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洞庭商幫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洞庭商幫

  洞庭商幫是明清時期在蘇州洞庭西山和東山形成的一個地域性商幫。又叫“洞庭幫”、“洞庭山幫”、“山上幫”或“洞庭山人”。其時,洞庭東、西山人若“不仕於京師,則散而商於四方,蹤跡所至,殆遍天下”。到明末時,該商幫在社會上影響很大,已成為全國十大商幫之一,有“鑽天洞庭”之稱。

洞庭商幫的發展

  洞庭商幫,成就了日後蘇商的魂魄。換句話說,蘇商是以蘇州為中心的洞庭商幫,在逍遙隱居中積智、識勢而來。

  明朝中葉,被稱為“鑽天洞庭”的東山洞庭山人紛紛外出經商,王、翁、許、席為其傑出代表。自此,洞庭商幫初步形成。

  翁家後人翁澍在其《具區志·捲二》中曾記錄明朝人李維禎的話,“東山多大賈,走江、淮間”。康熙時洞庭東山人汪琬說:“西山之人商於湖廣者多。”明末文學家馮夢龍在他編的《醒世恆言》中也曾描寫道:“洞庭兩山之人,善於貨殖,八方四路,去為商為賈。”

  洞庭商人活動區域集中,經營商品種類固定。蘇商最早的經商商品是棉布、絲綢。這兩者是江南地區生產量最多、銷路最廣的大宗手工業品,也是當時東山、西山商人走天下依仗的商品

  東山商人家族主要活躍於以山東臨清為中心的華北地區,以經營布匹貿易為主;西山商人家族則主要活躍在以長沙、漢口為中心的長江中游地區,以經營米糧、綢布貿易為主。

  東西兩山商人活躍的區域分別取決於對外交通的方式。東山商人多通過一條從南向北的大運河,以江南松江府的朱家角鎮等為起點,以運河重鎮山東臨清為終點,過江涉淮,北走齊魯大地,中轉後將絲布供應京師,通達邊塞九鎮。

  生於東山的清初文人翁澍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修撰成書的《具區志·捲一三·人物》中記載了明至清初洞庭商人的行蹤軌跡。

  東山的“翁百萬”翁籩,在其父輩時即已經商到臨清。翁百萬去世時,嘉靖時的蘇州狀元、後位居首輔的申時行為之作傳。東山席氏,在席左源、席右源時,就已經北走齊燕,南販閩廣,以致“布帛衣履天下,名聞京師、齊魯、江淮”。

  西山商人多通過長江,經湖廣、四川而沿途分銷於閩、粵、秦、晉、滇、黔廣大地域。蘇州是起點,南京、漢口、長沙、蕪湖是他們最重要的活動場所。西山商人於明嘉靖、萬曆年間在長沙與漢口建立了金庭會館。

  因為在商業領功能變數名稱聲大著,當時江湖上將東、西兩山的商人與徽商合稱“鑽天洞庭遍地徽”,但洞庭商人並沒有出現特別響噹噹的代表人物,以與其他商幫相提並論。

  這時以洞庭商人為最高水準的蘇商,仍處於蓄勢階段,以布與絲為載體而與外界建立起來的商業實踐,成為蘇商群體商業智慧啟蒙的最好老師。

  當山西、徽州鹽商在以揚州為中心的兩淮流域大放異彩時,蘇商正以蘇州西南的吳縣附近,悄然積累著自己的商勢。

  太平天國運動使得揚州、蘇州等昔日繁榮之地,一夜之間在烽火中凋零。無論是沿運河一線還是沿長江一線,那些洞庭人家曾經行商的重要通道,都因戰火蔓延而斷絕。

  當洞庭商人原始的商業實踐,遇到近在咫尺的全國經濟中心大轉移時,一次千年一遇的機遇,便展現在蘇商面前。

  於是,祖輩們為躲避戰亂而逃難於洞庭兩山的洞庭後人,遷移到了可以避亂的上海。

洞庭商幫的代表

  (一)洞庭東山商人家族

  東山商人主要有如下一些家族:

  王氏家族。王氏為東山望族,宋室南渡時,有千七將軍者,後世尊為百三公,扈駕南遷,卜居洞庭東山,為東山太原王氏始遷祖。元末明初,東山王氏由業農興起,“世以居積致產不貲”。王氏這一族在王鏊中進士貴為大學士後,更為顯赫,自後“書香不絕”,賈儒相間,是個典型的儒商家族。王氏家族主要集中在江淮之地經營,太平軍占領蘇州前後,東山王氏紛紛移向上海。

  翁氏家族。東山翁氏始於隨宋室南遷的承事公。世代為農,間營小商。到明中期七世孫毅和其子永福時,父子為商,家業開始振興,成為繼王氏而起以山東臨清為活動中心的經商家族,前後40年,名滿天下,海內無不知有翁春山(參之號),家業隆隆起,大江南北聞其名,信譽在外,南北載運商貨的舟車難以計數,海內有翁百萬之盛稱,翁家稱雄布業的時代一直維持到明亡。到了清初,翁氏的勢力已趨於衰落。

