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結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群體結構(Group Structure)
目錄 |
群體結構是指群體成員的組成成分。群體成員的結構可分為不同的方面,如年齡結構、能力結構、知識結構、專業結構、性格結構以及觀點、信念結構等。
研究群體結構對於建立合理的領導班子及其他高效的工作群體,提高群體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自我中心角色
自我中心角色是指成員處處為自己著想,只關心自己。這類人包括:阻礙者、尋求認可者、支配者、逃避者。
1)阻礙者,指那些總是在群體通往目標的道路上設置障礙的人。
2)尋求認可者,指那些努力表現個人的成績,以引起群體註意的人。
3)支配者,這類人試圖駕馭別人,操縱所有事務,也不顧對群體有什麼影響。
4)逃避者,這類人對群體漠不關心,似乎自己與群體毫無關係,不做貢獻;等等。
研究表明,這些角色表現對群體績效帶來消極作用,造成績效下降。
2、任務角色
任務角色是指為完成群體任務做也貢獻的人,包括:建議者、信息加工者、總結者、評價者。
1)建議者,是指那些給群體提建議、出謀劃策的人。
2)信息加工者,指為群體搜集有用信息的人。
3)總結者,指為群體整理、綜合有關信息,為群體目標服務的人。
4)評價者,是幫助群體檢驗有關方案、篩選最佳決策的人。
3、維護角色
維護角色是指以維護群體團結,協調人們之間關係的人,包括:鼓勵者、協調者、折衷者、監督者。
1)鼓勵者,熱心贊賞他人對群體的貢獻。
2)協調者,解決群體內衝突。
3)折衷者,協調不同意見,幫助群體成員制定大家都能接受的中庸決策。
4)監督者,保證每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機會,鼓動寡言的人,而壓制支配者。
任務角色和維護角色都起積極作用。每一個群體不僅要完成任務,而且要始終維持自己的整體。而成員的任務角色和維護角色的作用正是為達到這兩個目的的。研究發現在任務角色、維護角色和群體績效之間有正比關係。
1、同質結構群體
在下述三種條件下,同質結構的群體可能達到最高的工作效率:
- 工作比較單純,不需要複雜的知識和技能,例如會計小組編製職工工資表的工作;
- 當完成一項工作需要大家密切配合時,同質群體較為有效;
- 如果一個工作群體成員從事連鎖性的工作,如流水線上的操作工人,則同質群體較好。
由上述條件可見,一般來說,工作組織中的基層群體應為同質結構。
2、異質結構群體
在下述三種條件下異質結構的群體將會達到最高的工作效率。
- 完成複雜的工作,以異質結構為好;
- 當作出決策太快可能產生不利後果時,異質結構為好;
- 凡需要有創造力的工作,異質結構較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