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時鐘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社會時鐘(social clock concept)
目錄 |
社會時鐘是用來描述個體生命中主要里程碑的心理時鐘。
簡單來說就是那句“什麼年紀做什麼事”的箴言。它是全社會預設的準則,也是集體無意識的道德尺度。
出生-學習-高考-就業-結婚-生子-升職。一旦在這條時間線上出岔子,就會成為異端。
社會時鐘由社會文化背景決定,反映了我們生活的社會對我們的期望。
社會時鐘作為一種文化決定論的觀點,最早是由紐加滕(Neugarten)和黑捷斯塔德在1976年提出,他們認為不僅文化決定人應該如何行為,那些文化期望和認可的行為也在人的一生中按特定的時間順序成為個人的一部分。紐加滕(Neugarten)認為,年齡規範和年齡期望,它們像是行為的激發物和制動器,有時使行為加速,有時使之延緩。
社會對於重大生活事件之適宜年齡有其一致性,如結婚、生小孩、退休,這個一致性會對個體造成社會壓力,促使他們到一定年紀後接受某個特定角色。
每一個人都有這樣一個“社會時鐘”,在與同伴相比的基礎上,它會提醒我們是否在適當的時間達到生命的主要基準點。“社會時鐘”是由社會文化背景決定的:它反映了我們生活的社會對我們的期望。
發展心理學家拉文納•赫爾森(Ravenna Helson)認為,每個人都有若幹種可供選擇的“社會時鐘”。赫爾森在對20世紀60年代早期大學畢業女性的縱向研究中發現,女性的“社會時鐘”有專註於家庭的,有專註於事業的,也有專註於個人目標的各種類型。生育孩子的時間、方式、女性職業的進程等都受其所生活環境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的影響,尤其對於剛進入成年期的女性而言。
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鄭作彧嘗試從社會學的角度解釋“社會時鐘”,在他看來,時間不是一個單純的物理概念,時間背後有著社會的建構。“社會時鐘”的背後有著文化傳統、社會期望、社會規訓。他認為,時代在變遷,觀念也在碰撞,中國在短短40年間完成了歐美200多年的發展任務,這導致了不同代際的觀念疊加在一起,父母們嚴謹地按照他們那個時代的“社會時鐘”生活,於是和有著“年代差異”的年輕人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衝突與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