性不耐與投資機會兩因素決定利率的分析距現實世界還很遠。要想使他的決定利率的理論具有現實意義,就必須引入風險要素。引入風險要素後,利率的決定原理仍保持不變;只是在人們選擇收入川流時要考慮風險要素,以及風險要素的存在會限制人們的借款能力,進而會限制人們通過借貸方法來改變收入川流。

  至此為止,我們較為詳細地論述了費雪的利率論。不難看出費雪的利率論是典型的實物利率學說,其內容是指借貸資金的供給與需求決定利率。因為他在考慮利率的決定時不從貨幣政策方面分析,而是從消費需求的角度分析。他假定在收入的長河中,人們為了在一生中每一時刻都能獲得最大的現值通過借貸市場來調節個人的時間偏好,利率是人們時間偏好被調節二致,借貸資金供求棚吻合的產物。顯然,費雪的這個利率只是一種消費性質舶利率。他從人們生命周期和收入川流來分析和探討消費信貸的利率,其方法是可取的。但他割斷收入川流與生產的聯繫,不從生產過程考察利息,把人們寧願現在獲得收入而不願將來獲得收入的不耐心情作為利率理論的基礎,並把利率的決定依據於那嶼取得收入的人們心理反應,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收入川流並不象山中的溪流廣樣可從自然的山坡上自發地噴射出來,收入的川流只能來源於生產。此外,費雪的利率理論存在一個重大缺陷,即對投資機會分析不明確。他雖然強調投資機會是影響利率的客觀因素,但在分析投資機會對利率影響時,他的投資機會不是通過資金借貸市場直接作用於利率,而是通過未來收入川流的改變來間接作用於利率,結果使投資機會變成影響利率的次要因素。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費雪是從個人消費來分析樹率的,一個人的收入要麼用於消費,要麼用於儲蓄。具有儲蓄的人不一定都會去投資。自然從微觀個人生命周期中的收入川流來分析利率,投資就處於次要地位。

參考文獻

  1. 曾康霖 鄧映翎.利息論.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ears~,泡芙小姐,Yixi,苏青荇,上任鹅陈.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費雪借貸資金利率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