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相對業績評價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相對業績評價(rel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RPE)

目錄

什麼是相對業績評價

  所謂相對業績評價就是在工人之間比較業績的過程,可能且合理的同義詞是結果標桿,是依賴相對參照組的業績對雇員進行獎懲。由此可見,相對業績評價的最顯著特征是,將其他人業績作為標桿或參照系,由此對被評價者的業績進行評價並據此獎懲。相對業績評價不僅是業績評價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而且在企業實務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並得到了政府相關監管部門的響應與支持。

相對業績評價提出的理論根源

  為什麼會出現相對業績評價?即相對業績評價提Hj的理論根源是什麼?在很長一段時期,學界幾乎無一例外的是從經濟學委托代理理論來回答的。實際上,相對業績評價的出現,既有經濟學的解釋,也有行為科學的根源。

  (一)經濟學的解釋

  委托代理理論認為,股東確保管理者做出最優行動選擇的主要手段,是將管理者薪酬(獎懲)與其業績掛鉤,一些實證研究的結果也確實表明,業績與獎懲掛鉤能夠強烈地影響產出。這就引發了兩個重要研究課題,一是如何評價代理人業績,二是如何設計與業績掛鉤的激勵契約。對於代理人業績,通常認為其受三個因素影響:代理人能力、努力程度以及所處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而根據可控性原理,環境的不確定性應從代理人業績中剔除。

  但如何剔除環境不確定性的影響?在信息性原理的基礎上,Hohnstrom(1982)提出了相對業績評價的思想,併在委托代理理論分析框架下證明,在一個委托人、多個代理人的情況下,其他代理人的業績,即同伴(peer)業績是有價值的,因為同伴業績的加權平均能夠捕捉代理人面臨的共同風險,在薪酬契約中使用這些信息可以過濾代理人業績信號中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改進激勵的效率和效果。

  (二)行為科學的根源

  自Triplett(1898)證明,當存在其他人時,代理人將比單獨工作有更高的努力水平之後,學者開始關註、研究社會因素對代理人業績的影響,出現了機械學說理論(mechanistic theories)和感知導向理論(cognitive—oriented theories1。機械學說理論認為,社會影響對代理人產生驅動或激勵,因此會影響代理人的行為;而感知導向理論認為,其他人的存在可能觸發一系列相關的感知行為,即其他人的業績可以對代理人的心理感受產生激勵作用,使得代理人通過學習、對比、歸納等感知過程來提高自己的努力水平。

  Harkins和Jackson(1985)的實驗研究支持了上述理論的合理性,併進一步發現,當個人的產出可單獨計量時,將比產出混合在一起(pooled,例如我們常說的吃大鍋飯)、不可單獨計量時更高;但業績可單獨計量並不是努力的充要條件,努力或激勵源於被評價者意識到,他們的業績能夠與同伴比較,這種潛在的比較評價促使業績得以改善。由此可見,在行為科學分析下,相對業績評價的出現源於其他人的存在和業績比較對代理人產生的心理影響,這種影響使代理人意識到競爭的存在和競爭的壓力,而與其他人比較的信息反饋則提供了競爭的恰當線索,促使代理人通過感知過程來提高努力水平、改善業績。

參考文獻

  • 王劍.相對業績評價研究評介——基於經濟學和行為科學整合的分析框架(J).華東經濟管理.2011,1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相對業績評價"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