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谷歌效應(Google Effects),Google效應
目錄 |
記憶領域的谷歌效應,來源於一個實驗:2011年,哈佛大學的丹尼爾·韋格納給志願者看了一份含有40樁瑣事的清單,包括一些短句,如“鴕鳥的眼睛比腦子大”。按照指示,每人要把所有這40句話輸入電腦。一半的志願者被要求記住這些短句,而另一半沒有被這樣要求。此外,有一半的人瞭解自己的工作將存儲在電腦上,而另一半則被告知任務完成後輸入內容會被即刻清除。
隨後發現,按指示被要求記住信息的人得分並不比另一半人更好,但那些認為自己的工作很快就會被清除的人得分就比另一半人高得多。
韋格納的實驗結果與一套實用主義的記憶體系是一致的。人不可能記得住所有事。無論是否有意識干預,大腦會自然地對記憶進行分類。顯然,大腦能認識到,對容易獲取的信息沒太多必要都存儲起來。因此,人們以為事實被大腦記憶了,其實事實大多被遺忘了。這種現象就是谷歌效應,意思是互聯網改變著人們的學習和記憶,當人們能在網上(比如谷歌)找到的信息,大腦會自動遺忘。[1]
也就是說,谷歌效應發生在互聯網時代,知識獲取十分方便,人們工作生活普遍依賴於電腦搜索等工具,大腦會選擇性地遺忘一些基本知識,且會誤會自己已掌握這些知識。
美國私募股權公司Elevation Partners聯合創始人羅傑·麥克納米(Roger McNamee)在談及2011年美國知名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向當時還是初出茅廬的Facebook投資。麥克納米認為,之所以傳統大型機構投資者和富有個人投資者競相向Facebook等互聯網公司註資,是因為這些投資者擔心,如果不及進行此類投資活動,等到Facebook等公司上市後股價大漲時,則屆時再進行投資已為時已晚。麥克納米將這種投資心理稱為“谷歌效應”。[2]
美國知名報紙《紐約時報》網路版此後刊文稱,大量機構投資者和富有個人投資者擔心重覆當年錯過對谷歌早期投資的失誤,因此最近紛紛加入到購買Facebook、Groupon及Zynga等未上市互聯網公司股權的行列,這就是所謂的“谷歌效應”。
記憶谷歌效應的擴展實驗[1]
如果把谷歌效應推導至最荒謬的頂點,那就是拍照會導致健忘。
2013 年,費爾菲爾德大學的琳達·亨克爾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向了上述問題。亨克爾註意到,博物館的游客痴迷於用手機拍攝藝術品,但對觀賞畫作本身的興趣卻越來越低。
於是,她在費爾菲爾德大學的貝拉明藝術博物館進行了一個實驗。在本科生參觀博物館時,他們要按照預先指示去觀賞特定的畫作。依照實驗設計,有些人要拍下畫作,有些人只簡單做筆記。第二天,亨克爾詢問兩組學生對畫作本身的瞭解情況,發現拍照的學生在辨別畫作、回憶細節等方面都表現較差。
- 手機控導致的健忘症
據路透社報道,都柏林三一學院心理學系的專家在調查了3000人後發現, 1/4的被調查者說記不住自己的固定電話號碼,2/3的被調查者說不出3個以上朋友或家人的生日, 2/3的被調查者表示重要日期要靠手機等電子設備記錄。調查還發現,與50歲以上的長者相比, 30歲以下、精通高科技的年輕人的表現更加令人擔憂。
最近,網路.上熱傳,長時間玩智能手機或iPad等智能數位產品會患上“數位痴呆症” 導致註意力下降記憶力退化,嚴重者可能連自己的電話號碼都記不住。對於這一說法,很多自認為是“手機控”的年輕人深表贊同,不少人表示,自己確實是越來越健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