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衰減器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衰減器理論(attenuation theory)

目錄

什麼是衰減器理論

  衰減器理論是指心理學中關於註意的選擇功能的一個經典模型。特瑞斯曼(A.M.Treisman) ,1960-1964年根據雙聽實驗中非追隨耳的一些信息也能得到高級加工的事實對過濾器模型加以改進,提出了衰減模型。

  衰減器理論主張該理論認為,當外界輸入的信息通過過濾裝置時,被註意或被追隨的信息能完全通過,不被註意或非追隨的信息也能通過,但在強度上出現衰減。該模型指出,不同刺激類型的激活閾限是不同的,對個體有重要意義的信息,例如自己的名字、危險信號等的激活閾限低,容易被激活,從而接受進一步的信息加工

  她認為,過濾器並不是按”全或無”的方式加工信息的,即不是只允許-一個通道(追隨耳)的信息通過,而是也允許其它通道(非追隨)非追隨的信息也通過,只不過由於非追隨通道的信號受到衰減,強度減弱了,但一些信息仍可得到高級加工。

  例如:有些刺激對人有重要意義,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號等,他們的激活閾限低,容易激活。當它們出現在非追隨的通道時,容易被人們所接受。  Image:衰减器.jpg  

衰減器理論的相關實驗

  牛津大學的兩名大學生Gray和Wedderburn(1960)所做的實驗:他們在雙聽實驗中以下列方式安排一些有意義的材料:

  結果發現,當有意義的材料從追隨耳穿到非追隨耳時,被試不順實驗者的規定而去追隨意義,即轉向另一隻耳朵。

  說明過濾器允許兩個通道的信息同時通過。這個實驗結果與Broadbent(過濾器模型)實驗和理論不相吻合。

  特瑞斯曼(Treisman)1960年利用追隨程式進行更嚴格的實驗,與上述的實驗方法十分類似,她給被試的雙耳同時呈現下述材料:

  左耳(非追隨耳):Ther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

  右耳(追隨耳):knowledge of on a hill

  結果發現,當有意義的材料,分開呈現在追隨耳和非追隨耳時,被試會不顧主試的事先規定(即覆述追隨耳所聽到的項目),而去追隨意義。

  Treisman認為這種現象只有在過濾器允許兩隻耳朵的信息都能通過的前提下才能實現,即人可同時註意兩個通道的刺激。特瑞斯曼在實驗中,發現如果被試註意耳與非註意耳對換,那么被試會在新註意耳聽到舊信息的幾個其實單詞,這表明語境會使被試覆述本應當忽視的信息。在之後的研究中,他又發現覆述信息在非註意信息之前4.5秒或者之後1.5秒時,被試通常把兩個信息看作同一個,也就是說是非註意耳之前信息而不是之後信息更容易被識別。

衰減器理論的實際應用

  當在一節課上的知識量達到一定程度,學生一下子難以接受時,有一部分知識就到“瓶頸”外去了。但這並不是說這些知識就被流失了,而是可以被重新激活的。如果在流失後較短的時間內再次回憶,它們還是可以成為學生有用的知識的。所以,在教學時,可以把主要的知識灌進“瓶內”,而把次要的知識放在“瓶外”,作為備用。

衰減器模型的評價

  (1)衰減模型將過濾器的“全或無”的工作方式改為衰減,從而將單通道模型改成雙通道或多通道模型。

  (2)衰減模型承認註意在通道間的分配,顯得比過濾器模型更有彈性。

  (3)衰減模型改進和發展了過濾器模型,它能解釋更廣泛的實驗結果,並對人的行為做出更好的預測。

  (4)衰減模型不僅解釋了註意的選擇機制,而且解釋了單詞的識別機制,因而在認知心理學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nonameh,Lly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衰減器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