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5个条目

液態組織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液態組織,也叫液態公司

目錄

什麼是液態組織

  液態組織是一種全新的分工/協同模式,一種能夠自我組織、自我適應的組織形態,在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技術條件下,液態組織可以輕易的突破邊界的束縛,同時保持旺盛的活力,它正在取代固有的科層組織架構。[1]

  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希望把公司做成“液態的”,甚至“氣態的”。液態公司是相對於市場環境而言的,公司應該像水一樣,在市場變成“方形”的時候立即適應進去同時變成方形,而在市場變為“圓形”的時候同樣變成圓形充滿進去,避免公司在市場變化時不能及時適應而遭淘汰。

液態組織的操作實務

  現代企業也和水一樣有其獨特的“形狀”,在企業日常運作中,我們看到有許多公司的運作非常有秩序,但同時也明顯地感到這些公司組織的“固化”,組織如流速很慢的水,幾近成冰。比如公司發展大了之後,公司層級逐漸增多,高層與基層漸漸脫節,官僚主義開始滋生,這時大家漸漸開始比享受,不是比團隊合作,而是比誰的辦公室大、裝修好;不是比誰的業績突出,而是比誰的工資高、福利好。

  因此強調液態,也是為了避免組織固化。首先,水能夠針對外部的形勢變化而不斷改變自己的策略和形狀;其次,每一種與眾不同的“形狀”都是其生存的理由。企業若能夠取得持久發展,必須先做到能夠生存下去,而能夠適應環境,能夠隨環境變化而變化,恰恰是其最大的生存本領。

  長期以來,一部分企業管理者認為,只要把企業內部搞好了,企業就可以發展壯大,至於企業外部的環境是次要的。其實,企業的外部環境最重要,因為企業的利潤絕大部分來自於企業的外部、來自於客戶,企業可以與顧客事前進行深度溝通,共同設計產品、定義產品、共同制定產品的價格,讓顧客參與其中。企業不僅要把產品賣出去,而且要培養忠實的企業客戶,培養一大批忠實的客戶,讓其終生消費你的產品;此外,現代企業既有邊界,又無邊界,許多企業都是在結合部創造價值。過去,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係是競爭關係;而現在,企業之間的關係要由競爭走向合作關係、聯盟關係,企業要善於聯合、精於合作,共用外部知識產權,這樣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

液態組織的特點

  液態組織的持續動力不是利益而是思想。在液態組織中,企業將從管理走向治理,從以流程為核心,追求有序和高效,走向以人為本,關註成長的動力和可持續性。

  (1)幾乎沒有邊界,所有成員都是平等的,因此可以做到全員共用。

  (2)全面數據化,通過數字的流動和交換來實現信息透明,能夠全員共治。

  (3)成員自驅動,通過不斷激發創新創造能力來持續突破效能的極限,可以在根本上實現全員共理的良性機制。

  (4)使命感凝聚,在這樣的治理模式下,每個成員優秀都可以被看見和認可。

液態組織的經典案例[2]

  IBM是液態公司的典型代表,它的發展過程是一個適應環境的過程。2005年春李,IBM大中華地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總裁周偉炕說:“IBM過去差不多一百年間,誕生了許多CEO,但著名的一個是老沃森,他決定把IBM公司變成一個電腦公司,他認為這就是當時的方向,雖然他本身不是一個念了很多書的人,大學沒有畢業。第二個是他的兒子小沃森,20世紀60年代在信息行業、電腦行業百花齊放的時期,他帶領IBM走進輝煌。郭士納先生把IBM引導到互聯網上,他說所有的機器一定要在互聯網上工作。彭明盛先生重寫IBM在IT企業的定位,我們跟聯想公司的合作,幫客戶解決過去客戶不能解決的問題。這四次改變中,每次改變都是建立在創新基礎上的,不改變,你的競爭對手就會攻擊你。”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朱安娜.標桿公司紛紛組織變革 新型“液態組織”浮出水面?.北國網,2019-05-17
  2. 編委會編.現代管理詞典 第2版[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0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Gaoshan2013,Lly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液態組織"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