  席氏家族。翁氏衰後崛起的是東山席氏。東山席氏的始遷祖是唐末因避黃巢之亂而由關中移家南遷的武衛將軍席溫。直到清中期將近千年,或以仕宦,或以經商分散四方,但留在東山的席姓子孫,仍然“群萃州處,蔚為望族,吳中世澤之久長無有出其右者”。嘉靖、萬曆年間席森在臨清經營布業。稍後到左源、右源時,席氏名大著。凡是江南的梭布,荊襄的土靛,往來車船,“無非席商人左右源者”,結果“布帛衣履天下,名聞京師、齊魯、江淮”,吳人稱東山便稱“左右源席氏”。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席氏倡率東山許、翁、萬幾大商家,在布業重鎮朱家角捐資興建了慈門寺,後來席端攀還在該鎮設置義冢。自後直到道光年間,席氏依然世代有人經商,而且活動地區仍然在北方的運河沿線。鴉片戰爭後隨著上海通商口岸的日益興盛,席氏又在上海以買辦世家著稱於世。

  葉氏家族。葉氏世居東山蔣灣葉巷。其先造玄公葉逵曾仕吳越國刑部侍郎,入宋朝,因有別業在洞庭而移居。六世孫葉夢得,徽宗時為翰林學士,高宗時為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宮都守,退老於莫釐峰下。葉氏遂為東山一大望族。從此直到清朝,“環聚於太湖之濱,簪纓閥閱,甲於江左”。葉氏族大人多,經商者不斷。與人相交,誠一不欺,故人多信任而不忍欺。周人急難,濟人困苦,親舊有難必及時贊助,好義之聲名聞於齊魯。後來太平天國戰爭時老家產業喪失,全靠淮北資產接濟。太平天國後,葉懋官因戰亂家產蕩盡,就集資遠赴天津貿易,徵貴徵賤,屢舉屢中,家業復振。一度在上海經營後,再到天津會辦招商局。葉氏經商的地域較廣,行業較多,而重要據點是江北,特別是淮北一帶。

  嚴氏家族。嚴氏原居浙江寧波鄞縣,宋建炎中有四十八公者,為平江路判官,占籍吳地,為當地著姓,其中一支定居東山。嚴氏是東山賈儒相間、經商與仕進迭相為用的一個家族。明弘治九年(1496年),嚴經“奮起於貨殖之中”,登進士,進入仕途,後來官至彰德知府,嚴氏從此起家。但一代中個別人的科舉成功並不足以長久維持家業,嘉、萬時期,嚴氏不得不棄儒為商。。晚清時,嚴氏仍有人“讀書不成名,候時轉物於淮淝間”,或在上海等地經營錢業、輪船運輸業等。

  萬氏家族。萬氏世居開封,宋末靖康之亂,虞愷公者避地江左,攜子買宅洞庭東山張巷,遂為東山萬氏始祖。二世祖仲默公種桔數千株,鄉人稱為桔園萬家,萬氏從此而為東山大族。萬氏從商始於明中期。明代嘉、萬時期是萬氏經商的最為興盛時期,入清後,經商者寥寥。

  鄭氏家族。東山鄭氏始祖據說為宋哲宗時的駙馬都尉鄭釗。高宗南渡,鄭釗保駕孟後,崎嶇播遷,後隱居東山,子孫繁衍,為東山巨族。鄭氏是典型的經商家族。

  葛氏家族。葛氏原來世居開封,建炎中有葛萬五公者隨高宗南渡,愛三吳山水佳麗,卜居東山武峰下,“拓基開壤,樹桑藝谷,不到幾十年,食指漸繁,儼然巨室”。而且“聚族而居,里無雜姓”,男女婚嫁不出東西兩山範圍,歲時伏臘,恪遵禮制。在明代,據說“人文蔚起,簪纓文物,照耀寰中”。葛氏自稱“類以商賈起家,亦多文學之士”,也是典型的大家族。經商以南京和徐淮之地為多。

  東山還有劉氏、施氏、金氏等望族,也代有名商。康熙《睢寧縣誌》說當地一切貨物都依賴外地商人轉輸,而經營者多是秦、晉、徽、蘇商人。這裡的蘇商,實際上就是洞庭商。由於人數多,洞庭商人在睢寧的大李集也設有會館。東山商人還以翁、席、葉、嚴等家族為主體,活躍在南京。清乾、嘉年間,“東山在金陵設肆貿易者日益盛”,翁怡亭倡議集資,於嘉慶四年(1799年)建成洞庭會館。經咸、同兵燹,惟賴“席、葉數家經紀其事”,會館得以維持日常運轉62。

