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床成礦系列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礦床成礦系列[1]
礦床成礦系列是指一定地質構造單元和一定地質構造運動階段內, 與一定地質作用有關形成的在成因上有聯繫各礦種、各成因類型及產在不同地質位置礦床的組合。
礦床成礦系列的基本特征[2]
成礦系列具有系統性質,系統論是理解成礦系列的系統性的基礎。據翟裕生(1996)的研究,成礦系列,具以下基本特征:
(1)成礦系列的總體性和統一性
成礦系列是由若幹礦種、礦床類型及其間的多種有機聯繫構成,它不是若幹礦床類型的簡單拼合,而是具有特定的整體功能。
(2)成礦系列的層次性
成礦系列可劃分為若幹層次。每一級層次都從屬於更高一級層次;同時,它又可劃分為更低層次的系列,劃分層次有助於成礦系列研究的條理性和邏輯性,避免混亂
(3)成礦系列的結構性
指成礦系列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聯,如時間上的演化、空間上的分帶,物質組成上的差異等,它是研究成礦系列成因的重要步驟。
(4)成礦系列的動態性
成礦系列隨時問而變化,具有“四維”(空間加時間)的特征。成礦系列的內部結構隨時間變化,系列與外部環境的關係也是變化的。因此,要從發展演化的觀點去探討成礦系列的形成過程和機制。
(5)成礦系列與環境
成礦系列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定地質構造環境的產物。系列與環境間進行著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因而是開放體系。在進行某些特定的研究中,也可把成礦的物質、能量和空間場視為相對封閉的,從而可以進行一些必要的物理化學模擬和計算。
礦床成礦系列的內部結構[2]
結構是指一個系統內部的組成諸要素問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方式。成礦系列的組成諸要素包括礦床成因類型和礦種二個方面 成礦系列的結構是指在一個具體的成礦系列內部各礦種、礦床成因類型間的時間、空間,物質和成因上的聯繫。
(1)同源性。指同一成礦系列中不同成因類型的礦床具有全部或部分相同的物質來源,都與同一種成礦作用有關。
(2)共生性。指一個成礦系列中不同類型礦床間的共生關係,如與中酸性侵入岩有關的矽卡岩型礦床與斑岩型礦床常相共生,前者產於侵入岩體接觸帶,後者主要產於同一岩體。
(3)階段性。指一個成礦系列的形成過程中不同類型礦床的形成時間有先有後,可劃分出不同階段,如岩漿型Fe—v—Ti成礦系列,熔離型礦石生成最早,偉晶岩型較晚,貫入型礦石更晚,造成這種階段性的原因與岩漿和構造演化過程的突變有關。
(4)分帶性。指成礦系列中不同類型礦床在區域、礦田範圍內的空間排列樣式,它們或沿某一含礦岩石建造層位,或圍繞某一侵入岩體,或循某一斷裂帶作有序的分佈。這種分帶一般是由較複雜的原因造成的。
(5)重疊性。指在一個成礦系列中,形成時間有先後的不同礦床類型產於同一空間範圍,彼此互相重疊。重疊性產生的原因在於成礦系列形成過程中控礦條件和成礦方式隨時間發生了變化。
(6)過渡性。在一個成礦系列形成過程中,礦床類型隨著具體地質條件的有序變化而發生遞變,成礦系列內各端元礦床之間常出現過渡型礦床。過渡型礦床是礦種間的過渡,或是成礦流體間的過渡,或是成礦方式間的過渡,或是礦化類型之間的過渡。
(7)互補性。指一個成礦系列中成礦元素種類的分配和礦化強度在不同礦床類型中的分配是不均衡的,具有互為消長的關係。產生互補性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一個成礦區帶中,一次成礦事件中,參與成礦的物質的種類和數量具有常量性質。由於岩石、柑造、地球化學、含礦體和礦化時間長短等因素的差異,從而造成成礦元素和礦化強度在各礦床類型、各成礦階段之間的分配是不均衡的。這是成礦系列諸礦床共生的一個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