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差交易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基差交易(basis trading)
目錄 |
基差交易是指以某月份的期貨價格為計價基礎,以期貨價格加上或減去雙方協商同意的基差來確定雙方買賣現貨商品的價格的交易方式。這樣,不管現貨市場上的實際價格是多少,只要套期保值者與現貨交易的對方協商得到的基差,正好等於開始做套期保值時的基差,就能實現完全套期保值,取得完全的保值效果。如果套期保值者能爭取到一個更有利的基差,套期保值交易就能盈利。
基差交易的實質,是套期保值者通過基差交易,將套期保值者面臨的基差風險通過協議基差的方式轉移給現貨交易中的對手,套期保值者通過基差交易可以達到完全的或盈利的保值目的。
基差交易在國外運用已很廣泛。由於期貨價格現在已被視為反映現貨市場未來供求的權威價格,現貨商更願意運用期貨價格加減基差作為遠期現貨交易的定價依據。特別是在一些大型交易所中,許多會員都有現貨經營業務,他們參加期貨交易的主要目的就是套期保值,會員之間進行基差交易已有可能。基差交易大都是和套期保值交易結合在一起進行的。
根據確定具體時點的實際交易價格的權利歸屬劃分,基差交易可分為買方叫價交易和賣方叫價交易。如果確定交易時間的權利屬於買方,則稱為買方叫價交易;若權利屬於賣方;則為賣方叫價交易。
以買方叫價為例,某貿易商2008年5月份以合人民幣62500元/噸的價格從國外進口銅,一時還沒有找到買主,由於銅價此時處於高位,為了迴避日後價格下跌的風險,該進口商做了賣出套期保值,以63000元/噸的價格賣出三個月後到期的期貨合約,則此時的基差為500元/噸,同時在現貨市場上積極尋找買家。6月中旬,有一銅管加工廠認為銅價很有可能繼續下跌,不想當時就確定價格。經協商,雙方決定以低於8 月份到期的期貨合約100元/噸的價格,作為雙方買賣現貨的價格,並由買方(銅管廠)確定8月1日至15日內任何一天上海期貨交易所8月份到期的期貨合約價格,作為基準期貨價格。8月12日,上海期貨交易所8月份的銅期貨合約收盤價跌至58000元/噸,銅管加工廠認為這個價格可以接受,決定以8月12日 8月期銅的收盤價為基準,值交易。
至此,貿易商在現貨市場上虧損為57900元/噸-62500元/噸=-4600元/噸,在期貨市場上盈利為63000元/噸-58000元/噸=5000元/噸,即該貿易商通過套期保值和基差交易,不僅迴避了價格下跌的風險,還得到了400元/噸的利潤;銅管廠通過這個交易一方面保證了貨源,同時獲得了選擇合適價格的權利。賣方叫價交易的基本方式跟買方叫價交易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