  (二)洞庭西山商人家族

  洞庭西山商人家族主要活動於長江沿線特別是荊湘之地。崇禎年間的吳縣令牛若麟說西山人,“詩書之外,即以耕漁樹藝為業,稍有資蓄則商荊襄,涉水不避險阻”。成化六年(1470年)的刑部主事蘇州人周?說,“洞庭西山貨殖者多,不之口口,則之冀北”。康熙時洞庭東山人汪琬說:“西山之人商於湖廣者多。”康熙《林屋民風》也說,“商販謀生不遠千里,荊湘之地竟為吾鄉之都會,而川蜀、兩廣之間,往來亦不乏人”。乾隆時西山人說當地“兢尚行賈,以故山中人之賈於楚者,率十室而九”67。在這一帶活動的西山商人主要有如下一些家族:

  秦氏家族。秦氏據說源出高郵人龍圖學士秦觀。觀之子在宋紹熙年間卜居晉陵,成為蘇州的秦氏始遷之祖。再三傳為秦宗邁,愛洞庭山水之勝,築別墅於消夏灣之安仁鄉,卒後葬縹緲峰下,成為洞庭始遷祖。其子君顯公守墓開始定居,更鄉名為秦家堡。太平軍占領蘇、常後,洞庭西山人一度紛紛避難楚地,經商隊伍更為壯觀。

  徐氏家族。徐為西洞庭著姓。據說源出東漢徐庶,世居開封,北宋末年相繼遷到洞庭西山,有煦巷徐、南徐、北徐、東村(即東園)徐、唐里徐、徐巷徐等派,族眾繁衍。東園徐氏以宋徵士郎徐棋為始遷祖。宋高宗南渡,徐棋挈子扈駕,七傳至萬一公,於寶?二年(1254年)遷居西山東園裡。後族眾繁衍,“里中皆徐氏占籍”。東園徐氏經商較早。前後數百年間,徐氏世代有人經商。

  馬氏家族。西山馬氏據其後裔稱是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林屋、蕭山之間,居民多是馬姓,“以耕讀世其家”,也是個望族。清初馬昆陽者,棄儒習賈,在湘楚之地經商數年,囊篋稍豐即歸養。馬氏家族大多棄儒從商,經營地都在楚南,但多是小商小販,營商氣魄不大。

  鄧氏家族。洞庭西山鄧氏先祖是扈從宋高宗南渡的鄧肅、鄧勝兄弟,世居明月灣。從明末到清朝有不少人在長江沿線經商。

  蔣氏家族。洞庭西山蔣氏始遷祖是宋代蔣間,號逸民公,建炎中避兵南徙,世居後堡里。蔣氏原來並不顯著,11世孫詔中明正德八年(1513年)進士,為江西道監察御史,17世孫繪登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進士,入翰林,其族始為大族。蔣氏多經商兩湖。乾隆二十年(1755年)家鄉大飢,出粟240石賑饑。蔣西懷,南賈楚地。

  沈氏家族。沈季文在明初往來淮楚間,經營數年而資產大增。稍後有沈鎧,“壯游荊襄”。沈南溪,“游江湖幾三十年,家用饒裕”。沈冕,長期經商荊襄間。沈賓,經商湖湘,家業大增,擴大了經營規模,賓之子棠年少就從商於淮海、荊州之地。沈九華客居楚地很久,堅守店肆。清前期有沈升,因家貧欠債,經商荊湖之地十餘年,沈啟芳也逐利該地,家日隆起79。

  孫氏家族。明後期即有不少人貿遷於荊襄,如孫炳販米湖廣,遇官府遏糴,大量商舟被封,後禁令剛除,孫炳立即令自己的船隊揚帆先行。孫大璇兄弟三人經商湖廣、四川,積金至巨萬。孫經設業楚南,服賈達40年。孫錕服賈楚南,經營數載,家業稍裕。

  葉氏家族。道光時葉煥堂等,“挈眷就業楚省,又有楚中生理,家惟婦道”,而且由其所言,“緣子孫繁眾,所有在楚經營,以及婦幼守家,本房叔侄弟兄等代押”81,看來葉氏族人在湖廣經商者相當多。

  此外,還有其它幾姓洞庭人在湘漢之地經營。如明代西山人高贊,少年時慣走湖廣販賣糧食,後來家道殷實,開了兩個解庫,委托四個伙計掌管,自己只在家中過舒適生活。又如西山金某、鳳世昂等,康熙初年行商荊襄。西山鄭宜誠在瀟湘雲夢間販運。鄭以傑在同一地經商,數年間擁資累萬。鄭祿溪從外舅服賈楚地82。西山勞正士“挾資本,偕二子經營走四方”,家業興起。西山黃大昌,乏本經營,於道光九年向也在楚南經商的同村族人黃兆鼎借本錢,說明黃姓在楚地經商者也較多。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洞庭商幫"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