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要式行政行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要式行政行為

  要式行政行為是指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具備某種方式或形式才能產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例如行政許可必須以頒發許可證和執照的方式表現出來,才能具備許可的效力。行政處罰必須以書面形式,製作書面行政處罰決定書才能對相對人發生效力。因此,要式行政行為是對行政行為外在表現形式的要求,必須以法定的形式表現出來。

要式與非要式行政行為劃分的意義

  要式與非要式的區別看似簡單,實則對行政法非常重要。因為行政行為原則上都是要式的,非要式只能是例外。行政行為大多是行政機關單方面運用行政權力強加社會於某種義務,如果缺少必要的形式和程式,無法明確內容,也就會使相對人無所適從。因此,法律上對行政行為有許多要式的規定,甚至將是否符合法定程式作為行政行為是否合法的要件。

  區分要式行政行為和非要式行政行為,一般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進行審查和區分。對於要式行政行為,在審查該行為的合法性時,形式是否合乎法律規定,是確認該行為是否合法的重要方面,如果不符合法定條件,則不發生法律效力。例如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機關收繳相對人罰款時,應當向相對人出具省級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收據,沒有收據的,當事人可以拒絕繳納罰款,就是因為行政行為不符合法定形式而不產生效力的表現。而作為非要式行政行為,對於其形式是否合法一般不予審查,主要審查其實質內容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即實體正義能否實現。非要式行政行為的形式要件不是該行為發生效力的條件。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鲈鱼,方小莉.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要式行政行為"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