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比率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現金比率法也稱GCR模型(general currency ratio model),它由Cagan(1958)提出,廣泛應用於地下經濟的預算。現金比率法依據的重要指標是現金與活期存款的比率。
Cagan認為,流通中的現金存量與活期存款餘額之和代表了實際參與交易的貨幣量。一般情況下,現金與活期存款的比率只受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稅收;二是人們的支付方式。而支付方式改變的主要原因是人們想隱藏某些活動,以達到逃稅或不遵守某些規定的目的。通常,在地下經濟中,現金是唯一的支付手段,而地上經濟則以現金和活期存款作為支付手段。因此,現金存款比率的異常升高暗示著地下經濟出現或有所增長。利用收入與支付手段(現金+活期存款)之間的關係,可以測算出地下經濟的規模。
現金比率公式應用[1]
一般的現金比率模型包括下列條件:
C = Co + Cu
D = Do + Du
式中,Co,Cu分別表示地上部門和地下部門的現金存量; Do,Du分別表示兩部門的活期存款存量;
Ko,Ku分別表示兩部門現金與活期存款的比率; Yo,Yu分別表示兩部門的收入;
Vo,Vu分別表示兩部門的收入周轉速度。 通過替換和重新排列就可得到一般解:
其中C、D和Yo是變數,β、Ku和Ko是參數,GCR模型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由三個假定約束構成:
(1)現金是地下經濟唯一的媒介()。
(2)地下經濟和正規經濟中的收入運轉速度相等(β=1)。
(3)現金對支票存款的比例是常數,由地下收入增長而導致的改變除外(Kot = Ko,對所有t成立)。
在這三個假定約束下可通過上面的公式得到下式:
由於參數Ko是無法直接得到的,所以有必要推導出一個可觀測變數組成的表達式,由,所以C/D可做如下定義:
根據Tanzi(1983)有:
Ko = f1(Y,R,WS)且=f2(τ)
因此有:
=f1(Y,R,WS)+f2(τ)
τ代表適當的稅收,WS代表工資和薪水占收入的比例,其餘符號意義同前。在這裡,估計方程被假定是線性的並且殘差項是一階的自回歸移動平均過程(ARMA),通過設f2(τ) = 0可以得到Ko的動態預測,得到Ko後就可以得到對自然經濟的預測效果。
- ↑ 劉丹丹.關於修正現金比率法的一點思考.200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