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輔導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課外輔導(Instruction After Class)
目錄 |
什麼是課外輔導[1]
課外輔導是指教師在課外幫助和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課外輔導是教學的必要環節,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形式,是彌補課堂教學難以照顧學生個別差異之不足,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的重要舉措。
課外輔導的種類和對象[2]
課外輔導一般分為集體輔導和個別輔導兩種。集體輔導有時是針對一部分學生存在著共同性的問題,把他們組織起來,給以輔導,帶有補課的性質;有時是教師對學生課外活動小組進行輔導。個別輔導是針對少數學生的特殊情況,進行專門輔導。
課外輔導的對象,較多的是理論學習上和技能練習上有困難的後進生。通過輔導,幫助他們剋服困難,趕上集體。但也要對有特殊才能的學生進行輔導,以充分發揮他們的才智特長,為國家培養人才。
課外輔導的基本要求[1]
課外輔導的基本要求如下:第一,要因材施教,教師要深入瞭解學生,根據不同類型和特點的學生,確定具體的輔導內容和措施,以增強教學的針對性。第二,指導學生獨立思考、鑽研,以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習慣。第三,發揮集體優勢,組織學生開展互幫互學活動。
課外輔導的內容[2]
課外輔導的內容,一般有: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指導學生完成課外作業、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及技能訓練、給技能操作不熟練或技能操作錯誤的學生予以強化和糾正、指導學生開展各種課外實踐活動等。
學生之所以在課堂教學之外需要進行輔導,這取決於學生的知識技能基礎、理解能力和學習態度上的差別。因此,課外輔導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為了提高課外輔導效果,要求教師在輔導前對學生進行瞭解,確定應當輔導的對象和要解決的問題。這樣,輔導才有針對性。課外輔導要有重點,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對那些特別差的學生,要堅持長期的耐心輔導,才能取得成效。
課外輔導,僅是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是課堂的補充,要在抓好備課、上課的基礎上進行,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忽視備課和上課而把主要力量花在課外輔導上。實踐證明,提高教學質量,是減少輔導面的根本途徑。如果因輔導削弱上課質量,就會使更多的學生需要輔導,造成惡性迴圈,影響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