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投機者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理性投機者指市場價格的接受者,不存在操縱市價的行為,不然就是非理性投機者。理性投機者是投資者的主體部分,他們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其行為十分複雜:一方面他們具有基本的理性意識和能力,能夠識別集中投資與分散投資的優劣,能夠利用公開信息估計基金管理者的能力和道德風險;另一方面,他們的風險偏好不穩定、受整個市場情緒的影響,例如,他們存在過度反應,在市場上升過程中過度自信、漠視風險,在市場下跌過程中又過度悲觀等等。
理性投機者影響基金折價的作用機制[1]
對於理性操縱者來說,引導市場進行套利是有成本的,在不同時機引導市場所付出的成本及引導的效果存在著較大差異。如果他們試圖在不恰當的時機引導市場,可能無法扭轉理性投機者與雜訊交易者較為一致的行動,在市場繼續下跌中面臨較大的風險。所以,在缺乏有效競爭的市場中,理性操縱者會耐心等待時機,致使基金的折價可能長期存在下去,折價幅度較大、圍繞某一中樞上下波動。
對於理性投機者來說,投機的本性使其不斷地轉換投資方式和投資對象,尋求短期買賣的價差收益;缺乏一致標準的、受自身情緒影響的有限理性,使其在認識到風險和收益共存關係的同時,仍會受到整個市場情緒的影響。概括地說,理性投機者對折價的影響主要通過兩個渠道實現。
第一,理性投機者能夠判斷集中投資與分散投資的優劣,而且這種判斷能力受到整個市場情緒的影響。在整個市場處於上升過程中時,他們認為集中投資能夠更大程度地獲得市場上升帶來的收益,此時買入將資產分配在不同債券、股票及現金資產上的基金,不如直接購買股票。此時如果整個市場情緒高漲,投資者很容易處於過度自信狀態,導致理性投機者在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之間頻繁地轉換,使得基金的折價擴大;在整個市場處於下跌過程中,進行組合投資的基金抵抗風險的優勢明顯,理性投機者的情緒也回落,甚至出現過度悲觀情況,他們中的一部分會選擇持有現金,一部分會擔心踏空而選擇間接投資方式,使得基金的折價縮小。
第二,理性投機者在投資基金方面是有選擇的,他們會權衡收益與風險,選擇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基金買入。在選擇過程中他們的理性特征得到了體現,但受投機本性及市場情緒的影響,經常出現沒有買入最好基金的錯覺,甚至會在不同基金間頻繁轉換。一方面,業績或基金管理者的能力是他們考慮的重要因素,買入業績較差、管理者能力低下的基金,不如直接投資或持有現金。所以,在其它情況相似的前提下,業績好、管理規範的基金受到理性投機者的偏好。在業績問題上,理性投機者的理性使得他們瞭解影響基金資產凈值(業績)的因素,例如,自交易和倒倉行為會影響到基金的資產凈值;當基金持股過於集中時,基金會面臨較大的潛在流動性成本,這會影響基金的真實業績。另一方面,理性投機者非常關註基金經理的道德風險問題,力圖在投資過程中避免受到此類損害。理性投機者通常能夠通過收集和分析各種公開信息(如基金的投資組合),判斷出基金管理者是否存在道德風險。一般來說,當基金重倉持有問題股、高位買入股票、頻頻倒倉和自交易、或者獨立性較差時,存在道德風險的概率較高,理性投機者會有意識地迴避此類基金。
對於雜訊交易者來說,其交易的目的不穩定,或者是投機跟風、或者是流動性需要,總體上講,他們的交易策略更多地受到自身及市場情緒的影響,所以他們雜亂的行為在操縱者“強磁場”式的引導下也可能會出現較為一致的方向。因此,他們對整個市場的影響在多數情況下是中性的,但在一定情況下會有加劇波動幅度的作用。
- ↑ 田明聖,胡雅梅.理性投機者理論對我國封閉式基金折價的解釋[J].南開經濟研究.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